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下列哪种细胞是消化管的内分B.杯状细胞 D.腮腺腺泡 泌细胞? C.颈粘液细胞 E.泪腺腺泡 A.潘氏细胞 D.嗜铬细胞 C B.嗜银细胞 E.食管腺细胞 14. 内因子内下列哪种细胞产生? C.颈粘液细胞 D A.主细胞 D.未分化细胞 8. 胃底腺的主细胞分泌: B.壁细胞 E.壁细胞 A.胃蛋白酶 C.颈粘液细胞
B B.胃蛋白酶原 D.肠道内分泌细胞
2. 分泌生长抑素的细胞是: C.盐酸 E.肠腺细胞 A.PP细胞 D.胃泌素 B B.A细胞 E.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 15. 小肠腺内分泌溶菌酶的细胞C.D细胞 D 是: D.B细胞 9. 腮腺的结构特点是: A.杯状细胞 E.M细胞 A.无闰管无纹状管的纯浆液性腺 D.嗜银细胞
C B.闰管短,纹状管长的纯浆液性C.柱状细胞
3. 有关人的舌乳头以下哪一点不腺 D.末分化细胞 正确? C.闰管较长,有纹状管的纯浆液E.潘氏细胞 A.菌状乳头数量较少,散在分布 性腺 E B.丝状乳头数量最多,遍布于舌D.闰管较长有纹状管的混合腺 16. 关于味蕾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背 E.闰管和纹状管都长,纯粘液性A.是味觉感受器,味细胞为上皮C.轮廓乳头体积最大,数量最少 腺 细胞 D.乳头表面均为角化型复层扁平C B.由味细胞,支持细胞,基组成 上皮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属胰腺结C.味觉神经末稍与味雷中各种细E.无叶状乳头 构? 胞形成突触连接
D A.胰岛 D.味雷顶端有味孔
4. 关于人的食管哪项是错误的? B.粘液件腺泡 E.味细胞寿命较短,经常更新 A.粘膜上皮为末角化的复层鳞状C.浆液性腺泡 C 上皮 D.泡心细胞 17. 迪塞间隙存在于: B.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在食管E.闰管 A.肝细胞与肝窦内皮细胞之间 与贲门交界处突然变成单层柱状B B.肝窦内皮细胞之间 上皮 11. 有关结肠的特点下述哪项是错C.相邻肝细胞膜之间 C.粘膜肌为纵行平滑肌 误的? D.肝窦内皮细胞与枯否细胞之间 D.粘膜下层内有食管贲门腺 A.有皱襞、无绒毛 E.肝细胞和胆小管之间 E.外膜为纤维膜 B.肠腺长而直、密集 A
D C.杯状细胞多 18. 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是:
5. 胰岛内分泌细胞起源于: D.有集合淋巴小结 A.粘液性腺泡 A.内胚层 E.外纵肌增厚为结肠带 B.浆液性腺泡,并有半月 B.外胚层 D C.混合性腺泡 C.中胚层 12. 胃上皮细胞脱落由哪些细胞补D.以浆液性腺泡为主,间有混合D.神经嵴 充? 腺泡 E.间充质 A.胃柱状细胞 E.浆液性腺泡中有泡心细胞
A B.壁细胞 E
6. 壁细胞合成盐酸的位置在: C.未分化细胞 19. 胆汁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A.滑面内质网 D.主细胞 的? B.粗面内质网 E.颈粘液细胞 A.肝细胞 C.细胞核内 C B.胆囊粘膜上皮细胞 D.细胞内分泌小管内 13. 下列哪种腺泡无肌上皮细胞分C.胆小管上皮细胞 E.线粒体膜上 布? D.胆道上皮细胞
D A.乳腺腺泡 E.狄氏间隙的内皮细胞
7. 不分泌粘液的细胞是: B.汗腺分泌部 A A.胃上皮细胞 C.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 20. 参与免疫功能的细胞?
