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毛岸英》感悟共产党精神

观《毛岸英》感悟共产党精神

2020-05-14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观《毛岸英》感悟共产党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重要国家之一。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组织发展壮大,始终紧密联系群众,保持先进性,领导广大劳动人民冲破难关,取得革命胜利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进,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令邻国刮目相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不断走向强大的历史。在纪念建党之际,我观看了电视剧《毛岸英》,积极学习党的精神,感悟毛主席与儿子毛岸英的为党为人民的精神。

《毛岸英》电视剧是为纪念毛岸英牺牲60周年、同时是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以及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而创作拍摄的。全片通过讲述毛主席、杨开慧、毛岸英为新中国为人民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歌颂了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表现出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端正党风,教育青年一代有积极的意义。

电视剧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了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短暂而永恒的一生,感人肺腑。毛岸英作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的儿子,却用28年的人生,实践了做一名普通的中国农民儿子的理想。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深埋于我们心中久违的民族精神。

成长需磨难,成才需磨练。毛岸英从小就历经磨难,8岁时就与母亲一起

遭受监狱之苦,甚至亲眼看着自己母亲受刑。后来由舅舅杨开智将他与两位弟弟护送去上海地下党组织养护,但不久后地下党遭到破坏,他们又被送到别人家代养,因为难以忍受寄人篱下种种委屈,他带着弟弟流落街头长达6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们兄弟被送去苏联读书,毛岸英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并见到了斯大林。回国后,他并没有因为是主席的儿子而养尊处优,而是到陕北农村当农民,到山西等地搞土改。体验了人间的种种苦难和百姓生活的艰辛,铸就了他坚强的意志、刚毅的品格和愈挫愈勇的顽强斗志、昂扬向上的乐观精神。

毛岸英同情百姓疾苦,融入群众生活,赢得群众的心。小时候的苦难经历让毛岸英对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流浪街头的时候,他常把

得到的食物分给别人。还有一次为还债他拿出了自己辛苦攒起来想要买字典的钱。朴素的阶级情感是毛岸英作为共产党人非常重要的品质。对于他来说,下基层是一种人生的财富,真正带着感情、沉下身子、融入到劳苦大众中去。这是当今共产党人需要学习领会的。

身为主席儿子的毛岸英从不搞特殊,甘当平凡人,严格律己。无论在学校、下农村、进工厂、到部队,毛岸英都没有高人一等,而是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时逼于无奈甚至要隐姓埋名。国家主席之子的荣耀和待遇在他眼里就没有那么一回事。然而即使做到如此毛岸英还时刻自责自省,向父亲学习,不断努力进取,精益求精。

“革命总是要流血牺牲的,选择革命就选择了随时准备牺牲”,毛主席以一家六位至亲的牺牲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毛岸英并不是非上战场不可,但在这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犯的危难时刻,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放弃个人利益。在国在家毛岸英有他深爱的父亲、妻子和弟弟,甚至逝去的母亲。这些都是他作为儿子、丈夫。兄弟的牵挂。然而他又不仅仅是普通人,他还是主席的儿子,肩负着更多的责任,他需要带头,即使为国捐躯也在所不辞。

参战朝鲜战争前,毛岸英是在大家不同意的情况下仍坚持要参战,才说服了帅妈妈又征得父亲同意参战的。到达朝鲜战场后,毛岸英不仅出色地完成本分的翻译任务,还积极参与部队训练、防空演习、保护群众等各项活动,斗志昂扬激情满怀,丝毫没有主席儿子的架子,常和战友们高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歌》、《国际歌》等歌曲。最后他是为抢救办公室文件而遭美国飞机轰炸而壮烈殉国的。为了保卫朝鲜,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世界和平,毛岸英献出自己壮丽的青春与宝贵的生命。

《毛岸英》以情为灵魂,以毛岸英悲壮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刘思齐的口述回忆贯穿其中,着重表现毛泽东、毛岸英父子对中国人民无比深沉的人间大爱、他们为革命、为理想所经历的生离死别,以及毛泽东一家人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伦美和人情美。其中幼年丧母、出征别父、新婚丧夫、老年丧子,这几种人间悲怆交织在一起,集中在一个家庭,演绎成一段跌宕起伏的建立在理想主义、民族大义、国际道义、人类正义基础上的旷世真情。

毛岸英从毛泽东那里秉承的革命精神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对祖国对老百姓赤子的拳拳之心,他谦虚好学平易近人的作风,他不畏艰难公而忘私的人格,他对爱情忠贞不渝对不良风气疾恶如仇的品质,无一不是作为优秀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风气,激励着新一代共产党人奋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