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析《太平御览》中的“秋”

试析《太平御览》中的“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析《太平御览》中的“秋”

作者:李沛雷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1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太平御览》中时序部卷二四和二五的分析来了解“秋”在古代文章典籍中的记录情况,从而知晓“秋”的含义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文献;含义;诗句

作者简介:李沛雷,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西北文献研究方向 2012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1-0-01

《太平御览》是宋代一部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其中将四时之一的“秋”收录到时序部中,从秋上,秋下,立秋,秋分四方面著录了宋代以前的文献典籍对于 “秋”的有关描述。通过这些文章,可以了解古代人们对于“秋”的认识情况。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太平御览》中的“秋”。 一、关于“秋”的含义

在《太平御览》中可以将有关秋的含义归为如下几类。

(一)与农作物收获、成熟有关。《释名》曰:“秋者緧也,(音秋)。緧迫万物,使得时成也。”说明秋天万物顺应天时,从而成长收获。《尔雅》曰:“秋为白藏。”又曰:“秋曰收成。”又曰:“秋为旻天。”说明秋表示收获的意思。《尚书大传》曰:“万物非秋不收。”说明万物只有在秋季才能收获。《淮南子》曰:“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物成实。”说明春季万物开始生长,到了秋季结成了果实从而收获。这些都表明了秋这个词的意思与收获有关,是一个丰收喜悦的季节。

(二)与悲伤的情感有关。《礼》又曰:“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愁也。”说明秋代表了西方这个方位,秋是愁的意思。《春秋繁露》曰:“秋之言犹湫,湫者,忧悲之状。”说明秋犹如忧伤悲惨的样子。焦赣《易林》曰:“秋风生哀,花落悲心。”这主要是从风的角度来说明秋风使人产生悲哀的情感。《毛诗传》曰:“壮士悲秋,感阴气也。”主要说明壮士感受到了秋天那种肃杀之气,所以悲秋。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秋代表了一种悲伤的意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与时间有关。《庄子》又曰:“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冥灵以五百岁为秋,大椿以八千岁为秋,这都表明了上古树木的长寿。《阴阳五行历》曰:“一时皆三月,一月为一秋,三月为三秋。又以十日为一秋,故三月有九秋之名也。”认为秋既可代表一个月,也可以代表十天,说明了三月既可以叫三秋,又可以叫九秋的缘由。

(四)与时令有关,是四时之一。在《太平御览》中,着重对立秋和秋分这两个节气加以介绍。就立秋而言,《易说》曰:“坤,西南也,主立秋。”这主要是从八卦方位方面来说立秋,说明立秋在西南这个方位。《易通卦验》曰:“立秋日凉风至,白露下。”这主要是从气候方面来说,立秋的时候凉风来了,露水凝结。《三礼义宗》曰:“七月立秋,秋之言揫(音秋,聚也)缩之意,阴气出地,始杀万物,故以秋为节名。”这主要是从聚集,收敛的角度来说立秋。就秋分而言,《说文》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这是从龙这个意象来说明秋分的,龙在春分的时候飞上天空,在秋分的时候潜入深渊,表明了秋分具有潜藏的意思。《周书时训》曰:“秋分八月中,雷乃收声,不收声,即人民不安。”这主要是从天气方面来讲秋分,也暗含了一定的哲理,秋分在八月中旬,这个时候已经不打雷了,如果打雷了,就表示人民将会得不到安宁。《历日疏》曰:“秋分,八月之中气也。秋分之时,日出于卯,入于酉,分天之中,阴阳气等,昼五十刻,夜五十刻,一昼一夜,二气中分,故谓之秋分也。”这主要是从天文的角度来说明秋分的时候白天和黑夜是等长的。这些都表达了古人对秋的认识。 二、关于秋的诗句

秋天是一个果实累累充满收获喜悦的季节,同时也是一个萧条令人悲伤的季节。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都以秋作为抒怀的对象,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为我们描述了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苍凉寒冷的图景。

在《太平御览》中收录了不少关于描述秋的诗句。其中有抒发离别愁绪之苦的作品。如《古乐府歌诗》曰:“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胡地多飚风,树木何萧萧。离家日趣远,衣带日趣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借萧瑟的秋风和凋零的树木这些悲凉的景色来表达正在去胡地路上的人其内心对秋天的感伤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太平御览》收录的有关秋的诗句,主要是悲秋之作,但是仍有许多赞秋,颂秋的诗句,没有被收录其中。如刘禹锡《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开头以议论起笔,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点,认为秋天比春天更加美好,并通过排云直上的白鹤,写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认为秋天并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生机的,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古人们对于秋还是情有独钟的,既有对秋天的赞美和热爱,也有对于秋天的哀叹和感伤。这些都与秋本身的含义密不可分。秋季是一个成熟收获的季节,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这自然引发了人们对与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叹,于是出现了许多赞美秋的诗篇,但是,在作物成熟过后,其生命力开始减弱,秋季也是一个凋零死亡的季节,这也引发了人们伤秋悲秋的心里,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此也出现了许多伤秋之作。总之,秋这个季节给文人墨客在写作抒怀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也给后人们留下大量关于秋的动人的诗篇。 参考文献:

[1]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范亚荣.秋日撷英:浅谈古典诗歌颂秋、悲秋的抒怀方式[J]. 教育技术研究,2012第8期. [3]李彬.“春夏秋冬”时间词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