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临床观察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90 ・ 生垦垫 床2015年1月笫15卷第1期Chinese Remedies&Clinics。Jal1uary 2015,Vo1.15。N0.1 Vase Biol,2000,2O:2619-2624. cular mortality:an individual participant meta-analysis[J].JA— MA,2005,294:1799—1809. [10]Turner RC,Millns H,Neil HA,et a1.Risk factors for coronayr artery disease in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United [3]Anuurad E,Rubin J,Chiem A,et 1a.High levels of inflnaanatory biomarker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llele—speciic f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23)[J].BMJ。 1998,316:823—828. apolipoprotein(a)levels in afircan—americans[J].J Clin En— doerinol Metab,2008,93:1482-1488. 【11]Barter PJ,Nicholls s,Rye KA,et a1.Antiinflmmatory propertaies of HDL[J ̄.Circ Res,2004,95:764.772. [4]Srisawasdi P,Chaloeysup s,Teerajetgul Y,et a1.Estimation of plasma small dense LDL cholesterol from clssiac lipid measures [12]Simo R,Garcia—Ramirez M,Higuera M,et 1a.Apolipoprotein A1 is overexpressed in the retina of dibetaic patients[J].Am J Oph— thalmol,2009,147:319-325 e311. [J].Am J Clin Pathol[J],2011,136:20—29. [5]Ross R.Atheroscleor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3.N Engl J Med,1999,340:115—126. [13]Jaleel A,Hendesron GC,Madden BJ,et a1.Identiifcation of de novo synthesized and relatively older proteins: accelerated ox— idative damage to de no ̄o synthesized apoA一1 in type ldiabetes [6]Danesh J,Wheeler JG,Hirschfield GM,et a1.C—reactive protein and other circulating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N Engl J Med,2004,350:1387—1397. [7]Bogavac—Stanojevic N,Jelie-Ivanovic z,Spasojevic—Kalimanovska V,et a1.Lipid and ilammatorfny markers for the prediction of [J].Diabetes,2010,59:2366・2374. [14]Boemi M,Leviev I,Sirolla C,et a1.Serum paraoxonase is reduced in type 1 dibetaic patients compared to nondiabetic,first degree elratives:iluence on the afnbility ofHDL to protect LDL from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multi-marker approach[J].Clin Biochem,2007,40:1000—1006. oxidation[J].Atherosclerosis,2001,155:229—235. [15]Davidson MH.Apolipoprotein measurements:is more widespread [8]D’Angelo A,Ruotolo G,Garancini P,et a1.Lipoprotein(a),fib— rinogen and vascular mortality in an elderly tlortheYn Italian pop— nse clinically indicated?[J].Clin Cardiol,2009,32:482-486. [16]McLean JW,Tomlinson JE,Kuang WJ,et al,eDNA sequence of human apolipoprotein(a)is homologous to plasminogen[J].Na— ture,1987,330:132-137. ulation[J].Haematologica,2006,91:1613-1620. [9]Panhre F,Pearson TA,Well HF,et a1.High levels of Lp(a)with a small apo(a)isoform are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 esea in African American and white men[J].Arterioseler Thromb (收稿日期:2014—03—31)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临床观察 刘晓玲杨牡丹高峻张素珍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及病死 率逐年呈增长的趋势。化疗是大肠癌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 的治疗方法.不论是在根治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患者姑息治 疗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由于对肿瘤细 胞缺乏足够的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 织细胞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毒性反应成为影响化疗 药物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减轻化疗毒副作 断,近1个月内未接受化疗及免疫治疗,Karnofsky评分I>70 分。男性36例,女性29例;年龄26—75岁,中位年龄58岁。 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预计生存期>3个月。其中根 治术后辅助治疗36例,晚期大肠癌29例.转移部位包括腹 腔淋巴结、肝、肺、卵巢等。有X线、超声、CT等客观的临床评 价指标。6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32例,对 照组3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治疗方法:试验组给予脾多肽注射液联合“FOLFOX4” 用,特别是对免疫功能的损伤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应用脾 多肽注射液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大肠癌,观察患者毒副反应、 免疫功能变化、生活质量及晚期患者的近期疗效。现总结报 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方案全身化疗,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全身化疗。具体 为:奥沙利铂(L—OHP)85 mg/mz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 酸钙(CF)200 mg/m 静脉滴注2 h,第1-2天;5一氟脲嘧啶(5一 Fu)400 mg/m 静脉推注,第1-2天;5 Fu 600 mg/m 持续微量 化疗泵滴注22 h第1~2天。持续静脉滴注泵采用美国百特 公司(Baxter)的便携式泵(规格2C1009K,流速5 ml/h)。试验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12月我科收治大肠癌患者65 例,其中结肠癌37例,直肠癌28例,均有明确的病理学诊 DOI:10.1 1655/zgywylc2015.O1.040 组同时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脾多肽注射液6 ml(吉 林丰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 ml/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第 1 ̄10日。14 d为1个周期,至少用3个周期。每周期化疗前 作者单位: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二科 通信作者:张素珍,Email ̄zlyylxl2008@163.corn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年1月第15卷第1期Chinese Remedies&Clinics,January 2015,v0I.15,No.1 ・ 91 ・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后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化疗间歇期每周化验血常规1次。 KPS评分的变化及近期疗效。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2结 果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全血溶血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 细胞及其亚群,免疫功能化验时间为化疗前1 ̄2 d和化疗3 个疗程后7-8 d。化疗结束后4周评价疗效。 1.3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 2.1疗效:可评价疗效患者29例,试验组14例,其中CR 1 例,PR 5例,SD 6例,PD 2例。对照组15例,其中PR 5例, sD 7例,PD 3例。试验组有效率43%(6/14),对照组33%(5/ 1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279,P=0.597)。CR 1例为 术后肝转移,化疗3个周期后肝转移灶消失。 2.2毒副反应: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感觉 神经毒性(表现为肢端麻木,冷刺激加重,停药后减轻)。对照 组有2例口腔黏膜炎,均为1级;试验组、对照组各1例肝功 能损害,均为1级。腹泻3例,均为1级,试验组1例,对照组 2例。无喉痉挛发生。见表2。 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 定(SD)和进展(PD)。PR+CR所占本组病例总数百分比为有 效率。毒副作用的评价采用WHO对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 的分级标准,分为0~1V度。