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表说明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表说明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表说明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报表 部门(一) 1任务 2步骤 3危害 名称 班、站(二) 4种类 5危害及有关信息 6风险 描述 工种(三) 7风险 8 9暴露于种类 风险风险的人范畴 员、设备等信息 10现有控制措施 风险等级分析 11严重性 1213暴可露 能性 14风险值 评估时间(四) 15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 16171819 措施成本措施措施的有因素 判断 的采效性 纳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报表包括19个子项,如上表所示,每个子项填写说明如下: 1、 任务

根据各工种日常作业的实际情况填写。 2、 步骤

作业步骤一般包含以下几大方面:

1) 准备阶段:如劳保穿戴、工器具准备、设备检查等 2) 实施阶段:作业过程中的各项步骤,视具体作业任务而定 3) 作业任务结束:包括清理现场、内页整理等收尾性工作。

注:各阶段作业任务的步骤数目不一定相同,原则上要求分步尽量详细,但是风险值太低的可以忽略。 3、危害名称

在执行每一步骤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危害名称填写一般包括:

1) 人的行为方面,如未系安全带作业、放炮前未设置安全警戒、起吊时外拉

斜吊等。

2) 状态方面,如损坏不牢的吊绳、有缺陷的安全带、高温灼烫、导线裸露、

电弧光辐射、有害气体、带刃尖的工具器材等。 4、危害种类

可归类为: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及能源危害,共九类。

危害分类可参照如下标准: (一)物理危害

1) 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

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

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它电危害) 4) 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 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

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 明火

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 1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11) 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 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

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3)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

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4) 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

陷、其他标志缺陷); 15) 其他物理危害 (二)化学危害

1) 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

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2) 自燃性物质

3) 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

物质)

4) 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 5) 其他化学危害 (三)生物危害

1)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2) 传染病媒介物 3) 致害动物

4) 致害植物 5) 其他生物危害

(四)社会-心理(生理)危害

1) 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 健康状况异常 3) 从事禁忌作业

4) 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 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 其他社会-心理(生理)危害 (五)行为危害

1) 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 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3) 监护失误 4) 其他行为危害 (六)机械危害

1) 运转中的机器(转动和振荡部分、切割机器和设备、钻机、气动工具与设备、

泵与水泵系统、破碎机)

2) 工作中的输送与吊重装置(传送装置、电梯与自动扶梯、起重设施、大型移

动设备、牵引支架系统) 3) 运转的手动工具

4) 运行中的动力车辆(铲车、轻型车辆) 5) 其它机械危害 (七)人机工效危害

1) 工作模式差(单调的行动与重复性运动、笨拙的姿势、紧握、人工处理、蹲

伏、工作步调、休息霎时、班次、人工处理与运输)

2) 设计界面差(设计差的设备、接触面(如:表面、直径与边缘)不好) 3) 工作环境差(工作空间差的布置、环境:噪音、振动、热、辐射、空气质量

等内务管理差、缺乏贮存空间) 4) 其它

(八)环境危害

1,气候方面(大雨过后、干旱、强风、雷电、台风、下雨、冰雹、下雪) 2,反常的环境(夜间工作、限制的空间、在高原工作、陌生环境、偏远地区) 3,其它 (九)能源危害 1) 电能不当释放 2) 动能不当释放

3) 势能不当释放(悬挂重物)

4) 化学不当释放:汽油、柴油、油剂 5) 其它不当的能源释放 5、危害及有关信息

危害及有关信息描述要尽量详细,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危害存在的客观状态;

2) 导致危害存在的人为或环境因素;

3) 对于存在危害的作业步骤中执行作业人员的数量、暴露时间频率; 4) 危害事件发生的频率;

5) 有的还需要描述相关设备的技术性能、参数或导致危害的化学物质职业接

触限值(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例如:

天车吊拉物品时,危害名称:捆扎不牢固的物品;危害及有关信息:(1)摆放位置不当(2)物品过重 (3)人员操作失误 (4)作业人员2人 (5)曾发生过坠落事故。

水泵开机时,危害名称:松动的螺母螺栓;危害及有关信息:(1)水泵位置、型号、数量 (2)每台设备有一控制开关 (3)高速运转的电机

金属焊接切割时,危害名称:回火;危害及有关信息:(1)回火阀失灵(2)未按装回火阀(3)超过工作压力2.5Mpa,流量1立方/小时标准(4)作业现场通风不良(5)操作不当(6)防护面具佩戴不齐(7)每班作业2-3小时(8)作业人员2-4人(9)曾经发生过。 6、风险描述

风险描述即是把危害最可能导致的后果描述清楚。 例如:

天车吊拉物品时,危害名称:损坏不牢的吊绳;风险描述: 有断绳导致落物打击伤人的可能。 7、风险种类(见下表) 8、风险范畴(见下表)

风险范畴 人身伤害类 设备类 职业健康类 环境类 例如:

危害名称:高温明火;风险描述:有造成火灾的可能;风险种类:烧伤、窒息、设备损害;风险范畴:人身伤害类、设备类。

注:风险种类和范畴是对风险描述的进一步分类、细化。 9、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等信息

