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之四

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之四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资金实力。目前全球主要海工产品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其中新加坡和韩国以建造技术较为成熟的中、浅水域平台为主,目前也在向深水高技术平台的研发、建造发展,而美国、欧洲等国家则以研发、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术平台装备为核心。 按照业务特点和产品种类,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可分为三大阵营。处于第一阵营的公司主要在欧美,它们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第二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它们在总装建造领域快速发展,占据领先地位;我国还处于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阵营。参见表4—3。

1、美国和欧洲

随着在商船建造领域优势的丧失,美国及欧洲国家(如,法国、瑞典、荷兰和挪威等国)凭借着深厚的技术力量和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继续保持着在海洋工程设备的研发和建造方面的实力,此外,这些国家的一些船厂还利用地理位置优势(靠近墨两哥湾油田),以及与专用设备供应商的密切联系,在海洋工程专有设备的安装及总装上具有一定的实力。 (1)美国J.Ray McDermott公司

J.Ray McDermott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海洋工程服务公司,建造设施遍及美国、中东、里海以及亚太等地区。业务涉及海洋工程的设计、建造、运输、装配,以及海底管线的装配等领域。该公司拥有一支由多型船舶构成的、可从事海洋建造各方面业务的船队,船队中的人多数船都与起重驳船结合在一起。船队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亚太、中东以及里海

等地区。

该公司下属的四个技术分公司,分别位于迪拜(Dubai)、休斯敦(Houston(Mentor和F10aTEC,LLC))、雅加达(Jakarta)、新奥尔良(New Orleans)。其中位于迪拜和休斯敦的公司中以设计建造海洋工程预配件、管件以及平台为主。 ①迪拜分公司

该分公司主要从事预配件的制造、管件加工以及压力舱的加工。

②休斯顿分公司

J.Rav McDermott公司在休斯顿的分公司包括J.Ray McDermott工程公司、Mentor海底技术服务公司和FbaTEC公司,此外,这些分公司还为总公司在非洲的经营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拓展。 其中,FloaTEC公司是J.Ray McDermott公司与新加坡Keppel FELS共同组建的一个合资公司,各占50%股份,主要从事深水浮式生产系统(FPS)的研发建造业务。该公司号称是世界上唯一的能够为客户提供多种FPS解决方案的企业,而且能够为客户签订最灵活的合同,合同可以是整座FPS的建造或是部分FPS的建造。这源于该公司拥有支配其各个母公司进行制造和使用其船厂设施的优越条件。

该公司主要FPS产品包括:半潜式钻井平台、张力腿式钻井平台、立柱式钻井平台。

(2)法国Technip集团公司

法国德西尼布(Technip)集团公司是在纽约和巴黎上市的国际知名企业,现有员工约两万人,年收入高达五十多亿欧元。该集团业务遍布五大洲,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及其他工业项目的设计、技术和建设服务,尤其擅长深海石油开采,该集团在设计、建设大型工业设施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历年的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海外工程咨询设计商排名中一直身居前列,是西欧最知名的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商之一。 德西尼布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围绕三个主要业务领域:海上作业分部、陆上与场区作业分部以及其他工业分部。其海上作业分部的经营范围包括:海上场地开发、水下生产、水下管道与施工、水下维修、浮动式与固定式平台、停泊服务和钻探服务等。陆上与场区作业分部包括:陆上场区开发、天然气加工与液化、石油精练、氢化物、硫磺、陆』二管线、石油化工以及系统工程等。工业及其他分部包括:化肥、烟花、化工和生命科学、农业、金属l、发电、水泥、制造业和建筑业。

该集团提供的海洋工程服务范围广泛,包括可行性研究、浮动与固定式平台、上部设计与建造、项目管理与实施、基础及详细设计、采购、生产及铺设海底管道、建设施工、安装及海底设施维修、人员培训及融资等。

2、新加坡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资料显示,新加坡目前大约有300家海事相关公司,雇员共4.8万人左右;雇员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呈上升趋势,每年增加5%左右。 众所周知,新加坡有着较高的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那么这些船厂是如何能在高度复杂、需要很多工程实力的项目领域中占有一定优势呢?究其原因,新加坡船厂具有很好的工程管理能力,而且在工人技术、基础设施、工程效率、工作安全准则等方面都有很高的

信誉。此外,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按时交货也是本地船厂的一大强项。在需求强劲的市场带动下,船艇及钻油台的租用收费己相应提高;如果建造工程延误,船主或岸外钻油台出租商便蒙受损失。在新加坡众多海事工程公司中,吉宝岸外与海事、胜科海事公司在海洋工程建造中当属领头羊。 (1)吉宝岸外与海事(Keppel O&M)

吉宝岸外与海事(Keppel O&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钻井设备建造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Keppel。FELS、Keppel船厂、Keppel Singmarine以及Keppel海外船厂组成,隶属吉宝集团。Keppel O&M是世界上最大的岸外与海事企业之一,其本地与海外船厂共17家,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地区、墨西哥海湾、巴西、里海、中东以及北海等地区。这既是该企业“贴近客户,靠近市场”的业务战略的体现,同时也使得该企业能够更灵活地配合运用资源。

吉宝岸外与海事是世界上最具成本竞争力的岸外钻井平台建造基地。该公司的发展一直坚持创新的理念,不断地进行产品开发如钻油平台、供应船等设计方面的创新,甚至对一些相关的机械设施也进行创新。“与其他商家有所区别,积极维持本身的竞争力”是吉宝岸外与海事的一个竞争策略。据悉,吉宝岸外与海事在海上钻油平台建造方面还未遇到竞争者,其建造的速度远超过韩国、中国,但成本却低于这些国家。此外,该公司尽可能扩大其在海外的联络网,抓住机遇,适时地收购国外二手船厂,并且收购后并不马上进行投资改建,而在生意量增加时才增加投资,使投入产出达到最大。如鉴于目前海上钻油平台市场前景乐观,为应付源源不断地钻油平台订单,吉宝岸外与海事决定对其在菲律宾的一个船厂进行翻新,以承接钻油平台的建造工程;另外,也准备在时机成熟时提升存中国南通市的船厂,以建造海上钻油平台,同时缩短与中国潜在客户间的距离。

Keppel FELS是吉宝集团通过Keppel 0&M独立拥有的子公司,是世界自升式平台设计和建造的领先者,过去十几年里其建造的白升式平台的数量居世界之首。另外,该公司能够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和建造各种半潜式平台。此外,该公司还在浮式生产单元、半潜

式平台以及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改装和升级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Keppel FELS有两个主要船厂:Pioneer Yard一厂和二厂。

(2)胜科海事公司

胜科海事公司也是世界海洋工程事业的全球领先者,在船舶维修、建造、改装、海洋平台及其装备建造和改装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胜科海事公司以新加坡、中国和巴西为中心,在世界上共有11家船厂。胜科海事在新加坡有4家船厂及印尼卡里门(Karimun)有1家船厂,服务的对象是亚细安、亚洲、澳洲和纽西兰市场,其中,裕廊船厂(Jurong Shipyard)、胜宝旺船厂(Sembawang Shipyard)和PPL船厂在海洋工程建造和改装上都有突出的表现。此外,它与中国中远集团联合拥有的5家中国船厂,负责中国的修船与改建市场。巴西船厂则着重于墨西哥海湾及西非洲的岸外与海事工程。 ①裕廊船厂

裕廊船厂是胜科海事公司的一个全资子公司,已有40多年从事海事业的经验。该船厂已成为一个从船舶修理、建造、改装到海洋平台和装备改装、升级和建造的综合性船厂。船厂共两个区域陆上面积合计68公顷,拥有四个总载重吨位为110万载重吨的干船坞。

