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读城之五:
特色小镇:中国田园城市实践启示录
徐鑫 东滩顾问
19世纪末,针对城市膨胀带来的各类社会和环境问题,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兹·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带有先驱性的城市发展思想——“田园城市”,倡导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替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田园城市”远不止是一整套带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理论模型,更应该是一系列关于社会生活与生产分配的深刻社会改革运动。遗憾的是,100多年来的城市建设实践中,继承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精髓的现实样板寥寥无几,很多城市虽然贯以田园城市的称号,多数不过是形态上的继承,比如伦敦的卫星城、洛杉矶和成都等的花园城市建设,缺乏田园城市内在之魂。
经历了近30年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进入瓶颈期。以高房价为代表的“城市病”问题开始集中凸显,长期单向城市化造成的乡村经济凋敝和社会崩溃已然走到了悬崖边上。大城市的功能疏散和乡镇复兴,必将成为下个阶段城镇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此时,强调城乡协调发展的田园城市解决方案,无疑是一剂十分对症的良药。无独有偶,兴起于浙江的特色小镇实践,提出“产、城、人、文”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田园城市的理论精髓!如果浙江的特色小镇实践能够在全国得到推广落实,那么是否意味着田园城市这一百年理想将在遥远的东方大地上遍地开花?
当田园城市遇上特色小镇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理论精髓,是吸取城市和乡村的各自特点,加以融合并形成一种具有新的特点的生活方式。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他认为此举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解决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二是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便利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三是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总而言之,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并由专业委员会受托掌管。
不知出于有心还是无意,浙江乃至全国的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完美契合了田园城市这一西方百年理想。从体系构成上,特色小镇与田园城市几乎一致。特色小镇强调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形成产业 “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活而新”的新型城镇,这与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基本构成体系不谋而合。从内容主张上,田园城市秉承“绿色健康的环境氛围、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浪漫温馨的品质社区”三大基本主张,与之相应,特色小镇强调“独特文化氛围、特色新兴产业、魅力人居环境” 三大内容支撑。其中,独特文化氛围是特色小镇的“内核”,基于小镇自身特质塑造独特的
文化,形成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特色新兴产业是特色小镇的“依托”,通过培育适合某种产业发展的“水土”,聚得了人、拢得住气;魅力人居环境是特色小镇的“根基”,软硬结合改善人居环境,营造居民舒心创业、休憩和居住的环境。
田园城市理论的现代演绎
从广义上讲,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并不单纯是一种形式上的或是图面上的城市规划,而实质上是一种对社会的改革,即对构成社会并对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风貌、城市有机体的总体构思,不仅包括合理设计城市形态与功能关系,同时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各有机体方面的规划及安排。而特色小镇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一大拓荒壮举,如何秉承田园城市规划及改革构思,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双重困境,是一个值得深刻探讨的话题。那么,田园城市规制下的特色小镇该是什么样的呢?
特色小镇要构建“山-水-田-城”的空间大格局。彼得·霍尔在他的《City of Tomorrow》里公开批判20世纪诸多田园城市实践对霍华德思想的误解:花园城市(霍尔对该类城市实践的称呼)对霍华德的“Garden Of City”采取了一种片面的翻译方式,浅显地认为是美丽如花园的城市,只强调了工程技术或是细部方面的问题,把注意力放在了空间形态的表现手法上。同时,霍尔也认为,花园城市作为田园城市的空间表征,是前提基础,必不可少。由此,特色小镇的建设,首先是要打造“山-水-田-城”的空间大格局。结合区域山水条件,处理好城镇轮廓线、城镇高度、城镇视线与自然山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将城镇区域高度与天际轮廓线的协调、地形的自然起伏与建筑的起伏变化结合、河流的穿插及生态斑块之间的衔接,创造山、水、田、城共生的优秀城镇空间形态,营造“青山环城、绿水绕城、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城交融、田园交织”的城镇图景和现代山水田园风貌。
