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提名书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提名书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提名书

( 年度) 一、 项目基本情况 (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

专业组 项目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提名单位 联系人 提名单位意见: 电话 第一完成人 手机 成果登记号 本单位严格按照《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提名书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确认本项目符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的提名资格条件,提名材料全部内容属实,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被提名项目发生争议,将积极配合工作,协助调查处理。 本单位承诺将严格按照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作为单位部门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一级学科 学科分类 名称 二级学科 三级学科 所属国民 经济行业 所属重点 产业 国家计划(基金) 部委计划 代码 代码 代码 代表性论文(著)最近一篇发表时间 所属技术领域 省科技计划 年 月 日 横向合作 自选 厅/市计划 项 目 来 源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基金) 计划(基金) 名称 项目名称 计划 (合同) 书编号 完成 年 月 日 项目起止 时间 起始: 年 月 日 一、 项目基本情况

(适用于提名专家)

专业组 项目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第一完成人 专家姓名 责任专家 提名专家 意见 手机 单 位 成果登记号 (提名专家意见依责任专家意见简写) 年 月 日 一级学科 学科分类 名称 二级学科 三级学科 所属国民 经济行业 所属重点 产业 国家计划(基金) 部委计划 代码 代码 代码 年 月 日 横向合作 自选 代表性论文(著)最近一篇发表时间 所属技术领域 省科技计划 厅/市计划 项 目 来 源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基金) 计划(基金) 名称 项目名称 计划 (合同) 书编号 完成 年 月 日 项目起止 时间 起始: 年 月 日

二、项目简介

概述表中的内容(限1000字) 1.主要研究内容 2.发现点 3.发现点的科学价值(发现的重要性,理论学说上的创见和研究方法、手段的创新程度,推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及分支学科发展的作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4.第三方评价的结论 5.与本项目主要发现点有关的论文共发表多少篇,其中SCI收录多少篇,EI收录多少篇;他引总次数多少次,其中SCI他引次数多少次,EI他引次数多少次 三、重要科学发现

此项是提名书的核心部分,也是评价项目、遴选专家、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应围绕代表性论文(著)的核心内容,准确、完整地阐述重要科学发现。 各项科学发现按重要性排序,阐述前应首先说明该发现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支持该发现成立提交的代表性论文或专著的附件序号。(限5页) 四、第三方评价

围绕科学发现点的原创性、科学价值、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度以及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进行客观、真实、准确评价。填写的评价意见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等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等,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每项评价注明支持成立提交的附件序号。(不超过1000字) 五、代表性论文(著)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论文(著)名称 刊名 作者 附件号 年卷页码是否SCIEI他他引影响发表时间(xx 年xx国内他引引次总次因子 (年月日) 卷xx 页) 完成 次数 数 数 总 计

六、上述代表性论文被他人引用代表性引文、专著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被引论文(著)名称 刊名 附件号 引文名称 总 计 刊名 作者 引文发表时影响间(年月日) 因子

七、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授权发明专利总计(项) 授权项目名称 知识产权类型 授权国家(地区) 授权号 附件号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总计(项) 承诺:上述知识产权用于提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权利人的同意。

第一完成人签名:

八、本项目研究内容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奖励授奖部门(单位) 等级 本表只能填写以下科技奖励: 1.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 2.经登记备案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 3.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授予的科技奖励。 九、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序姓名 号 1 2 3 4 5 性年别 龄 文化程度 所学专业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参加项目参加项目起始时间 终止时间 承担责任与分工 十、第一完成人及完成单位情况

第一完成人 联系人 手机 声明: 本人严格按照《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提名工作的具体要求,如实提供了本提名书及相关材料,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有不符,本人愿意承担相关后果并接受相应的处理。 第一完成人签名: 年 月 日 第一完成单位(全称) 单位联系人 单位性质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声明: 我单位严格按照《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提名工作的具体要求,如实提供了本提名书及相关材料,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被提名项目发生争议,将积极配合工作,协助调查处理。如有不符,本单位愿意承担相关后果并接受相应的处理。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其他完成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没有公章无效) 无

十一、书面版附件目录

(按如下类别,逐一排列每一个书面版附件,格式为:“序号.附件名称”,要求与提名书中相应栏目列出的支持附件号相互对应)

1.代表性论文、专著(不超过8篇)

