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的民俗传统【教学⽬标】
1.了解乐清民俗传统,感悟乡⼟情、爱国情。2.交流各⾃了解的其他乡⼟民俗。【教学重难点】
1.师⽣、学⽣之间进⾏交流,借助对话引导学⽣了解民俗。2.教师对相关知识适当介绍,帮助学⽣理解。【教学内容】
第⼀讲:介绍乐清民俗传统
1、乐清旧有的集市习俗⼀直沿袭⾄今,主要有:蒲歧每年九⽉初⼀到初五:⼤荆每旬三、六、九;虹桥每旬三初⼋;芙蓉每旬⼆初七:⽩⽯每年农历三⽉初⼗等。
2、在乐清,“除⼣”俗称为“廿九黄昏”或”三⼗⽇黄昏”。为欢度这个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各种过年⾷品,如要捣制年糕,故⼜称年糕为“捣糕”。在捣年糕之前,须择⽇掸扫住宅,俗称“掸新”或“换新”。除⼣晚餐,先⾏祭祖,俗称“作除⼣节”.然后以祭余的菜肴举⾏聚餐,俗称“吃分岁酒”。
3、端午节,即五⽉初五,俗称重五节,⼜称端阳节。以清江为界,这天所吃的主要⾷品江北为“锡饼”,江南为粽⼦。端午节在乐成及柳市⼀带还有龙⾈竞渡的习俗,在乐清惯于把龙⾈叫做⽔龙,不叫龙船.避免与元宵节的⼀种灯名相混淆。4、乐清著名糕饼⾷品有⽩象公记⾹糕、⼤荆正记冻⽶糖、虹桥蔡⽇升绿⾖糕、乐成内糖饼等。
5、乐清城乡灯会的表演项⽬有:南岳⾼跷,蒲歧抬阁、闹琼花、打千秋,⽯门狮⼦,⾼地滚龙,县东板凳龙,寺前⾸饰龙,苏吕档龙,鱼灯,河灯,马灯等。
6、乐清民歌很多,可分为:⼭歌(如“对鸟”、”采茶调”、”抛歌”)、⽥歌(亦叫“⽥诗问”或”⽥诗”,如“长⼯叹”、”“⼗⼆⽉叹苦”等).渔歌(如“清江号⼦”、”“钓带鱼”、慎江号⼦”)、牧歌、⼉歌五种。
7、乐清城乡流传的曲艺品种主要有“⿎词”、”道情”、”莲花”、“⽃歌(”对⼝⽩)”、“打花⿎”、”双锤”、”卖技”等。
8、乐清民间舞蹈主要有:四都⼤猫舞——迎王⼗朋容图时表演,以⼤⿎、⼤钗等打击乐器伴奏,配以仪仗及游⾏队伍,舞蹈动作较为单调,但⽓势宏⼤。⽔涨烟筒舞——表现乞丐抓蛇,以”⾐嘛汉”曲调伴舞。表演者⼿拿长柄烟筒,头戴⽠⽪⼩帽.⾝穿长衫,⼀副邋遢相。因其曲调幽默,曾多次改编参加温州地区调演并获奖。
9、“做戏”是乐清固有的俗称。旧时,乐清凡庙宇、词堂⼤都建有戏台,并不定期进⾏表演,俗称”做戏”。当时的演出,按俗名可分为下列⼏种:龙灯戏、洋⼭戏、稻秆塘戏、完谱戏、庙神寿诞戏。第⼆讲:乐清细纹刻纸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东临乐清湾,南临瓯江。建县于东晋宁康⼆年,历史悠
久,⼈⽂荟萃,民间⼯艺源远流长,⼯艺美术品种繁多。其中,乐清细纹刻纸,堪称“中国⼀绝”。
古⽼的吴越民俗遗存、浓郁的海洋⽂化⽓息和鲜明的商贸⽂化特⾊构成了瓯江流域民俗⽂化三要素。乐清细纹刻纸发源于乐清民间剪纸的“龙船花”,⾄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代⼤德年间(公元1297-1307)《乐清县志》记载:“社⾥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它的形成与发展,紧紧依托当地的民俗⽂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地域⽂化内涵,更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其⼑法精妙⼊微、挺拔有⼒,图案细如发丝,⼯⽽不腻,纤⽽不繁,表现⼒⼗分丰富。细是细纹刻纸的⼀个突出特点,在早期龙船花刻纸中,最细的能在鲁班尺⼀⼨见⽅的纸上刻出52根线条,这种细纹刻纸被称为剪纸微雕艺术,细纹刻纸的的纤细使各种民间图案纹样在⼏平⽅厘⽶⼤的纸上显现得栩栩如⽣,被称为“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经历代艺⼈不懈的努⼒、创新与发展,乐清细纹刻纸精美之作不断涌现,越来越以它独特的艺术材料和艺术风格引起世⼈的关注。
