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4・ 第37卷第28期 2 0 1 1年1 0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n CTURE Vo1.37 No.28 Oct. 201l 文章编号:1009-6825(201 1)28-0024—02 浅析商业建筑中庭空问设计 吴英杰 摘要:结合商业建筑的特点和功能,从中庭的形成、现状、发展以及设计特点和形态构造进行论述,从而得出一些商业 建筑中庭空间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以期指导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设计工作,合理营造购物环境中的室内开放空间。 关键词:中庭,商业建筑,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商业活动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常与购物、休闲、 往场所。中庭在尺度、形态、内容等各个方面也与传统的室内空 餐饮、娱乐紧密相连,构成了城市活力的源泉。大型商业建筑是 间概念不同。中庭从形态上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它们在空间、 指能满足购物者各种消费需求的多功能性、集聚性、综合性购物 使用功能与视觉效果上各具特点。在大型商业建筑中,一个中庭 环境。商业环境中的开放空间是非营业性的,室内开放空间是引 往往兼具几种空间特色,它们在商业中以变化的空间特质以及巨 进各种文化主题的艺术共享空间,同时也作为室内人流交通枢 大的玻璃顶棚将室内开放空间变成具有休闲情调的购物天堂。 纽,中庭空间起到交通疏散、环境景观、信息交换等作用。 1)内院式。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宽大的直通玻璃采光顶的内 院,是典型的一种中庭形式。各层营业空间向中庭敞开,并且将 扶梯式自动扶梯作为垂直交通,形成交通枢纽。例如上海著名的 港汇广场,其中庭空间贯通五层,顾客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层营业 厅,并且在中庭设置了喷水、展览、气球和绿化等形成极具商业活 力的空间。 1 中庭空间的概念及历史 中庭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古代庭院。中庭是指建筑物之 内或之间的有顶的多层空间,以用作到达与流通的集中点。中庭 最先见于古罗马时代,由建筑物围起一个院子,有时也采用柱廊 式墙体围合,作为公共活动空间。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人们在 露天的中庭加上有玻璃的顶盖,成为室内型公共空间。 2)外庭式。外庭式是指两幢或者几幢建筑间相联系的中庭 2消费心理对中庭空间的影响 形式,以玻璃采光顶和围护结构将建筑空间限定,空间高大而且 中国的古建筑民居中四合院采用天井采光,又能够达到通风 通透,使人有种身处室外的感觉,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气候环 的目的,天井的尺度与功能和中庭十分相似,可以说是中国建筑 境。其空间的巨大,形成了游憩、娱乐、餐饮、交往等活动的公共 史的中庭空间雏形。 场所,同时适合演出、展示、表演等商业活动。上海南京路的百联 广场连接两栋建筑中间的六层高拱形共享挑空空间是其广场室 对于大型商场,中庭的出现使交通组织得以很好的实现,形 外空间的延展,这个空间尽力创造丰富的城市生活。 成明确的空间中心。在大型商场中顾客会在连续的柜台和货架 3)沿街式。沿街中厅是指在公共空间置于购物中心一侧,并 之间产生疲劳。而中庭可以为人们提供空间记忆坐标,具有安定 且通常有大面积玻璃橱窗向外部展示的中庭,有利于提高内部销 感和放松感,使购物充满乐趣。消费心理对于中庭空间设计的影 售空间的开放性。而中庭中向各层开放的走廊可以设计成层层 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后退式,采光好,亲近室外,可以引进大自然的景观设计,使人置 1)适宜的尺度。拥挤是心理压力的来源,适当的距离使人有 身中庭好像处在室外园林。 安全感,觉得舒适和自由。空间过大会使商业气氛萧条,缺乏亲 4)顶部采光顶式。当中庭在商业建筑顶部数层作为一片独 切感,空旷不热烈。把握好公共空间与建筑整体的比例关系,并 立休息的阳光空中庭院,这种空中商业街可以消除高层与地面的 考虑其亲切宜人的尺度是很重要的。 隔绝感。这种中庭给人一种空间开朗,阳光的愉悦。 2)开放性与私密性。独立性的购物空间与开放性的中庭空 5)线状式。线状中庭通过色彩缤纷的广告、店面、采光顶棚, 间穿插结合,使得购物流线更丰富多样化。利用自动扶梯在中庭 营造出丰富、热闹的商业气氛,创造一种深邃纵深感空间并诱发 的作用,产生变化的空间效果及交流空间。并考虑顾客停留,交 人走向其尽端的心理。上海的国金中心中间是双层中庭,上空则 谈等私密性要求,利用空间限定,装饰,围和,遮挡等手法,满足人 是高耸的玻璃拱廊。每层开放走廊上都种植景观,垂挂在走廊 们在中庭逗留交流的需求。 外,从中庭下看上去是一片生机,这个中庭如同一条热闹非凡的 3)景观及商业活动。运用景观绿化来吸引人们的目光与脚 全天候商业内街,连接着两端的商业综合体。 步,使得中庭更具大自然的气息,形成城市的微气候。而商业活 商品展示等,与购物活动产生更丰富的交流。 6)独立式。独立中庭是指空间与其他部分相对独立,在处理 步行街交汇,周围多家店铺、挑空平台等环绕,强调了中庭空间的 动的策划更可以引发人们的参与,比如钢琴的演奏、文艺表演与 上用相对独特的设计手法使自身空间得到加强。例如数条商业 4)停留的设施。座椅、餐饮或者儿童游乐的措施使人们愿意 向心感,通过对称性的阶梯布局以及向心性的地面铺装强调自身 长时间停留,让人有归属感,享受购物与交往的乐趣,对刺激消费 空间。 很有帮助。 4中庭的发展趋势 商业建筑的魅力在于娱乐性,选择性,空间舒适。中庭在购 3中庭的形态构成 中庭是人们休息、观赏和交往的空间,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交 物环境中体现公共性、舒适性和文化性。商业广告、餐饮娱乐、文 收稿日期:2011-07—09 作者简介:吴英杰(1983-),男,助理工程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完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第37卷第28期 2 0 1 1年1 0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nEC IURE Vo1.37 No.28 Oct. 2011 ・25・ 文章编号:1009・6825【201 1)28—0025-03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初探 王摘璐 要:主要阐述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分析了其在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综合考虑土地可持 续利用价值、建立动态的土地利用机制的法律措施、整治环境污染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实现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高效 利用的战略对策,对促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家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的政策推动下,作为城市向农村 单元,使原有的城乡二元形态转化为三元形态,即由城市及农村 的过渡带的城乡结合部也进入大发展的全盛时期。