2.上述代表性论文、专著被他人引用的情况(不超过8篇) 3.检索报告结论 4.其他证明

5.除8篇代表性论文、专著以外,其他和主要发现点有关论文目录(表样同表五)

6.除8篇代表性论文、专著以外,其他和主要发现点有关论文他引文目录(表样同表六)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提名书》填写要求

( 年度)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提名书》是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严格按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今年提名通知,按提名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全面填写,否则视为形式审查不合格。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提名书》包括电子版提名书和书面提名书两种形式。电子版提名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十一部分)和附件(第十二部分)两部分,主件部分通过省科技奖励管理系统填写,附件通过奖励管理系统指定的网页上传。

书面提名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十一部分)和附件(第十二部分)两部分,主件从提名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提名书相关内容完全一致。打印出《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提名书》和所有附件材料(原件),提名书的附件中提名专家意见表必须是原件,其他附件如不能提供原件,可提供复印(扫描)件,但提供的原件复印(扫描)件须经提名单位审核,注明“经审核与原件相同”并加盖公章。为了减少材料的篇幅,书面版提名书和附件(除提供的原件外)必须双面打印和复印。页面大小为A4(高297 毫米,宽210 毫米),主件内容所用字号不小于5 号字,竖装,左边为装订边(便于拆装),装订后不要另外附加封面。

填写具体要求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1.专业组:按照申报人选择的学科分类名称及代码,省科技奖励管理系统根据《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专业评审组评审范围》的学科分类,自动选择专业组。

2.成果登记号:在省科技奖励管理系统列出的登记号中选择。如果是多个成果集成报奖,请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核心成果登记号。

3.项目名称:应当围绕代表性论文的核心内容,准确地反映科学发现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4.提名单位联系人、电话、手机:是与提名单位联系的重要信息,应当填写齐全,准确。

提名单位提名意见应由机构负责人签名,并加盖机构公章。市(地)人民政府提名的,应由其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名,并加盖科技主管部门公章。

提名专家意见,由报奖人依据提名专家意见表纸质版内容,在系统中选择相应提名专家,排列第一的为责任专家,依据责任专家意见在系统中简写提名意见,并上传所有提名专家意见表原件。

5.学科分类名称及代码:是评审工作中遴选评审专家的主要依据,是奖励管理系统确定提名项目评审专业组的重要数据。应以提名项目的《重要科学发现》为依据,原则上应与《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的前三项科学发现所属学科名称和顺序完全一致,不得超过3个。在奖励管理系统中按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列出相应的学科名称和代码中选择。

6.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按提名项目所属国民经济行业的相应门类,在奖励管理系统中按国家标准《GB/T 4754-2011》列出相应的行业名称和代码中选择。

7.代表性论文(著)最近一篇发表时间:以《代表性论文(著)目录》中,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发表时间为准。

8.所属重点产业:应以提名项目的《重要科学发现》为依据,在奖励管理系统中列出的重点产业名称中选择。

9.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应以提名项目的《重要科学发现》为依据,在奖励管理系统中列出的科学技术领域中选择。

10.项目来源:按提名项目的归属选择。

A、国家计划(基金):指正式列入国家计划的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基金资助的项目。

B、部委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国务院各部委或中央机关团体下达的任务。 C、省科技计划:指正式列入黑龙江省各类科技计划(基金)的项目。 D、市/厅计划:指正式列入我省市(地)、省直厅局各类科技计划的项目。 E、横向合作:指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之间以“委托”、“ 协作”、“参股”等方式并以合同、协议等为依据承担的横向任务。

F、自选:指基层单位提出或科研人员提出经所在单位批准自行研究或开发的项目,或者由社会公民自行研究或开发的项目。

如果报奖项目来源于国家计划、地方计划等多方资助,请按最高一级选择。如果请奖项目来源于其他单位承担的国家或省、部(委)、市(地)、省直厅局计划,将其一部分委托给本单位,此项目来源应选国家或省、部(委) 、市(地)、省直厅局计划,而不按“横向合作”类课题选择。

11.黑龙江省科技计划(基金):指列入省各类科技计划(如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等)或者省各类基金(如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的项目,要在本栏中详细写明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项目名称和合同编号。

12.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任务下达、合同签署等形式开始研究的日期;完成时间指本项目提交的最近一篇代表性论文(专著)发表时间。

