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篮球规则裁判法考试试卷及答案

篮球规则裁判法考试试卷及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篮球规则裁判法考试一试卷

系别

年级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30 分)

1、国际篮联的正式竞赛场所,球场尺寸长

从界线的

内沿

量起。

28 米,宽 15 米,球场的测量是

2、球场长边的界线叫 3、罚球线长

4、先在距两边线各

面的交点为

边线 ,短边的界线叫 端线 。全部界线宽

米。

5 厘米。

米,罚球线的外沿距端线的内沿

米处从端线引出两条平行于边线的直线,

再以篮圈的中心垂直线与地

圆心 ,以 米为半径画弧与两直线订交,即画出了三分线。

5、篮板的尺寸为横宽 6、篮圈的内径最小为

米,竖高

45 厘米,最大为

米,篮板下沿距地面 厘米。圈材的直径最小为

15

米。

厘米,最大

为 米。

厘米。篮圈内沿距篮板面的近来距离为 厘米。篮圈上沿距地面

7、球的圆周不得小于

于 650 克。 8、球队要使用

4-15

厘米,不得大于 78 厘米。重量不得少于 567 克,不得多

的号码,同队队员不得使用

4

节,每节

同 号码。

9、国际篮联的一场正式竞赛可分红

10 分钟。 攻击方向

的相同球篮持续竞赛。

10 、在全部的 决胜期 中,球队按下半时或第四节

二、是非判断题(判断每题能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填写“√”

,错误

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填写“×” 。每题2分,共

20 分)

,双臂上 (对 )

1、防守队员面对敌手,双脚以正常的跨立姿势着地(双脚之间的距离与身高成比率)

举就是成立了合法的防守地点。

2、A 3 在后场运球后将球传向位于前场的A 5,球遇到A 5 后又弹回了后场,A 3 在与对方抢球

( 错 )

下半时结束后两方打成平手 (错误比分)。

( 错 )

中第一接触了球。评判员判A队球回后场违例。 3、比胜过程中记录员将B队的一个三分球记成了两分,

主评判员以为已不可以再纠正, 两方一定进行决胜期竞赛。 决胜期结束后B队告负。 4、A队犯规,B 5 在端线后掷界外球。为闪避A队的封堵,B

5 从篮架左边跑到右边将球掷入

( 对 )

场内。评判员判B 5 掷界外球违例。

5、A 1 接球后跳投,跳起时球出手。A 1 不等球落地从头拿到球,并运球打破过防守他的B 1

上篮得分。

(错)

B6 将 A5 推到,评判员判

A5 两次罚球。

B6

6、B 5 将球传向 B6 时 A5 将球封挡在地面上,两方在争抢过程中

推人犯规。此犯规是B队第三节竞赛的第6次犯规。评判员判给

( 对)

7、在竞赛的最后两分钟里,A队教练员恳求暂停。当A队投球中篮得分并停止了竞赛计时钟时

记录员同意了A队教练员的暂停恳求。

( 错)

8、B 2 溜底线后背对球篮接球止步。接球时左脚着地,而后跳起转身面对球篮双脚同时着地。

落地后利用跨步假动作和交错步打破绕过敌手上篮投中,评判员判B

2 走步违例,得分无效。

( 错 9、B 4 对A 4 犯规A 4 获取两次罚球,A 4 打B 4 被评判员罚出场外,B 4 获取两罚一掷。评判员

判A 4 的两罚与B 4 的两罚相抵消,由B队掷界外球持续竞赛。 (对) 、A 1 对B 1 犯规B队获取掷界外球权;B 2 技术犯规,A队获两次罚球;A队教练员又技术犯

规,B队获两罚一掷。评判员撤消了B队第一次掷球权,由A队罚球两次,两方不站位;

再由B队罚球两次,两方相同不站位,B队罚球后,再由B队在边线的中点处掷界外球继

续竞赛。

(对)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编排出 7 个队单循环竞赛的轮次表,并简述编排的方法。 2、计算出以下各队竞赛的积分并依据规则规定排出竞赛名次。

A

互 间 名

B C D E 积分 名 胜 负 得失分率

A

0︰ 20

78︰ 70

94︰ 80

89︰ 60

6

6

0

20︰ 0

72︰ 97

61︰ 78

69︰ 62

6 B

70︰ 78

97︰ 72

76︰ 81

72︰ 71 6

C

80︰ 94

78︰ 61 81︰ 76

65︰ 72

6 D

60︰ 89

62︰ 69 71︰ 72

72︰ 65

5

E

四、阐述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画图说明两人制评判员的半场地区分工及配合。

2、试述违例与犯规的宣判程序。

3、试述怎样确立中枢脚。

10

篮球规则裁判法考试一试题答案

系别

年级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30 分)

