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计算机分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分析

关于计算机分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学与教育信息化信息与电脑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2016年第3期关于计算机分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分析周亚玲(甘肃金昌市金川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因其灵活的操作手段与碎片化的编排模式而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将其融入分层教学的教育体系之中,是计算机教育教学的一大革新性举措。笔者就微课应用于计算机分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做出系统阐述。关键词:微课程;分层教学;计算机教育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16)03-242-02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计算机领域人才的难以准确把握,对于一些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师更是一个极大挑要求也渐为苛刻。计算机教学的高效性与灵活性,是当代计战。这就使得分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大算机教学模式与教育手段的重要评定标准。由于教学硬件设打折扣,甚至会陷入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想要打破这一教学施水平不断提高,传统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学工分离”、“教瓶颈,必须借助能够协调矛盾的新型教育手段。微课这一新兴育脱节”现象得到了较好改善。但教育中存在的课堂效率低、教育形式,虽然极具趣味性又富有针对性,但是不得不承认,两极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对计算机教育中软件设施的建设与要想使其独立承担起新课标下的教学任务是不科学的。以“短、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发展灵活性高、针对性强、应用面广的小、精、悍”为标志性特征的微课教学,有8-10分钟的视频教育教学体系迫在眉睫。时间限制,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其“点”状发散式的教学性质,1 分层教学与微课教学因此这一媒介手段难以向学生展现出系统全面的教学脉络,而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框架,又恰恰是新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1.1 分层教学与微课的概念阐述综上所述,微课与分层教学,单一应用于日常计算机教分层教学模式已在计算机教学中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学中,都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矛盾与不足。但是,如果能将微这种在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配合学生自身能力课融入传统教学之中,二者彼此协调相互补充,对于分层教水平的教育方式也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分层教学采学这一教育理念的完善与发展将起到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取多任务、多角度、多分工、多合作的教学理念,针对专业首先,微课能够极好地解决课堂时间过于紧凑、教师对基础稍强,专业领悟力较高的学生适当增加课程设置的广度于教学节奏难以把握这一矛盾。教师针对一些重点、难点录与难度;对于一些基础稍显薄弱,专业领悟能力一般的学生制微视频,再进一步加工形成具有一定难度梯度的微课程,则更注重于专业基础的夯实与专业素养的培养。这种因材施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大大减少了教师教、有的放矢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反复重复基础概念或是拓展知识面时,由于学生之间专业能跃度,同时也能保证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时效性,并且可以力差异而造成的教学资源浪费现象。其次,微课的直观性与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趣味性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到技术的魅力,提高学微课程教学手段的萌芽与发展,给我们在进一步改革与生的主观能动性。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技完善计算机分层教学体系的道路上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术优势,由于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都具有一定的师范教所谓微课程,即指针对教学新课标中的某一具体问题或某些育基础及计算机专业功底,进行微课视频及后期反馈的制作重要概念,以录制教学视频的媒介手段,营造出一个主题鲜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要更加专业且富有经验。明突出、结构链条相对完善的资源平台,使得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能获得与视频主题相关的教学课件、设计任务、2 微课应用于计算机分层教学的结合策略课后练习、教师评定等结构化教学资源。微课教学以微视频为核心,同时结合微学案、微课件、1.2 计算机分层教学与微课的契合性分析微练习、微评价四个部分,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作出系统分层教学在计算机教学领域中的教育优势及其进一步推的解释。一般情况下,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广与完善的必要性十分明显,但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成果层次学生专业领悟性强、学习效率高、具有一定的学科创造考核制度下,分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日趋尖锐。分层教学要力;B层次学生基础较扎实,能较好完成学科大纲要求,但求教师在固定的课时安排内,不仅要完整地完成大纲规定内学科领悟能力稍显不足;C层次学生基础掌握不牢,学习动容,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这些力不高,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针对各个层次,将微课各部分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实施的基础上,实时监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与分层教学进行整合,其具体整合结构设置如下:习情况反馈,从而再进一步对教学方案做出动态调整。