1
A.粘膜层向肠腔内突出
B.粘膜固有层向肠腔内突出 C C.粘膜和部分粘膜下层向肠腔内
27. 消化道粘膜内产生哪种免疫球突 蛋白的浆细胞多? D.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E A.IgA 出
21. 分泌物是粘液的腺是: B.SIgA E.粘膜的绒毛高矮不齐 A.舌下腺 C.IgG C B.腮腺 D.SIgG 34. 关于十二指肠结构特点的描述,C.睑板腺 E.IgE 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汗腺 A A.环形皱襞在远侧部最发达 E.味腺 28. 关于壁细胞的结构,下列哪项B.绒毛呈叶状
A 是错的? C.孤立淋巴小结多
22. 能合成分泌片的细胞: A.胞体内有大量细胞内分泌小管 D.固有层内含有十二指肠腺* A.M细胞 B.细胞内分泌小管腔面有很多微E.固有层内含有中央孔糜管 B.淋巴细胞 绒 D C.浆细胞 C.滑面内质网少 35. 泡心细胞由: D.肠上皮细胞 D.线粒体大,数量多 A.腺细胞分裂产生 E.潘氏细胞 E.有粗面内质网 B.小叶间导管管壁上皮形成
D C C.成纤维细胞形成
23. 小肠具有吸收功能的细胞是: 29. 关于胃底腺主细胞,下列哪项D.纹状管上皮细胞形成 A.内分泌细胞 是错误的? E.闰管上皮细胞形成 B.未分化细胞 A.数量较多 E C.柱状细胞 B.含酶原颗粒 36. 具有分泌水和电解质功能的导D.杯状细胞 C.粗面内质网丰富 管是: E.潘氏细胞 D.高尔基复合体丰富 A.胰腺外分泌部导管上皮
C E.为顶浆分泌腺 B.腮腺闰管
24. 关于阑尾的结构特点,下列哪E C.颌下腺小叶间导管 项是正确的? 30. 扩大吸收表面积的结构是: D.颌下腺闰管 A.肠腔大 A.丰富的毛细血管 E.皮脂腺导管 B.有环形皱襞和绒毛 B.中央孔糜管 A C.肠腺短而多 C.微绒毛 37. 肝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结D.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多 D.柱状细胞间的杯状细胞 构是: E.粘膜肌完整 E.肠隐窝 A.滑面内质网
D C B.粗面内质网
25. 胰岛内A、B、D细胞的功能是: 31. 贲门腺与幽门腺的共同特点中,C.线粒体 A.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B细胞分哪项是错误的? D.微体 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生长素 A.是复管泡状腺 E.高尔基复合体 B.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B细胞分B.腺体多为分支而弯曲 B 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 C.腺细胞质透明着色浅 38. 肝细胞合成胆汁的部位是: C.A细胞分泌胰岛素,B细胞分泌D.有较多的壁细胞 A.滑面内质网 高血糖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 E.分泌粘液 B.线粒体 D.A细胞分泌胰岛素,B细胞分泌D C.粗面内质网 高血糖素,D细胞分化为A、B细胞 32. 关于浆液性腺泡的结构特点,D.微体 E.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B细胞分下述何项不正确? E.高尔基复合体 泌胰岛素,D细胞是A、B细胞分泌A.腺细胞质顶部含嗜酸性分泌颗A 后状态 粒 39. 肝细胞内无哪种酶?
B B.腺细胞基部胞质嗜碱性强 A.转移酶
26. 内因子能与食物中维生素B12C.核多为扁圆形,位于细胞基部 B.水解酶 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能在消化管的哪D.细胞基部为大量平行排列的粗C.氧化酶 一段被吸收? 面内质网和线粒体 D.淀粉酶 A.十二指肠 E.核糖体较多 E.过氧化氢酶 B.空肠 C D C.回肠 33. 小肠环形皱襞的形成是由: 40. 胆小管位于:
2
A.B细胞(胰岛) B.A细胞 C.D细胞 D.C细胞 E.M细胞
D.盲肠 E.结肠
C.胃酸缺乏
D.内因子缺乏,维生素C吸收障碍 E.维生素广泛缺乏
A
55. 关于轮廓乳头的描述,哪项是
C E 错误的?
