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舟山中学2011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舟山中学2011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舟山中学2011年高二理科保送班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K—39 Fe—56 Cu—64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10分,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共8面。考试时间90分钟。 2.选择题答案答在卷Ⅱ上,其余直接做在试题上,试卷只要交卷Ⅱ。

第Ⅰ卷(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9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广州去年承办了第16届亚运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A.推进城市灯光工程,大面积开发和使用城市广告灯光、景观灯光系统 B.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C.加速建设高速公路,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 D.在珠江沿岸燃放大量喜庆烟花,营造喜庆气氛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2 - CH 2- CH 2 - ] [ -CHn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3

··

D.羟基的电子式为: :O:H

··

3.下列各项说法或比较中正确的是

A.氧化性:Ag+ >Cu2+ >Fe3+ B.热稳定性:HF>H2S>H2O C.离子半径:Cl>S2>Mg2+ D.酸性:CH3COOH>H2CO3 >H2SiO3

4.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K,人们成功制得了原子晶体干冰,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沸点,有很大的硬度 B.原子晶体干冰易气化,可用作制冷材料 C.原子晶体干冰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 D.每摩尔原子晶体干冰中含4mol C—O键 5.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1

A.F2和Br2的沸点 B.纯水在25℃和80℃时的pH

C.25℃时,等体积的pH都等于3的盐酸和AlCl3溶液中,已电离的水分子数 D.在4NH3+6NO → 5N2+6H2O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数

6.某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l00 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H3、NO、N2 B.NH3、NO2、CO2 C.NH3、NO、CO2 D.NO、CO2、N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CO2、SO2气体分别通入到Ba(NO3)2溶液,CO2无沉淀,SO2有沉淀生成 B.漂白粉与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C.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D.向含有乙酸杂质的乙酸乙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分液,提纯乙酸乙酯 8.下列实验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 验 事 实 结 论 NH3是电解质 SO2具有漂白性 溶解性:AgCl>Ag2S 非金属性:P>N A 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B 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 C 在氯化银的悬浊液中通入H2S气体产生黑色沉淀 D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9.下列叙述中指定粒子数目一定大于NA的是

A.11.2 L N2和NO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 B.12g 14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C.28g铁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时,失去电子的数目 D.1 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所含的分子总数

10.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茉莉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茉莉醛与苯甲醛互为同系物 B.茉莉醛分子式为C14H20O

C.茉莉醛能溴水褪色,并只发生加成反应

D.在一定条件下,lmol茉莉醛最多能与5 mol氢气加成

2

CH=C-CHO

|

CH2(CH2)3CH3

11.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Fe能放出H2的溶液中:Na+、K+、Cl、SO42

B.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Na+、AlO2、K+、HCO3

C.含大量H+的溶液中:Na、Cl、NO3、SO32

D.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HCO3-、K、Na、Cl

K2 K1 12.关于如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若仅闭合K1,铁为阴极

②若仅闭合K2,铁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Cu2++2e→Cu ③若仅闭合K1,电流由碳极沿导线流向铁极

Fe C CuCl2 溶液

④若仅闭合K2,当有0.2mol电子转移时,在碳极上一定能收集到2.24L气体 ⑤若仅闭合K1,碳极上产生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 ⑥若仅闭合K2,碳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A.②③⑥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①④⑤

13.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氟气可以发生反应:4NH3+3F2→NF3+3NH4F,其中NF3分子空间构型与NH3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F3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氧化产物只有NF3,还原产物有NF3和NH4F C.4 mol NH3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D.NH4F属于离子晶体,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二、选择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0.1 mol·L1pH=4.5的NaHC2O4溶液:

c(HC2O4-)>c(H2C2O4)>c(C2O42-)

B.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Na2CO3溶液、C6H5ONa(苯酚钠)溶液、NaOH溶液:

c(C6H5O-)>c(Na2CO3)>c(NaOH)

C.常温下,将CH3COONa溶液、HCl溶液混合所得中性溶液:

c(Na+)>c(Cl-)=c(CH3COOH) D.0.1 mol·L1Na2CO3溶液与0.1mol·L

-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c(CO32-)+2c(OH-)=c(HCO3- )+c(H2CO3)+2c(H+)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Al2(SO4)3溶液:

3Ba2+ + 6OH+2Al3++3SO42 =3 BaSO4↓+ 2Al(OH)3↓

3

B.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2S溶液:

2Fe3+S2- =2Fe2+ + S↓

C.将适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

2ClO+CO2+H2O =CO32+2HClO

D.向C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 Ca2++2OH+2HCO3=CO32+CaCO3↓+2H2O

16.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化时,影响平衡移动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1< P2,纵坐标指A的质量分数

B.P1< P2,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C.P1> 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 D.P1> 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

17.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2C(g)∆H>0,条件变

0 温度

A.有一种黄色溶液,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可确定I—存在

B.加入AgNO3溶液,生成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无法确定有Cl—存在 C.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SO42—存在 D.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 18.将Na2CO3和KHCO3组成的均匀混合粉末分别加入100m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盐酸中,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序号 m(混合物) V(CO2)(标况) 则下列分析推理中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1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KHCO3的质量分数 C.实验1和实验3的混合物完全反应时消耗HCl的物质的量相同 D.加入混合物20.6 g时产生的CO2最多

1 10.3 g 2.24 L 2 15.45 g 3.36 L 3 41.2g 2.24 L

4

高二保送班化学第Ⅱ卷(共56分)

