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大街村位于龙游县南部山区乡——大街乡,土地面积4663亩,其中林业用地3421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3.4%。全村共有15个自然村,总人口1081人,其中农业人口1021人,农户依山傍水而居。境内竹海茫茫,峰峦叠嶂,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有天然氧吧之称。村内有粟裕将军题写的红军标语墙和岭脚村的剑石坑、方旦的龙井、贺康的石船山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市民返璞归真、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近年来,大街村紧紧围绕“创建衢州市森林村庄”的总体要求,着力改善全村的森林生态质量和绿化面貌。自2004年以来,全村已累计建设重点公益林 亩,2005年全村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今年又在全村实施了“垃圾分类减量、源头可追溯”垃圾处理机制,全村的生态质量明显好转,森林植被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提高,近几年来全村从未发生过一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2009年被评为衢州市绿化示范村。
二、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通过组织学习《浙江省衢州市森林村庄创建考核办法》及《浙江省衢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等有关森林生态建设文件,充分认识到保护森林生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护森林生态、建设森林村庄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新农村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重要举措。要从思想上克服“农村工作先抓经济、抓发展,环境建设可慢慢来”的错误
认识,要认识到生态保护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生态资源亦可转化为经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在大街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成立了大街村“创建市森林村庄”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傅樟土任组长,村民主任华春福任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任组员,明确成员的职责与分工,齐抓共管,并将此项工作列入村两委年度考核。健全和完善村规民约,制定适合的奖惩办法,鼓励和倡导以保护森林资源为荣、积极植树为荣的良好社会风气。充分发挥农民主力军作用,积极依靠学生、青年团员、妇女、在村大学生的作用,采取“奖补结合、以奖代补”的办法,引导和鼓励群众保护森林资源。
3、建立“森林村庄创建及环境卫生整治”小组。
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卫生洁化、水体净化、路灯亮化”的五化标准,因地制宜地开展以治理“脏、乱、差、散”为重点的村庄整理、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共发放村环境卫生公约325份,拆除公路沿线简易厕所15所,同时在村中心新建垃圾池和公厕,并对景区公路沿线设置了23个垃圾分类减量袋装投放点,聘请了一名卫生保洁员和一名垃圾清运工,每天早晨8点前清运一次,建立了长效的卫生管理机制。投资100万元,新建了大街村潼溪休闲广场,广场结合周边的自然景观,同时修建不少人文景观,和旁边的老樟树相映成趣,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避暑休闲的好去处,广泛组织发动干部群众对2.5公里的公路沿线和潼溪沿岸进行绿化。
4、落实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森林村庄”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一些列制
度,实施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健全和完善村规民约,将森林生态的保护作为村规民约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实行严格奖罚机制,对保护森林资源有贡献的村民,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的村民,坚决予以处罚。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程度。
大街乡大街村委会 2011年9月1日
衢州市森林村庄申报表
申报村庄 龙游县大街乡大街村委会(盖章) 大街村位于龙游县南部山区乡——大街乡,土地面积4663亩,其中林业用地3421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3.4%。全村共有15个自然村,总人口1081人。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组织学习《浙江省衢州市森林村庄创建考核办法》及《浙江省衢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等有关森林生态建设文件,充分认识到保护森林生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大街村“创建市森林村庄”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民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任组员,明确成员的职责与分工,齐抓共管,并将此项工作列入村两委年度考核。 3、建立“森林村庄创建及环境卫生整治”小组。 发放村环境卫生公约325份,拆除公路沿线简易厕所15所,同时在村中心新建垃圾池和公厕,并对景区公路沿线设置了23个垃圾分类减量袋装投放点,建立了长效的卫生管理机制。 4、落实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健全和完善村规民约,将森林生态的保护作为村规民约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实行严格奖罚机制,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的村民,坚决予以处罚。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程度。 森 林 村 庄 建 设 情 况 县(市、区) 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初审意见 市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审核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