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学员姓名 观察对象 观察点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王艳蕊 五年级学生 学员单位 授课内容 王庄军民小学 观察时间段 《将相和》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2015.07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在《将相和》题目中“将”、“相”、“和”分别指什么?解题,读题,有什么疑问?引出“不和”的话题。 优:从题目质疑,让学在解题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生自己说出“将”、“相”、找出二人“不和”的根“和”分别指什么?提高据。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缺:在解题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说出“将”、“相”、“和”分别指什么? 优:引导学生想象廉颇保家卫国时立下的显赫战功。而蔺相如就凭着自己的一张嘴,却被封为上卿。进而增强了学生对于廉颇不服气的心理的感知。 缺: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想象廉颇在不了解蔺相如的情况下,他又是怎样看待蔺相如的? 情境想象一方面想象廉将军的战功显赫。另一方面还应该想象廉颇如何看待蔺相如的。这样就更能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廉颇的不服气的内心世界。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齐读描写“廉颇”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廉颇的不服气。从而引导学生感知描写蔺相如的相关语句。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 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组织学生情景剧表演,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中展现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再从“负荆请罪”中展现蔺相如的顾全大局。最终使得二人由“不和”到“和”。 优:在体悟人物性格应做好课前准备,使时,能运用情景剧表演参演同学能更深入角色。的形式再现历史场景,避免出现笑场情况。 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缺:在情景剧表演时,个别学生出现笑场情况,影响了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从蔺相如的几次语言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顾全大局。抓住人物的语言与神态特点,让学生朗读体悟。 优:文章故事情节复杂,篇幅较长,教师能抓住语言描写中的重点语句,着重让学生体会,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缺:学生的朗读虽然进一步感知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但是朗读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在朗读感悟环节,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去体悟人物性格特点。这样每个学生心中都会有自己的“蔺相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