②胜宝旺船厂

胜宝旺船厂也是胜科海事公司的独资企业,以船舶维修和改装而著名,该船厂除擅长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建造外,还是客船改装/升级,FPSO改装,海洋工程改装和建造,船舶加长改造,破损修理,化学品船、LNG船以及军船修理方面的专家。

该船厂位丁新加坡的北海岸,陆上总面积为86公顷,共有5个总计为77.5万载重吨的船坞。该船厂的10万载重吨的干船坞的深度位于东南亚干船坞之首,吃水达13.1米。

3PPL船厂 ○

PPL船厂是一个由胜科海事控股85%的子公司,以设计和建造移动式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工程供给船舶而闻名,此外,还善于海上维修和改装业务。为客户提供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一站式服务,其与下属独资子公司Baker海事合作可为客户提供从自主研发的自升式半台的设计、采办、建造、到测试、试运行以及钻采系统等全方位

服务。

船厂包括两个厂区,分别是Pandan Road厂区和在Tuas新开发的厂区,总面积18.6公顷。 3、韩国

截至2007年底,亚洲船厂掌握了全球89%的钻井设备订单。韩国和新加坡是海洋工程设备建造业的龙头。韩国船企在海洋工程设备市场实力雄厚。依靠长期的扎实投入,韩国企业走在了业界的前列。目前,韩国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和现代重工都有各自侧重的海洋工程产品。其中,三星重工在钻井船建造的领先优势日益扩大,而大宇造船海洋和现代重工则在新建FPSO和半潜式钻井平台上略胜一筹。韩国海洋工程设备订单已经占据总额的1/3,国际市场上的海洋油气项目设备订单主要集中于现代、三星和大宇造船三大船企手中。2008年上半年接获海洋油气工程项目设备订单金额合计49亿美元,导致韩国承接海洋工程项目设备订单金额达到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

(1)现代重工

现代重工是世界最大的造船集团韩国现代造船集团中的一个上市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能够建造各种尺寸和类型的船舶。 现代重工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工程建造场地,总面积229公顷,包括156公顷的总装场地和73公顷的分段建造车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用于起吊海洋工程模块的1600吨的龙门起重机。

目前现代重工的海洋工程产品包括FPSO、半潜式钻探设备、固定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张力腿式平台以及海底管道等。 (2)三星重工

三星重工是韩国最大的工业公司之一,也是世界项级的造船企业,公司成立于1974年,公司业务领域涵盖了造船、海洋工程、数字业务和建造工程,其中造船与海洋工程占到总业务的80%以上。

三星重工在2003年5月发布的中期发展规划中提出,扩大公司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建造能力,将三星重工巨济船厂4万平方米的海洋工程区面积扩大到15万平方米,建造能力由同时建造两个海洋工程项目扩大到同时建造8个海洋工程项目。新建成的设施主要用来建造FSO、FPSO和张力腿式平台或半潜式、立柱式等类型的平台,以及其他海洋工程装备,并将其建造领域由当时的中小型石油钻井平台转向大型钻井平台。

三星重工已经为世界一流的石油公司生产了15艘FPSO,在数量和技术先进性上都超过了世界其他造船企业。此外,自从1997年以来,三星重工已经承接了世界34艘海底油气钻井船(drillship)中的2 1艘,并一直在这一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三星重工2008年前7月海工设备订单达54亿美元,其中1艘瑞典订购的油气勘探钻井船造价甚至达到令人吃惊的9.42亿美元。 (3)大宇造船

大宇造船是一家专注于造船和海洋工程的企业,目前共有6家船厂,4家在韩国,1家在罗马尼亚,1家在中国烟台。公司业务基本上以建造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设备为主,对于海洋工程业务,公司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即要成为全球海洋工程浮式设备第一供应商。一直以来,海洋工程销售收入占到企业的20%以上,主要海洋工程产品包括FPSO、FPU、固定式平台、石油化工设备等。

大宇造船与海洋工程公司在2007年接到了特大海洋工程订单,涉及金额高达2l亿美元,准备用在西非深海钻探石油用的平台和配套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成为韩国造船业有史以来接获单一金额最大的一宗订单,预期在2011年12月向欧洲一家公司交船。该系统全长325米,日生产20万桶、可储存200万桶原油,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的钻油平台和储存装置。

(四)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现状

1、欧洲船厂在海洋工程船建造领域优势突出

欧洲国家因为开发北海油田而积聚了强大的海洋工程设备建造力量。欧洲船厂擅长建造海洋工程辅助船,其中挪威船厂表现尤为突出,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25%左右。

2、国外少数公司垄断了海洋工程装备前期设计 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按阶段不同分为概念设计、基本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根据海文等资料,确定平台功能,抗风,抗浪等指标进行概念设计,然后绘制总布置图,分割平台功能,确定设备性能进行基本设计。概念设计、基本设计主要由国外设计公司垄断(参见表4—10)。设备选型,确定结构、系统等参数进行详细设计。最后,确定加工生产工艺,提供加工、安装图纸进行生产设计。国内主要从事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

3、海洋工程装备核心配套设备为国外厂商垄断

海洋工程装备核心配套设备被国外厂商垄断(参见表4一11)。

(五)世界主要造船企业海洋工程研发建造能力分析

1、韩国

多年来,韩国造船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前例,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是韩国造船业也面临着来自中国和日本造船业的强有力挑战。为保持自身长远优势,韩国造船业已将海洋工程作为未来10年的经济增长点,并在业内就此形成共识。韩国造船工业会表示,韩国目前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造船王国,必须先行一步,积极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的附加值高,世界海洋工程装备需求旺盛,韩国期待其成为

新的经济增长点。

韩国造船业计划到2015年海洋工程出口额达剑100亿美元,将占全部销售额的40%。为实现这一战略日标,韩国造船业积极积蓄技术实力,培养相关技术人才。韩国造船业已经确定了实施海洋工程战略的三大具体领域:深海海洋结构物、新概念气体运输船和船舶型海洋结构物。韩国造船业实施海洋工程战略的主要依托是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三家大型造船企业。在深海海洋结构物方面,韩国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和钻井船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竞争力。在新概念气体运输船方面,韩国已将发展液化天然气船作为其战略性业务,在世界液化天然气船市场中占据了垄断地位。此外,韩国造船业还丌发了压缩天然气船。在船舶型海洋结构物方面,韩国造船业已将其作为今后重点开拓的领域,重点开发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大然气船和海洋结构物功能相结合的船舶型海洋结构物。 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洋工程建造国,面对其他海洋工程建造国,尤其是新加坡的竞争,韩国的业内人士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韩国造船企业和新加坡船厂拥有的市场不同,韩国造船企业集中瞄准的是建造大型浮式系统,而新加坡则专门建造钻井平台,所以两国船企不会构成激烈的竞争。相反,他们将会共同分享囚海上钻探设备市场需求旺盛带来的效益。而且,油价上涨意味着来自石油行业的订单将进一步增加,市场利益点也会随之增多,足够这些船厂分食。