二、项目简介

该内容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主要内容,应包含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发现点、科学价值、同行引用及评价等内容。要求不超过1000个汉字。

三、重要科学发现

该内容是提名书的核心部分,也是评价项目、遴选专家、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重要科学发现是项目科学研究内容在创造性方面的归纳提炼,应围绕代表论文的核心内容,准确、完整地进行阐述并按重要性排序。每项科学发现阐述前应首先说明该发现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支持该发现成立提交的代表性论文或专著的附件序号。

凡涉及该项研究实质内容的说明、论证及实验结果等,均应得到提交论文或他人引文的支持。

内容不超过5 页 四、第三方评价

围绕科学发现点的原创性、科学价值、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度以及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进行客观、真实、准确评价。填写的评价意见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等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等,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每项评价注明支持成立提交的附件序号。

内容不超过1000个汉字。 五、代表性论文(著)

支持本项目主要发现成立的代表性论文(著)(不超过8 篇),该论文(著)仅限于国内立项的科学研究成果,所列论文(著)应按重要程度排序。要求提交的论文(专著)应公开发表二年以上(以发表时间距今年2月28 日计算)。

论文发表时间可以以论文所刊登正式刊物在线论文发表时间计算,但应提交发表时间的证明。

六、上述代表性论文被他人引用代表性引文、专著

应突出本项目代表性论文、专著的研究内容被国内外同行在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以及专著中他引的引文(不超过8 篇,发表时间不限)。重点突出代表性论文(著)被他人引用和公认情况。要求按代表性论文顺序排列引文。

他人引用,是指本项目提交的代表性论文所涉及论文作者之外的其他学者的引用。代表性论文(论著)中所列全部作者之间的引用,均属于自引,不得列入。

七、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对所提供的知识产权及相关证明必须符合:

1.所提供的知识产权证明必须与提名项目密切相关,必须是授权的专利、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以及植物新品种权等。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不能作为取得专利的证明。

2.提名项目所使用的自主知识产权证明中,如专利持有人不是被提名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属职务发明的须征得专利权所属单位的同意,非职务发明的须征得相关持有人的同意使用本专利申请省科技奖,并提供书面证明材料,附在书面版附件的其他证明中。

3.本表所列知识产权用于被提名奖励的情况,应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权利人的同意,并由项目第一完成人签名承诺。

不得在此栏目中填写涉及国家安全、国防等国家秘密的内容。 本表指直接支持本项目已授权的知识产权证明。

1.授权项目名称:严格按附件提供的知识产权证明的项目名称填写。 2.知识产权类别:1.发明专利权;2.实用新型专利权;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5.植物新品种权等其他。

3.授权国家(地区):1.中国;2.美国;3.欧洲;4.日本;5.中国香港;6.中国台湾;7.其他。

4.授权号/附件号:严格按附件提供的知识产权证明的授权号填写,并标注该证明在《书面版附件目录》中对应的附件号。

八、本项目研究内容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应填写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的科学发现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经科技部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及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我省经登记备案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情况。

九、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依据《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相关规定,所列的完成人应为中国公民。完成人排序应按照贡献大小从上到下顺序排列,所列的完成人应当是提名书提交的代表性论文或专著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在代表性论文中有署名。排名在前三位的完成人应当在提名书提交的代表性论文或专著的前三名作者中出现过。

主要完成人员排序,姓名、工作单位名称是项目获奖后打印获奖证书的依据,填写时必须经本人,单位领导确认无误,否则后果自负。

第一完成人须列在主要完成人员名单的首位。 十、第一完成人及完成单位情况

按表格内容逐项填写,要求填写年月日。 第一完成人认真阅读声明,确认无误后本人签字。 没有第一完成人签字即为形式审查不合格。

第一完成单位认真阅读声明,确认无误后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加盖公章。 单位性质:在奖励管理系统中列出的单位性质中选择。单位性质包括:转制研究院所、非转制研究院所、学校、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军队、其他。

其他完成单位要填写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没盖章无效)。 第一完成单位没有签字、盖章的项目即为形式审查不合格。 十一、书面版附件目录

按如下类别,逐一排列每一个书面版附件,要求与提名书中相应栏目列出的支持附件号一一对应,格式为:“序号,附件名称”。

1.提名专家意见表(提名单位提名不用附); 2.代表性论文、专著(不超过8 篇);