41. 窦周隙位于: 48. 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A.位于舌背面界沟前方,成“V”A.肝细胞与肝细胞之间 A.C细胞 字型排列 B.肝细胞与胆小管之间 B.D细胞 B.乳头顶面平坦,表面为角化的C.胆小管与胆小管之间 C.B细胞(胰岛内) 复层扁平上皮 D.血窦内皮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 D.PP细胞 C.乳头四周的粘膜深陷成环沟、E.肝细胞与血窦内皮细胞之间 E.A细胞 沟外粘膜隆起,形成轮廓状结构
E C D.环沟侧壁的上皮内含有味蕾
42. 向血管内注入适量台盼兰染料,49. 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细胞: E.环沟底部有味腺开口 在肝的什么细胞内可见染料颗粒? A.PP细胞 B A.肝细胞 B.A细胞 56. 关于胃颈粘液细胞描述,哪种B.血窦内皮细胞 C.B细胞(胰岛内) 说法不正确? C.库普佛细胞 D.C细胞 A.位于胃底腺的颈部 D.贮脂细胞 E.D细胞 B.内有粘原颗粒 E.中央静脉内皮细胞 B C.参与胃上皮表面粘液的形成
C 50. 分泌颗粒内含有锌和溶菌酶的D.细胞质含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
43. 哪种细胞不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细胞是: E.细胞分泌的粘液为酸性 系统? A.肥大组织 D A.库普佛细胞 B.主细胞 57. 有关味蕾以下哪点正确? B.尘细胞 C.浆液性腺细胞 A.仅见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C.巨噬细胞 D.潘氏细胞 B.位于固有层内 D.嗜酸粒细胞 E.嗜酸粒细脑 C.感受味觉刺激的细胞是神经元 E.小胶质细胞 D D.味毛是支持细胞表面的纤毛
D 51. 吸收细胞微绒毛表面细胞衣内E.不同部位的味雷接受不同味觉
44. 组成胆小管管壁的是: 含有: 刺激 A.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 A.磷脂酶、双糖酶、氨基肽酶 E B.肝细胞膜 B.磷酸酶、双糖酶、氧化还原酶 58. 下面哪种结构不含羟基磷灰石C.网状纤维,网状细胞 C.氨基肽酶、双糖酶、水解酶 成分? D.平滑肌细胞 D.双糖酶、磷脂酶、过氧化氢酶 A.釉质 E.内皮细胞 E.氨基肽酶、双糖酶、淀粉酶 B.牙本质
B A C.牙骨质
45. 对肝血循环哪项是不正确的? 52. 下列哪项不属结肠特点 D.牙槽骨 A.门静脉小叶间静脉血窦中央静A.半环形皱襞 E.牙周膜 脉小叶下静脉 B.固有层有大量肠腺 E B.中央静脉血窦小叶间静脉小叶C.肠腺内杯状细胞特别多 59. 关于胃底腺的描述哪些是正确下静脉 D.肠腺内亦有内分泌细胞 的? C.肝动脉小叶间动脉血窦中央静E.绒毛发达 A.胃底腺开口于胃小凹 脉小叶下静脉 E B.胃底腺是分支管状腺 D.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 53. 属于粘液性腺泡的是: C.胃底腺由主细胞,壁细胞,颈粘E.肝动脉是肝的营养血管 A.腮腺 液细胞,内分泌细胞,未分化细胞
B B.胰腺 组成
46. 胆小管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C.贲门腺 D.胃底腺腺腔较大,贮有大量粘A.HE染色法 D.颌下腺 液 B.镀银法 E.舌下腺 E.是属于局泌腺 C.镀金法 C ABCE D.瑞特氏法 54. 与贫血有关的因素是: 60. 胃上皮细胞的特点是: E.活体染料注射法 A.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障A.细胞PAS染色为阳性
B 碍 B.细胞顶部胞质充满粘原颗粒
47. 人肝小叶分界不清是由于: B.胃蛋白酶不能水解蛋白质 C.细胞表面有较长的微绒毛
3
A.汇管区 B.肝小叶间
C.相邻肝细胞之间 D.窦周隙内 E.肝门处 A.肝细胞结构不典型
B.中央静脉管壁没有平滑肌 C.肝血窦内皮不完整 D.胆小管HE染色不易见到 E.结缔组织少
BCD ABD 68.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是:
61. 胃底腺壁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A.抑制细胞繁殖 A.胞体呈锥形或三角形 B.中和病毒 B B.核圆形居中,可见双核 C.防止肠毒素穿过上皮 76. 消化管壁的最外层称外膜,外C.肥质内有细胞内分泌小管 D.直接杀死细菌 膜是 D.滑面内质网样的微管泡系多 E.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A.浆膜 E.线粒体丰富 ABCE B.疏松结缔组织