乐清细纹刻纸隽秀、纤巧、精致,在中国乃⾄世界,都是独⼀⽆⼆的,具有很⾼的⽂化艺术价值。有专家说:“细纹刻纸不光是乐清的⽂化遗产,也是全国、全世界的⽂化遗产。”
第⼆讲:乐清过年习俗⼀、春节
春节,俗以五天为期,也就是正⽉初⼀⾄初五。但农村到灯期终尽前都叫“正⽉头”,有与元宵连⽽称之的习惯。初⼀清早起来燃放双声爆⽵三个,或兼放百⼦炮⼀串,俗称“开门炮”,表⽰迎接新年。家庭主妇也随着起来烧佛茶,盛以江西瓷盏,供于家先与六神神位之前,并焚⾹燃烛,三拜⽽⽌。继煎红枣,以备款待拜年客⼈。⽼年⼈或当家⼈⼀起床便到社庙或附近寺院点佛灯,⽽且还有争先点第⼀双蜡烛的习俗,祈求保佑新年吉利。初⼀不出门
初⼀不出本地探亲访友。县东⽩溪等地初⼆、初三也列为出门的禁忌⽇⼦,如有⼊乡不问俗者贸然登门,必将受到当⾯指责。初⼀不扫地,倘⾮扫不可,则须由外向内施帚。三⽇内不得出尿盆粪桶。五⽇内不得敲击地盘,即桶之类的事,也须在地盘外进⾏。望正⽉
县西从初三起,未望年夜的挑着⾦盒去看望岳⽗母、舅⽗母、⼲⽗母,兼⾏拜年,俗称“望正⽉”。礼物以松糕或捣糕为主,其次为鱼、⾁。此外,还有荔枝、桂圆等的红封元宝纸包。习俗规定⽼亲四样,新亲六样。回盂礼品除两个红封纸包外,还有茶⾷包和柑橘、荸荠之类。上述被望的(包括望年夜在内)长辈亲戚,⼀般都在灯期开始前回拜。倘婿、甥、⼲⼉的祖⽗母、⽗母已作古⼈,则可遣⼉⼦前去回拜。凡正⽉第⼀次探亲访友,不论辈分⾼低,都须携红封元宝包两个。被探望者必须泡茶,煮点⼼,甚或设宴款待。否则,习俗认为失礼。⼆、元宵节
元宵节即正⽉⼗五。元宵迎灯是传统习俗。主要的灯有下列⼏种。
龙船灯盛⾏于县西。龙船灯,下有弧形⽊条,俗称“龙船采”,整个⾻架就是以此为“脊柱”由⽵条和篾丝构成。前头,下有⼝状部分,含珠垂须,作为龙的象征性标志,故称“龙船”;上有亭台楼阁,内装戏曲⼈物,故⼜称“楼船”。左右和后⽅系复壁状结构,内壁贴透光⽩纸,外壁贴栏式淡绿⾊刻纸图案。上插各⾊三⾓⼩旗。内点许多烛灯。还有⼀种左右和后⽅也扎亭台楼阁,并把其中所有戏曲⼈物各以细铁丝分别联结在龙船采上所装的⼀个机关中。以⼿摇动机关,所有戏曲⼈物便⼀齐开始表演。这种龙船,俗称“⾸饰龙”或“⼿扇龙”,因⽽⼜称前者为“平龙”,以⽰区别。另有⼀种和龙船配套的灯叫“龙船⽉”,因它的形状像上弦的⽉亮,故名。龙船⽉的体型很⼩,没有亭台楼阁,也不贴饰刻纸图案,只在左右两边绘以龙鳞。
档也称“档龙”。由⼀截截厚(俗称档⾝)薄(俗称档板)相间的狭长⽊料,以⽊雕戏曲⼈物的座柄为栓联结起来,屈伸⾃如。档的两头分别装有镂雕、浮雕和漆绘兼施的龙头龙尾。档板上装灯笼和旗杆,杆顶系三⾓⼩旗和铜铃。档⾝下装⽊柄,供⼈握持负⾏。档⾝和档板各有图案花纹,或雕或绘。档的长短不⼀,以⼗⼀⾄⼗七⼈负⾏。所谓龙灯,其实是指档。档以县西为最多。凡⼭区都盛⾏“板凳龙”,以芙蓉最著名。板凳龙与档类似,但没有精致的雕刻,甚⾄⽩溪的龙头龙尾还是⽤篾编纸糊的。滚龙为⼗多个横筒状篾⾻篝灯,上以整幅的红⾊或黄⾊绸布联结起来,前装龙头,后装龙尾。两盏灯相隔约六⽶,灯下装有⽊柄,供握持负⾏或舞蹈。舞的形式是模仿蛇、鳝等爬⾍屈伸、结解的动作和还原动作。这种灯散见于全县各地。
鱼灯通常以⼗⼆盏组成⼀队,俗称“⼗⼆化龙”。鱼灯是仿照江海中⼏种常见的鱼制成,纸糊篾⾻,以彩⾊绘鳞,下装⽊柄,供握持负⾏或舞蹈。舞蹈所表演的是模仿鱼类个体和群体的各种泅⽔动作。这种灯散见于全县各地。
