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防水层工程作业指导书

防水层工程作业指导书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防水层工程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铁路XX标段制梁场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的防水层、保护层施工。

2 编制依据

《聚氨酯防水涂料》GB12950-2013

《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 TB/T2965-2011 《客货共线铁路桥梁防水体系》通桥(2006)8061

《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TB/T3432-2016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2005

3作业准备

3.1物机部负责按要求购进防水卷材、水泥基胶、防水涂料、水泥、细石、砂、聚丙烯纤维网等材料,等原材料进场通知试验室。

3.2试验室负责原材料检验,将检验结果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物机部、工程部、安质部等对于无质保单和出厂合格证的产品有权拒绝试验,并报工管部、安质部。

3.3 工管部负责按设计文件和规范标准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和施工工艺,明确工序流程和控制参数,进行防水层作业旁站,指导施工。

3.4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应熟悉本岗位操作流程,作业要求,质量标准。

3.5 质检工程师负责对工序产品检查,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工序产品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方可引入下道工序施工。

3.6 防水层班组负责按要求配置人员、设备、负责施工机具、机械设备的运行及检修,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防水层作业,组织并实施工序作业,负责自检合格。

4 技术要求

4.1防水层施工在终张拉后完成,保护层在防水层施工完毕48小时后进行。

4.2预制T梁的混凝土基层面进行验收,并符合要求。 4.3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水泥基胶粘剂和C4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质量和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4.4防水保护层中纤维掺量应符合TB/T2965的规定。保护层混凝土断缝设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垫实、垫满。

4.5防水层构造、排水坡度、桥面泄水管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泄水管和泄水管管盖应符合设计要求。

5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5.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混凝土基层验收→基层面处理→防水涂料的配制→防水卷材的铺贴→检验验收→C4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拌合→保护层施工→自然养生→检验验收

5.2工艺流程图

检验验收 C40聚丙烯纤维拌合 保护层施工 自然养生 防水涂料的配制 混凝土基层验收 防水卷材铺贴 检验验收 基层面处理 图5.2 防水层工艺流程图

6施工要求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培训合格后,才可上岗施工作业。 6.1防水层施工 1 防水层的构造

防水层构成: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和聚氨酯防水涂料共同构成的TQF—I型防水层。

保护层构成:保护层为符合设计强度的混凝土加钢丝网结构。

图6.1-1 防水层构造示意图

2混凝土基层面的验收

1) 防水层施工前先对桥面基层和挡碴墙、端边墙内侧根部至上口的基层面进行验收,基层应做到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凸不平现象;平整度的要求:用1米靠尺测量,空隙不大于3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超过一处。

桥面基层应无浮碴浮灰、油污,同时挡碴墙根部应无蜂窝、麻面。 2)如达不到以上要求应做如下处理:

① 先清洁、湿润桥面基层,再用高强聚合物修补砂浆找平。 ②蜂窝、麻面做填补前,应先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及浮碴、浮灰、油污等,并使其湿润。蜂窝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麻面用水泥净浆填补平整。在水泥砂浆和水泥净浆中均应填加适量的107胶以增强水泥砂浆和水泥净浆与基层的连接。

3防水涂料的配制

1)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必须干燥。基层干燥鉴别的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1m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1-3小时后(也可用吹风机加热的方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无水汽出现可视为干燥。

2)如采用水泥基胶粘剂,应对基层进行湿润检查,如太干燥应对基层进行表面湿润;如遇雨季施工,只要雨停表面无积水即可施工。

3)防水涂料由甲、乙两种组份组成,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进行配比,每种组份的称量误差不得大于±2%,配制时按照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其混合均匀,搅拌时间约3—5分钟。

5)当环境温度较低,可在搅拌防水涂料的同时,加入防水涂料重量的3—8%的二甲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也可用间接蒸汽对防水涂料的甲、乙两组份分别预热,但预热时甲、乙两组份均不得受水,严禁明火加热。

