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认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认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认知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 学分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Professional Cognitive Practice 1 总学时 无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 周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开课学院 C0807Z14 集中实践环节 必修 信息工程学院 一、实习的目的

(一)课程地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知实习是通过讲座和实地参观,使得新生对本专业有基本、初步、直观认识的一个教学活动。感知专业学习和研究对象,基本业务范畴,从而明确专业学习目标,提升学习热情,增加专业认同感。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能够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相关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能够识别、量化和分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 2.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 能够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了解电子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 职业规范8.3 理解 理解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7.2 分析 毕业要求 工程与社会6.1、6.2 目标分类 记忆 理解 分析 二、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H H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H、M、L)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M M 三、实习内容与基本要求 序号 实习内容 实习动员:讲解实习目的、方1 式、要求,并进行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 2 专业实验室参观 了解实验室功能和用途 第1天 熟记和掌握内容 基本要求 时间(天) 第1天 组织学生参观典型行业企业,包括电子信息产品设计、生3 产、使用和检测单位。参观中介绍专业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技术要求. 邀请行业典型企业的单位部门领导或资深员工进行讲座与交流,扩展学生专业知识4 面,使学生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正确的专业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研究兴趣. 注:实习时间最小单位为0.5天。

做好记录,和专家进行交流;撰写实习报告 服从实习单位管理,做好各项记录 第2、3天 第4、5天 四、实习的组织形式 序号 1 2 3 参观 参观 讲座 组织形式 环节安排 由专业老师带领参观本专业实验室 由专业老师带领参观电子信息领域生产企业或科研单位 邀请行业典型企业的单位部门领导或资深员工进行讲座与交流。 注:组织形式主要指参观、产品介绍、制作、讲座等方面

五、实习的组织要求

本实习由专业和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实习单位和要求专家开展讲座。实习期间由指导教师全程带队,负责交通、考勤、实习安排和纪律、安全监控。实习前要根据实习单位的性质安排安全教育。实践地点建议选择电子信息领域企业或研究机构,以及计量测试领域的企业或研究机构。

六、实习的作业要求

1. 撰写认知实习报告,记录实习单位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经营环境等, 2. 并对一周的实践进行总结,结合文献查阅,座谈交流。

七、实习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类别 考核形式 成绩评定 考查 平时成绩、实习报告 平时(实习态度、守纪情况、考勤)30%、实习报告70% 成绩登记方式 五级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