马灯仿马的形状制成,分两部分,分别绑在⼈体前后,⼈居其中,⾛起来煞像骑马。“骑马”的都是少年⼉童,俗称“马头军”。马灯的活动称调马灯,也称跑马灯或⾛马灯,起源于县西的屿头村,这和该村世代有许多善弄丝⽵的道⼠分不开的。表演的有《哪吒落⼭》《⾼机和吴三春》等戏曲。
民国15年(1926年),县西马道村继起,以表演《昭君出塞》著名。扮昭君的唱,其作的和。马头军⼿执马鞭,按“8”“”等字阵⽤舞蹈动作前⾏,并有单打、双打、倒⾛等武功动作配合。曲词优美动听,感染⼒很强。
长龙纸糊篾⾻,以彩⾊绘鳞,像⼀条完整的龙缠在⽑⽵上,俗称“龙缠柱”。迎时由数⼈竖⽵持⾏,并有⽕炬配合。这种灯仅流⾏于乐成镇。
⾛马灯⽤许多幅骏马或戏曲⼈物的剪纸图像,装于六⾓、⼋⾓或圆形纸灯中,借烛光放出的热量,促使空⽓流动⽽转动风轮,连续映现出图像。这种灯以⼤荆镇最著名。此外,⼤荆还有宫灯、纱灯、狮⼦灯、鲤鱼灯、虾灯、蟹灯和提灯等。
扎⾁灯虹桥、⼤荆两地,在迎灯⾏列中,都有彪形⼤汉数⼈,做武⼠打扮,即头戴兜鍪,⾜缠绑腿,两臂向左右伸直,并扎⼊铁钩,悬以⾹炉,以⽊叉拄于腰间,表⽰受阴司处罚。
抬阁抬阁似敞车车厢⽽稍⼩,且拦板也⽐较矮,四周披缎或布,上盖⽊板为“戏台”,两旁有⽊杠供抬⾏。凡戏曲⼈物都是当地的少年⼉童所扮,他们藉隐蔽的铁条、⽊头等⽀撑,以固定⼿⾜动作。另外,也有步⾏演出的。我县抬阁流⾏于蒲岐、南岳两地,历史悠久,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拔龙马正⽉初⼋上午,乐成镇北门七圣殿(祀“⽵林七贤”)的神佛坐骑和龙被拖出在街上奔跑,俗称“拔龙马”。初九起抬长龙
在街上游⾏,两龙或数龙相遇,各⼒举以⽐⾼,夜间还燃篾缆、打⽕球进⾏配合,直到⼗五⽇始⽌。
鳌⼭元宵前后,⼤荆关帝庙演戏颇称热闹,⽽东门娘娘庙的“鳌⼭”,更是热闹⾮凡。鳌⼭以⽵⽊为架,扎有⼭岳、城墙、房屋等,糊上彩纸,配以各种戏曲和民间故事⼈的。⼈物头像⽤泥捏塑,绘以油彩脸谱,穿上彩纸⾐服,并有禽兽等动物。后台设置绠盘,⽤钢丝、绳线系住鳌⼭上的⼈物。当绠盘旋紧时,全体⼈物开始表演动作,栩栩如⽣。节⽬有《岳飞枪挑⼩梁王》、《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等。民间故事则有《乡下⼈进城》、《和尚关箱⼦》、《破⾬伞挡⽼虎》等。台后还有锣⿎、乐器配合,热闹⾮凡。送坟灯
⾄⼗五夜,家家户户点起蜡烛,俗叫间间亮。墙壁门窗、⽔缸头、⽶缸脚和菜橱、床前等处,⽆不烛光融融,⼗分明亮。是夜,家家都做甜或咸的“糊糟羹”吃。⼤荆各地还有送坟灯的习俗,即全家出动,将⼀盏点有红烛的纸灯送到⼭上,插在祖先坟头,让祖先共度⼈间元宵节。祭祖
元宵节,芙蓉各地还有祭祖的习俗。是⽇,把祠堂打扫⼲净,张贴对联,悬挂珠灯、纱灯并祖先容图。设⼋仙桌数张和牲架⼆副于中堂,供上⾷品和猪⽺。由辈分最⼩、年纪最⼤的长房⼦孙主祭。⼠⼈为赞礼,宣读祭⽂。祭毕聚餐,酒席多达数⼗桌。是⽇,凡男丁年满⼗六的,由宗族赐“字”,年满六⼗的,赐“号”。2011年2⽉12⽇摘⾃《乐清传统民俗》乐清过年⼗⼤习俗⼀、冬节吃汤圆
冬⾄俗称“冬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糍。吃⿇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丸,就算长⼀岁”的说法。⼆、晒酱油⾁和鳗鲞
乐清⼈习惯⼤约在农历⼗⼀⽉份就开始晒酱油⾁和鳗鱼鲞。⽤⽣瘦猪⾁、⽣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别有风味。三、捣年糕