(1)韩国海洋工程装备生产能力

韩国进入海洋工程市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早期产品基本上以海洋工程供给船和浅海钻井船为主,伴有少量的浅海固定式平台设备,产品份额占造船总量的比重很小。进入90年代,随着围际能源市场对海洋石油需求的增加,以及海洋工程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海洋工程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韩国船厂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不断加大对海洋工程设备市场的培育,当前,韩国几家大船厂在海洋石油平台、FPSO、海洋石油管路集输设备等方面均具备了较强的制造能力。 近几年来,在韩国9大造船企业中,拥有海洋工程设备生产实绩的企业共有5家:它们分别是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韩进重工、现代尾浦船厂。2008年,迅速崛起的STX船厂也开始承接海洋工程项目。2002年以后,韩国海洋工程设备生产和建造丰要集中在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三家手中。产品生产已由90年代中期的海洋石油钻井船、固定式海洋钻井平台、FPSO、FSO等设备的生产及改装发展扩大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海张力腿式半台、自升式钻井平台等复杂设备的建造领域。在平台建造领域,韩国船厂通过合作和自我研发途径,逐步掌握了深海平台的关键技术,打破了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垄断,并预测2015年前韩国将成为美国、英国、法国、挪威之后的第五大海洋工程设备生产国。

(2)韩国开拓海洋工程市场的主要举措

①政府将海洋工程项目列入国家2010年造船战略

在韩国政府制定的2010年造船战略中,将海洋工程项目明确列入国家重大工程发展之列。国家将提供专项资金用于海洋油气工程设备、海洋发电设备、人工岛、浮式废弃物处理厂、海上污水净化设备的研制,以及这些海上工程设备的制造技术的开发。韩国造船业的国家战略以及财政支持,为韩国船厂发展海洋工程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船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海洋工程生产能力

现代重工于2003年3月在其创立30年之际提出了公司业务发展10年计划纲要,其中重要一方面内容就是要迅速提高海洋工程设施和成套设备的产量,削减船舶建造所占比例,公司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将海洋工程装备和工业成套设备两项业务总份额提高到公司总业务的40%,通过发展海洋工程产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公司经营收益。2008年海洋工程的销售收入占集团总输入的15%,达到当年造船业务的三分之一。

自从中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扩张计划实施后,三星重工在海洋工程装备建 造市场占有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垄断着目前全球的钻井船建造市场和LNG—FPSO建造市场。截至到2008年12月31日,三星重工海洋工程项目的手持合同金额达到了216亿美元,占其业务总金额的44%。可见,三星重工要比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在海洋工程领域走得更远。三星重工正在研发的新型船是LNG—FSRU。

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发展海洋工程的目标很明确,争做全球海洋工程浮式设备第一供应商。公司目前已基本上以承建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设备为主,2001年海洋工程设备销售额达1379亿韩元,2002年增加了60%,达2207亿韩元。2006年跃升到1.24亿韩元,2007年为1.99万亿韩元。2008年,大宇承接到为40.8亿美元的海洋工程项目合同。手持海洋工程合同金额142.4亿美元。 ③加强研发投入

尽管2004年韩国船厂利润普遍下降,但2005年韩国现代、三星、大宇等船厂并没有因此削减海洋工程产品在内的高技术产品的研发投入,反而进一步提高资金数量。现代重工2005年度研发投入1379亿韩元(约1342万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1.8%;三星重工500亿韩元,是2004年研发投入的1.2倍;大宇造船海洋工程由于海外扩张战略占用

了大量资金,因此2005年的研发投入与去年基本相当,约39亿韩元。 2007年,三星重工为了巩固其在海洋工程领域的优势,在印度和美国的休斯顿成立了新的海洋工程公司,选择印度是为了充分利用其充沛和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美国休斯顿是许多大型国际石油巨头的所在地,选择那里显然是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 2、新加坡

据新加坡海事工业商会(ASMI)的数据统计,新加坡船厂从修船项目取得的营业额在2003年占船厂总营业额的26%,比1993年的64%显著缩小;造船项目的营业额在2003年占船厂总营业额19%,比1993年的28%减少近三分之一。相反,海洋工程则从1993年占新加坡船厂总营业额的4%到 2003年提高到20%。浮式生产储存卸载装置(FPSO)改建工程在2003年占35%,而在十几年前,新加坡船厂还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程。目前,海洋工程(包括FPSO改装项目)占新加坡海事业整体营业额的80%~8。

目前新加坡已经成功的由造船转型到海洋工程建造上,70%以上的船厂业务都集中在海洋工程建造方面,在自升式和半潜式平台的设计、建造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新加坡船厂的建造海洋工程的加工、装配和焊接的装备大体上与国内两大集团公司的骨干船厂的装备雷同,但在起吊运输能力和下水设施方面远强于国内船厂,如吉宝船厂拥有3200吨、1600吨和400吨浮吊以及300吨履带吊40多台;裕廊船厂拥有独特的座托架式能双向移动的平地下水设施。新加坡船厂能够占据世界海洋工程建造大部分市场份额有诸多因素促成。一方面他们与欧美、韩国在技术与生产方面紧密合作,早在30多年前就锁定海洋工程的研究开发和建造,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人才;二是船厂在项目管理方面,项目经理对专业精通,全面承包平台组件的所有建造任务,管理人、财、物,而且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廉价劳动力作支撑;三是采用国际配套,技术含量高的部件如齿条、桩腿、井架等皆由专业制造厂制造,船厂进行总装,船厂只建造平台的本体钢结构。

新加坡吉宝和胜科海事在海洋工程设备建造方面也久负盛名,技术力量十分雄厚,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改装FPSO市场的占有率都相当之高。新加坡吉宝在过去10年里承造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数量居世界第一。

新加坡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主要的行动特点为: (1)各有分工,大小船厂齐上

新加坡船厂一直以来在建造浅水自升式钻井平台和深水半潜式采油平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他们并不满足于现状,大型船厂不断扩展在海洋工程方面的业务领域。在FPSO的建造领域也要争取大的市场份额。吉宝岸外与海事和胜科海事公司都接获了钻井

船订单。虽然订单不是新船,只是改装船,但这些中部带井口铁塔的钻探船对于新加坡船厂来说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在大型船厂承建海上工程装备的同时,新加坡小型船厂则开始集中建造诸如锚拖三用工作船等近海供应船。通过与全球领先的近海供应船建造公司挪威的阿克尔船厂、Kleven Verft船厂及美国的林格尔船厂进行了一番激烈的竞争后,新加坡的一批中小船』~,如成功控股(Iaya H0ldings)、如同海运(Labroy Marine)、泛联海事(Pan—Un“ed Marine)和洪新刘海运(ASL Marine)等,已占有全世界近海供应船市场近四分之一的份额。不过,新加坡要想在该市场轻松胜出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除其他具有一定实力的竞争者外,印度的ABG造船有限公司、巴拉蒂船厂最近也开始开足马力在近海供应船市场上争夺一席之地。 (2)市场高企,扩张决心倍增

2006年,新加坡太平洋海洋工程项目浙江舟山市长白乡奠基。该项目主要投资建设海洋石油勘探平台、海上浮式储卸装置与修造船。项目总投资2.5亿美元,分三期推进,其中一期投资1亿美元,项目全部竣工期约为5—7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0亿美元。2007年,新加坡万邦集团大型海洋工程项目落户我国舟山。该项目选址确定在开发区北部园区,主要经营海洋工程、超大型船舶修理及改装、船舶配套产品生产等业务。项目一期占地1100余亩,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争取在两年内建成投产,第三个完整年起实现年产值80亿元人民币以上。2008年,新加坡吉宝集团与南通市政府签订了总投资一亿美金的吉宝海洋工程项目合作协议。公司注册资本3500万美金,建成后可形成20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规模。

吉宝岸外与海事是世界上最具成本竞争力的岸外钻井平台建造基地。该公司发展经验可概括为:

①持续创新一吉宝岸外与海事一直坚持创新的理念,不断地进行产品开发如采油平台、供应船等设计方面的创新,甚至对一些相关的机械设施也进行创新。“与其他商家有所区别,积极维持本身的竞争力”是吉宝岸外与海事的一个竞争策略。据悉,吉宝岸外与海事在海卜采油平台建造方面还未遇到竞争者,其建造的速度远超过韩国、中国,但成本却低于这些国家。

②人尽其才一吉宝岸外与海事十分注重使用适当的资源和人员,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合理分工,人尽其才。栽培和聘请年轻一代的经理,开拓思维。

③理性投资—为扩张势力,吉宝岸外与海事为在新加坡建设新船厂征地,并正在扩大和改造其在中国和菲律宾的船厂。

此外,在这一领域排名世界第二的新加坡胜科海事公司也在抓住机遇,扩展自己的业务,2006年7月份购买了新加坡的海滨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的有关设施。

全球对海洋工程的投资不断增长也进一步增强了吉宝公司和胜科海事公司参与激烈竞争的信心,为新加坡制定拓展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世界主要石油公司将增加资本投资,海洋工程装备的订单将进一步增加,这对摩拳擦掌欲分割大块市场份额的新加坡船企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六)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l、海工装备制造业向一体化服务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一体化服务(总包业务)是指从(开发)设计、采办、(集成)建造、(运输)安装、调试全过程项目管理及实施。目前主要的欧美大型企业具有一体化服务的能力,新加坡、韩国的主要企业也逐步进入此领域,我国企业中除中海油的海油工程公司在中海油的项目中承揽总包业务外,其他企业尚不具备此能力。承揽总包业务毛利率(>30%)远高于装备制造领域(15%)。

为了节约运输成本、更好地为客户服务,领先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倾向于在海洋油田附近建立大型装备制造基地。如美国J.Ray McDermott、法国Technip等公司在太平洋、墨西哥湾、巴两、罩海、中东及北海建有5—6个生产基地,并寻求与国外企业联合建立新基地。新加坡吉宝岸外与海事公司也在逐步建立国外生产基地。 2、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向造船大国转移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与造船产业具有类似的规律,考虑成本因素,欧美海洋工程装备国家目前主要承接海洋工程总包,装备制造主要以少数高附加值的高端海洋工程产品为主,而大多数海洋工程装备的建造逐步向韩国和中国等造船强国和大国转移。 海洋工程装备动辄数亿美元的单价,刺激了很多制造企业的神经。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造船市场已进入严冬,不景气很可能将持续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借助海洋工程业务抵御造船业强周期波动的风险已经成为很多大型船舶工业企业的共识。

二、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海洋工程装备的主要客户

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客户也呈高度集中的特点。主要的客户是中海油、中石油下属的海洋工程公司等以及油田服务公司。目前,中海油是国内最大的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客户,国内各主要企业订购装备的比例见图4—6。

1、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公司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949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现有员工5.1万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纯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综合服务与新能源等六大良性互动的产业板块。近年来,通过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战略的成功实施,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树立起精干高效的国际石油公司形象。2007年全年,公司实现合并销售收入约1600亿元,合并利润总额约565亿元,上缴国家各种税费:包括所得税、留成油、特别收益金、国有股份分红等350多亿元,占利润总额的60%以上;合并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净资产约1700亿元。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目前拥有物理勘探、钻井、船舶、测井、技术服务、平台制造、海上工程、采油等专业配套的海上石油作业队伍和一批现代化的装备和设施,在国内处领

先地位,部分装备性能在亚洲地区乃至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海洋石油系统的_丰要装备和设施包括:现有海上油气田27个,生产平台55座;FPSO/FPSU 8艘;钻井船12艘;物探船6艘;地质调查船3艘;海上供应、守护和三用L作船55艘;油轮6艘;海上大型浮吊船4艘;海上铺管船2艘;驳船和半潜驳船3艘;液化气船、挖泥船和打桩船各1艘;地质录井、测井、固井和定向井等人型设备100余套。正在建造的多功能守护船7艘。 2、中海油服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英文简称COSL,香港股票编号:2883.HK, 上海股票代码:601808)是一家拥有40多年海上作业绎验的综合性、一体化油田服务供应商,是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服务供应商,也足亚洲地区功能最全、服务链最完整、最具综合性的海上油田服务上市公司。COSL的服务涉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主营业务分为钻井服务、油田服务、船舶服务和物探勘察服务。

在钻井服务方面,COSL占有中国近海钻井市场绝人部分份额,在该市场居绝对主导地位;在油田技术服务方面,COSL拥有30多年的海洋油田技术和20多年的陆地油田技术服务经验,能够提供包括测井、钻完井液、定向井、固井、完井增产等在内完整的油田技术专业服务,同时占有中国近海油田技术服务市场大部分份额;在船舶服务方面,COSL拥有并经营着中国最大及功能最齐备的近海工作运输船队,为近海油气阳勘探、开发、生产和运输提供服务,同时占有中国海上石油近海工作船服务市场大部分份额;在物探勘察服务方面,COSL为客户提供地震勘探服务和工程勘察服务,占有中国近海物探勘察服务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不仅是中国近海物探勘察服务的丰要供应商,同时也是国际物探勘察服务的主要参与者。 目前,公司营运15艘钻井船,包括11艘自升式钻井船和3艘半潜式钻井船,并运营4套模块钻机及数条陆地钻机。另外,公司还拥有和操作中国最大、功能最齐备的近海工作船队,包括75艘各类工作船和4艘油轮、4艘化学品船、7艘地震船、4艘勘察船和大批现代化的测井、泥浆、定向井、固井、完井和修井等作业设备。 作为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服务上市公司,COSL既可以为用户提供单一业务的作业服务,也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整装、总承包作业服务。COSL的服务作业区域包括中国海域,并已延伸至世界其他地区,例如东南亚、澳大利亚、美洲、中东、非洲沿海和欧洲沿海。在与国内外公司合作的过程中,COSL引进、消化、吸收了国际先进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集成创新了一大批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实践。

COSL拥有众多的客户及合作伙伴,在“双赢互利”的前提下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也获得了客户众多好评。 据报道,经公司董事会批准,2008年公司资本预算为50亿元人民币。该预算主要用于一艘12缆物探船、1艘深水工程勘察船、2艘350英尺钻井船、2艘Liftboat、4艘200英尺钻井船、3套陆地钻机、18艘油田工作船、3+1艘驳船(印尼)、2艘深水三用工作船、LWD和VSP等测井设备、连续油管和压裂等油田增产设备等项目的建造和购置。公司还将启动建造16艘海洋工程支持船、购置海底电缆设备等项目。

3、中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中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于2004年1 1月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和大港油田集团公司三家联合出资组建,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控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是从事海洋钻井、试油试采、海洋工程研究与设计、建造施工安装、船舶后勤服务的综合性海洋工程公司。

公司主要业务有:海洋石油钻采工艺和海洋工程的研究与设计;海洋钻井、井下作业、试油试采等;海洋石油工程建造、安装、使用和维护;海洋石油作业船舶服务、基地保障业务等。

公司的主要作业区域在中国渤海和南海海域,以及中国石油集团在国外注册的海洋区域。近期将以渤海海域油田为主战场,全面提升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及研发能力;中期

将全面走向海外,进军深海;远期将通过合资、收购等方式,加速提升综合实力,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石油工程综合一体化公司。 公一J现有各类平台5座,各类船舶7艘,到2008年将拥有各类平台13座,各类船舶21艘。拥有一支施工作业能力较强、专业配套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队伍。