城乡结合部, 转化为城市、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城乡结合部既靠城市,又连农 也称城乡边缘带、城乡交错带,是指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以土地 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政策灵活,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 的城市和乡村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 重要区域和城市扩张的先锋阵地,这就决定了城乡结合部必然成 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城乡结合部是一种新兴的地域 为城乡用地矛盾问题最为频发的地区。 …】H…】 …】h…】H)I 化展示等商业形式也加入进来,愈来愈密切的与购物在一起,形 趋向。 3)空间形态。商业中庭可分为几何形态的中庭,非几何形态 光的中庭,充分接纳自然光的中庭。 4)平面设计。商业建筑中庭的平面不仅受到城市道路、基地 成独特的城市文化。中庭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了几种发展 的中庭。中庭,侧庭,夹庭。单核中庭,多核中庭。完全排斥自然 1)餐饮化。在大城市中,大型商业建筑中基本都结合了餐 饮。而中庭中设置咖啡座、冷热饮茶座等,甚至设有独特的餐饮 情况、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且直接由商业建筑本身的布局 广场、特色餐厅,为购物的人提供了便捷。 所决定。其平面形式可分为导向式平面、自由式平面、聚心式平 2)娱乐化。购物中心中都结合了电影院、表演场所、娱乐设 面、单核式平面、多核式平面等。 施等,购物环境呈现了购物和多种娱乐的结合。中庭仿佛是一个 6结语 游乐场,也有一些开放空间内容包括了溜冰场和游泳池的。 3)展示演艺化。汽车展示、时装表演等在购物中心中庭中已 经非常普遍。这样的形式使营销变得引人人胜,而这种演艺是消 费者能免费享受到的。 现代购物环境的室内开放空间是商业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 的焦点。进人21世纪,商业建筑的开发、设计理念、管理模式等 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商业建筑不再以商品零售的简 4)信息化。中庭中巨大的LED屏幕传递着各种信息,中庭成 单模式存在,它必须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以适应商品 经济的发展。商业中庭的出现,给商业建筑的综合化发展提供了 为一个大的展览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了解从世界大事到天气预 广阔的空间。 报以及商品价格的各种信息。 参考文献: 5)社区化。大型商业建筑的室内开放空间已经成为市民重 要的交流场所,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社交活动,配备与日常生活有 关的设施,使市民可以便捷地解决社区的日常生活需要。 [1] 理查・萨克森.中庭建筑开发与设计[M].戴复东,吴庐生,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 曾 坚.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和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 出版社.2008. 5中庭设计要点 要点。 商业中庭是整个商业建筑的焦点与精华,它具有以下的设计 [3] 刘 力.商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韩放.商业购物空间设计与务实[M].广州:广东科技出 1)功能特点。商业中庭功能从单纯的买卖商品发展为多功 版社。2oo7. 能组合,主要体现为商业行为和购物空间的组织;城市居民休闲 [5]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7. 娱乐场所;商业展示功能;调节室内微气候环境。 2)空间特性。商业中庭具有景观化,信息化,设施化,自然化 [6]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项秉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特性。 200】. Shallow analysis on spatial design of commercial building atrium WU Ying-jie Abstract:Integrating with the features and function of commercial buildings,it discusses the formation,status,development,design character- istics and structure of the atium,arnd obtains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ommercial building atrium,with a view to guide spatial de- sin of commercigal building atrium and to rationally construct indoor space of shopp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atirum,commercial building,spatil desian g收稿日期:2011-06-20 作者简介:王璐(1981一),女,助理工程师,山西省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山西太原03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