ABCDE 69. 胰腺外分泌部可以分泌: C.纤维膜
62. 壁细胞的功能是: A.核糖核酸酶 D.腹膜脏层 A.分泌盐酸 B.转移酶 E.以上都不对 B.分泌内因子 C.胰蛋白酶 E C.分泌物可杀菌 D.胰脂肪酶 77. 下列关于食管结构的描述,其D.可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E.胰淀粉酶 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酶 CDE A.固有层中常有少量腺体 E.分泌乳酸酶 70. 胰腺外分泌部导管具有: B.粘膜肌层为一层纵行的平滑肌
ABCD A.排出分泌物的作用 C.粘膜下层内含有食管腺
63. 胞质内含有粘原颗粒的细胞B.分泌水和电解质作用 D.粘膜上皮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是: C.吸收钠的作用 皮 A.颈粘液细胞 D.灭活激素的作用 E.管壁内既有平滑肌,又含有骨B.胃上皮细胞 E.分泌激素 骼肌 C.杯状细胞 AB D D.幽门腺细胞 71. 肝结构单位的划分根据是: 78. 食管壁肌层 E.小肠吸收细胞 A.以中央静脉为中心 A.都是骨骼肌
ABCD B.以胆小管为中心 B.是混合肌
64. 参与胃液分泌的细胞是: C.以门管区为中心 C.上1/4是平滑肌,下1/2是骨骼A.胃上皮细胞 D.以两个肝小叶之间的血液供应肌,中1/4是两肌混合 B.贲门腺细胞 关系 D.上部分是平滑肌,下部分是骨C.幽门腺细胞 E.以窦周隙为中心 骼肌 D.颈粘液细肥 ACD E.上1/4是骨骼肌,下1/4是平滑E.主细胞 72. 属于胰岛D细胞的特点是: 肌,中1/2是两肌混合
ABCDE A.数量少,占胰岛细胞总数5% E
65. 主细胞的特点是: B.分泌生长抑素 79. 人胃粘膜分泌内因子的细胞是 A.主要分布在胃底腺底部 C.与A、B细胞间有缝隙连接 A.胃底腺壁细胞 B.细胞顶部充满酶原颗粒 D.细胞分泌颗粒内容物呈均质状 B.胃底腺主细胞 C.细胞基部含有发达的粗面内质E.分泌胰岛素 C.胃底腺颈粘液细胞 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ABC D.胃内分泌细胞 D.分泌胃蛋白酶 73. 肝门管区结缔组织内有: E.胃上皮细胞 E.分泌内因子 A.小叶间动脉 A
ABC B.小叶间胆管 80. 胃底腺的主细胞分泌下列哪种
66. 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的腺体C.小叶下静脉 物质 是: D.淋巴管和神经纤维 A.盐酸 A.胃底腺 E.小叶间静脉 B.胃蛋白酶 B.甲状腺 ABCDE C.粘原颗粒 C.食管腺 74. 肝内胆汁排出的途径是: D.胃蛋白酶原 D.十二指肠腺 A.胆小管闰管 E.以上都不是 E.肾上腺 B.赫令管小叶间胆管 D
ACD C.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 81. 胃底腺壁细胞的特点如下,其
67. 消化管内分泌细胞分布在: D.胆小管小叶间胆管 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绒毛上皮之间 E.胆总管十二指肠 A.细胞较大,呈锥体形或卵圆形 B.空肠肠腺上皮之间 ABCE B.以腺体上部为多 C.结肠肠腺上皮之间 75. 消化管粘膜下层内有腺体的是 C.游离面胞膜内陷成细胞内小管 D.胃底腺细胞之间 A.食管与胃
4
D.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E.细胞游离端充满酶原颗粒
E.总胆管上皮之间
B.食管与十二指肠 C.胃与空肠 D.胃与十二指肠 E.十二指肠与空肠
D.分泌盐酸,故胞质为嗜碱性染C A 色 94. 在粘膜下层内含有腺体的消化E.无分泌颗粒 管器官是
D E A.食管、胃
82. 消化管的潘氏细胞分布在 89. 胞除合成和分泌盐酸外尚分泌 B.胃、十二指肠 A.胃幽门腺底部 A.胃蛋白酶 C.十二指肠、小肠 B.小肠腺底部 B.内因子 D.小肠、大肠 C.大肠腺底部 C.粘原颗粒 E.以上都不是 D.胃底腺底部 D.溶菌酶 E E.以上都对 E.胃蛋白酶原 95. 存在于消化管固有层内的腺体
B B 有