(二)国内海洋工程装备的主要制造商

由于进入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门槛相对较高,因此国内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造也旱现相对集中的特点,主要被几家大型企业瓜分。比较著名的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和武昌造船厂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烟台莱佛士船业有限公司、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中远集团下属的包括南通中远船务、连云港中远船务等在内的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在目前中国造船企业手持海洋工程装备产品订单(表4一15)中,部分是出口到美国、挪威、比利时、塞浦路斯和瑞典等的订单。

1、海洋石油工程股份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公司是于2000年4月10日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由中海石油平台制造公司、中海石油海上工程公司、中海石油工程设计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作为发起人,共同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20 日,公司正式在天津市工商局注册,注册资本为17000万元。中海石油平台制造公司、中海行油海上工程公司、中海石油工程设计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五家股东分别持有本公司36.44%、32.37%、16.34%、14.26%、0.59%的股份。为保证股份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生产经营体系,稳定可靠的盈利能力,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设计公司、平台公司和海上工程公司作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发起人,将其拥有的与海洋工程设计、建造、海上运输及安装业务相关的全部固定资产以及与其相配套的设备、房屋及流动资产配比相应的负债投入股份公司。渤海公司以面积3,632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做为出资投入股份公司。南海西部公司以4,000吨滑道及面积为3,864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做为出资投入股份公司。渤海公司投入股份公一J的土地、南海西部公司投入股份公司的4000吨滑道和土地用作股份公司建造石油平台的生产场地。工程设计、平台建造、海上工程是海洋工程整体链条中的三个链环。通过本次资产重组设立的股份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集设计、建造和安装为一体的大型海洋工程企业。依托业务整合后对大型海洋工程的总承包能力,股份公司能够向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一揽子”总包服务。该公司是国家甲级工程设计单位,国家一级施工企业。 该公司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承揽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总承包公司,主要从事海上油气刚开发工程及其陆地终端的设计与建造,各类码头钢结构的建造与安装,各种类型的海底管道与电缆的铺设,海上油气田平台导管架和组块的装船、运输、安装与调试,以及海洋工程及陆上设施的检测与维修等业务。先后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菲利普斯、科麦奇、雪佛龙、道达尔、CACT作业者集团、阿科、BP、壳牌、日中石油株式会社、现代重工株式会社等客户提供过优质服务,业务范围遍及中国各海域,并多次远赴中东、东南亚和韩国海域成功进行施工作业。

(1)公司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油气开发、港口、船舶工程和建筑物的设计;油气开发上下游设施及普通钢结构物的建造;海上结构物的装船、运输、安装与调试;海底管道和海底电

缆的设计与铺设;海洋油气设施的水上、水下检测和维修;工程经济评价、咨询及技术服务。 生产流程:设计——陆地建造——装船——海上运输——海上安装——海底管线铺设——海上调试连接——油田投产

其中,在工程建造上,能够按国际标准建造各类海上油气田导管架、组块、单点系泊以及包括FPSO上部各类模块和撬块,在陆地终端建设、码头钢结构建设、压力容器制造、阳极铸造、制管和钢结构建筑物制造方面也具有雄厚的实力,公司在天津塘沽和山东青岛建有制造场,目前年钢材加工总量为12—15万结构吨,青岛制造场地建成后,公司年钢材加工总量将达到40万结构吨。

主要建造场地:天津塘沽和山东青岛,详见表4—16。其中青岛场地项目总投资约17亿元,2006年6月29日实现一期部分投产,2008年全部建成投产;目前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洋石油工程钢结构制造场地,同时也是国际上最大制造场地之一。

公司在海洋工程结构物产品方面包括:海洋平台(导管架、组块)EPCI;海底管线/电缆的FPCI;FPSO上部模块EPCI;系泊单点的制造、运输与安装;其它海上结构物(码头、栈桥等)建造和安装。公司主要完成的工程情况参见表4—17。

(2)公司的发展战略

2010年总体战略目标是巩固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打造海工品牌。2015年远景发展目标是主导国内市场;塑造为亚太地区知名品牌。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是主导国内市场;巩固海外市场;塑造为全球性的国际品牌。

“十一五”期间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科学管理,求实创新,全力推进专业化国际化能源工程服务公司建设;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按专业化、国际化标准,提高项目管理、综合管理水平和能力;做强做大海上油气田建设和维修主业,并逐步加快形成沿主业向“两翼”(“左翼”为中下游,“右翼”为深水领域)延伸的市场格局,使其技术与管理相互渗透,增强抗风险能力,巩固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在国外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设计板块:成为具备远程、多点综合管理能力和海洋工程开车服务能力、大型成套设备总包能力的国际型海洋工程设计公司。

建造板块:以打造中国“现代重工”为目标,逐步向技术管理型公司转化,力争在2010年前建成管理一流、工艺流程最佳、效率最高的国际型建造公司之.。

安装板块:到2010年,具备海上安装总承包能力,成为亚太地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国际型海上安装公司。

维修板块:拥有海洋水下工程施工、检测、评估、维修配套装备和技术(含专有技术),成为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海洋工程维修领域的领导者。

(3)科研开发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高新技术为主业之本,注重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和自身的市场、资金优势开展科技合作。先后与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青岛海洋研究所等十几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科技攻关,有十几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同时注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能力的转化,科技成果的应用正在产生高效率和高效益。 目前正在开展以下科研项目: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典型深水平台(TLP、SPAR)概念设计研究;用于海底管道维修的挖沟机;海底管线外检测与维修技术总体集成;边际油田工程设施海上安装技术研究;大型起重铺管船技术及选型研究;海床变化对海底管线

影响研究;海上可移动式自储自安装平台;深水导管架安装液压装具研发、废弃桩基平台水下切割技术和机具开发;平台组块制造和工艺研究及配套机具研制;大型起重铺管船吊钩减摇控制技术研究;海上接桩自动焊接技术研究等。

2、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中远(集团)总公司下属,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修理、改装及建造为主业,集修造船配套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南通、大连、舟山、广州、上海等地拥有多家国内领先、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船舶企业及多家专业化船舶配套服务企业。基于专业化的服务和现代化的管理,中远船务已经成为世界知名航运公司和海洋石油服务供应商在中国沿海的首选合作伙伴。

组建于2001年6月的中远船务集团,运用统一化管理,率先在国内实现跨地域的统一经营,并获得成功。集团下属企业均获得ISO9000系列认证,船舶修造企业通过了0HSASl8000体系认证,建立了完全满足SOLAS、IACS和船级社规范规则要求的技术标准体系,确保为客户提供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目前,中远船务总坞容量230万吨,其中,30万吨级船坞2座,15—20万吨级船坞4座,4-8万吨船坞7座,泊位27个,厂区总面积近450万平米,形成了“北中南”科学合理的地域分布和生产格局。年修理和改装来自美国、英国、挪威、丹麦、日本等50多个国家140多家世界著名航运公司的各类船舶600余艘。

自2006年以来,公司大力拓展海洋工程和船舶建造领域。目前,中远船务已于持海洋工程和船舶建造订单已逾3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世界首艘钻片牛产储油船(FDPSO)、浮式储油船(FSO)、半潜式海洋石油平台GM4000、全球首艘Seven650圆筒形钻井平台等重点工程。这些制造项目的承接,进一步提升了中远船务作为仝球海洋工程领域新兴品牌的市场地位,彰显了中远船务强有力的扩张与发展之势。目前,全新规划的海洋工程及船舶建造体系及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南通、大连、舟山、广州和连云港等地全速推进,海洋工程及船舶建造已成为中远船务二次腾飞新的起点,其中,南通、大连和舟山以及连云港等地的中远船务公司都将海洋工程或海洋工程模块建造作为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 (1)南通中远船务工程公司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长江三角洲之长江北岸,毗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占地40万平方米,现有15万吨和8万吨浮船坞两座,4座lO—15万吨级深水码头,年修理和改装大型远洋船舶150余艘。丰要的船坞、泊位等设施的详细情况参见表4—18。

