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四川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试讲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版)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2.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2、
能力、方法目标:通过对鉴别评价方法分析,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鉴别和评价信息的能力。3、
情感、态度目标:1、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自觉树立信息安全意识。2、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明是非,辨对错。3、从自我做起,不发布、宣传虚假信息,发现虚假的信息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教学重点: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及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教学方法策略:讲授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案例学习、指导式探究法,合作探究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有声投影仪、因特网、视频播放软件,相关视频光盘)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刚才我来上课之前,收到一条短信,说是今天下午不上课,明天全校学生放假去塔子山公园郊游。你们这么看待这个事情?(思考)提问: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启发式的进一步提示。(宋世迎:为什么感觉是假的,理由?)生:你看看那个发给你短信的号码认识么?师:陌生号码。生:问问是否其他老师也收到这条短信。生:直接向校长询问。(师点评)看来同学们的信息素养还是不错的。刚才老师遇到的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要讲的主
题(板书)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问题驱动: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特别是随着信息产业、电子产业的迅速崛起,它使信息传播的途径、速度、范围、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信息目不暇接,扑朔迷离。因此,有效地鉴别与评价所获得的信息,是利用信息的前提。那么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呢?我们大家先来看教科书33页的案例,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好不好。 案例展示:教科书33页”来自国外的馅饼“ 任务驱动:大家分小组讨论,材料后面的5个问题,并且思考一下李明从哪些方面对信息进行了鉴
别和评价。他的做法是否正确,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有什么值得我们警惕并避免的地方。 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出(宋世迎板书)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查看来源的要素,判断真实性,通过同类比较,考察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比较探究:多媒体展示两则明星死亡的消息。(张国荣死亡2003年新浪娱乐版,刘德华死亡数周前某论坛八卦版的个人帖子),宋世迎提问:哪一则比较可靠,为什么?然后点评。 第二个方面,(板书)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举例:展示一则台风天气预报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心情的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是这则信
息,他们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影响个人对信息价值判断的因数有:1、
教师资格证试讲系列教案
个人的兴趣爱好2、 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所从事的行业或职业。3、 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等
第三个方面,(板书)3、从信息的实效性进行判断。
引导思考:1、人们总是关注未来的天气预报,前天的天气预报有没人关注?
2、哪些人会关注以前的天气预报?(电视台考核人员、广播学专业学生、八卦小报、播报员本身等等)印证了信息的价值取向可以决定它的有效性。 信息的实效性不仅可以决定它的价值,甚至能判断它的真伪。
提示思考:如果收到在2008年的奥运竞猜中获奖的诈骗信息,怎么判断
全课总结:信息的鉴别与评价,就是一个对信息进行辩证分析,剔除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可以参照如下标准来进行: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信息是否可用;信息是否具有时效性;信息包含哪种情感成分;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作业:练习与思考(书22页) 小王想在网上购买一个标价几百元的iphone5s手机,请你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她提一些建议。板书设计: 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3、从信息的实效性进行判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