83. 胃底腺主细胞特点之一是 90. 胃液中的粘液是由下列什么细A.食管腺、贲门腺、胃底腺、肠腺 A.主要分布在腺的颈部 胞分泌的 B.食管腺、幽门腺、胃腺、十二指B.细胞呈圆锥形 A.颈粘液细胞 肠腺 C.大量粗面内质网聚集于顶部胞B.贲门腺细胞 C.食管腺、幽门腺、胃底腺、十二质 C.幽门腺细胞 指肠腺 D.分泌的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 D.胃上皮细胞 D.贲门腺、幽门腺、胃底腺、肠腺 E.分泌内因子 E.以上都是 E.贲门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腺、
D E 肠腺
84. 胃底腺壁细胞能分泌 91. 下列关于中央乳糜管的描述哪D A.盐酸与胃泌素 一项是错误的 96. 下列关于十二指肠腺的描述,B.胃泌素与内因子 A.绒毛中轴结缔组织的一条纵行其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C.内因子与粘液 的毛细淋巴管,称为中央乳糜管 A.为复管泡状腺 D.粘液与盐酸 B.中央乳糜管的起始端为盲管 B.主要分泌粘液 E.盐酸与内因子 C.小肠各段含有中央乳糜管 C.分布于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以
E D.中央乳糜管的管壁为一层内皮,内
85. 胞质内含有粘原颗粒的细胞是 细胞间隙较大,通透性好 D.分布于十二指肠的固有层及粘A.胃粘膜上皮细胞 E.各种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后,膜下层内 B.贲门腺腺细胞(分布的少量壁由中央乳糜管输入血液 E.分泌物可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细胞除外) E 受胃液的侵蚀 C.颈粘液细胞 92. 小肠表面积的扩大是由于 D D.幽门腺腺细胞 A.上皮和固有层形成皱襞,粘膜97. 小肠环形皱襞由 E.以上都是 和粘膜下层形成绒毛,吸收细胞A.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起形
E 游离面有微绒毛 成
86. 胃粘膜上皮的特点是 B.粘膜和粘膜下层形成皱襞,上B.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向肠A.单层柱状上皮 皮和固有层形成绒毛,杯状细胞腔内突起形成 B.细胞分泌粘液 游离面有微绒毛 C.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共同向C.下陷形成许多胃小凹 C.粘膜和粘膜下层形成皱襞,粘肠腔内突起形成 D.大约每三天更换一次 膜形成绒毛,吸收细胞游离面有D.粘膜和部分粘膜下层向肠腔内E.以上都是 微绒毛 突起形成
E D.粘膜形成皱襞,粘膜和粘膜下E.粘膜和肌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
87. 胃底腺是 层形成绒毛,杯状细胞游离面有形成 A.仅位于胃底部 微绒毛 D B.位于胃壁粘膜下层的结缔组织E.上皮和固有层形成绒毛,粘膜98. 在消化管杯状细胞存在于 中 和粘膜下层形成皱襞,吸收细胞A.食管、胃、小肠的粘膜上皮 C.是由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游离面有微绒毛。 B.胃、小肠、大肠的粘膜上皮 胞、未分化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E C.小肠、大肠的粘膜上皮 成 93. 小肠中不担负吸收功能的结构D.食管、小肠、大肠的粘膜上皮 D.为单泡状腺或分支泡状腺 是 E.食管、胃、大肠的粘膜上皮 E.以上都不是 A.肠腺 C
C B.中央乳糜管 99. 小肠吸收细胞具有发达的
88. 胃底腺主细胞的特点是 C.有孔的毛细血管网 A.皱襞 A.细胞呈柱状或锥体形 D.微绒毛 B.微绒毛 B.有大量酶原颗粒 E.绒毛 C.纤毛
5
A.咽和食管为纤维膜 D.粘膜下层 B.胃、空肠、回肠为浆膜 E.肌层 B C.十二指肠(除紧贴腹后壁的部ABC
100. 小肠绒毛是吸收食物营养分)、升结肠和降结肠的前壁为浆113. 参与构成小肠绒毛的组织成分的重要结构,是因为 膜 是 A.吸收细胞游离面有发达的微绒D.盲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为浆A.上皮 毛 膜 B.固有层 B.固有层内有中央乳糜管 E.以上均对 C.粘膜肌层 C.中央乳糜管周围有丰富的有孔E D.粘膜下层 毛细血管网 107. 可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的E.肌层 D.固有层内有平滑肌 是 AB E.以上都对 A.5-羟色胺 114. 胃底腺