公司主要从事大型船舶修理和改装及海洋工程制造等业务,客户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世界主要航运公司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1990年以来,南通中远船务的销售额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同行业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已经在海内外船东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2)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位于环渤海湾港口群的要冲大连,占地120万m2。拥有30万吨级浮船坞,18万吨级浮船坞和8万吨级干船坞各1座,坞容总量达到56万吨;

另有9座专用修船码头,岸线总长2500米,并配有4070门机、150吨履带式起重机等各类配套吊运设施。年修船能力达到200余艘,市场遍及欧、美、韩、日、新加坡等10个多国家和地区,为众多国内外知名船公司所认可。

除常规修理外,目前大连船务还具备OBO、PCTC、油轮和化学品船、VLCC、VLBC、FPSO等多种特殊船型的修理和改装能力,并积极拓展海洋工程和船舶新制领域。新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3500多平方米的封闭涂装厂房以及万吨级滑道、5000吨级滑道和250米舾装码头,装配了年处理能力达7万吨的钢材预处理流水线,新增了2台大吨位油压机、3台5070门机、l台400吨龙门吊等重要生产硬件设施,并在原厂区5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先后购买和租赁了70多万平方米的生产用地,分别作为海洋工程配套、钢结构件制造场地、办公区域及材料堆场,公司占地总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

2007年大连船务承接了世界上首艘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船(FDPSO)MPF—l(000建造项目,MPF—1000是一艘集油矿钻探、原油生产、储备及船舶动态定位等多种功能的海洋工程船,完成主船体合拢后的MPF-1(000长297米、宽50米、高27米,总吨位达3.7万吨,创造了中远船务建造项目中工程总吨位的新记录。 此外,该公司还承接了系列3万吨重吊船建造项目;为新加坡著名船厂建造的2套半潜式钻井平台浮体己完工交付;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系列浮船坞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其中为韩国三星制造的12万吨举力的浮船坞已正式投产。

凭借其独特的区域优势,大连船务正日益成为中远船务集团具备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潜力的核心企业之一。 (3)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舟山中远船务在2004年6月8日正式投产,产业定位是修船、制造和海洋工程。

公司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南部海域的六横岛西北端,是南北海运与长江水道“T”型交汇口的咽喉要冲和西太平洋航运网络的重要地理枢纽。公司毗邻国际航运主航道,地处内海,具有天然的防浪避风条件,优越的深水岸线、深水航道、深水锚地和腹地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天然资源,为舟山中远船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总体规划厂区面积200万平方米,岸线4060米,总规模“六坞十泊位”,到2010年将建成集船舶修理、改装、船舶制造、海洋工程修造于一体的大型修造船基地。 公司目前拥有10万吨级、15万吨级、30万吨级和50万吨级干船坞各l座、码头12座;拥有人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在修船管理领域有着成熟的管

理模式和管理经验。投产以来,舟山船务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科技领先”的治企方略,强化经营生产管理,承修了全球各类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化学品船120余艘,客户遍布韩国、希腊、美洲、欧洲、亚洲、香港和大陆等地,实现了“半年跨一台阶,一年迈一大步”的创业目标,为中远船务大型修造船和海洋工程制造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舟山船坞致力于做强修船、发展制造和海洋工程,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海上浮动设备的修造服务,打造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修造船和海洋新制基地。

(4)连云港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连云港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由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兴建,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港区。

连云港中远船务现已建成墟沟港区67#、68#、69#总长660m的三个泊位 及后方约22万平米场地,拥有8万吨级浮船坞一座,初步形成“一坞三泊位”的生产格局。连云港中远船务以船舶改装和海工模块制造为主,经营项目有滚装船汽车甲板加层变化改装、船舶加长改装、单壳单底油轮改装、浮式生产储油船(FPS0)改装等业务。

3、烟台莱佛士船业有限公司

烟台莱佛士船业有限公司是国际领先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设施建造专家,烟台莱佛士董事长章立人先生,在1991年怀着建设世界最好的造船企业的目标进入了中国。在1994年,

他在中国山东省烟台市创立了烟台莱佛士船厂。烟台莱佛土地处渤海湾与黄海的交界处,邻近韩国、日本,此区域汇集了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船舶建造能力。除了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烟台莱佛士也是唯一一家外资控股并完全由有着三十年船舶建造经验的团队来进行管理的船厂。

公司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半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公司占地72万平方米,拥有世界最宽的30万吨级干船坞和基座式岸吊等先进的造船设施,包括即将完成的提升能力为20000吨的世界最大桥式起重机。该起重机应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并将以较低的成本达到最高效的运作。船厂还拥有完全自动化的仓库,总储存能力可达4000个货盘。

烟台莱佛士在半潜钻井半台、自升式钻井平台、钻井船、铺管船所有类型的海洋钻_片平台的建造方面拥有专门的技术和经验。近几年来,公司先后为美国潮水公司等建造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船舶,赢得船东和国际验船机构的高度信誉。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建成使用,亚洲起重能力最大的3800吨起晕铺管船,为新加坡建造的88M双体豪华游艇获得摩纳哥第15届造船年度评审最具创意金奖,为美国MALLARD公司建造的32M铝质风帆游艇,为英国大不列颠公司建造的12000Kw二用工作船,为美国潮水公司建造的起抛锚式工程供应船等船舶都将为中国造船史写上新的一页。公刊接到大量造船定单,定单金额超过20亿美金。目前为美国DOCKwISE公司建造的世界第一艘半潜式游艇运输船已成功下水,其它项日已开展或正在进行有序的准备工作。最近,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定单约30%的份额。 (三)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l、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简况 经过5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日前国产石油钻机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列,在品种和质量上基木能够满足在国内不同地区、不同井深和不同环境条

件下进行油气资源助探开发的需要。近年来,还有相当数量的国产钻机在国外承担钻井服务和国内的反承包钻井服务。

从钻机设备制造来看,近几年己开发和生产了1000~7000米机械驱动钻机.机电复合驱动钻机和整拖式、轮式半拖挂整体移运式钻机,研制生产了4000~700米各种型号直流电驱动钻机、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和3000米以外各种车装及橇装钻机。 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又相继开发和应用了绞车液压盘式刹车系统,集中控制司钻房、组合式液压站、全液压套管扶正机、液压猫头、液压绞车、各种型式的井口吊装装置,数显防碰装置、大功率柴油机、液力偶合器正车箱、直流电机、变频电机等项新技术和新装置。与此同时,各制造厂又结合国际市场的需要,在钻机满足HSE(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方面也采取了新的措施,并在钻井机械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从而使国产钻机的设计、制造、配套技术和钻机整机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大缩短了与国外先进钻机的差距,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国内的井控设备在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内在质量、外观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防喷器的一些功能试验做的也越来越全面,防喷器的可靠性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钻井用的闸板防喷器压力级别最高已经达到了105MPa,环形防喷器也已经达到了70MPa,防喷器的种类也比较全面。