确定暴露于作业过程中的人员数量与时间频率、设备类别与数量。 10、现有控制措施

根据确定的风险和风险涉及的人员、设备暴露情况,查找目前已有的控制措施,包括:规程制度、工程技术、个人防护、安全标识和人员教育培训、应急措施等。 11、严重性

后果的严重性要考虑由于危害导致或造成的最可能的严重后果,其中包括受伤、财产损坏、环境(或职业健康)的可能影响。事故的最可能后果以量化的形式填表。具体情况所对应的分值见下表:

风险种类 坠落、打击、摔绊、坍塌、触电、交通意外、机械伤害、中毒、窒息、咬伤、淹溺、爆炸、灼(烫)伤、扭伤、掩埋、撞击、划刺等 设备损害、设备停运、设备性能下降等 听力受损、视力受损、职业中毒、肺功能障碍、接触性皮肤伤害、腰肌劳损、健康影响事件等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失衡、工作环境污染等

后果 灾难性 严重 危险 一般的 次要 轻微 严重程度 灾难,许多人死亡,破坏度大((超过 RMB1,000,000); 重大损坏 重大伤亡,损失RMB500,000到RMB1,000,000 伤亡,损失RMB100,000到RMB500,000 特别严重的伤害(切断,残废);损失RMB10,000到RMB100,000 伤残,不超过RMB10,000 小的割伤,擦伤,撞伤,小的损失(RMB00-1000) 分值 100 50 25 15 5 1

12、暴露

暴露,定义为危害事件(或环境影响事件)出现的频率。危害事件发生的频率以量化的形式填表。具体情况所对应的分值见下表:

危害事件的暴露 序号 a b c d e f 安全、环境影响 持续(或每天许多次;) 经常(大概每天一次;) 有时(从每周一次到每月一次) 偶尔(从每月一次至每年一次) 很少(据说它曾经发生过) 特别的少,几乎不可能 职业健康 暴露期大于2倍OEL 暴露期介于1倍OEL和2倍OEL之间 暴露期处于1倍OEL之间 暴露期介于允许水平和OEL之间 暴露期在允许允许之间 暴露期远小于允许水平 分值 10 6 3 2 1 0.5 注明:1,OEL (Occupational Exposure Level/Limit): 职业接触限值。

2,允许水平:由企业制定的不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水平。 13、可能性

可能性,定义为一旦危害事件发生,危害事件导致最可能的严重后果的机会。该项指标以量化的形式填表。具体情况所对应的分值见下表:

危害事件导致最可能严重后果的机会

序号 a b c d e 安全(环境影响) 如果危险事件发生的话,它是最可能和预期的结果 并不是罕见,大约是1/2的机会 可能 很少的可能性,曾经发生 相当少但是确有可能,经过多年都没有发生过 职业健康 频繁:平均每6个月发生一次 持续的:平均每1年发生一次 经常的:平均每2年发生一次 偶然的: 3-9年发生一次 很难的:10-20年才发生一次 分值 10 6 3 1 0.5 f 尽管暴露了许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 罕见的:几乎从未发生过 0.1

14、风险值

风险值是进行风险量化评估的依据,其计算公式如下: 风险值=后果的严重性×暴露×可能性

注:公式右边各因素的分配值见说明第11、12、13点。

对评估出的风险按相同类别的风险值判定,风险值在高风险区的任何操作必须停止,直到采取了降低风险措施,并使分数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类别。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1)非常高的风险:400≤风险值,考虑放弃、停止;

(2)高风险:200≤风险值<400,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进行纠正; (3)中等风险:70≤风险值<200,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4)可能的风险:20≤风险值<70,需要进行关注 (5)可接受的风险:风险值<20,容忍。 15、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

为减轻风险而提出的纠正措施,包括:规程制度、工程技术、个人防护、安全标识和人员教育培训、应急措施等。 16、措施的有效性

措施的有效性是指,估计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消除或减轻危险的程度。有效性以量化的形式填表。具体情况所对应的分值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消除或减轻危险的程度 肯定消除危害,100% 风险至少降低75%,但不是完全 风险降低50%~75% 风险降低25%~50% 对风险的影响少(低于25%) 分值 1 2 3 4 6

17、成本因素

成本因素分值判断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18、措施判断

判断值计算公式如下:

判断值=风险值/(成本因素×措施的有效性)

注:公式右边各因素的分配值见说明第14、17、16点。

判断值 等级 措施的采纳 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预计成本 超过1,000,000RMB 500,000~1,000,000RMB 100,000~500000RMB 50,000~100,000RMB 20,000~50,000RMB 10,000~20,000RMB 10,000RMB以下 分值 10 6 4 3 2 1 0.5

20~100 4~19 1~3 19、措施的采纳

高 中等 低 可行 慎重 一般不可行 措施判断值越高,表明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越有效,根据上表判断值的分级决定措施是否采纳。如果采纳,在表中填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