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量资料数据以 表示。采用2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 较2组患者化疗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CD3 、CD4+细胞及 CD4 ̄/CD8+的变化。采用 检验比较2组化疗后毒副反应、 表2 2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注: 与对照组比较 5.726,P=0.017 2.3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2组患者化疗前CD3+、CD4 、 CD4 ̄/CD8+.N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O.05)。化疗后试 验组较对照组同期CD3 、CD4+,CD4+/CD8 、NK明显增高,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比较( ) 注:a与试验组化疗后比较P<0.05 2.4化疗前后KPS评分情况:试验组化疗后KPS评分增 协同作用口]。 加≥1O分的21例;对照组化疗后KPS评分增加≥10分的 l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565,P=-0.018)。 3讨 论 脾多肽注射液系由健康小牛脾脏提取物制成的相对分 子质量小于6 000的多肽、游离氨基酸、核酸、总糖的无菌水 溶液,每1 ml含多肽4 mg,游离氨基酸5 mg,核酸1 mg,总 糖不低于100 txg。目前研究表明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能显著 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脏器指数、吞噬指数、NK细胞杀伤活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近30年明显升高,发 病年龄明显提前。其初治时分期以中晚期为主,约60%~70% 的患者需要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FOLFOX4”方案是 大肠癌化疗的主要方案之一。L.OHP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 化学名为左旋反式二氨环已烷草酸铂,它以DNA为靶作用 部位,铂原子与DNA链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阻断DNA的 复制和转录。L—OHP和DNA结合较快,对RNA亦有一定作 用。L—OHP与顺铂无交叉耐药,与5.Fu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 性、血清特异抗羊红细胞的IgG水平以及升高外周血白细胞 及淋巴细胞计数,增强其免疫功能 。伍国胜等[3]研究显示脾 多肽作为免疫调节剂。可有效改善油船烧伤患者免疫力。 本研究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化疗后骨髓抑制明显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726,P=0.017),提示脾多肽可 刺激骨髓细胞增殖,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2组患者化疗 ・ 92 ・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年1月第15卷第1期Chinese Remedie8&CliniCS January 2015,V01.15,N 0.1 o前CD3 、CD4+,CD4 ̄/CD8 、N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尸> 0.05)。化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同期CD3+,.CD4 ̄.CD4+/CD8+、 NK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脾多肽可 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增加疗效,已成为目 前研究的热点。应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全身 化疗治疗大肠癌,可明显减轻化疗骨髓抑制,改善患者免疫 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燕,石远凯.I}缶床肿瘤内科手册.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7:826—827. 明显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全身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 损伤,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试验组化疗后KPS评 分增加≥10分的21例,对照组化疗后KPS评分增加≥1O分 的l2例,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565,P=-0.018)。目 前研究表明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糖醇解. [2]孙燕,王冬梅-/J、牛脾提取物注射液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 疫调节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2(34):58-60. [3]伍国胜,宿永康,孟男,等.脾多肽对油船烧伤患者免疫调节作 用的I临床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3,20 (5):318—320. 使能量代谢发生障碍,并使细胞停滞于细胞周期GCG 期,从 而发挥其独特的抗癌作用_4_。张铁[s]应用脾多肽联合化疗治 疗蒽环类失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结果显示脾多肽联合化疗 可提高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本研究试验组有效 率43%,对照组有效率33%,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是:①样本量小;②仅对比了近期疗 效。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随访对比两者远期疗效及生存 时间。 [4]朱筱勇.,J、牛脾提取物注射液减少乳腺癌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 [J]-月中瘤,2011,8(31):775—776. [5]张铁.脾多肽联合卡倍他滨/多西紫杉醇治疗蒽环类失败复发 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5): 624—626. 患者不能耐受化疗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内科治疗失败的 (收稿日期:2014 09—09)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 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崔志武 我科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I)联合早期 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I资料与方法 练包括:①保持良肢位;②床上移动训练;③坐位平衡;④站 立移动训练;⑤语言练习等。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 肝功能、血糖、心电图检查。 I.I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神经 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0例,均为首发病例,病程在6 h至5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35分。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 1.3神经功能缺损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全国第四届脑 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在 入院时、治疗2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判定。临 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I1].并经头 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慢 性肝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在外。将7O例患者随机分 床疗效评定标准: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 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45%,病残程度4~6级。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 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5例,男性24例,女性11例,平 均年龄66.4岁;治疗组35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平均年 龄65.8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情程度具有 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少或增加不足17%。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 上或死亡。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治疗有效,无变化、恶 化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独立 样本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结 果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抑制血小板聚集、调 节血脂、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对照组患者用0.9%氯化钠 250 ml+dx牛血去蛋白提取物20 m1每日1次,连续15 d。治 疗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 脂注射液80 mg联合康复治疗,每日1次,连续15 d,康复训 DOI:10.1 1655/zgywyle2015.01.041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在治疗2周后较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 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作者单位:033000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