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用心呵护,润物无声——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用心呵护,润物无声——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2020-11-04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瞄盈图 用心呵护,润物无声 ——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710055) 沙艺娇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西安[摘要]一些初入高中的学生因为学习强度加大、学习负担加重、学习能力不足等原因,而不能适 应高中快节奏的生活,逐渐产生学不懂、厌学的情况。学困生的存在是每名高中老师需要解决和面对 的问题。 [关键词】用心爱心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9-5549(201 4)1 0—01 36—01 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 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 的孩子。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 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 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 一惯,缺乏责任感和自控力。 3.学校原因。由于刚刚由初中升入高中,对高中生活还不 够适应,加之学校的学生都很优秀,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 力。自己也没有积极地进行心理调试,对待学习漫不经心。 (--)转化过程分析总结 1.从兴趣点入手,找到突破口。兴趣是学习最直接的 、背景 2012年的9月,我刚刚研究生毕业从大学校园来到西安 交大附中高中部任教,开始了人生中教师生涯的第一年。西 安交大附高中是陕西省重点中学,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成绩突出,特色鲜明,学 校整体成绩处于省内领先地位。这样一所优秀的学校对学生 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要求都很高,一些初入高中的学生 为学习强度加大、学习负担加重、学习能力不足等原因,而 不能适应高中快节奏的生活,逐渐产生学不懂、厌学的情 况。如何面对这类学生,是我在刚刚参加工作后遇到的第一 个大难题。学困生的存在是每名高中老师需要解决和面对的 问题。 二、案例 高一刚开学不久,学生纷纷将我布置的第一篇周记交了 上来。在众多周记中,有一篇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位学生表 示他在新的班级里很不适应,不喜欢现在的老师,也不喜欢 现在的同学。于是我找来了他,想跟他谈谈心。 我找他了解在学校的情况,他很不配合,我想强留下 来也没法再继续谈下去,就放他走了。但他走了,我却很困 惑。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有意密切地关注他,第一次月考成 绩出来,他各科成绩均位于班级倒数。我试着先慢慢接触 他,想起他曾提到过足球,这说明他对足球很感兴趣。为了 找到突破口,我试着从他最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引入。就这 样,局面打开了。关于足球我们聊得津津有味,聊我们各自 喜欢的球星、球队,聊我们对每场比赛的看法。后来我们成 了好朋友,沟通起来畅通无阻,我选他做了我的课代表,孩 子的成绩有所好转。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成因 1.家庭因素。一些父母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教育孩子的 方法过于粗暴,疼爱孩子的方式不够科学,又对孩子的期望 过高,导致孩子养成孤僻、白闭、自卑的性格,出现性格分 裂。孩子在家完全将自己封闭了起来,在学校又积极寻求他 人的认可,致使其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有点白暴自弃。 2.自身因素。该生学习懒惰、散漫,对学习缺乏主动 性,不够自信,内心有很深的自卑感。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 端正,缺少奋斗目标,主要原因是从小未荞成良好的学习习 动力,不论是与学生沟通,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 学困生的转化都可以从兴趣入手。首先,要在培养学生兴趣 上下工夫。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语文学习上有 难的学牛 不仅对语文没有兴趣,甚至还产生抵触厌烦的情绪,这种情 况时有发生。可以在语文学科上更多的加强学生的参与,特 别是这些学困生,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被抛弃被遗忘, 要鼓励他们参与到语文学科中来。在心理上多给予帮助,让 他们逐渐找到学习语文的信心,这样才能加强他们学习的兴 趣,从而慢慢提高。 2.激励学生,唤起学生自尊心。通过了解情况,我发现 该生对体育很感兴趣。因此鼓励该学生多多参加足球运动, 在足球场上让他找到展示自我的机会,极大地唤起他的自信 心,并让学生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动力,并以此为起 点,不断积累自信,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能更积 极主动地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3.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学困生在学习E存存着许 多学习障碍,所以要帮助学生分析学科弱点,并制定出相关 的学习方法。随时根据学习情况的发展制定学习计划,改进 学习方法。课堂上,多关注学困生,严要求,勤督促,多给 予关心,必要时给予一些作业辅导等,帮助学生分析学科弱 点,查缺补漏,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 4.和家长沟通,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帮助学困生进步小 能单靠老师,还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 的分数,而忽略了孩子心理的想法。孩子的心理年龄同他们 的实际年龄一同增大,而家长还是停留在孩子小时候的那套 教育方法,不懂得如何去引导孩子与自己交流,了解他们内 心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理解,好的学习成绩并不能够 成为家长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老师应该多与家长沟通,告 诉他们多学习现代家庭教育方法,多鼓励孩子,不要用以往 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孩子沟通 交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孩子是没有的,每一位孩子都是地球 上闪闪发亮的星星,当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被无声滋润时, 也是我们教师最大的快乐。 责任编辑:武聪 沙艺娇,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硕=f ,研究l,『向:文化传播。 嬲固爨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