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促进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的思想为指导,本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内在潜质的宗旨,组织和建设班级学习小组并制定相应的量化评价细则。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1、分组:按优、良、中、差生合理搭配,同时兼顾性别、视力、身高、特长等,保证各小组有各学
科优秀学生。根据本班学生的多少,每4人一个学习小组,剩余学生够3人的可组
2、座位的编排方式 ③排位:按方阵式排列建一个学习小组,少A C 于3人(2人)的分到其中两个小组中,做到优D B 势与劣势的整合。,便于1帮1或多帮1。如右图: 3、学习小组组长的选拔:
①组长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②组长成绩比较优秀;
③组长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4、小组的划分要体现以下原则:
公平性原则:所分配的小组具有相当的实力①分组后的座位设置采用小组围坐式,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②分组以后,一个学期内原则上不再大型调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他们都必须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中等生、待优生在优秀生和良好生的帮助下,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相处交流,并从中得到鼓励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等生和优等生则在合作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从同样的起跑线出发。
竞争性原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思想等各个层面上的竞争,以竞争促发展,以竞争显活力。
合作性原则:小组合作学习突出组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互补性原则:在小组当中尽可能的集中更多的优势并被所有组员共享。
固定性原则:小组应尽可能的趋向于固定,更好的增加小组的凝
0
聚力和学习效率。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管理分工及职责:
1、学习小组内部预设分工:
A号同学:组织点拨; 我总结,我自强,坚定意志,保送必赢。 负责语文政治 学习
B号同学:发言补充,执笔记录;我补充,我争先,时刻努力,定争保送,负责数学历史, 纪律
C号同学:课堂发言; 我展示,我快乐,紧跟步伐,绝不退缩 ,负责英语地理 卫生
D号同学:重复C号同学回答的内容;我重复我理解,遵规守纪,持久进步,负责物理生物 活动或者寝室管理
(A号同学由组长担任,组织本组学习,对重点、难点、易混点进行点拨。ABCD四位同学的分工,可推磨式调动,也可根据组内实际情况调动,课堂发言方面,ABCD四位同学均可发言,以锻炼学生的展示能力。)
2、组长的职责: (1)、给小组学生分配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帮助学生确定知识的展示方式。
(3)、负责本组的上课纪律。 (4)、评价本小组学生的上课表现。 (5)、组织本小组在课堂上的展示。 (6)、指导检查小组内成员的预习情况、课堂记录、纠错本。 (三)、奖励办法:
1、每次展示得分视情况而定,被老师点名提问且回答正确加1分,主动展示且正确加2分,敢于质疑且给出合理答案加3分。这些回答加分的问题都要建立在有一定思考空间的基础上,师生一问一答或集体回答,不量化。
2、每节课下课时老师依照积分评出优胜小组,课代表作好记
录。
3、班长和学习委员结合各科课代表量化统计及当天学生常规表现,用量化积分的形式评出当天最优小组和最差小组。
4、日常小组积分期末折合为50分。
5、小组学习效果量化:在期中、期末考试中,两次次考试在年级的次第相加,由底到高量化得分为50、48、46、44、42、40、38、36、34、32、30等,以此类推。
1
6、依据以上两项(共100分)评出本班学期优秀小组,学校每个学期表彰一批优秀学习小组,并张榜公布。
7、这些评比和量化考核将作为班级评先表优、综合素质评定、班干部评选的重要依据,把指标分配到优秀的学习小组,进行评定,激发学生创先争优的积极性,营造“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浓厚学习氛围。 (四)、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十项要求:
1、组员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整齐,安静等待上课。 2、自主预习:主动、认真、投入、独立地完成预习内容,并保持组内的安静。
3、交流讨论:组内分工明确,讨论积极主动、热烈有序,发言面广,有礼有节;达到解决问题或产生新问题的目的,无喊叫声等不良现象发生。
4、展示:参与积极主动,一周内各成员至少应有一次展示;板演规范清楚,讲述或发言响亮、清晰,条理清楚,见解或方法独特、有新意。
5、组内各成员尊重他人发言,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
6、善于思考,能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
7、组内“兵教兵”结对明确,成员间互相帮助,主动为学习有困难的组员解惑答疑,达到共同进步。
8、每次课堂检测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评改,并及时做好记载。
9、组长认真组织安排组内学习活动,组内成员服从组长和教师的指导,听从组长 和教师的指挥。
10、做到入室即静,进入教室后,不管上课还是下课,学习风气浓厚,无追逐打闹、
私拉乱扯、高深喧哗、闲聊私语等不良现象。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