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刍议
毛媛媛
(香港理工大学)
【摘要】文章对三家创业板环保类上市公司的案例进行研究,从机构持股比例角度阐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机理。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对三家上市公司的机构持股比例、内部控制情况的分析后认为,如果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其内部控制就越有效。
【关键词】内部控制 机构投资
一、机构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理论基础(一)机构投资者持股
机构投资者的引入能够缓解由于股权过于分散所引起的“免费搭车”问题,可以加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Shleifer,Vishny,1986)。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控制,制约并处理一些代理问题(Maug,1998)。李向前(2002)认为,当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越高时,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监督的成本就会越低,从而更有动力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行为及相关制度进行监督,提高公司价值。Chakravarty(2001)发现,机构投资者较高的持股比例能够使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有效信息。通过对收入成本模型的分析,蔡玉龙(2005)指出,机构投资者的加入可以推动对上市公司治理和相关制度更有效的监督。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
张颖、郑洪涛(2010)认为,企业发展阶段、资产规模、财务状况和企业发展理念等会对公司产生影响,而三个最重要的因素分别是审计委员会的工作质量、实际控制人属性和股权集中度。曹建新等(2009)认为,内部控制有效性高的公司,其特点为规模较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和经营利润为正数等。吴益兵等(2009)指出,公司规模、经营情况、盈利水平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对公司内部控制有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控股股东和股权集中度等都会对其产生很大影响。杨有红等(2011)研究得出,法律规定、市场发展阶段与股东性质的差异能够对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有阐释作用。曹建新等(2011)指出,增加机构投资者可以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从而达到改善其内部治理机制和结构,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目的。
(三)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衡量
Hermanson(2000)指出,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能
促进公司对内控系统进行完善,为投资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Bronson(2006)认为,对含有内部控制有效性陈述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进行披露,虽然给公司和管理层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法律责任,但同时也向投资者发出了积极信息,使投资者能够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区别对待,增强对公司的信任感。林斌和饶静(2009)的研究显示,投资者希望了解更多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但这样的诉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因此,根据信号传递理论,投资者会认为,当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越强时,就越有可能去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杨德明等(2009)指出,如果上市公司愿意对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进行披露,则能够反映出此公司拥有有效的内部控制。杨玉凤等(2010)认为,显性代理成本在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后并没有显著降低,但隐性代理成本却很大程度地降低了。
二、研究问题与思路
1.问题的提出。现有的研究结果显示,股权制衡、股东性质、公司治理结构、高管薪酬、盈利能力、公司规模及发展前景等因素都是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而机构持股比例会对其产生一定的附加效应。那么,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否解释较好的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这就需要进行相关研究来检验。
2.研究的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选取三家在同一板块、同一行业、财务状况良好、成长性良好、具有不同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的上市公司,通过对其机构持股比例情况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描述与对比,对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否解释较好的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本文的预期结果为,如果上市公司拥有越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其内部控制就越有效。
3.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2010—2012年深圳
24
新会计 2014.2
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三家环保类上市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及实施时间表,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和主板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强制施行《配套指引》,但中小板和创业板还处于择机实施的状态。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这使得本文的研究样本更具有差异性与可研究性。所以,本文选择“三聚环保”、“永清环保”和“开能环保”三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样本。在数据来源方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信息、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和公司基本经营情况来自和讯网及新浪财经,查阅和统计的工作由手工完成;资产规模、每股盈余、净资产收益率、总股本及流通A股数等数据由上市公司年度审计报告中取得。
三、案例分析(一)案例公司介绍
1.三聚环保。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十五年,主要进行基础性能源工业企业的各种生产环节环保方面的支持服务,并于三年前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内、国际知名品牌,是我国两大石油企业的直接供应商,公司商标已被北京市认证为著名品牌。
2.永清环保。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九年前。作为环保工程方面的咨询公司,其主要服务对象为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企业。作为湖南省内污染治理领域的领头企业,永清环保承担了其所在地大部分二氧化硫的减排工作,并在最近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永清环保拥有国内少有的知识产权,并于二年前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3.开能环保。上海开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1世纪初,被评选为中国驰名商标,并于二年前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该公司主要处理的是我国境内的居民饮用水处理业务,是相关行业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同时也是这个领域的高新企业。开能环保生产的设备已经通过了欧美各国许多权威机构的认证,在业内获得广泛的好评。开能环保拥有本领域中的许多项产品专利,同时带头实现工厂污水的零排放,并帮助其他企业进行污水处理。
(二)案例公司机构持股情况
1.三聚环保。在2011—2012年中,三聚环保总股本由于送、转股,其他上市及股份性质变动从19 454万股增长至38 908万股,其流通A股数量从8 995.09万股增长至20 356.5万股,机构持股比例分别为17.55%、10.83%、29.08%、23.84%、35.07%。上述期间,机构投资者平均持股4 118.6万股,占其流通A股23.27%。
2.永清环保。在2011—2012年中,由于送、转股的
Modern Accounting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影响,永清环保的总股本从6 678万股增长至13 356万股,其流通A股数量从1 670万股增长到3 640万股,机构持股比例分别为15.33%、24.73%、11.87%、6.59%、9.75%。上述期间,投资者平均持股346.6万股,占其流通A股13.65%。
3.开能环保。在2011—2012年中,由于其他上市、股份性质变动以及送、转股的影响,开能环保总股本从11 000万股增长至14 300万股,流通A股数量从2 200万股增长至6 726.28万股,机构持股比例分别为0.73%、0.65%、3.67%、4.84%、0%。上述期间,机构投资者平均持股67.6万股,占其流通A股1.98%。
