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手指》公开课说课稿

《手指》公开课说课稿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手指》公开课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二、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重点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课件展示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通过学生自学自悟,以读促悟,使学生形成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采用积累引入:说说含“手”的成语。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积累,可谓一举两得。

2.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揭示课题后,首先,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找出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在理解大意的同时也了解了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然后再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具体写五个手指的姿态和性格的段落。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等形式,体会五根手指的特点,让学生说出五根手指的特点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在理解五个手指的姿态和性格特点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幽默风趣,体会其写作特点。最后再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这种方式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3.对于课外做作业的布置。我设置了“仿照课文的结构,以五官为题材,写一篇习作,并加上恰当的题目。”,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又能让他们运用到实践中,这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提升。

4.板书设计。

大拇指——最能吃苦

手 指 中指——养尊处优 团结就是力量

食指——能干机敏

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

板书设计我采用结构图的形式。这篇文章的结构为总—分—总,因此我在设计结构图的时候也遵循了课文原来的结构,手指是总起,然后分别介绍了大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特点,最后进行总结,获得道理。

六、教学效果预测。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我要让我的学生们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让他们明白道理。在能力培养方面,我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把课上所学运用到实际中,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