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体重的30%-40%)来作能源。当外界气温下降时,它们便随之降低体温。 减少脉搏和呼吸次数,以便节约能源,不过,熊型冬眠动物的体温下降不
多,保持在38°C或30°C左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熊型动物身躯庞大, 体温降下去后,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使体温回升。此外,熊还有一个 不必那么节约能源的“绝招”。那就是它在冬眠期间从不排泄。如果排泄 尿,就会把氮化合物排出体外,熊不排尿,而是利用肾壁将其吸收后,反 氮化合物当作养分加以再利用。现在有些科学家注意到熊的这一\"绝招”, 正在探索如何能利用它来治疗人的肾病。 那么,小型哺乳类的松鼠型 动物也有这个“绝招”吗?遗憾的是它们没有。这种类型的动物中有的需 要在地面挖洞,以创造一个能在冬眠期间安全容纳身体的窨,所以它们的
体重都不大,最大只有9千克。蝙蝠等动物要时不时地“起床”排汇粪尿。 但和熊一样,它先储存好足够的脂肪作能源,所以它们在冬眠期间也不吃 不喝。偶尔会发现它们也贮藏食物,但那是为了防备它们在春季过早从冬 眠状态醒过来时闹饥荒。 不过,像田鼠一类的动物在冬眠期间仍离不 开食物。它们在冬眠期间每隔10天就起来一进
行排泄,然后吃些食物再 接着睡。它们的体温会从37°C-38°C下降到8-10°C,有有的甚至会降到 1.5°C。 如果在冬眠期间气温太低时这些动物怎么办?一般由于它们 冬眠场所是在地下,所以气温很难下降到0°C以下,但如果冬眠场所的气 温降到-10C左右,它们就会起来抖动身体的肌肉,使身体产生热量,不过 ,如果它们不得不那么做,就会消耗体力,所以它们在选择冬眠场所时很慎重,要多方考虑,既不能过冷,也不能过热
回答者:好问小魔女 - 试用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