3.上述代表性论文、专著被他人引用的情况(不超过8篇); 4.检索报告结论; 5.其他证明。

6.除8 篇代表性论文、专著以外,其他和主要发现点有关论文目录。 7.除8 篇代表性论文、专著以外,其他和主要发现点有关论文他引。 十二、提名专家意见

由提名专家每人填写一份,要求:根据项目创造性特点,科学技术水平和应用情况并参照技术发明类科技奖励的条件写明提名理由和结论性意见,提名意见必须有专家本人签名才有效。

十三、附件

附件由提名项目的各类证明文件及相关佐证材料组成,要将附件系统整理列出,以便查阅。

附件包括:代表性论文、专著,他人引用代表性论文、专著,检索报告及其他证明等材料,书面版附件和电子版附件的具体要求如下:

1.书面版附件:

(1)提名专家意见表(提名单位提名不用附) :提供经提名专家签字的提名意见表原件。

(2)代表性论文、专著:指提名书所列的代表性论文、论著,论文提交首页,专著提交版权页,总数不超过8 篇(张)。论文首页如果页眉、页脚没有期刊相关信息的需提供期刊首页和目录。

(3)他人引用代表性引文、专著:指提名书所列引文、专著的引用页,总数不超过8 篇(张)。

(4)检索报告:只提供本项目代表性论文、专著他人引用检索报告结论,

自引(含课题组内)的引用不得列入。

(5)其他证明:指支持本项目创造性内容及项目完成人贡献的其他学术性旁证材料,如:鉴定(验收)证书(报告),授权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登记等)的证书。鉴定(验收)证书(报告)提供首页、结论页、完成单位页、完成人员页、鉴定(验收)专家名单页。

(6)除8 篇代表性论文、专著以外,其他和主要发现点有关论文目录。 (7)除8 篇代表性论文、专著以外,其他和主要发现点有关论文他引情况。 书面版附件不超过40 张纸。 2.电子版附件

电子版附件要求不超过40个,1页以上的附件要形成PDF 文件(包括代表性论文和代表性论文的引文),1页的附件可形成JPG 或PDF文件。要求一个PDF 文件或JPG 文件只能有一个独立内容。每个电子版附件在奖励管理系统中《附件上传》页面的相应栏目,逐一上传,不可形成压缩包上传。注意每个电子附件上传后,要确保能正常打开,图片要清晰,尺寸要大于1024×768。

(1)提名专家意见表(提名单位提名不用附):扫描上传经提名专家签字的提名意见表原件。可提交JPG 或PDF文件。

(2)代表性论文、专著:指提名书所列的代表性论文、论著。论文提交全文,专著提交首页、版权页、文献页及核心内容原文,总数不超过8 篇。要求一篇论文形成一个PDF 文件。

(3)他人引用代表性引文、专著:指提名书所列引文、专著。引文提交首页和引用页、文献页,专著提交首页、版权页及引用页、文献页,总数不超过8 篇。要求提交PDF 文件,一篇引文形成一个PDF 文件。

(4)检索报告:应与书面版附件材料一致,提交JPG或PDF 文件。 (5)其他证明:应与书面版附件材料一致,1页以上要求提交PDF 文件,1页可提交JPG 或PDF文件。

(6)除8 篇代表性论文、专著以外,其他和主要发现点有关论文目录,提交word文件。

(7)除8 篇代表性论文、专著以外,其他和主要发现点有关论文他引文目录,提交word文件。

注意:不要提供与提名书内容无关的附件材料。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专业评审组评审范围