也叫“捣糖糕”。蒸好的糯⽶捣成糕,如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可压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等图样的甜糕,即年年⾼升的意思。四、祭灶
农历⼗⼆⽉廿四,家家户户还要“拜镬灶佛”。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皇⼤帝汇报凡⼈功过的⽇⼦,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皇⼤帝⾯前不说坏话。五、掸新
每年农历⼗⼆⽉廿四前后,沿袭腊⽉“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准备⼲⼲净净迎春。六、贴春联
除⼣那天,各家⼤门、屋柱和房窗两边都⽤红纸贴上春联,俗叫“门对”。门楣上贴四个字,俗叫“横批”,单扇门贴“⼤吉”两字。正屋、厅堂、书斋以及猪、⽺、⽜栏,都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内容⼤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业丰收。七、分岁酒
乐清⼈很讲究吃“分岁酒”,⼜称“年夜饭”。
吃分岁酒⾮常讲究吉祥。过去酒席上会⽤⼗只朱砂⾼脚红碗,盛着⼗样冷盘,叫“⼗全”。其中除鸡、⾁外,要有花⽣(结⼦)、柑桔(⼤吉)、鲤鱼(跳龙门)、⾖腐(家门清洁)等,⽽且每碗必须要有⼀块切成薄⽚的圆形红萝⼘头盖在顶端,以⽰讨彩。⼋、开门炮
正⽉初⼀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爆⽵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富,俗谓“接年”。九、拜年
正⽉初⼀早晨起来,先在⾃⼰家⾥,晚辈按顺序向长辈叩拜⾏礼,称“拜年”。从正⽉初⼆起,邻⾥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
⼗、穿新⾐
正⽉初⼀,⼈们都要穿新⾐,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因为民间以红⾊象征吉祥,⼉童穿着⼤红⾊⾐服,年轻妇⼥当然满⾝红艳,连⽼妇也系着⼤红裙。开门炮
初⼀凌晨,家家户户第⼀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爆⽵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般是先放⼩鞭炮⼀串,称\"百⼦炮\";再放双声⼤爆⽵,⼤爆⽵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年的疫疠灾晦,并表⽰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会五⾕丰登。有些地⽅在打开门炮时,还⼝中念念有辞:“开⼤门,放⼤炮;财亦到,喜亦到。”⼀般鞭炮的外⽪和⾥⽪均⼀⾊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喜⽓洋洋。饮⾷习俗
雁荡⼀带,正⽉初⼀早餐吃粽⼦。除⼣夜,每家要煮⼀锅⽶粽,等岁⾸之⽇早起,全家⾷⽤。据说,吃粽⼦有两义,⼀是因为粽和\"宗\"同⾳,取怀念祖宗之意;⼆是因为粽⼜和\"中\"字同⾳,取功名得中之意。在乐清,⼀般⼈家⽤红枣、柿饼、汤圆。在⽩⽯镇,初⼀晚餐吃汤包、糊邋羹、状元糕。⼊睡时,床前摆鞋,求天宫赐福。第三讲:拓展——绍兴过年习俗