分层教2.1 微课件与分层次教学目标的融合学附加工作量多、授课难度大,即便是富有经验的教学骨干也微课件在微视频教学中起到辅助性作用,它将教师的教作者简介:周亚玲(1966-),女,陕西富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微课程、计算机应用。—   242   —信息与电脑2016年第3期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教学与教育信息化学设计融入微课教学之中,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辅助媒介。地了解与把握自己学习情况。因此,在微课件中设置引领性总纲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各有不同。对A层次学生注重延伸性探索3 结 语式引导,对B层次学生注重过程性任务式引导,对C层次学微课作为应用于计算机分层教学的辅助媒介,已成为当生注重理论性内容化引导,将多层次目标有机融入微课件的代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一大发展趋势。然而在计算机教学中,编写方案之中。微课的运用仍存在以下问题,应引起行业相关人士重视:一2.2 微学案与分层次教学侧重点的融合是微课这种形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知识点的讲解,对于联结紧微学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起到了导学的辅助性作用,它密的系统性知识进行碎片化处理反而会起到得不偿失的反效为学生在真正学习知识前构建起一个框架,就需要教师在备果;二是目前国内微课制作尚未普及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置微学案时,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之后,应分别达到怎样的多数微课视频都以参赛作品的形式存在,微课尚不能真正走要求;为达到不同学习目的,应设置怎样的梯度性任务更为进学生的课堂;三是在微课不同环节中,将分层教学理念更合理;怎样连接各梯度性任务,使得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学习为科学合理地得到展现,仍需要行业骨干人才积极开展学术不是独立而片面的等问题融入微学案的侧重点依据之中。交流,互相沟通教学经验,以提高微课制作品质,令微课更2.3 微练习与分层次教学任务的融合好地服务于计算机分层教学体系。微练习对于微视频知识点的学习具有针对性与配套性,而分层次教学任务却应贯穿教学始终。因此,在微练习这一局部性模块中融入整体化思维,在题目设置上注意题目之间参考文献的连接性,以帮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目的。[1]张亚娇,肖樟树,张向梨等.浅析微课在中学信息2.4 微反思与分层次教学评价的融合技术分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微反思指学生在完成微视频学习后对于学生任务完成优育,2015(16):42-44.劣情况的一种反馈。将微反思有机融入课堂评价,不仅应包[2]周杭声.计算机技术在微课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信括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的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息通信,2015(6):285.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更全面[3]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上接第241页)3.2 复习常用Flash简单交互控制命令(微视频呈现)络上,可方便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从而指导学生“学”、布置任务二:(详见“微任务.swf”,结合微视频,完辅助教师“教”,做到“优生吃好,差生吃饱”的教学效果。成任务二)学生完成任务二,教师巡视指导。5 结 语3.3 提交作品,任务评价(微评价,师生互评,生生互评)专题式微课教学中,学生“耳目一新”,但是对学生的评价方式1:学生互评,同桌相互查看,确认无误后上自学能力却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体会到微传到FTP。课教学的不足与重要性,仍需要逐步完善微教学设计,设计评价方式2:教师综合评价。学生自荐认为完全正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需求,采并选取一名同学的作品进行演示,如果全对,给予鼓励;若取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讲清楚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有错误,则查找错误原因并修正。短时间内完成微任务单的形式反馈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此4 专题式微课教学效果及反思外,高品质的专题式微课开发需要团队协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显得单薄。因此,在以后的专题式微课开发与实践教学专题式微课真正做到了“教师少讲,学生多探”。在教中,要采取团队协作、区域学科协作、校际合作等方式,促学过程中,flash知识点的呈现与讲解,主要通过“微视频呈现,使专题式微课的课程化、学科化,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通过微任务,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仅仅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本校采取的专题式微课教学中,学生在40分钟时间内能完成参考文献微任务单并上交。与传统意义的教学相比,教师可以从重复[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性的教学指导中释放,并拥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实践证育,2013(4):10-12.明,学生完成作品的参与度高,作品的上交率与完成率高于[2]胡铁生.微课建设的误区与发展建议[J].教育信息技传统教学的平行班。运用微课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术,2014(5):33-34.能动性。“微教学”与“常态教学”完美融合,在学生自主[3]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学习环节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将微课程资源包放在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26-32.—   24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