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例文:泄题频发伤了谁?
据报道,9月24日,2011年国家一级建造师考试开考。考生发现,23日晚考题和答案已被人通过博客公布,与真实考试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博客公布的答案也与“正确答案”80%吻合。
算起来,这已是“泄题风波”的第四季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曾先后被曝“泄题”;而建筑师考试,又“掉进了同个坑儿”。在证件已成“通货”的考试通胀时代,泄题频发,显然是公平规则的损坏,正义的流失。
在此情形下,哪个考生又能淡定自若?当考试成了不二的“晋身术”,证件成了成功“敲门砖”,公正规则却被权钱交易搅乱,刻苦之人的努力付诸东流,钻营投机之辈大获其利,“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疯长,让人怎相信公允?
泄题就像一只槌子,猛击着社会的公正神经。利益链上的得利者在窃笑时,可以想象,铩羽而归的勤奋者是何其悲愤。公平伦理,也会在泄题乱象中千疮百孔。因而,必须对泄题者和卖题者双拳出击。重拳越是坚毅,考试生态越会清洁。
4
例文2:人民时评:撞人补刀,为何如此漠视生命?
大学生撞人补刀事件有了最新消息,谈到挥刀动机,犯罪嫌疑人药家鑫竟称是“怕撞到农村的人,特别难缠。”因为怕难缠就去灭口,果真应了网友那句话“我爸是李刚,药家更嚣张”!
撞伤不如杀死,这大概就是药家鑫的逻辑。一个大三学生开私家车上学、又传其家境比较殷实,药家鑫大概觉得有钱就能买平安,至于对方性命,在他眼里只是“麻烦”而已。
类似逻辑人们并不陌生,在去年杭州的“欺实码”事件中,肇事者胡斌面对在他车轮下惨死的大学生谭卓,不仅未下车,还与赶来的其他朋友有说有笑,大概也是觉得有钱可以摆平;至于李启铭,在撞倒两名女学生后,不但没有停车,反而若无其事一脸轻松,继续开车接其女友,只因有个好老爸。
这或许就是当下某些人的素质和价值观:有钱可以摆平一切,有权可以搞定一切。
人的意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在这些孩子肇事后,其家长的反应也值得反思:迄今为止,药家鑫亲属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撞死人的胡斌被判了三年,其母亲哭诉“太不公平了”,难道是觉得113万的赔偿足够消灾?至于李启铭的父亲李刚,虽然在央视痛哭道歉,但事件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我们还需等待。
有这样的言传身教,有这样的案例教学,某些家境殷实的孩子养成不良的素质和价值观难道还是空穴来风么?
近来经常有媒体报道各种“富二代”培训班,甚至某些地方政府也不遗余力,资助“富二代”培训,不管怎样,培训总归是好事,但除了学习高尔夫骑马茶道、钻研如何继承父辈财富,又有谁听过“社会伦理课”、“公民常识班”?
民营企业家孙大午曾说,一个人拥有的财富越多,对社会的责任越大,如果对社会不承担责任,财富随时都会更换主人。对于那些拥有权力和财富的人来说,应时刻体会“黄金满盈,不如遗子一经”的古人遗训。而对于政府来说,面对某些人权钱崇拜思维,更要推进法治建设,打消权钱可以摆平一切的张狂念头。
药家鑫撞人补刀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欺实码”事件,三起事件都是因车祸而起,以被害人殒命而终。一种草莽的、粗鲁的价值观依然在某些人的心头挥之未去,这无疑是值得警惕的。不管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尽管权钱威力巨大,但这毕竟是一个法治意识苏醒、日益走向进步的社会,如果某些人不能很好处理权钱与素养、权钱与责任的关系,甚至异化为一种致命的自负,那么不仅会累及无辜,自己也必然会被毁掉。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