特色小镇要打造“乡村综合体”式的功能组团。田园城市由“一个中心+多个卫星组团”构成,这一模型对于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田园城市主张城市中心布局市政厅、音乐厅、剧场、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城市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并作为绿带保留下来,且在其中规划集约土地建设卫星城。由此可设计出特色小镇的空间模型:“一个中心镇区+多个功能综合体+公园群落”构成。其中,中心镇区以公共服务、居住功能为主;产业综合体、文化综合体、旅游综合体等则分别承担产业发展、文化展示、旅居游览等功能;以镇区的核心地带为圆心,外围各大功能区与邻近绿带分别组合成产业公园、文化公园、旅游公园等特色鲜明、环境宜人的公园群落。
图1 田园城市模型 图2 特色小镇空间模型
特色小镇要践行“产城融合、产旅联动”的发展路径。田园城市强调通过城乡一体化构建现代城市与乡村的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以特色小镇为统领,以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新型化、科技化为支撑,以休闲旅游方式经济模式为内涵,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以“农”促“产”、以“旅”带“农”、以“产”兴“旅”,积极构建 “新业态”、“新模式”、“新方
式”。
特色小镇要倡导“服务均等+品质独特”的生活方式。按田园城市精神打造的社会城市,是要让身处其中的人不仅能获得在城市的各种便利,还能享受到乡村的田园美景以及淳朴安逸的生活方式。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打造,无论是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还是生活设施、现代服务,都必须从现代化、人性化角度着手,致力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新产业、新居民、新小城,决定了特色小镇的居民生活,会出现许多新色彩。
特色小镇要重视对乡土人文精神的传承和保护。在田园城市中,霍华德设想了一个城乡和谐发展、充满人文主义的结构模式,并以此构筑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美好生存环境。我国在以往发展过程中为加快建成现代化城市,过分关注物质空间、片面强调经济功能,却无视邻里空间的营造、忽视地方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传承,使得村镇环境空间普遍缺乏人文品质、地域特色,缺乏时间尺度及其可识别性,进而导致既有的情感、价值与伦理失去空间依存,传统的文化共同体面临瓦解与消失。因此,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承载人文复兴的基本内涵:尊重人性,尊重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尊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引导重构文化情感、价值与伦理的共同体,尊重不同个体的情感与生活实践,关注不同时空的个体生存权利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积极构建诗意栖居的理想家园,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小镇人文复兴。
特色小镇的机制创新和“小镇增长联盟”。田园城市提出:城市的土地归公众集体所有,由专业委员会委托掌管,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组建“田园城市有限公司”,既不完全由政府管理也不完全靠市场运作,是一种“半市营企业”。该运作机制放到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其超前性,建设特色小镇,关键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政府、主导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镇民五位一体”的股份合作机制,该
机制又可称之为“小镇增长联盟”。在这一增长联盟中,各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政府要做好政策监督,成为协调者和“守夜人”;让主导企业负责开发及经营,实现产业企业化;让金融机构作为融资平台,实现土地资本化;让镇民以资产、资金、土地、劳务入股,实现镇民股民化;让合作社以股权合作的方式,流转土地、参与经营,实现股权社会化。
图3 “五位一体”股份合作机制
特色小镇建设的“田园评价”
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特色小镇建设要实现四大目标:生态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幽雅的生态之城;历史传承良好、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交通网络发达、产业集约高效的高效之城;人居环境优越、社会和谐包容的宜居之城。
由此在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上,必须严格把关以下六大内容:1、是否基于区域城乡统筹、县镇发展总体定位层面,明确发展方向;2、是否对农业农村进行统筹规划,在产业路径和运营模式上,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促进产业互补融合、良好衔接;3、是否明确规划总体定位,合理对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统筹规划;4、是否具有可持续、可
实施性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产品业态融合特色,运营路径保障等层面进行统筹规划;5、是否确定合理的规划实施重点,明确重点项目带动;6、产业生态与环境生态的实施路径,并结合区域发展的重点,针对不同地区的特色乡村风貌、文化遗产、地理人文等进行统筹衔接保护规划;提出产业功能延伸与业态融合方式及运营路径。
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典型的中国命题,田园城市建设则是世界性的命题。建设田园城市的目的是让城市与田园相互滋养,文化与田园融合发展,田园与产业交相辉映。而特色小镇则是基于这一目的,通过叠加生态、生产、生活功能,融合文化、产业、旅居要素,形成 “产城人文”一体的新型空间,从而为破解城乡二元机构提供范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