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学科组 高二政史地(地理) 课时 第19课时 主备人 毕钰 课 型 复习 执教人 时 间 毕钰 2012年 课 题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教学 目标 1、 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掌握分析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思想,增强实现我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2、 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学会从地图和文字资料上提取地理信息,学会比较区域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 3、 体会人地关系协调统一。增强因地制宜的思想。 教学 设想 重点: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难点:区域社会经济的分析比较。 教法学法指导:讲述法、分析类比法 教 学 程 序 与 策 略 (导入):由于中国各省级行政区所处的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和自然资源的分布与我国经济水平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按照1983年国家计委在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时的提法,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当时是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才把我国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的。 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板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 自然条件的差异和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同 (二)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为:东部、中部和西部。 〖读图〗P12图1-1-14《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落实在地图上) 1、 东部地带包括了所有的沿海省、市、区。 (辽宁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12个省、市、区); 〖思考〗 中国的沿海省份都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都在中国的沿海省份。 (╳) 〖讲述〗东部地带暂时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省。而北京虽然不直接濒临海洋,但是距离海洋较近,交通便利,而且政治、经济地位特殊,经济发达,所以也划在沿海的东部经济区内。 2、中部和西部的分界线在南段基本上呈南北向,北段是内蒙古的西界。 中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湖

1

北省、湖南省9个省区。 西部包括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等1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读材料分析〗: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口比重均大于面积比重,而以东部地区这两个比重的差异为最大;西部人口比重小于面积比重。 (三)经济发展的差异: 1、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 2、 经济发展速度:东部》中部》西部 3、 差异原因: 〖分析〗区域位置:东部地带主要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 长,地势低平有利于开发利用; 交通条件:从地理区位上讲,东部面向大海,有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条件;而中西部经济地带由于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 【巩固练习】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 单项选择题: 1、 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 A 干湿地区 B 自然区 C 高原区 D 热带雨林区 2、 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 区域内的某些地理要素往往具有相对的一致性 C 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3 、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地区都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 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 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读古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夏随风里热,梅逐雨中黄”,据此回答4—5题 2

4、“五月炎蒸气”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是( ) A 夏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B 春季增温快的现象 C 印度雨季来临前的天气 D 春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5、 这四句所描述的地区是( ) A 东南沿海地区 B 四川盆地 C 台湾海峡两岸 D 长江中下游地区 二、综合题: 长江三角洲位于30°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N至48°N之间,我国东北地区中部。读下图,完成6—12题。 6、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这两个区域在自然地理环境上存在的差异有( ) (1)工业基础的差异 (2)矿产资源条件的差异 (3)气候条件的差异 (4)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A (1)(4) B (1)(3) C (2)(4) D (2)(3) 7、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 A 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 B 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 C 粮食商品率高 D 全球变暖 8、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 A 都临海洋 B 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 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D 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9、 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水热条件好,种植棉花、甜菜 B 一年两熟到三熟 C 西部草原分布广,发展了畜牧业 D 湖面较宽,水产业较发达 3

10、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A 长江三角洲降水充沛,松嫩平原降水稀水 B长江三角洲热量充足,松嫩平原热量不足 C长江三角洲气候雨热同期,松嫩平原雨热不同期 D长江三角洲光照充足,松嫩平原云量多,光照少 11、 图一、图二所示区域,按地形区分,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工业地域分,为_____________工业区和_____________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的是__________工业区。 12、 图一中,A、I、L三城市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a为________岛,成因上属于________岛. B为___________群岛,其附近有中国最大的渔场. c为________湾,其状若喇叭。图二中,A、B、C三城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a为_____海,是中国的内海。 小结:今天我们复习完了“区域和区域差异”,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区域的特点、区域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以中国三大自然区为例了解环境的差异,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 作业:地理会考模拟卷五:综合题2、3、4. 教 后 反 思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