从1989年到现在,我国船厂已建和正在建造的FPSO船达11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建造FPSO船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曾恒一介绍,这些FPSO船已经成为我国海上石油开采最重要的装备,支撑了海上油田 75%的产能。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中海油加紧海上石油开发,并把远景目标放在了深水开发,其中南海深水是海洋石油开发的一个重点。我国现有的5艘深水钻井船最大工作水深只有500米,不能满足南海深水开发的需要。为此,中海油正准备建造1艘作业水深3000米、钻机能力l(0000米、可变载荷10000吨,具有智能化钻井能力,被世界称为第六代钻井平台的大型装备。据了解,该装备前期研究工作已经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708所、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开展。条件成熟后,中海油将择机对基本设计进行国际招标,但详细设计、加工设计、建造将立足国内。 开发深水油田,除需要大型钻井平台外,还需要大型地球物理勘探船、深水钻井船、铺管船、起熏船、三用工作船、与深水油气田开发配套的大型工程设施以及新型深水张力腿平台(TLP)、深水立柱式平台(SPAR)等。 大型海上钻井装备投资巨大,一艘船需要7亿~8亿美元,而且核心技术很难从国外购买到。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把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列为发展重点。

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主要依赖海洋石油钻井设备、FPSO船等海洋工程装备,我国数十年来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可喜的,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较人差距的,必须采耳义有效措施,加快实现我国海洋重大装备国产化。

相对于已经成熟的船舶工业来说,海洋开发装备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船舶工业越早介入越容易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据中国海洋石油开发总公司有关专家预计,未来几年,仅油气开发牛产一项,全世界就需要100多艘FPSO)船、200座钻井半台,价值约800亿美元,加上其他海洋产业的需求,海洋开发装备比整个国际船舶市场的需求还耍高。而海洋装备业正存发展过程中,不像船舶工业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市场也已瓜分完毕。 目前,中国船舶工业正在加紧建设,待几人造船基地相继投产后,中国的年造船能力将达到3000万载重吨以上。然而,国际造船市场总盘子非常有限,这就决定了中国船舶工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船舶工业应抓住新世纪振兴海洋经济的有利时机,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主动出击,积极抢滩海洋工程市场,开辟出另一番天地。

2、我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具有支撑人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经济实力。

(2)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拥有完整的钢铁、能源、交通运输和机电设备基础制造体系。

(3)劳动生产效率持续提高:熟练工人大量增加,企业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同时通过对牛产设施大量投入,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持续提高。 (4)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劳动力成本优势依然明显,人均工资目前约为欧美企业的1/10,日本企业的l/8,韩国、新加坡的l/4。 以上因素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所具有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特点相吻合,形成了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并且这一优势还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长期保持。 3、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领域存在的不足

我国对海洋平台的研发、设计、建造是比较早的。由708所、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国上资源部海洋地质调查局联合设计,上船公司建造的“勘探3号”半潜式钻井半台,从1984年建成投产至今,一直作业在国内外海域。据统计,截至2006年11月,该平台已钻井54口,总进尺176238.9米。“勘探3号”的建造和使用为我国浅海及深海海洋平台研

发、设计、建造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一批我国自己的技术力量。同时,由708所设计、国内船厂建造的FPSO在全球也居领先地位。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海洋油气探采装备(特别是深海海域)的研发、设计、建造能力十分弱,存在着不少空白。

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在于: (1)设计开发能力与国外差距较大

自主设计部分浅海海洋工程装备(座底式、自升式及导管架平台),深水海工装备的前端设计还是空白,主要开展后期生产设计工作。专业设计机构少、专业设计人员少,目前仅有中船重工民船设计中心、天津修船所、中船工业708所、海油工程设计公司、上海船舶设计院和山东胜利油田钻井研究院等6—7家设计单位参与海洋工程设计。 在产品上,我们缺少国际认可的品牌设计方案。目前市场份额大的品牌设计方案主要来自欧美设计公司,新加坡和韩国分别在自升式平台和钻井船领域推出了品牌;而我国自主设计开发的产品还没有进入主流产品市场。

(2)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基本空白 国内各企业产品竞争领域重叠严重,主要集中在浅水和低端深水装备领域竞争。国外先进钻井装备的最深工作水深超过3000米,钻井深度超过11430米,采油工作水深超过244l米。而我国海洋石油钻井装备的工作水深小于600米,钻井深度一般不超过9000米,采油的工作水深一般不超过500米。目前基本未涉足TLP、SPAlR、LNG—FSRU、LNG—FPSO等高端、新型装备设计建造领域,更不具备其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加快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步伐。 (3)高端配套设备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我国属于少数能够制造石油设备的国家,但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只在低端配套产品上占有一定份额,高端配套产品完全由国外巨头公司控制,造成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总装价值量偏小,利润较低。 (4)大多数企业不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 海洋工程装备建造通常采用项目管理制,总承包商需要对海洋工程装备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负责,对项日管理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是否具备总承包能力对提高项目附加值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除个别项目外,绝大多数是分包项目,主要从事装备主体结构建造,多数造船企业目前还不具备总承包能力。

(四)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趋势 l、造船企业越发重视海洋工程装备领域 随着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日益旺盛,海工装备毛利率高,周期波动性小等特点,越来越吸引造船业的关注。造船企业凭借其丰富的海上船舶建造经验,正在逐渐地承接海洋工程装备建造订单;船舶设计部门也在拓展海工设计、开发领域。

2、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能将快速释放

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海工基地主要分布在青岛、大连、曹妃甸等地,海洋工程巨大的市场需求,丰厚的利润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国内外造修船企业、海洋石油公司竞相抢摊海洋工程市场。

3、我国急需国产化的重点海洋工程装备

我国国产化需要重点研发的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3000米及以上工作水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和2000米工作水深的SPAR采油平台或TLP采油平台,30万吨及以上、工作水深可达2000米的FPSO船,吊重不小于5000吨的海上浮吊及其相应配套设备,300~1000米乃至更深的深海人吨位铺管船。实现上述通用和专用装备的配套设备国产化,实现强度高、可焊性好、耐腐蚀、宽度大于或等于3500毫米的宽、厚钢板和大型型材及强度高、可焊性好的z向钢材与型材的国产化,同时研制大型油气水分离处理设施,研制各型高强度大直径海洋套管及高耐油气腐蚀的特殊油管等。

针对海洋工程装置的特点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结合我国实际的研发与建造水平,进一步发展海洋工程装置,急需解决十大共性的关键技术:探索海洋工程装置的新形式;总体设计与了结构设计准则;主要设备配置与模块化技术;丰要设备国产化技术;特种设备与系统技术开发;特种结构分析技术开发;系泊系统配置与安装技术;海洋工程装置的建造技术;海洋工程装置防腐技术;海洋工程装置的项目管理与信息化技术 根据上述共性的关键技术,下面列出主要的海洋石油工程装置关键技术。

(1)FPSO的关键技术研究

不吲的海上油田,有不同的油品特性,就有不同的生产流程。为了适应海上环境条件

的需要,也有不同的FPSO船体形状与布置。FPSO的主要关键技术为: ①船型性能与结构强度研究

FPSO长期固定在某一海域工作,需要适应海上的环境条件,就要有良好的船体形状。同时它还要能抗御100年一遇的载荷,船体结构的疲劳寿命一般为40~50年,所以,船体可靠性、关键结构强度与节点疲劳分析是十分关键的。另外,由于海洋工程装置的严重海损事故,结构设计准则亟待研究。

