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感控管理制度 一、导言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卫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卫生领域对于门诊感控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门诊感控管理制度是指为了防止医院和病人在日常门诊诊疗过程中因为感染疾病而出现医疗纠纷,因此制定的一套有关门诊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规定和措施。本篇文章将围绕门诊感控管理制度的制定背景、适用范围、责任部门及职责、门诊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制定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模式由单一的医疗模式向以预防为主、医疗结合的卫生模式转变。门诊感控管理制度的制定,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卫生部门的要求,是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高的需要,是推进基层医院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卫生行业法制建设的需要。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部门的感染疾病管理工作,包括: 1. 癫痫门诊 2. 风湿门诊 3. 心理门诊 4. 眼科门诊 5. 泌尿门诊 6. 眩晕门诊 7. 儿童门诊 8. 妇产科门诊 9. 耳鼻喉门诊 10. 内科门诊 11. 外科门诊
12. 男科门诊 13. 中医门诊 14. 其他门诊 四、责任部门及职责 1. 医院感控管理中心
医院感控管理中心是门诊感控管理制度的主要负责部门,职责如下: (1)制定门诊感控管理制度及相关实施细则; (2)对门诊部门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划分感染类别; (3)监督门诊部门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4)组织开展感控培训和感控宣传; (5)做好门诊感染事件的监测和处理; (6)整合、分析和汇报医院感染控制情况。 2. 门诊部门领导与医务人员
门诊部门领导与医务人员是门诊感控管理制度的执行者,职责如下: (1)认真学习和实施门诊感控管理制度;
(2)主动采取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建立工作记录; (3)合理配置并及时更换个人防护用品; (4)加强病房卫生和随访指导; (5)参加感染管理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 五、门诊感染预防与控制 1. 门诊手术感染管理
(1)对于门诊手术患者进行严格的手术切口消毒,防止感染的发生; (2)手术台和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的高温高压消毒,消除患者手术中交叉感染的风险;
(3)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感染评估,避免高危患者进行手术。
2. 病房感染管理
(1)建立医院感染防治档案,加强病患信息的统计和管理,包括诊病记录、门诊病房开药记录等;
(2)隔离传染病患者,派专人进行观察管理;
(3)建立清洁消毒制度,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高温高压消毒。 3. 医护人员感染管理
(1)医护人员进行压力管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提高免疫力; (2)提倡医护人员进行规范操作,并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3)对医院内的传染病情况进行监测和收集,及时通报和处理。 六、总结
制定门诊感控管理制度是医疗卫生领域加强门诊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必需举措,有利于控制医院内发生的医疗纠纷,促进医院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该制度的实施需要门诊部门领导与医务人员的全力配合和积极参与,提高大家对于感染防治的意识,以共建一个健康、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