组别 代码 专业评审组 名称 评审范围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11011数学史,11014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11017数论,11021代数学,11024代数几何学,11027几何学,11031拓扑学,11034数学分析,11037 非标准分析,11041函数论,11044常微分方程,11047偏微分方程,11051动力系统,11054积分方和,11057泛函分析,11061计算数学,11064 概率论,11067数理统计学,11071应用统计数学,11074运筹学,11077组合数学,11081离散数学,11084模糊数学,11087应用数学,11099数学其他学科 1201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12020系统学,12030控制理论,12040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12050系统工程方法论,12060系统工程,12099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其他学科 13010基础力学,13015固体力学,13020振动与波,13025流体力学,13030流变学,13035爆炸力学,13040物理力学,13045统计力学,13050应用力学,13099力学其他学科 14010物理学史,14015理论物理学,14020声学,14025热学,14030光学,14035电磁学,14040无线电物理,14045电子物理学,14050凝聚态物理学, 14055等离子体物理学,14060原子分子物理学,14065原子核物理学,14070高能物理学,14075计算物理学,14080应用物理学,14099物理学其他学科 15010化学史,15015无机化学,15020有机化学,15025分析化学,15030物理化学,15035化学物理学,15040高分子物理,15045高分子化学,15050核化学,15055应用化学,15099化学其他学科 16010天文学史,16015天体力学,16020天体物理学,16025天体化学,16030天体测量学,16035射电天文学,16040空间天文学,16045天体演化学,16050星系与宇宙学,16055恒星与银河系,16060太阳与太阳系,16065天体生物学,16099天文学其他学科 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01 理论评审组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10地球科学史,17015大气科学,17020固体地球170 地球科学 物理学,17025空间物理学, 17045地理学, 17099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180 生物学 18011生物数学,18014生物物理学,18017生物化学,18021细胞生物学,18024生理学,18027发育生物学,18031遗传学,18034放射生物学,18037分子生物学,18041生物进化论,18044生态学,18047神经生物学,18051植物学,18054昆虫学,18057动物学,18061微生物学,18064病毒学,18067人类学,18071生物工程,18074心理学,18099生物学其他学科 410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41010工程数学,41015工程控制论,41020工程力学,41025工程物理学,41045工程心理学,41050标准化科学技术,41055计量学,41060工程图学,41075工业工程学, 41099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43010材料科学基础学科,43015材料表面与界面,430 材料科学 43020材料失效与保护,43025材料检测与分析技术,43030材料实验,43035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530 化学工程 53011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210 农学 21010农业史,21020农业基础学科,21030农艺学,21040园艺学,21050土壤学,21060植物保护学,21070农业工程,21099农学其他学科 02 农业评审组 57010水利工程基础学科,57015水利工程测量,57020水工材料,57025水工结构,57030水力机械,57035水利工程施工,57040水处理,57045河流泥沙工程学,570 水利工程 57050海洋工程,57055环境水利,57060水利管理,57065防洪工程,57070水利经济学,57099水利工程其他学科 22010林业基础学科,22015林木遗传育种学,22020森林培育学,22025森林经理学,22030森林保护学,22035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22040防护林学,22045经济林学,22050园林学,22055林业工程,22060森林统计学,22065林业经济学,22099林学其他学科 23010畜牧、兽医科学基础学科,23020畜牧学,23030兽医学,23099畜牧、兽医科学其他学科 24010水产学基础学科,24015水产增殖学,24020水产养殖学,24025水产饲料学,24030水产保护学,24035捕捞学,24040水产品贮藏与加工,24045水产工程学,24050水产资源学,24055水产经济学,24099水产学其他学科 17030地球化学,17035大地测量学,17040地图学,17050地质学,17055水文学,17060海洋科学 41030工程地质学,41035工程水文学,41065勘查技术 41510土地资源调查与利用,41520海洋资源调查与观测,41530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41540生态地理调查,41550区域自然地理调查 42010大地测量技术,42020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42030地图制图技术,42040工程测量技术,42050海洋测绘,42060测绘仪器,42099测绘科学技术其他学03 林业评审组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04 养殖评审组 240 水产学 170 地球科学 410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415 地球自然资源调查科学技术 420 测绘科学技术 05 国土资源与利用评审组 科 430 材料科学 43045无机非金属材料 44010矿山地质学,44015矿山测量,44020矿山设计,44025矿山地面工程,44030井巷工程,44035采矿工程,44040选矿工程,44045钻井工程,44050油气田井开发工程,44055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工程,44060矿山机械工程,44070采矿环境工程,44075矿山安全,44080矿山综合利用工程,44099矿山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440 矿山工程技术 44510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工程,44520钻井工程,44530油气田开发与开采工程,44535油气田建设工445 石油、天程,44540海洋石油、天然气田勘探与开发,44545然气科学技术 海洋石油、天然气田建设工程,44550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工程,44560石油专用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615 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科学技术 61510地震观测预报与防灾技术,61515工程地震技术,61520火山观测预报,61530大气监测预报,61540应用气象技术 530 化学工程 53057造纸技术,53061毛皮与制革工程 54010纺织科学技术基础学科,54020纺织材料,54030540 纺织科学纤维制造技术,54040纺织技术,54050染整技术,技术基础学科 54060服装技术,54099纺织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06 轻工与纺织评审组 545 轻工科学技术 550 食品科学技术 430 材料科学 490 核科学技术 54510轻工日用品制造技术,54520造纸技术,54530印刷、复印技术,54540毛皮与制革技术,54550鞋、帽制做技术,54560乐器、舞台设备制造技术 55010食品科学技术基础学科,55020食品加工技术,55030食品包装与储藏,55050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加工与利用,55099食品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43050有机高分子材料,43055复合材料,43099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49070乏燃料后处理技术,49075辐射防护技术,49080核设施退役技术,49085入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07 化工、环境保护评审组 53014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53017化工传递过程,53021化学分离工程,53024化学反应工程,53027化工系统工程,53031化工机械与设备,53034无机化530 化学工程 学工程,53037有机化学工程,53041电化学工程,53044高聚物工程,53047煤化学工程,53051石油化学工程,53054精细化学工程,53099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610 环境科学技术 61010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61020环境学,61030环境工程学,61099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41040工程仿生学,41070工程通用技术 08 机械、冶金与材料评审组 410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430 