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战场对军事训练的推动作用
□朱 伟
打造“逼真战场”
电脑游戏能为受训人员提供虚拟现实的作战训练方式,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应的战场环境图形和图像库,储存各种战场对象、作战背景、作战场景及作战双方人员的图形图像,营造出一个作战训练所需要的“人工合成环境”,使受训者在逼真的虚拟环境(特别是仿真未来战场环境)中进行训练。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军专门为海军陆战队秘密开发了一款电脑游戏软件,里面的地形、街道、建筑、桥梁等标志物都是依照巴格达的特征模拟的。海军陆战队队员进入巴格达之前都用这一电脑游戏训练了3周。
俄罗斯军队利用电脑游戏制造“战场”也有经验。2003年10月,为确保反恐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能成功营救被恐怖分子困在莫斯科文化宫的人质,俄运用电脑技术,将文化宫的设计蓝图转换成三维布局图。通过游戏界面,“阿尔法”小组特战队员可以 “摸索”路线和“熟悉”环境,模拟演练了释放化学气体的可靠方法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近年来,电脑游戏在培养和提升军队人员素质能力方面显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功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军不仅拥有轻武器训练的游戏软件,而且还开发出了用于主战坦克、步战车、战斗机、潜艇、航空母舰等大型装备操控培训的游戏软件。美军开发的《作战》软件,就是一款主要用于单个人员轻武器训练的游戏软件,该软件对于三点一线的瞄准方法、可消耗弹药的总数量、重新装填子弹的时间等细节要求都有明确规定,受训者可轻松地了解轻武器
的技战术性能和掌握轻武器的基本操作技能,顺利完成“作战任务”。美军认为,在新装备技术训练的初期,运用电脑游戏的方法是最合时宜的。
演绎“明天”作战
为了培养和提高军官的作战指挥能力,外军非常重视运用电脑游戏进行战法研究、指挥决策和协同训练,研究如何运用C4ISR系统及数据链;如何达成目标探测、监视、分配、打击毁伤评估一体化;如何构建作战体系及在与敌体系对抗中取得优势;如何使小分队参与大协同、小单位控制大战场和小战斗达到大目标等等。如2005年美军专为训练军官开发的《战地Ⅱ》游戏软件,指挥官模式的界面与一般受训者不同,其面对的不是局部战场,而是一幅可以自由缩放的立体地图,己方部队和敌方兵力兵器部署情况都准确地显示在地图上,指挥官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语音发布、文本传输等方式,进行作战部署,下达作战命令,组织指挥战斗行动。
美军还在进一步拓展游戏软件的联机功能,把分散在美国各州乃至世界各地的陆军部队都链接起来,进行分布式联网操练,士兵们只要通过电脑与网络链接,即可在虚拟战场空间里进行“协同作战”。电脑游戏软件通常都设置有一定的战役战术背景,受训者可以在近似实战的虚拟战场环境中学习掌握各种战术运用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如《全光谱战士》是近年来深受美、英军队欢迎的一款战术游戏软件,软件以城市作战为背景,受训者可通过战斗员角色参与这场城市战争游戏,能够了解和掌握城市巷战战术的主要原则与方法,包括如何利用和控制城区建筑物、战斗小组成员如何互相掩护快速前进、如何侦察和打击隐蔽敌人、如何减少和防止平民附带伤亡等。如果受训者违背了这些战术要求,就会受到惩罚或以失败告终。
目前越来越多的美军官兵在实战之前,就在虚拟战场上“拼杀”过。据有关资料显示,
美军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已先后派遣了140多万人次军人前往伊拉克地区执行任务,其中接受过电脑游戏培训的达90%以上。为了加强和规范电脑游戏的开发与应用,美陆军在北卡罗来纳州组建了“陆军政府应用办公室”,成立了军方专属的“电脑游戏开发公司”,聘请了大批业内专家,为陆军和政府有关部门开发电脑游戏。美海军也成立了“战争游戏研究实验室”,主要负责海军对电脑游戏的需求论证和开发应用,其开发的各类海军装备操控游戏,已经成为海军部队、院校和预备役军官训练团培训作战人员的重要手段。美空军更是围绕战略转型需求,积极与好莱坞和硅谷的电脑游戏商合作,联合开发了用于推进“航空航天领导者培训计划”的游戏软件。《美国陆军》、《三角洲部队》等电脑游戏已经被美、英等国军事院校指定为培训教材,仅美国西点军校2005年就一次性订购了1200套军用版《三角洲部队》游戏软件,以应用于学校日常的教育和训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