在绍兴,⼀跨⼊农历⼗⼆⽉,⼈们就忙着准备过年:买酒、春糕、裹粽、掸尘、杀鸡宰鹅、买鱼买⾁,准备新年穿戴的⾐着鞋帽,购置馈赠亲友的礼物等等,可谓忙得不可开交,唯恐筹措不周,闹出笑话。
腊⽉⼆⼗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种富有粘性的糖,借此粘住灶神的⽛齿,使他没法向⽟皇⼤帝陈说⼈们的过失。送灶神之后,除⼣之前,每户⼈家总要选择⼀个祝福的吉⽇,这是每家⼀年之中最为隆重的⼤祭典。所祭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叫祝福菩萨、⼤菩萨,据说是宋代的皇帝。南宋灭亡后,遗⾂们慑于元朝统治者的淫威,不敢公开设祭⼤宋君王,因此只好在夜深⼈静时悄悄地进⾏。这种带有民族意识的祭记,后来不仅⼴为流传,⽽且增添了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的意义。照⽼年⼈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惮扫、洗刷得⼲⼲净净。“五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制的朱漆⼤盘⾥。其摆法都有⼀定的规矩,如鸡鹅要跪着,头朝福神,表⽰欢迎;⼀尾活鲤鱼⽤红绳穿过其背刺吊在“龙门架”上,⽤红纸贴住⾊眼睛,是取“鲤鱼跳龙门”之意。祭典若在深夜举⾏,⽓氛更为庄严肃穆。男丁按辈份⾏三跪九叩⼤礼,妇⼥和个别忌⽣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百⾝莫陵的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的太太、⼩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
祝福后便祭祖(俗称“请回堂羹饭”)。祝福时桌⼦是照桌⾯的⽊纹横摆的,祭祖时则改为直摆;祝福时祭扫者朝外⾏礼,祭祖时则朝内跪拜。祭祖后,便⽤煮福礼的汁汤烧年糕或⾯吃,名⽇“散福”,表⽰神所赐之“福”放给了⼀家⼈。过年的习俗,绍兴和外地⼤同⼩异。“除⼣吃喝,尤已穿着”,这是过年的⾼潮。在新年旧岁交替的⼀个⽉⾥,⼈们就是这么忙碌着的。东阳抲年⿁
旧时,浙江东阳⼀带,进⼊岁末腊⽉,民间有⼀种“抲年⿁”的风俗。
“抲年⿁”从腊⽉初⼀开始,到⼗五结束。因为,这时候旧岁将要辞去,新年就要到来,为了千家万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过新年,因此要把⼀切⼈间之⿁抲除⼲净,以免祸患滋⽣。
“抲年⿁”者,都为街头乞丐或⽆业游民,头戴⼀顶武状元帽,脸挂⼀串红胡⼦,⼿执宝剑,腰系铁索,很象钟馗打扮,挨家串户地进⾏吆喝抲⿁。后⾯跟⼀随从,为其呐喊助威,主演者吆喝⼀句,随从者接应⼀声“抲”!这样边演边跑,遍及全村⾓落,以⽰把⿁导、怪抲完斩绝。最后由各家各户给予扮演者应有的谢情报酬。
浙东“抲年⿁”的风俗,源远流长,起于唐朝。传说唐明皇⼀次受疟疾⿁作崇,久病不愈。⼀天,他梦见有个⼤⿁,捉住疟⿁⽽啖之,从此病就好了。唐明皇问⼤⿁叫什么名字?回答说叫钟馗,就是前番应试武举,其貌不扬,末被录取,因⽽撞死阶前。唐明皇醒后,就叫画⼯吴道⼦画成画像,并封他为⿁王。这就是后世传说能淡⿁避邪的钟馗,以后⼀直流传下来。
每当家家户户准备杀猪宰⽺,祈神祭祖,欢欢喜喜迎接新岁之际,有⼈就利⽤钟馗来为各家各户“抲年⿁”,借以讨取吉利的年彩,也乘机搞些钱来维持⽣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