材料科学 43040金属材料 45010冶金物理化学,45015冶金反应工程,45020冶金原料与预处理,45025冶金热能工程,45030冶金技术,45035钢铁冶金,45040有色金属冶金,45045轧制,45050冶金机械及自动化,45099冶金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450 冶金工程技术 46010机械史,46015机械学,46020机械设计,46025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46030刀具技术,46035机床技460 机械工程 术,46040仪器仪表技术,46045流体传动与控制,46050机械制造自动化,46055专用机械工程,46099机械工程其他学科 540 纺织科学54070纺织机械与设备 技术基础学科 545 轻工科学技术 550 食品科学技术 560 土木建筑工程 580 交通运输工程 54570轻工专用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55040食品机械 56050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 58050船舶、舰船工程 59010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59015 航空器结构与设计,59020航天器结构与设计,59025航空、航天推进系统,59040航空、航天材料,59045飞行器制造技术,59050飞行器试验技术,59055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59060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59065航空、航天系统工程,59099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62010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62020安全学,62030安全工程,62040职业卫生工程,62050安全管理工程,62099安全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590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620 安全科学技术 99901 先进制造与重大装备(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技999 特殊学科 术,自动化制造设备,能源与动力装备,冶金装备,煤炭与矿山装备,电力装备,交通运输海洋装备) 440 矿山工程技术 470 动力与电气工程 09 动力与电气评审组 480 能源科学技术 490 核科学技术 44065矿山电气工程 47010工程热物理,47020热工学,47030动力机械工程,47040电气工程,47099动力与电气工程其他学科 48010能源化学,48020能源地理学,48030能源计算与测量,48040储能技术,48050节能技术,48060一次能源,48070二次能源,48080能源系统工程,48099能源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49010辐射物理与技术, 49030核材料与工艺技术,49035粒子加速器,49040裂变堆工程技术,49045核聚变工程技术,49050核动力工程技术,49055同位素技术,49060核爆炸工程,49065核安全, 49099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465 仪器仪表科学技术 490 核科学技术 510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46510仪器仪表技术,46520工业自动化仪表,46530电工仪器仪表,46540 光学仪器,46550 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46560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46570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46580专用仪器仪表 49015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49020放射性计量学,49025核仪器、仪表, 51010电子技术,51020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51030半导体技术,51040信息处理技术,51050通信技术, 51060广播与电视工程技术,51070雷达工程,51080自动控制技术,51099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其他科 51510自动控制基础科学,51520自动控制技术,51530自动化元件、部件技术,51540自动化系统 51550自动检测技术,51560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51565射流控制技术 52010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52020人工智能,52030计算机系统结构,52040计算机软件,52050计算机工程,52060计算机应用,52099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59030飞行器仪表、设备,59035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10 电子、计算机与通讯、仪器仪表评审组 515 自动控制科学技术 520 计算机科学技术 590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99903 现代服务业信息化(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999 特殊学科 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及大型应用支持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网格计算平台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 56010建筑史,56015土木建筑工程基础学科,56020土木建筑工程测量,56025建筑材料,56030工程结构,56035土木建筑结构,56040土木建筑工程设计,56045土木建筑工程施工,56055市政工程,56060建筑经济学,56099土木建筑工程其他学科 58010道路工程,58020公路运输,58030铁路运输,58040水路运输,58060航空运输,58070交通运输系统工程,58080交通运输安全工程,58099交通运输工程其他学科 560 土木建筑工程 11 土木建筑与建材评审组 580 交通运输工程 12 医疗卫生评审组 31011医学生物化学,31014人体解剖学,31017医学细胞生物学,31021人体生理学,31024人体组织胚胎学,31027医学遗传学,31031放射医学,31034人体310 基础医学 免疫学,31037医学寄生虫学,31041医学微生物学,31044病理学,31047药理学,31051医学实验动物学,31054医学心理学,31057医学统计学,31061生物医学工程学,31099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32011临床诊断学,32014保健医学,32018理疗学,32021麻醉学,32024内科学,32027外科学,32031妇产科学,32034儿科学,32037眼科学,32041耳鼻320 临床医学 咽喉科学,32044口腔医学,32047皮肤病学,32051性医学,32054神经病学,32057精神病学,32061急诊医学,32064核医学,32067肿瘤学,32071护理学,32099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33011营养学,33014毒理学,33017 消毒学,33021流行病学,33024传染病学,33027媒介生物控制学,33031环境医学,33034职业病学,33037地方病学,33041社会医学,33044卫生检验学,33047食品卫生学,33051儿少卫生学,33054妇幼卫生学,33057环境卫生学,33061劳动卫生学,33064放射卫生学,33067卫生工程学,33071卫生经济学,33074优生学,33077健康教育学,33081卫生管理学,33099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其他学科 34010军事医学,34020特种医学,34099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其他学科 89020运动生物力学,89025运动生理学,89035运动生物化学,89040体育保健学,89045运动训练学 36010中医学,36020民族医学,36030中西医结合医学,36040中药学,36099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 35010药物化学,35020生物药物学,35025微生物药物学,35030放射性药物学,35035药剂学,35040药效学,35045药物管理学,35050药物统计学,35099药学其他学科 330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340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890 体育科学 13 中医医疗卫生评审组 360 中医学与中药学 350 药学 医药制药与生物医学工程评审组 14 37010生物医学电子技术,37020临床工程,37030康370 生物医学复工程,37040生物医学测量技术,37050人工器官与工程科学技术 生物医学材料,37060医疗卫生器械,37070制药器械,37075制药工业专用设备 530 化学工程 53064制药工程,53067生物化学工程 630管理学,710马克思主义,720哲学,730 宗教学,740语言学,750文学,760艺术学,770历史学,780 考古学,790 经济学,810政治学,820法学,840社会学,850民族学,860新闻学与传播学,87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880教育学,890体育科学,910统计学 15 软科学评审组

