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创新教学课堂导引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创新教学课堂导引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高中创新教学课堂/导引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一、导引体验式课堂教学的提出背景

伴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正在不断推广深入,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角色要发生重大变革,教师不再是教学的包办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

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例如:尽管新课改开展已有多年,但还是有教师对于新课程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有的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新课程即是新教材,这一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课堂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包办一切、低效重复劳动等问题也普遍存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在实践上变“教师中心论”为“学生中心论”,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新课改继续推进的必然要求。 二、导引体验式课堂教学的核心内涵

导引体验式教学是基于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需要,设计授课策略与学习活动,通过学案导学、任务驱动、思维引导、教师引领、学生体验等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及练习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的课堂。其核心内涵为导引和体验。(《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代写代发核心、国家级、省级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备案,权威网站可查!!!课题课件均可操作 。咨询企鹅:242-32-352-80)

1、导引:就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点拔知识,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发展空间,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探索的兴趣,实现能力达成。

实现导引的关键,在于设计问题的生成环境。这需要教师设计问题生成环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设计问题的生成环境,要基于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需要而设计一组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问题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展开和提升,最终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2、体验:体验式教学是为达到学习目标,从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体验及身体体验等,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1

和兴趣,使其凭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

体验教学倡导学生实践与体验,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这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以主动的实践与体验,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在感性认识中进行学习。

三、导引体验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1、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为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学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同时,学案要激励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突破教师设计,自发探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和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学案要包括学习评估量规,以导引学生实现目标达成。

2、问题引领:问题系列要和学习过程对应,服务于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问题要具有哲理性、情境性、知识性、应用性、实践性。设计问题给学生以思维导航,因为学生不会自动到达,自动实现,避免当今课堂大量存在的是与非性、单纯知识性问题。

3、合作探究:教师创设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对探究的成果进行了小范围交流讨论,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质疑,对来自各方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课堂的生生互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对探究的问题形成较全面、深刻、独特的见解。

4、体验感悟:学习过程要以学生“在体验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体验作为主要途径,关注学习的过程及情感体验,通过师生学习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达成“我—你”关系。学生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梳理、消化、吸收,总结答题规律,形成知识与能力体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

2

至完美人格的形成。

5、巩固完善: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6、反馈评价:评价量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制定评价量规,首先要依据学习目标的预设要求,相应地划分、确定评价量规的若干评价项目。然后对每一个评价项目进行分等级的描述,并根据学生能力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分配评分权重。

四、导引体验式课堂教学的价值体现

体验式教学法要求受教育者去“做”去“感受”,更注重向内学习,强调知行合一。如果将传统学习方式比喻成“观摩游泳”,那么体验式学习方式就是“自己游泳”。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它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导引体验式课堂主要针对当前课堂中存在的低效、重复、学生兴趣不高、动手动脑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提出的。体验教学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助者,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