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位数加法说课稿

三位数加法说课稿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一、教材分析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数学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时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延续,在计算方法上是相同的。这个内容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学生学习笔算的一个难点,是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的一个小结点。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在教材的安排中还包含了估算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加法计算,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为后面学习连续退位的减法作好铺垫。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在教学时我准备了课件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直观形象性,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而且学生之前已学过加法计算,并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数学课堂上,孩子们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些情况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

因为这节课是连续进位,所以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数感。

情感态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理解运用 “无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和“不要忘记加进位“1”。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

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无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和“不要忘记加进位‘1’)

二、说教法 教法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活 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这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课可能会多一些枯燥,所以现在的教材都是在生活情境中呈现计算,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也使得乏味的计算多了些生动。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的重点,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用动态的图像、对比的色彩将连续进位强调出来,同时也意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主要通过迁移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观察、尝试、交流进行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三、说学法 说学法: 新课标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基于这样的理念, 我确定了以下的学习方法:1、自主观察思考法 2.合作交流法 2、分组

讨论法 3、动手操作法

分组讨论与自主探究相结合。让学生“活”起来,是优课的一个重要特征,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在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真正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其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创造的机会,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首先创设了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通过与物运有关的情景,让学生根据题意收集信息并且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能够根据列式找到相同点,从而抓住问题中的重点的词语进行分析从而来决实际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学会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来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二)探究新知 通过估算再进行准确计算,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对实际的准确结果有一定的检验作用,体现估算的重要作用。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叙述算理,比如说先边做边说----指名说----和同桌互说并纠正改错---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明确连续进位加法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最后总结今后遇到这样的计算应该怎样算呢?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通过知识的迁移进行后续知识的学习。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说算理,以达到计算方法扎实掌握。在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够明确今后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三)练习巩固 教师延续了课堂的情景,通过啄木鸟改错和小猫钓鱼的形式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饶有兴趣的情景促使学生参与其中的计算,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对学生解决问题进行了训练,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

五、九、说预设教学效果与反思 (一)、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进位的1可能忘记写或加。 2、有些学生摆竖式时,可能会出现数位没对齐,结果不写在横式上。 (二)、反思: 1、练习的量不够 ,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 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基础训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了错误。 2、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 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