6)将搅拌均匀的防水涂料从挡碴墙一侧的一端开始,倒出防水涂料,按涂刷宽度约90cm—100cm用刮板往另一端涂刷。

图6.1-2 防水涂料涂刷

7)防水涂料必须涂刷均匀,并不得漏刷,一边涂刷一边铺贴防水卷材。

4 防水卷材的铺贴

1)备好防水卷材、粘结剂、圆形拌和桶、220V电源、手提式搅拌器、量具、剪刀及刮板等。

2)防水卷材铺贴应按水流方向,从低到高(铺贴挡碴墙一侧),从下往上,挡碴墙根部及泄水管处应先做防水附加层,附加层卷材厚度不小于0.5mm(不含无纱布)。

3)铺贴防水卷材时,贴结剂应做到涂刮均匀,厚度应控制在1.2-1.5mm,搭接处两层防水卷材质检的粘结剂厚度不得小于1mm。

4)防水卷材铺贴时,应边涂粘结剂边铺贴卷材,同时用橡皮刮板在卷材上部来回刮实。严禁有起鼓、起泡等现象,卷材铺贴应做到平直,卷材的搭接应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或水泥基胶粘剂进行密封,搭接时必须先对先铺贴的这一幅进行搭接。

图6.1-3 防水卷材铺贴

5)无泄水管处附加层卷材、宽度320mm(桥面水平向铺300mm竖向折起20mm),用聚氨脂防水涂料铺贴。然后在有泄水管部位用聚胺脂防水涂料帖卷材附加层,泄水管附加层卷材长宽400mm*320mm,对应泄水管部位开孔,剪成多个三角形,紧贴泄水管口下内壁粘贴。

6)泄水管与桥面接缝处、防水卷材边缘及保护层与梁体接缝及保护层与梁体接缝处均采用聚胺脂防水涂料进行封边处理,封边宽度

不小于80mm,涂料厚度不小于1.5mm。

7)附加层铺贴完后再铺贴防水卷材,涂料应做到涂刮均匀,涂刷厚度应控制在1.2mm~1.5mm。搭接处两层防水层卷材之间的涂料涂涮厚度不得小于1mm。

8)每片预制梁用防水卷材一幅,横向铺设至挡碴墙根部(或边缘),纵向铺设至梁端部台阶内侧根部,保护层做至距边梁内侧边(中梁双侧)100mm处。湿接缝处防水层在桥面横向联接完成后铺设,防水卷材与预制梁上卷材搭接,搭接宽度100mm。

9)两幅防水卷材铺贴完毕并符合上述各项要求后,方可用防水涂料进行封边。挡碴墙、内边墙、端边墙内侧,以及防水卷材的周边往里80mm必须涂刷防水涂料的部位均必须进行封边,其涂刷厚度均不得低于1.5mm。

10)在进行封边工序的同时,必须对泄水管的进水口涂刷防水涂料,并与封边涂层接好茬。防水涂料必须涂刷到泄水孔内沿3cm处。涂刷厚度为1.5mm,涂刷必须均匀。

11)预制梁顶横向应采用整幅卷材,当梁的跨度大于16m时,允许防水卷材纵向搭接一次,此时必须在纵向搭接完后再沿桥面中心线进行横向搭接,搭接跨度不得小于120mm;单线桥台采用两幅卷材,双线桥台采用四幅卷材,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mm。

12)铺设防水层时,防水卷材的粘贴一般在防水涂料涮完毕后20分钟内作完,也可按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根据试验确定随配随用。施工时,不得因流溅或其它原因而污染梁体。

13)防水卷材铺贴时,应边涂粘结剂边铺贴卷材,同时用橡皮刮板在卷材上部来回刮实,严禁有起鼓,起泡等现象,卷材铺贴应做到平直,卷材的搭接应聚氨脂防水涂料或水泥基胶粘剂进行密封。

14)防水层完工后,在胶粘材料固化前不得在其上行走或进行后道工序的作业,铺设完毕24小时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6.2保护层施工

1 保护层采用C40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其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量(kg/m3):水泥:矿粉:粉煤灰:细骨料:粗骨料:减水剂:纤维:水 =302:65:65:810:910:4.75:1.0:160

胶材总量为432kg/m3,坍落度80±10mm。 2 施工要求

1)制作保护层时,其施工用具、材料 必须轻吊轻放,严禁碰伤已铺好的防水层。

2)纤维混凝土应采用强制搅拌,先投入砂、石、水泥干拌均匀,再将纤维、水和外加剂水溶液同时加入搅拌机,要注意将纤维均匀地分散到拌合物中,直至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应比普通混凝土延长1~2min。

3)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均匀的铺在桥面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动器捣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纤维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达到20秒,并无可见空洞为止,纤维混凝土的厚度应不小于40mm。

