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探讨对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收集我院外科患者临床观察,急腹症患者,病情快,发展迅猛,护理难度。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根据临床护理实践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是康复的关键。

标签:外科;急腹症;观察与护理

外科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组发病急,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或手术的急性腹痛疾病。急腹症的早期发现并且能在短时间内正确处理能有效降低急腹症患者的死亡率和急腹症患者的恢复,而临床护理对于上述情况更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1病理生理

1.1病因 部分外科疾病和妇科疾病成为急腹症的病因,如腹部损伤和腹部内脏病变导致的急性感染、腹腔内脏破裂、穿孔、梗阻、扭转、缺血和出血等,但也有少数是有内科疾病引起、误服腐蚀性或异物等诱发。

1.2病理生理

1.2.1内脏性疼痛 疼痛特点是:①痛觉迟钝,对刺、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但对较强的张力(如牵拉、膨胀、痉挛)及缺血、炎症较敏感;②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③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1.2.2躯体性疼痛 其特点是对各种疼痛刺激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腹膜刺激征表现。

1.2.3牵涉性疼痛 指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

2病情观察判断病情与护理

2.1生命体征的观察 倾听患者主诉,准确收集病史,测量T、P、R、BP等,记录液体出入量,分析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在病情观察中,若发现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脉搏快、弱,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减弱等均是腹部病变加重的表现。特别是脉搏的测量,尽管简单易行但却非常重要。如脉快而脉量细,很可能有腹膜炎、肠绞窄或内出血;如脉搏由前者向后者转化,则说明病情在进展。对此,应及时报告医生。对体温的观察,一般外科急腹症常无明显的高热,若出现反复发作的寒战和高热则是菌血症的特征。多在阑尾炎穿孔合并腹膜炎时出现,在胆道系统疾病中寒战高热加上黄疸、低血压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表现[1]。

2.2皮肤黏膜的观察 皮肤出现苍白、湿冷可能为休克的预兆,如肝脾破裂出

血引起的腹痛;若皮肤巩膜黄染提示有胆管梗阻;严重急性胰腺炎病例,可在腰部、脐部出现青灰色斑块或在背部及臀部呈棕黄色、紫色淤斑。

2.3姿势与体位 腹痛时由于病理改变,患者会出现特有的姿态体位,如溃疡病穿孔者常弯腰屈膝,不敢做呼吸运动或拒绝按腹;梗阻性绞痛患者常坐卧不安或满床翻滚;胰腺癌患者则往往会采取前倾位或俯卧位以减轻疼痛。

2.4腹部体征的观察

2.4.1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是外科急腹症常见症状,且常出现在腹痛之后。恶心呕吐十分显著者,最大可能为急性胃肠炎、高位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便秘不排气,则是肠梗阻症状;如发生便血、血性腹泄,应考虑到绞窄性肠梗阻、血管栓塞等可能。

2.4.2腹痛的性质和程度,常反映病变进展的情况。在观察过程中,患者腹痛加重,往往提示病变有发展或炎症加重,甚至发生穿孔。就一般而言,持续性钝痛或隐痛通常是炎症或出血刺激腹膜的结果,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则是肠道发生阻塞后痉挛收缩的缘故;两种腹痛兼有者,说明炎症与梗阻并存。

2.4.3对皮肤、巩膜的观察 如果皮肤、巩膜出现黄染提示有胆道梗阻,黄疸越深说明梗阻程度越重。膜壁瘀斑,特别是严重的急性胰腺炎病例,可在腰部或脐部皮肤出现青灰色斑块或在背部或臀部呈棕黄色、紫色瘀斑,一般在发病4~5d。

2.4.4对腹部体征的观察 做为一个普通外科护士,应掌握主要手部体征的检查。主要观察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的程度及其范围。听诊肠鸣音亢进、减弱还是消失也十分重要。肠梗阻时,肠鸣音亢进;腹膜炎时则减弱或消失。

2.5心理护理 急腹症一旦确诊后,一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于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除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术前准备的同时,特别需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因为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危急,变化迅速,同时又掺杂对手术的不解和恐惧,使对患者会在短时问内产生各种心理压力和心理要求。临床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会解除患者的不良心态,并把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变为争取战胜疾病的内在动力[2]。

2.6疼痛护理 对诊断明确的单纯性胆绞痛、肾绞痛等可给予解痉药和镇痛药;对已决定手术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痛药以减轻其痛苦。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急腹症患者,在观察期间禁用吗啡、杜冷丁等麻醉性止痛剂,必要时可以用阿托品解痉,用安定、鲁米那等镇静,因为这些药品不致掩盖症状。在观察期间,禁忌给患者灌肠和用热水袋热敷,禁服泻药。

2.7胃肠减压 急腹症患者根据病情大多需禁食、胃肠减压,可减轻消化道的积气积液,缓解消化道梗阻,对消化道穿孔患者可避免消化液进一步漏人腹腔,减轻腹腔污染。护理时要保持胃肠减压有效的负压吸引,并需输液以维持水电酸

碱平衡。

2.8配合完成辅助检查 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化,协助作好X线、CT、B超、腹穿、直肠指检等特殊检查。

2.9做好术前准备 大多数外科急腹症需要手术治疗,应迅速配合医师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工作,做好配血、备皮、术前用药、氧气吸人等工作,并迅速与手术室联系。

2.10术后护理 多数急腹症是在紧急状态下手术的,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需高度重视术后护理。

2.10.1繼续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对于病情危重、手术复杂、血压不稳定、用心电监护者,应严密观察有无术后出血的发生。

2.10.2引流管的护理 部分急腹症患者术后带有许多引流管如腹腔引流管、导尿管、胃管氧气管等,应保持各根引流管的在位通畅,做好标记,妥善固定。观察并记录各种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

2.10.3预防切口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血压平稳后可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协助其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平整,防止压疮发生。

3讨论

急腹症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能否正确观察病情变化,尽早采取有效措施,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护理人员应该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灵敏的反应能力,系统的观察、记录、分析,动态、及时地观察病情,重视急腹症各个护理环节,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精心的观察与护理是提高急腹症治愈率、避免严重继发病变、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的关键[3]。

参考文献:

[1]王丽莉.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5).

[2]宋丽美,王雅琪,王蕊,等.浅谈外科急腹症患者的心里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34).

[3]薛冬梅.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护理[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