1、 28 2、 边线 3、 4 、 5、 6、 45 7、

78

15 端线

内沿 5

圆心

15

567

650 重复

10

8、 4 至15 9、 4

10、 决胜期 攻击方向

二、是非判断题(判断每题能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填写“×” 。每题2分,共 20 分)

1、√

2 7

、× 、√

3 8

、× 、×

4 9

、√ 、√

5 10

、× 、√

,错误的

6、√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7 个队单循环竞赛的轮次表

第一轮 1-0 2-7 3-6

第二轮 1-7 0-6 2-5 3-4

第三轮 1-6 7-5 0-4 2-3

第四轮 1-5 6-4 7-3 0-2

第五轮 1-4 5-3 6-2 7-0

第六轮 1-3 4-2 5-0 6-7

第七轮 1-2 3-0 4-7 5-6

4-5

单循环竞赛场数和轮次的计算方法:

竞赛场数的计算:竞赛场次

=(队数 * (队数 -1 ))/2

竞赛轮数的计算:在循环法的竞赛中,各队都参加完一场竞赛为一轮。当参赛的队为单数

时,竞赛的轮数等于队数。当参赛的队数为双数时,竞赛的轮数等于队数减一。

无论参赛队数是奇数或偶数, 均按偶数编排。 假如参赛队数是奇数, 可在队数后加一个 “○”,

使其成为偶数,遇到“○”的队为轮空。

在编排时,把队数均匀分为左、右各一半,左一半号数由序号 1 挨次向下排,右一半号数按数序挨

次自下向上排,而后用横线相连,即组成竞赛的第一轮。从第二轮开始,固定轮转编排如图。以左边第一号固定不动,逆时针转动,逐个排出。

2、 各队竞赛的积分并依据规则规定排出竞赛名次。

A

B 0︰ 20

0

C

D

E 89︰ 60

2 69︰ 62

2 72︰ 71

2 65︰ 72

1

积分

6 6

相 负

互 间 得失分率

A

78 ︰ 70

2 72 ︰ 97

94︰ 80

2 61︰ 78

1 76︰ 81

1

2

B

20︰ 0

2 70︰ 78

1 80︰ 94

1 60︰ 89

1

1

3

C

97︰ 72

2 2 1

6

1

D

78︰ 61 81 ︰ 76

2 1

62︰ 69 71 ︰ 72

6 5

4

E

72︰ 65

2

5

四、阐述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追踪裁判:①、②、③、⑤、⑥的三分区

前导裁判:④、⑤、⑥区三分线以里的地区

⑤为共管区

两评判员的配合:当球在追踪地区时,由追踪裁判负责球及球四周的状况;前导裁判负责无球

区及 3 秒违例。

当球在前导地区时,由前导裁判负责球及球四周的状况;追踪裁判负责无球区及

3 秒违例。

球在⑤区共管区时,二人共同察看。

2、( 1)违例的宣判程序

每当发生违例时,负责此场竞赛的评判员应:

A 、立刻鸣一次哨并同时举手在空中,张开手掌、手指并拢,以停止竞赛计时钟; B 、清楚地指出违例的种类,比如做出带球走的手势; C 、接着,用同一手臂更为清楚地指出竞赛的方向; D 、在全部状况下,评判员要递交球。 ( 2)犯规的宣判程序

每当发生一同犯规时,负责此竞赛的评判员应:

A 、鸣一次哨和同时举直手臂并握拳,以停止竞赛计时钟;

B 、用向来臂、手掌朝向地面指向队员的腰部,的确使队员知道他已被登记了犯规,

在有争议的状况下,指出在哪处分球,罚几次;

C 、移向记录台,占有一个使记录员能看清楚和对评判员无阻碍的地点,大概 D 、用很清楚和较慢的手势报告犯规队员的号码,让手势保持几秒钟是必需的,这

对记录员登记正确的号码是不行缺乏的; E 、接着,指出犯规的种类;

F 、用指出罚球次数或随后的竞赛方素来达成联系的程序; G 、达成手势后,两位评判员互换地点。

6-8 米;

3、确立中枢脚:

( 1)、双脚着地接住球的队员可用随意一脚作为中枢脚。一脚抬起的瞬时,另一脚成为中枢脚。 ( 2)、在挪动中或运球中接住球的队员可按下述要求止步: A、假如一脚正涉及地面:

另一脚一涉及地面,原来那只脚就成为中枢脚。

队员可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B、假如双脚离地而且队员:

双脚同时落地,则任一脚都能够是中枢脚。一脚抬起的瞬时,则另一脚成为中枢脚。

两脚分先后落地,则先涉及地面的脚是中枢脚。

一脚落地,队员可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