图6.2-1 桥面保护层施工

4)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过量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

5)纤维凝土面层做后,表面必须平压实,终凝再赶压一次,混凝土表面滑密实。

混好抹前使光

6)桥面保护层纵向每隔4m设置宽度约10mm,深度同保护层厚度一致的横向断缝。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脂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填充断缝时不得污染保护层及梁体。

图6.2-2 桥面断缝验收

7)混凝土面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自然养护时,桥面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桥梁混凝土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应不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应不少于14d。

8)浇注保护层时必须制作混凝土试件,试件组数五组。 9)养护结束后,对端边墙上平面用防水涂料封边,封边宽度≥

170mm。

7劳动组织

采用班组作业方式,根据施工方案、机械、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表7 人员配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工种 工班长 技术人员 质检人员 装载机司机 拌合站司机 普工 合 计 人数(人) 1 1 1 1 1 12 17 备注 桥面防水工序负责人 负责桥面防水保护层施工技术、旁站 负责桥面防水保护层质量、安全、试验 负责装载机操作 负责拌合站操作 负责桥面防水保护层作业操作人员

8材料要求

8.1防水涂料: L类防水卷材为纤维复合卷材,即双面热融复合无纺纤维布。防水卷材应符合TB/T2965-2011《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根据铁路混凝土桥防水层的具体情况制定防水卷材的规格及技术要求,{见通桥(2006)8061图}。

8.2防水卷材通过粘贴剂后,在拉、压应力幅为6MPa,200万次疲劳荷载作用下,防水卷材与混凝土粘贴良好,无脱离、缝隙、裂缝。 8.3粘贴剂:L类防水卷材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

1)防水涂料:用于粘贴防水卷材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应符合TB/T2965《客运专线桥梁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的要求。

8.4保护层:采用C40细石纤维混凝土,其中纤维混凝土可采用聚丙烯纤维网。

1)水泥强度采用等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其C3A含量不应大于8%,比表面积300~350m2/kg,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5%,其余性能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不能使用其他品种水泥。

2)细骨料:中砂,粒径小于1mm,其技术要求符合《建设用砂》GB/T14684-2011的规定。

3)粗骨料:粒径为5~10mm的碎石,符合《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11的规定。

4)纤维:采用聚丙烯纤维网,质量符合通桥(2006)8061的规定,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掺量为1.8kg。

5)减水剂:采用高效减水剂,符合《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23-2007。

6)水: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要求。

9设备机具配置

表9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混凝土搅拌站 装载机 圆形拌和桶 手提式搅拌器 剪刀及刮板 规格型号 HLS120 50 单位 台 台 个 台 个 数量 1 1 2 1 6 10质量控制及检验

1生产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制作抗冻性、电通量等混凝土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具体指标如下:

表1 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指标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检验项目 抗压强度 劈拉强度 抗冻融循环 抗渗性 56d电通量 抗碱-骨料反应 指标要求 ≥40MPa ≥3.5MPa ≥300次 ≥P20 ≤1000C 当骨料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2%时,3混凝土的碱含量 ≤3Kg/m。 2批量生产中,防水层的保护层混凝土每2000m3进行一耐久性试验。

3对铺贴的防水卷材应及时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可用肉眼观察其是否有空鼓、起泡、翘边等现象,如出现空鼓、起泡等现象应及时进行补救处理。每300-500㎡应做一次防水层与混凝土基层剥离强度试验,保证防水层与梁体的粘结牢固。

4在拌制地点、浇筑地点检查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稠度。 5随时检查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4保护层混凝土表面应压光无裂纹,平整及坡度准确,排水畅通。 5纤维混凝土保护层做好后,进入自然养护阶段,采取洒水养护的方式,自然养护不少于14天。

6铺贴防水卷材气温不得高于35℃,不得低于5℃;采取保温措施。可间接蒸汽预热,严禁明火加热。 7五级以上强风天气不宜进行防水层施工。

10.11安全及环保要求 11.1安全要求

1防水材料及粘结剂存放处及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4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

11.2环保要求

1防水涂料及水泥基粘结剂存放应有指定地点,不得漏洒,以防污染。剩余部分防水卷材回收,不得随意丢弃。

2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施工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加大在环境

保护方面的投入,真正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3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4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