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监护·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曹雪芹
(扬州东方医院 内科,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8例,行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疾病认知以及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少,各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促进患者迅速恢复,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而且并发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脑出血;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9.337
0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改革的深入推进,程序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开始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护理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等特点,充分融合了多种护理方
为了探讨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式的优势[1]。
我院选取了96例患者进行了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组别对照组
(n=48)观察组(n=48)
tP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指标对比住院时间(d)7.96±2.245.13±1.377.467<0.05
治疗费用(元)6049.32±758.784453.47±469.43
12.392<0.05
疾病认知(分)70.64±15.2696.37±12.53
9.028<0.05
运动功能(分)50.29±10.0170.28±10.42
9.585<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48例,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分布区间为61~78岁,平均为(72.36±5.12)岁;发病1~10h内入院,平均入院时间为(6.32±2.36)h;其中有26例为首发脑出血,剩余22例为复发性脑出血。观察组收入48例,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区间为60~80岁,平均为(73.62±4.39)岁;发病2~9h内入院,平均入院时间为(5.69±1.47)h;其中有28例为首发脑出血,剩余20例为复发性脑出血。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确诊,且大部分患者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且意识清醒[2]。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间以及脑出血类型等基本资料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两组术后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程序化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护理评估:在患者住院期间,综合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根据其情绪变化分析他们产生多种负性情绪的具体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3]。②准确进行护理诊断: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患者的性格特点和主要的临床反应,发现患者隐性的心理问题,并采用多种方式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③制定护理方案:依据护理个性化和差异化原则,制定具体护理对策,做到与临床治疗的相辅相成,并在护理过程中对不当之处进行调整,实施动态护理[4]。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对疾病认知的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等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对护理期间肺部感染、高血压、应激性溃疡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进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s)表示,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共有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而观察组仅4例,经对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χ2P
例数肺部感染4848--31--高血压51--应激性溃疡
31--其他41--发生率15(31.25)4(8.33)7.940<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服务观念的转变,人们在就医的过
程中对人性化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程序化护理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够对护理的动态内容进行有效预测,在明确护理目标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人文主义关怀,以期采用最经济和科学的方法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疾病认知以及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该结果表示程序化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预后,降低治疗费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这一结果则表示,程序化护理具有安全可靠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徐铭璠. 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J]. 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1):150-151.
[2] 杜雪燕. 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世
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267-268.
[3] 徐秀君. 程序化护理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
药物经济学,2016,(3):173-175.
[4] 李红岩. 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学工
程,2015,23(11):202.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指标比较。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
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疾病认知以及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护理效果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