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8月 第4卷第24期MEDICINE INNOVATION RESEARCH 护理园地謦零 _ 蓐 曩季 ∥誊 参莓量薯枣 参蓦蓐彰努≯曩曩毒 旁≯i曩曩 ≯毒巷 曩萋曩i≯髫曩l l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孔珂王春梅高丽 青岛市中心血站(山东 青岛26607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IX 目前,我市临床用血和单采成分血100%来自公民自愿无偿 捐献。为扩大和巩固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不仅要提高服务质量, 为献血者提供方便、舒适的献血环境,更要加强对献血者的心理 护理,使献血者在无私奉献爱心的同时得到更加人性化的优质服 务。 1 采血前的心理护理 由街头采血的流动性所决定,很多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没有 太多心理准备,加之献血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素质和个性的差 异,往往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工作人员要 对每一位献血者做好献血前的心理咨询,详细了解献血者的身体 健康状况、近期休息睡眠状况以及献血当天清晨的饮食等情况, 并主动介绍献血知识。例如正常情况下人体中总循环血量约占 体重的8%左右,一次献血20Oral或400ml,只占全身血量的几十 分之一,通过适当的饮水、自身神经体液调节,很快会恢复身体循 环血量。不仅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反而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 进血液新陈代谢,是利国、利民、利己、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 行为。从而使他们身心放松,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完成自己的爱 心之举。对心情紧张者应做好心理安慰工作,要用亲切的话语、 温馨的微笑和优质的服务消除其紧张情绪。 2采血时的心理护理 在整个献血过程中,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对献血者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当献血者看到的是一位面带微笑、操作娴熟的医 务人员,就会产生信任感,也会放松心情,自觉配合采血。所以我 们不仅要有优质的服务,更要有过硬的操作技术,因为这是顺利 完成采血工作的可靠保证。实践证明,每一位献血者,特别是初 次献血者,一般都有紧张恐惧心理,担心采血过程中有疼痛、头晕 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平时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业 务技能,努力做到一针见血,减轻献血者的紧张心理。操作时做 到轻、稳、准、快,以娴熟的无菌操作技术完成采血过程,把疼痛刺 激减少到最低程度,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也可在采血车内播放 轻音乐,调节献血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告诉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 要有节奏的用力握拳和放松等方法配合,并用安慰性语言鼓励献 血者,使其增强信心,顺利完成采血过程。 为保证血液流速,所用针头为16号针头,献血者看到针头会 增加其恐惧心理。因此,操作时应尽量不让献血者知道针头的粗 细,用语言交流的方法分散其注意力,并以娴熟的操作技术快速 进针,减轻疼痛的程度。采血中要严格掌握止血带的压力,随时 【文章编号】1671-7821(2007)24—0092一O1 听取献血者的自我感觉,注意观察其神态和面部表情,如发现面 色苍白、眼睛发直、自述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采血,使献 血者平躺休息,配合巡回医生进行抢救处理。 3采血后的心理护理 在完成整个采血过程后,给献血者提供热水和小食品,并用 关切的话语询问有无身体不适,需要什么帮助,嘱咐用力按压针 眼5至10分钟以上,创可贴保留4h以上,在没有任何不适的情 况下方可离开,并告知献血后注意适当的休息,献血当天不要做 剧烈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等,避免过于疲劳,注意保持针眼局部干 燥和清洁等。如果献血后针眼周围有青紫现象,应耐心解释这是 由于少量血液渗到血管外造成的,回家后用冷毛巾湿敷几次,过 几天会自行吸收,以解除其紧张心理。 4对献血反应者的心理护理 献血反应是由献血者献血时的生理、心理以及采血环境、采 血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综合不良反应,是一种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 特征的综合征。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不仅影响到献血者本人的 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其他献血者的情绪,甚至发生“连锁反 应”,即出现多人反应的情况,这样就会给整个献血带来较大的负 面影响。因此,加强对献血反应者的对症护理和心理护理,是我 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出现轻度献血反应一般因精神过度紧张所致,主要表现为头 晕、恶心、面色苍白、出汗、心慌等症状。作为采血工作者,热情周 到的服务是防止献血者精神紧张的一剂良药。整洁舒适的采血 环境、温馨的微笑、亲切的话语都能使献血者在愉快的氛围中放 松情绪、增强信心、顺利完成献血过程。对个别因精神极度紧张、 焦虑、过度换气而造成脑部缺氧、意识丧失等重度反应的献血者, 要立即停止采血,使其平卧,松开领口、腰带,配合巡回医生进行 抢救。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可以静脉 输注葡萄糖液体或使用镇静剂。在其恢复正常后,应当在采血车 上休息至少半个小时,以便进一步观察身体恢复情况,并利用这 段时间告知其回家后的注意事项。加强对重度献血反应者的跟 踪护理指导,进行必要的电话回访,及时了解献血者的身体恢复 情况,还要对他们这种高尚之举给予肯定,并婉言谢绝他们再次 献血,以免身体再次出现不适。 【收稿日期】2007—6—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