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指导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器 零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指导 ◆乔利英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第一中学) 【摘要】掌握传记行文结构,搞清写作手法,熟悉设题思路。从传主的从职经历入手,利用传主生平事迹,为传主画出一条人生轨迹线。 结合文中对传主的评价性语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解题的正确性。 【关键词】从职经历 人生轨迹评价性语句 传记是记录传主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一种文体,兼具史学性、文学 字作有针对性的重读和细读。通过这一步阅读之后,我们解答一些综合性 性和思想性的特点。近年来,高考文言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而且多 比较强的题目也就有把握多了。 为叙述和描写的片段。这些传记选文大多集中在南北朝至宋代这段历史 时期之内,传主大多为有声望的文臣武将、文人雅士和道德楷模,人物皆为 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传主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 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传记文在 高考考查中占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在日常文言教学尤其是复习备 考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传记文特点、考查重点和应试策略,将此类 文体的阅读理解训练作为备考的重点。 一、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 1.传记文的布局结构。传记文的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开篇介绍传主的 姓名字号、祖籍族望、家境师学、父兄仕途、布衣声名等基本信息,时有关于 传主的特殊才能的记述。正文主要记载传主生平事迹,大多由具有典型性 的生活片段组成。这些材料多以时间为线贯穿始终。以品行为核心决定取 舍,以任职与官衔为行文标志。以事迹片断为表意载体。结尾交代传主官 位所至、朝野名望、人生结局、卒年赐谥等。了解传记文谋篇布局上的这些 特点,有助于消除对陌生材料的恐惧感。同时也有助于整体阅读时全面感 知材料信息。 2.传记文字的写作手法。传统传记类文字最经典的写法是横铺直叙。 所谓直叙,即指按照时间自幼而老将传主生平贯穿写来。所谓横铺即指将 传主某个人生阶段的主要事件铺开叙写。这样的写法使得文章纵有线横 有面,纵横点面相结合,可以使传主的人生轨迹和所历重大事件历历在目。 这种写法在短篇传记或者传记节选中体现得最充分,高考文言选文大都是 此类写法。此外。一般叙事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 合,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叙事描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传主勾勒与 次要人物相比较,日常生活与高潮人生相比较。等等,都是传记文写作中常 见手法。 二、了解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设题思路 历年的高考文言文设题数基本控制在4~5道题。其中1~2题考查文 言字词句意义、用法和现象,3题考查人物性格特征,4题考查对文章的综 合理解,5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 三、阅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阅读要遵循初读全文、细读题目和重读全文等三 个步骤。初读的主要目标是大概明了时间、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等,不要 在个别语句上纠缠,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第二步细读题目很重 要,必须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利用好如实词 解释、分析概括等设题中大量文段理解的信息,尤其是最后的综合理解题 的信息量非常大,一定要利用好。重读全文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 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 过程。在这个重新整体认知的步骤中,学生要注重对主要设题点的相关文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阅读,有一些与文体对应的特殊要求,注意遵循 这些文体阅读要求与规律,进一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解题的正确性。 1.利用传主生平事迹,为传主画出一条人生轨迹线,是阅读中很重要 的一步。这条轨迹由很多事件组成,但我们可以从传主的从职经历入手, 特别是将那些在该职位上经历的主要事件简要概括下来,有这样一条轨迹 线,传主的人生与事业的发展脉络就非常清晰而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如果传主没有从职经历,就抓住其主要经历和相应的事件拉出一条轨迹 线,局部探究文中的典型细节,从中感悟传主的思想性格。 2.在完成第一步梳理不同生活片段的工作后,快速划出文中评价性语 句,并明确是传主自评,还是他评亦或是作者评。要把握好这一点,就要学 会从阅读传记文本身需要理清的问题出发和从题目设项的考点出发,及时 做好圈点勾画工作,不做无用功,也不漏掉一个点,提高阅读效率。 下面以2012潍坊三县市联考卷文言文阅读为例。说明依据人物传记类 文言文阅读要求展开阅读应对考试的具体做法。该卷考查的文言语段出 自《梁书・吕僧曾传》,是一篇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时我们首先圈点时 间标志,用以画出人物生平轨迹线。画出来的线索是这样的:事太祖为门 下书佐——随太祖讨唐璃,知行军众局事——建武二年——为中兵参 军——天监四年冬——授南刺史衮州——当直禁中——疾病,卒于领军府 舍。其中,吕僧曾一生的重要事件都发生在知行军众局事之后,我们将他 每一个人生阶段的重要事件都勾画出来,使之成为研究的片断。它们依次 是:过家门不入,临危请命,委以心膂,忙于军机,当直禁中。这几个重要生 活片段勾勒出来之后,人物性格和形象已经基本清晰了,考生脑海中把传 主的基本轮廓勾勒出来。然后划出文中评价性语句:第一段,“容貌甚伟”; 第二段,“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第三段,“高祖甚嘉之”;第六段,“僧曾 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第七段,“有大功,任总心膂,性甚恭慎”,结合 这些点睛句传记的主题就逐步明朗了。对第1、3、4三个选择题,基本可以 作出正确判定了。但我们还要根据设题情况回观细读,局部研究。至于第 2题还需要考生平时的一些虚词用法的积累。 四、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应对策略 首先,要熟悉课内作品,熟读成诵利于知识的正面迁移。而且要梳理 并准确把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中常见的词汇意义,形成专题词库,便于记 忆和调用。 其次,根据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特点,对传主事件的意义类别即义类 进行梳理,并进行一定量的训l练,熟悉和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基本特 点、设题思路和阅读方法。总之,没有根基的学习,没有整理的学习,没有 针对性训练的学习,是不会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只有注重课本,注重整 理,注重积累,注重训练,注重文体特征。有条不紊地展开复习,才会有理想 的效果。 02/2014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