(三)其他影响因素控制
机构投资者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一旦入股上市公司,对于公司经营、管理等问题的表决权会比较大,因此它们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公司管理层的活动进行制约,使管理层不得不对机构投资者的意见引起重视,从而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督。
(四)案例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情况
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最终结论方面,三聚环保的自我评价结论三年来一直趋势稳定、向好(从需要完善到未发现重大缺陷);永清环保的内控自我评价在三年中较为稳定(未发现重大缺陷且基本展示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运转情况);开能环保的自我评价则一直停留在较为基本的层次,在近三年内并未有显著发展(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在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发布方面,虽然国家并未在创业板上市公司强制施行鉴证意见披露的要求,但三聚环保自2010年上市以来连续三年都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了审计并披露,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相比之下,永清环保的内控有效性就较为薄弱,在上市第一年只对证券公司内控核查意见进行了披露,并没有进行鉴证,直到第二年才进行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鉴证。开能环保在上市第一年甚至没有披露任何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和鉴证报告或核查意见,到第二年才进行了内部控制的鉴证。在重大关联交易方面,经年报披露,除永清环保在2010年无关联交易外,三年间三家公司虽都存在一定的关联交易,但都是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没有对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造成损害。在诉讼、违法方面,三家样本公司均没有披露相关信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三聚环保的情况最好,应排在首位,永清环保次之,开能环保最次,而它们的机构持股比例排序也与此相同。尽管到目前为止,研究或实践中还没有出现普遍公认的内部控制指数来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判,而且以上的结论也可能存在巧合,但是基于对三家公司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进行
2014.2 新会计
25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Modern Accounting
[6] CHAKRAVARTY S.Stealth-trading: which trader’s trades move
stock pric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1(2).
[7] 蔡玉龙.论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关系[J].经济问
题,2005(8).
[8] 曹建新,王春丽.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
证研究——以200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C]//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北京:北京工商大学,2009.
[9] 曹建新,陈志宇.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
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1(18).
[10] 续芹,叶陈刚.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作用的实证研究——
依据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9).[11] 李向前.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稳定研究[J].南开
经济研究,2002(2).
[12] 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
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2).[13] 吴益兵,廖义刚,林波.股权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
响分析——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数据的检验[J].当代财经,2009(9).
[14] 杨德明,王春丽,王兵.内部控制、审计鉴证与审计意见[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2).
[15] 杨玉凤,王火欣,曹琼.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代理成本
相关性研究——基于沪市2007年上市公司的经验[J].审计研究,2010(1).
[16] 杨有红,何玉润,王茂林.市场化程度、法律环境与企业内
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1).
[17] 张颖,郑洪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
查与分析[J].审计研究,2010(1).
的分析,结合信号传递理论可以推断,如果上市公司拥有越高的机构持股比例,其内部控制就越有效。
四、研究结论
现有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主要分布在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公司治理结构特征与财务报表舞弊等方面,但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这方面,却很少有人将其作为重要因素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对三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案例研究,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方向阐释了内部控制在上市公司中有效性的机理。研究显示,如果上市公司拥有越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其内部控制就越有效。
(作者为会计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BRONSON S N,CARCELLO J V,RAGHUNANDAN K.Firm
characteristics and voluntary management reports on internal control[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al & Theory,2006(2).[2] DOYLE J,GE W,McVAY S.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01/2007,44(1-2).
[3] HERMANSON H M.An analysis of the demand for reporting on
internal control[J].Accounting Horizon,2000(14).
[4] MAUG E.Large shareholders as monitors: is there a trade-off between liquidity and control?[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8(1).
[5] SHLEIFER A,VISHNY R W.Large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
control[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3).
上海市会计学会2014年会计学术研究参考选题
1.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案例研究。
内容可以涉及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趋同、特殊业务会计准则研究等。2.成本管理会计实施与创新研究。
内容可以涉及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管理会计实施的动力与机制创新、行业产品成本核算规程研究、资金管理研究、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产融结合等。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实施研究。
内容可以涉及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行政单位会计规范的制定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规范的实施重点、难点研究等。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研究。
内容可以涉及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方法、途径、重点、内控手册、实施监督与效果评价等。
5.信息技术与会计创新研究。
内容可以涉及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会计信息化规范实施问题、财务共享中心技术、实施与监督等。6.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内容可以涉及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方式方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26
新会计 20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