教育随笔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七法
教育随笔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七法幼儿时期是人一生的启蒙时 期,也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塑造健康 的人格。
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环节中,教师如何渗透多种方法培养幼 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呢 ?我们针对不 同的教育情景不同的活动环节和不同的教育对象,尝试通过多种教育 途径,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环境熏陶法:幼儿园家庭以及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是孕育幼儿良 好生活习惯的精神土壤,教师家长及其他成人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有直 接影响,因此,我们注重为幼儿营造积极向上有条理有秩序的精神环 境,发挥其隐性的教育价值。
其次,我们紧紧围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目标,从色彩造型 内容入手,创设整洁温馨轻松舒适的物质环境。
女口,在活动室,我们设置我会做•…特别的我宝宝吃得香等生动的 主题墙饰 ;在室外,我们将果皮扔在垃圾箱不随地吐痰等好习惯的要求 与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楼道和院子里,在赏心悦目 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情感体验法: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我们根据幼儿好玩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创设相关情境,让幼儿在 感知操作情境模拟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培养小班幼儿能独立进餐不挑食, 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时, 我们设计给娃娃喂饭的游戏,先以情感渗透引导幼儿愿意自己吃饭, 知道挑食对身体有害,再通过游戏中的实际操作,让幼儿学会正确使 用餐具。
又如情境表演《漏嘴巴的大公鸡》 《小猪变干净了》等,活灵活现 的角色,栩栩如生的情节,再现了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幼儿在自觉行 动中得到情感体验,由知生情,由情促行,激发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热 情,培养了
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得以内化。
实践练习法:提供各种趣味性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互动中 获取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有益经验。
如:为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掌握自我服务的基本技能 技巧,不同年龄的班级创设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自我服务区:小班有 小脚丫给娃娃喂饭蔬菜水果有营养拼图 ;中班有快乐刷牙三分钟我会洗 手了讲卫生迷宫操作板 ;大班自制良好生活习惯棋等等,同时我们还开 展相关主题活动, 如小班我不挑食中班我会刷牙了大班叠衣服竞赛等。
在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和主题活动中,幼儿不断地进行实践操作 反复练习,积累了有益的生活经验,掌握一定的自我服务技能。
目标转化法:灵活采用有效方法,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目 标和内容适宜转化,使幼儿在愿学乐学中达到教育效果。
如:在中班,午睡前幼儿不能自觉整理脱下的鞋, 针对这一现状, 教师将自觉整理这一教育目标在时间和形式上发生一定转化,在午睡
前巧妙设计为鞋宝宝排队的游戏,起初幼儿只是摆一排,后来练习分
类摆,尝试摆各种图案,这样一来,幼儿不仅养成了自觉整理鞋的好
习惯,而且在饶有兴趣的摆鞋游戏中大胆创新,自我服务能力和自主 创新能力均得到发展。
又如,我们将标识巧妙融入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教育目标中: 小班活动区彩色小脚丫暗示幼儿进入娃娃家要自觉脱鞋 ;中班盥洗室卡 通惊叹号提醒幼儿入厕后要随手冲厕 ;大班活动区红色袖章表示做值日 等。
诸如标识这样的直观可操作的方法都可以做为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长期教育目标的依托,通过暗示提醒强化意识等手段帮助幼儿遵循规 则,养成好习惯。
教育渗透法: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各种教 育契机,在观察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小组个别或集中的教育方法和多种 教育形式,对幼儿进行适宜的教育。
例如,在学习穿外衣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可以 先通过故事《兰兰找纽扣》教育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服,懂得保持仪表 整洁;其次,在一段时间里,教师要在午睡起床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 幼儿随机练习穿外衣, 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穿外衣: 抓领子, 盖房子, 小老鼠,出洞子,吱扭吱扭上房子•…在《穿衣歌》中渗透穿外衣的要 领;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小组实际练习,还可以进行个别指导,教师要 在观察中捕捉适宜的教育时机,及时引导,方可收效。
榜样示范法:以他人的良好习惯规范行为和所取得的成绩影响幼 儿,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榜样是无声的语言,通过具体 化人格化典型化影响幼儿的心理,使教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 感染力。
首先,教师和家长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旗帜,要时时处处 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让幼儿在模仿中习得好 习惯。
其次,发现幼儿中的典型正面案例及时树立榜样,鼓励大家向他 学习,幼儿之间的这种相互学习,以点带面以强带弱是行之有效的。
例如,大班幼儿,以强带弱学习整理书包 ;中班幼儿,以点带面学 习正确的刷牙方法等等。
评价纠错法:幼儿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内部标准,总是通过 成人的评价来界定自己调整自己发展自己。
因此,成人的评价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例如;你不挑食,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了,这样的评价会增强幼儿 的自尊与自信 ;面对幼儿的不良习惯,教师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 如: 大家都喜欢讲卫生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把香蕉皮扔进垃圾箱,幼儿会 在宽容理解中自觉改正不良习惯。
又如,在自制生活习惯棋迷宫游戏中,我们蕴涵一定的评价指标, 让幼儿明白好习惯与不良习惯的区别,在积极的显性评价中帮助幼儿 不断纠正坏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这些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具体方法,
各有千秋,侧重不同,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观,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针对不同 的教育情形不同的教育对象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形成一套科学适 宜的教育策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