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向

论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向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论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向

内容摘要:以美国次贷危机肇始的世界金融危机,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属于结构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本文在论述当前经济危机的实质基础上,主要探讨了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计划指导;市场经济改革的政策趋向中低收入群体,降低贫富差距;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实现劳动者在各种企业和乡村中的有效参与;加大预防和反对腐败的力度,努力遏止官僚特权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危机 中国市场经济 方向

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后,最严重、规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以美国次贷危机肇始的世界金融危机,如海啸般席卷全球,正在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迅速蔓延,全世界所有经济体概不能免。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已融入了经济全球化,因此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将走向何处?本文将进行深入阐述。

当今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实质分析

这次经济危机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周期性。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出现过经济大萧条;上世纪70年代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两次石油危机,分别带来3年的经济萧条及一年半时间的经济衰退,经过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有专家认为,这次危机堪比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起点,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了金融泡沫的破裂,从而引发了全面的金融危机。金融泡沫的产生,是金融衍生品生产的规模超过了社会消费能力,其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金融泡沫自然破灭。在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其金融衍生品的规模超出其年GDP的上千倍,这就远远地超出了其社会消费能力,这种生产过剩相对于先前出现的互联网泡沫、房地产泡沫,都非常突出;在后来出现的汽车、能源等产业中,也都已经非常明显。由此说明,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的金融经济领域开始,迅速蔓延到了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领域。紧跟着金融危机,美国的地产、汽车、能源这些支柱产业都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如果不是政府救市,破产的命运很快就会轮到几个汽车巨头的身上;

大批企业破产,大量工人失业,已经从专家们的预测变成了不争的现实。危机迅速地在其他发达国家复制,美、欧、亚、澳各大洲的发达国家,无一独善其身。

许多资深专家都预言,这次危机所造成的经济衰退,要比以前所有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衰退时间都更长,损失也更大。金融大鳄索罗斯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称,现今经济气候比大萧条时期还要恶劣,美国10年内难以翻身,个人和商业信贷沉重的银行会最受困扰。据有关媒体报导,国际金融海啸的第二波影响已经从发达国家涌起,它会叠加在金融海啸第一波的基础之上,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

这次经济危机之所以从美国开始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多年来所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缺陷。欧元太平洋资本总裁施夫说,布什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的“大手笔”,“标志着美国曾经引以为自豪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

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和历次世界经济危机不同,这次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7年中国GDP的增长在13%以上,而2008年GDP的增长只有9%,大幅下降了4%,而第四季度的增长只有6%;2009年在国家四万亿元投资计划的直接推动下,GDP的增长目标也仅力求“保8”。2009年初以来,大批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延迟开工,乃至倒闭和破产,大量工人失业。有关方面预计,2009年农民工要有2000多万人失业;股市深幅下跌,房地产泡沫接近破裂。温家宝总理接受《金融时报》总编辑巴伯采访时谈到:“去年第四季度增速大幅下滑,增长6.8%。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减少,企业经营困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失业人数增加。我们的确面临极大的困难”。经济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当然,由于国大人多,地域宽广,情况复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当前的经济危机还是局部的。

中国面临的经济危机,属于结构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最突出的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以及由此带动的钢铁、水泥等产业,表现为房价高企及大量的中低收入家庭“望屋兴叹”;二是股市泡沫;三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扩招后,高校培养的“产品”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就业形势2009年将更加严峻。

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则

中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多年的成功路程,在总结60年经济建设

经验教训的基础和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建设的道路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计划指导

美国的金融危机的诱因之一就是因为完全放松了对金融系统的管制所致,事实证明,过度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本身存在先天的缺陷,短期的放任能带来竞争的高效率,但长期的积累必然会导致危机的出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渐离开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有其客观必然性。由于我国所处的国际条件和国内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实行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但是社会化大生产,必然要求各生产部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这是一条不变的经济学原则。当经济危机袭来的时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对金融系统实施拯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资实施宏观干预。

(二)市场经济改革的政策应趋向中低收入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达到了0.46。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

区域发展的严重不均衡、贫富差距过大也正是我国当前经济结构面临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广大的中低收入群体的有效需求无法提振,同时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市场经济改革的政策应趋向中低收入群体,降低贫富差距,可以逐步扩大内需,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改变现行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缺陷,完善税收调节体系,使税收调节分配的功能在居民收入、存量财产、投资收益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发挥。可建立多税种、立体式、全过程的税收调节体系,逐步建立一个综合协调配合,覆盖居民收入运行全过程,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两翼,以其他税种为补充的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