一、选择题答案(共39分)

1 8 2 9 3 10 4 11 5 12 6 13 7 二、选择题答案(共15分)

14 三、(本题有2小题,共22分)

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5 16 17 18

(l)m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b、c、d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B.f、g、h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C.b、g、p三种元素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s、d区 D.f、g分别与e组成的物质的晶格能,前者比后者低

E.a、b和d以原子个数比2:1:1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1

(3)与c的最简单氢化物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是 (填化学式)。 (4)最近发现,只含b、g和n三种元素的某种晶体具有超导性。该晶体的一个晶胞如图l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5

(5)丁二酮肟常用于检验n2+。在稀氨水介质中,丁二酮肟与n2+反应可生成鲜红色沉淀,其结构如图2所示。该结构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N、n之间的化学键类型是 (填写字母代号)。 A.离子键

20.碳、氮及其化合物是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

(1)汽车尾气中含有NO、CO等有毒气体。右图是1molNO和1molCO完全反应生成CO2和N2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合成氨工业是化肥工业、硝酸工业的基础。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 E.氢键

且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K K/(mol·L1)-298 2.02×103 398 K1 498 K2 … … 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平衡常数表达式K= 。

②比较K1、K2的大小:K1 K2(填“>”、“=”或“<”)。

③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出NH3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N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④若在另外一个2L的容器中充入0.10molN2和0.30molH2,反应进行半分钟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含NH30.05mol,则v(H2)= mol·L-1·min-1;若继续通入0.10molN2和0.30molH2,则平衡向 移动(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再次达到平衡后, mol四、(本题有1小题,共12分)

21.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 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右装置 来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探究干燥的SO2 能不能使品红褪色, 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① ; ② 。

6

(70%)

(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致。为此,SO2 通人品红水溶液后,引起品红褪色的微粒可能是 。 (3)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退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 其理由

是 。 (4)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mL0.1 mol·L-1的亚硫酸钠,20mL0.1 mol·L-1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大”或“小”填写“______”内容

Na2SO3溶液 NaHSO3溶液 c(SO32-) 大 较上面_____ c(HSO3-) 小 较上面______ c(H2SO3) 小 较上面______ 褪色速度 快 慢 ②根据实验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理由是 。

五、(本题有1小题,共14分)

22.某种芳香族化合物A,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82倍。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经测定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3.2%和7.32%。 (1)A的分子式是 。 (2)已知:

ⅰ. ⅱ.

(R1、R2、R3代表烃基)

又知,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某些生成物(如H2O等)已略去。

7

请回答:

① 步骤Ⅰ的目的是 。 ② 若G为气体,且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E的结构简式是 ;E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 个吸收峰(填数字)。

③ F→H的反应类型是 。

④ F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M(M与FeCl3反应,溶液呈紫色;且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一个七元环),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⑤ A的结构简式是 ;

上述转化中B→D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已知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K具有如下性质:

① K与FeCl3溶液反应,溶液呈紫色; ② K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银镜反应; ③ K分子中苯环上的取代基上无甲基。

请任写一个K的可能结构简式 。

六、计算题(本题有1小题,共8分)

23.还原氧化铜所得的红色固体可能是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已知Cu2O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

(1)现有8.4g氧化铜被氢气完全还原后,得到红色固体6.96g,其中含单质铜与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2)若将6.96g上述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充分反应:

①生成标准状况下1.568L的气体(不考虑NO2的溶解,也不考虑NO2与N2O4的转化),则该气体的成分是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

②把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发浓缩,把析出的晶体过滤,得晶体20.328g。经分析,原溶液中的Cu2+有20%残留在母液中,求所得晶体的化学式: 。

命题:王成冠 校对:林君贤

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39分)

1 B 6 C

2 C

7 A 14 BC

8 C 15 BC

9 D

10 D 16 CD

3 D 11 A

4 B

12 A 17 BD

13 C

18 AD

5 B

二、选择题(本题15分)

第Ⅱ卷(共56分)

三、(本题共22分)

19、(12分)(每空2分,共12分) (1)1s22s22p63s23p63d54s1 (2)ADE

(5)sp3、sp2

BD

20.(10分)

(1)2NO(g)+ 2CO(g)→ 2CO2(g)+ N2(g)+ 1322kJ (2)① K=c2(NH3) /c(N2)·c2(H2) ② > ③ C

④0.075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0.1 mol(1)①二氧化硫没有干燥(或缺少二氧化硫的干燥装置);②没有尾气吸收装置 (2) H2SO3、 HSO3-、SO32

(3)H3O、CH3

+-

(4)MgCNi3

(3)不正确,因为亚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都会水解生成亚硫酸。(4)① 同浓度溶液 Na2SO3 溶液 NaHSO3 溶液 SO32- 较上面 小 HSO3- 较上面 大 H2SO3 较上面 大 褪色速度 ②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亚硫酸根离子; 原因: SO3-离子浓度大,褪色快;而SO32- 浓度小时,褪色慢。 五(本题共14分) 22(14分)

(1)C10H12O2 (2分)

(2)①保护酚羟基(1分) ②HCOOH(1分) 2(1分) ③缩聚反应(1分)

9

④ (2分)

⑤ (2分)

(2分)

(3)

六(本题共8分)

任写一个(2分)

23.(8分)(1)5:1 (2) ①NO、NO2, 11:3 ②Cu(NO3)2·3H2O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