②特殊结构设计与安装技术研究

FPSO系泊系统相关结构、模块支撑结构、火炬塔等都属于 FPSO的特殊结构,对FPSO的安全性至关重要。FPSO非常特殊的系泊系统,是少数国际公司的垄断技术。而特殊系泊系统与FPSO船体的连接技术,是十分关键的。另外,FPSO卜部模块的重量大、重心高,它的支撑结构与FPSO船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也是非常关键。因此,必须在研究国外这些特殊结构设计(包括选材、焊接、探伤等)、制造与安装技术的同时,还应自主开发这些特种设备与系统,探索新的设计理念。 (2)自升式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早期以槽口式自升式平台居多,但井架活动的范围受其槽口结构的限制,钻井数量较少, 效率不高。由于悬臂梁式白升式平台增大了井架活动的范围,增加了钻井数量,而逐渐占为主流。此外,自升式平台的升降是齿轮齿条式的装置,控制简单,操作性能良好,平台亦比较平稳,适合于移位比较频繁的平台,但是造价较高。所以,世界上自升式平台已形成多种型号的系列产品,如美国友人公司的JU2000和荷兰GUSTO MSC的CJ50等。我国应尽快掌握他们的关键设计技术。主要研究: ①自升式平台的主体布置格局、桩腿与桩靴型式与尺度、升降装置的形式;

②自升式平台在各种工况下结构设计载荷与强度分析; ③自升式平台结构关键节点的疲劳分析; ④悬臂梁结构的设计。

(3)半潜式、张力腿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

半潜式平台的浮体与柱、柱与甲板连接处,张力腿平台的浮体与柱、张力腿与浮体连接处以及支撑半潜式、张力腿甲板的刚架结构均是受力极大的危险区域,如果结构不连续、加工或焊接上的缺陷,易形成应力集中。另外,焊接残余应力也会造成材料的局部塑性变

形。这样在交变载荷、海水腐蚀等作用下,接头的高应力危险区将会发生疲劳裂纹,并逐渐扩大而导致整个节点的破坏。已经发生不少整体海洋平台破坏,就是由于结构连接节点处出现疲劳破坏而引起的。因此,合理设计半潜式、张力腿平台结构,提高其疲劳寿命已成为这些平台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

系泊索也是张力腿平台的关键部位,如系泊索发生问题,将会使整个平台失去功能,甚至发牛平台倒塌沉没。周期性变化的环境载荷会造成系泊索的疲劳损伤。因此,系泊索疲劳问题也是张力腿平台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4)海洋石油工程装置建造技术研究

海洋石油工程装置具有复杂的结构形式,长期受海上风暴、潮流和低温环境的影响,结构容易产生脆性破坏或疲劳破坏。而海洋石油工程装置结构的构件较厚、材料级别亦高。对其建造精度、变形控制、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缝探伤要求极高。同时,对大型的大甲板面、少支撑点的海洋石油工程装置,弹性变形也大,施工中结构分段的补偿、精度控制和合拢等都是海洋石油工程装置建造中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 (5)海洋钢结构的防腐技术研究

海洋钢结构是在苛刻的腐蚀性环境条件下使用的大型工程结构物,其水下部分结构长期受到海水及海生物的侵蚀。因此,必须采用长效防腐涂层和采取防腐蚀措施,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测与适时的维修保养等。由十海洋钢结构使用期很长,长期处于有盐雾、潮气和海水等环境中,受到海水及海生物的侵蚀作用,而产生剧烈的电化学腐蚀,漆膜易起着剧烈皂化、老化,所以结构腐蚀是非常严重的。腐蚀不仅降低了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缩短使用寿命,而且远离海岸,不能像船舶那样定期进坞维修、保养。所以,业主和厂商对长效防腐涂层和防腐蚀措施技术是十分关注的。 (6)海洋钢结构的项目管理研究

海洋钢结构的技术含量高,设备种类繁多,制造复杂。为确保制造质量与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需要多个工业部门的通力协作,这就需要按照国际工程规则,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主要有: ①工程实施步骤与要求;②项目管理组织系统;③项目管理基本内容(包括合同、工程分包、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追踪、文档、BFE一船厂采购设备与OFE一业主提供设备采购、试验与验收、海上运输、海上安装等管理)。

(7)海洋钢结构的HSE研究

HSE(Health,Safety,Environment)是指海洋钢结构项目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

承包商的HSE往往是海洋钢结构项目招投标阶段资格预审的重要内容,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管理层对HSE的认识、HSE策略、相应的程序文件、管理的规章制度等,如对这个问题不重视,仪停留在因陋就简、加班加点、人海战术的水平上,环境保护意识淡溥,那足绝对不够的。所以承包商应予以重视。

(8)海洋钢结构材料的研究 海洋钢结构因功能不一,材料使用有所差异。同一海洋钢结构不同部位的钢种也不同。

海洋工程装备材料也是十分关键的。为了保证它们的安全、可靠,避免恶性事故发生,海洋工程装备的结构材料应提高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耐疲劳性能、耐腐蚀性能、可焊性、加工工艺性等。而且材料应立足于国内,以降低成本。我国现在人量使用的是碳锰钢、碳锰细晶粒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铡。而且海洋工程装备使用高强度钢比例也越来越高,甚全使用具有抗层状撕裂的Z向高强度钢。所开发海洋工程装备的新材料、提高材料品质,始终是造船业与冶金业工作者研究的方向。

海洋钢结构特殊材料研制不仪直接关系到海洋工程的性能优劣,也关系到安全可靠。尽管我国冶金业生产的某些钢种,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力学性能包括低温冲击韧性指标可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媲美,但就是耐蚀性能较差。

从口前国内外供应海洋用钢来看,宜发展中、厚钢板。低温钏、耐腐蚀钢。

低温下钢的强度略有提高,但韧性和塑性却降低很多,因此首先要解决低温脆性问题。可通过加入少最合金元素,固溶强化基体、细化晶粒,或通过热处理的手段细化晶粒。目前我国低温用钢,有-40℃、-70℃、-90℃、-120℃、-196℃和-253℃共6个温度等级。常用低温钢有:16MnR、09Mn2VR、09MnTiCtlRe、06MnNb、06AlN6CuN、20MN23A1、1 5Mn26A1。 目前国内外典型的耐大气及抗海水腐蚀钢的情况大致如下。 ①耐大气腐蚀的钢

最早的有美国铬一铜一磷钢,其含碳c≤0.12%,耐腐蚀性为普通碳钢的5~8倍。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铬一铜一钒钢,这类钢表面形成一层密致而附着力强的锈层,阻止腐蚀进一步发展,可以无保护涂层时使用,当涂漆使用时,涂层与钢材附着力强,耐腐蚀性比碳钢提高很多。法国发展了铬一铝系耐大气腐蚀钢,英、德都有专用的耐火气腐蚀钢。国外这类钢种基本上属于铬、镍系统。目前国外发展这类钢的趋势是力求锈层性能稳定,不涂漆直接使用的低合金钢。

我国发展了Mn—Cu系和Cu—p系耐大气腐蚀用钢。这类钢号有:09MnCuPTi,

10MnSiCu,10MnPNbRe,16MnCu,10PcuRe等。

我国的含铜钢在各种大气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能较好,磷铜钢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其耐蚀性能又比含铜钢有较大提高。当铜、磷、钛、稀土元素共存时,耐腐蚀性能更好。含铜钢对油漆吸附力强,因此在有涂层时,寿命可进一步延长,由于这类钢含碳量均较低,因而有良好的塑性和可焊性。 ②耐海水腐蚀钢

随着海洋勘探、采油、海岸设施以及建筑等海洋开发事业的发展,抗海水腐蚀低合金钢的研制已经显得日趋重要。

我国发展的耐海水腐蚀用钏有:10MnCu、10MnP n6Re、10CrMoAI、15NiCuP等钢号,它们的耐海水腐蚀性均优于低碳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