技术领域分类及代码

01.信息技术:指研制计算机硬件、软件、外部设备、通信网络设备的活动,以及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递网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特征识别、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传递的活动。

02.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指为了生物技术本身的发展,就有关原理、技术、特种工艺、测试、仪器而进行的活动,以及利用生物技术为农、林、牧、渔、医药卫生、化学、食品、轻工等部门提供生物技术新产品而开展的活动。无特定目标或虽有特定目标但不是为促进生物技术发展而开展的有关生命科学的研究不包括在此分类内。

03.新材料:指新近发展或正在研制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材料,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有机合成材料、新型金属和合金材料。包括为发展新材料就有关原理、技术、新产品、特种工艺、测试而进行的活动。

04.能源技术:包括能源问题一般理论,地区性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核能、海洋能等)的研制开发与利用,节能新技术、能源转换和储存新技术等活动。

05.激光技术:激光器和激光调制技术的研制,及为了激光在工业、农业、医学、国防等领域内的应用而进行的活动。

06.自动化技术:指在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自动化元件、仪表与装置、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中的活动。

07.航天技术:有关运载火箭及人造卫星本体的研究及有关为了跟踪、通讯而使用的地面设备的研究而进行的活动。不包括天文学及气象观察。

08.海洋技术:包括有关维护海洋权益和公益服务技术研究、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环境要素监测技术等活动。

09.其它技术领域:属于技术领域,但不能归入上述八类领域的其它技术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