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根本法又称 AC2
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AC3AC4A
B D
B D
B D
BCD5
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C6ABCD7ABCD
害后果的【】
B
社会经济权利 D
8
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 ABCD9
务,是对消费者 AC10ABCD11A
B
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6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B D
C12AC13
B16周岁 D
D
10周岁 18周岁【】
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
都积攒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该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 AC14AC15AC16
在此次事故中,该司机的罪过形式为
B
D
B D
B
D
AC17AC18AC19
B
D
。王某的行为属于
B D
B
D
种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 ABCD20
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做到这一点的人,一般具有 A
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BCD21AC22AC23AC24
B D
B
D
需要坚定的信念。信念是
B
D
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C
B D
25
背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ABCD26
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是 AC27
自暴自弃。这是人际交往中 AC28
能增强人际吸引的是 A
B
B D
B D
C29
D
承担的职责感和使命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是人生修养中 AC30
私奉献,以自己身体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模范行为为全体人民做出表率,赢得广泛崇敬,向世人展示了一种 AC
B D
心理修养的重要内容 B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织。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有 ACE32
B
D
ABCDE33
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义务包括 ACE34ACE35
&am, p;nbs, p; B
D
权力至上”、“金钱拜物教”、“享乐主义”等卑
B
D
下的人生目的,不提倡“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等平庸的人生目的,提倡 A
BCDE36
现人生价值;人若没有明确的理想,就会像没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迷失方向,甚至搁浅触礁。这就是说 ABCDE37
社会主义信念,必须 ABCD
E38
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为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自觉遵守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 ACE39ABCDE40ABC
,即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此,需要
B D
DE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41、42题各6分,第43、44题各5分,第45题4分,共26分) 41424344
及其辩证关系。(5分) 45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647
试卷完全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
BCD答案错误。 (12分)
(12分)
(4分)
(6分) (6分)
?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5分)
【答案】选A。 2
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ABD答案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3
【答案】选C。 4
ABC答案是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D。 5错误。
【答案】选B。 6
A答案违反民事法律,B答案违反道德义务,D答案违反国家安全法律。
ACD答案
【答案】选C。 7
ABC答案要受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且不能免除。
【答案】选D。 8错误。
【答案】选C。
ABD答案
9
【答案】选A。 10
用人单位。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 11案错误。
【答案】选C。 12
【答案】选A。 13
BCD答案错误。
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11种,本题题意符合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故ABD答
BCD答案错误。
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
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有效,结合本题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 14
【答案】选B。 15
【答案】选A。
BCD三种对象不授予专利权。 ACD三种遗嘱必须有两人作见证人。
16解析】过于自信的过失,强调可能有危害结果,轻信能够避免,但结果并未避免,
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 17
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 18
【答案】选B。 19
【答案】选B。 20
答案错误。 【答案】选A。 21案错误。
【答案】选D。 22
【答案】选D。
ABC答案错误。
ABC答BCD
ACD答案错误。
ACD答案错误。
23
【答案】选B。 24
【答案】选C。 25
【答案】选D。 26
【答案】选A。 27
【答案】选B。 28
【答案】选D。 29
【答案】选C。 30
【答案】选D。 二、多项选择题
ACD答案错误。
ABD答案错误。
ABC答案的基本要求。
BCD答案错误。
ACD答案错误。
ABC答案表现的是不良的心理品质。
ABD答案错误。
ABC答案错误。
31
会组织、团体及国家等。 【答案】选ABCDE。 32
民、法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
ABD答案属于自然资源法的内容。
【答案】选CE。 33
ABCD答案符合劳动义务,E答案是劳动权利。
【答案】选ABCD。 34
AD答案是行政处罚的种类。
【答案】选BCE。 35
【答案】选AE。 36
DE答案不符合理想的内涵。
BCD答案是我们反对的观点。
【答案】选ABC。 37
【解析】青年人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进行实践活动。故
BCE答案错误。 【答案】选AD。 38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答案】选ABCDE。 39
AE答案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CD。 40
ABCD答案符合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需要。
【答案】选ABCD。 三、简答题 41
【解析】本题考核违法的概念及构成违法的4个条件。
【答案】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违法的构成条件有:
(1)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
(2)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3)必须是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过失;
(4)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 42
【解析】本题考核犯罪构成的概念及4个构成条件。
【答案】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等四个要素。 43
【解析】本题考核人生价值的含义及统一的原因。
【答案】人生价值,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也就是作为客体的个人对主体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关系。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首先,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的;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44
及其辩证关系。
【解析】本题考核“四有”的内容及各自相互辩证关系。 【答案】(1)“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2)社会主义时代的“四有”新人,最重要的是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理想又是和纪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了远大理想,才能有自觉的纪律,而理想的实现也要靠纪律来保证。有理想必须要有道德,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有文化是牢固树立理想和信念,提高道德水准的重要条件。
(3)总之,理想、道德、纪律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45
竞争,更有合作。简述合作的意义。
简述“四有”的内容
【解析】本题考核合作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1)合作具有极大的社会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合作。
(2)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合作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四、论述题 46
【解析】本题考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优越性及实践。 【答案】(1)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以人大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独特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于: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
(3)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
(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47
【解析】本题考核民族精神的含义、内容、重要任务及作用。
【答案】(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加以继承和发扬。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应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