E B.组胺 A.主细胞数量最多
101. 下面关于肠腺潘氏细胞的C.胃泌素 B.壁细胞主要位于腺的底部 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胃泌素和组胺 C.颈部有分泌粘液的细胞 A.为锥体形,常三、五成群 E.胃泌素和5-羟色胺 D.较幽门腺少 B.常位于肠腺的基底部 D E.与胃小凹通连 C.胞质内有粗大的嗜酸性分泌颗108. 结肠粘膜与小肠粘膜相比ACE 粒 较,其结构特点是 115. 胃底腺的壁细胞 D.分泌颗粒内含有溶菌酶 A.无绒毛,杯状细胞多,肠腺多 A.在细胞的分泌小管内形成HCl E.属于消化管的内分泌细胞 B.无绒毛,杯状细胞少,肠腺少 B.胞质内含发达的微管泡系统
E C.无绒毛,杯状细胞多,肠腺少 C.含大量线粒体
102. 以下哪项的粘膜上皮内有D.绒毛少,杯状细胞多,肠腺多 D.胞质呈强嗜酸性 分泌粘液的细胞 E.绒毛少,杯状细胞少,肠腺少 E.无分泌颗粒 A.胃 A ABCDE B.阑尾 109. 下列关于阑尾的描述,哪116. 小肠粘膜上皮吸收细胞 C.小肠 一项是错误的 A.游离面的纹状缘是密集排列的D.结肠 A.可有少量绒毛结构 微绒毛构成 E.以上都对 B.肠腔较结肠狭窄 B.细胞侧面的连接结构由浅至深
E C.固有层内肠腺较结肠的少而短 为桥粒、中间连接和紧密连接
103. 关于小肠绒毛固有层以下D.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 C.胞质内的终末网与微绒毛内的哪一点错误 E.肌层也分为内环.外纵两层但微管相连 A.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 较结肠的薄 D.表面有较厚的细胞衣,内含多B.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A 种消化酶 C.有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110. 肠道内分泌细胞的特点是 E.吸收的各类物质均进入血液内 D.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进A.镶嵌在上皮和腺上皮细胞之间 AD 入血液 B.基部胞质含有大小不等的分泌117. 与小肠粘膜相比,结肠粘E.上皮吸收的脂类进入淋巴 颗粒 膜的特点是
A C.分泌颗粒有嗜银性和嗜铬性 A.绒毛较少
104. 结肠带的形成是由于 D.分泌多种激素 B.大肠腺多而长 A.外膜局部增厚 E.以上都是 C.潘氏细胞较多 B.纵行肌局部增厚 E D.杯状细胞较多 C.环行肌局部增厚 111. 消化道内分泌细胞是 E.中央乳糜管较多 D.粘膜下层局部增厚 A.胃酶细胞 BD E.淋巴组织聚集 B.基底颗粒细胞 118. 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
B C.潘氏细胞 肠腺均有
105. 肠壁内神经丛的组成是 D.柱状细胞 A.吸收细胞 A.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 E.颈粘液细胞 B.杯状细胞 B.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 B C.潘氏细胞 C.副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 112. 参与构成消化管皱襞的组D.未分化细胞 D.副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 织是 E.微皱褶细胞 E.以上均有 A.上皮 ABCD
C B.固有层 119. 浆液性腺泡腺细胞基部有
106. 消化管的外膜 C.粘膜肌层 较多
6
D.绒毛
E.以上都不是
133. 胰腺的外分泌部腺泡是 A.浆液性腺泡,有肌上皮细胞,有
120. 大唾液腺的纹状管 B 泡心细胞 A.下颌下腺内的最发达 127. 胰腺的泡心细胞是一种 B.浆液性腺泡,无肌上皮细胞,无B.舌下腺内的最发达 A.有收缩功能的细胞 泡心细胞 C.腮腺内的最发达 B.脱落的腺细胞 C.浆液性腺泡,无肌上皮细胞,有D.三种唾液腺内的均发达 C.有吞噬功能的细胞 泡心细胞 E.舌下腺和腮腺内的较发达 D.闰管上皮细胞 D.粘液性腺泡,无肌上皮细胞,有
A E.从血管渗出的白细胞 泡心细胞
121. 大唾液腺腺泡的半月是 D E.粘液性腺泡,有肌上皮细胞,有A.浆液性腺细胞组成,位于腺泡128. 胰岛PP细胞的特点之一是 泡心细胞 与导管之间 A.数量比D细胞多 C B.粘液性腺细胞组成,位于腺泡B.无分泌颗粒 134. 人的肝小叶 与导管之间 C.与A细胞和B细胞之间有缝隙A.均为多角棱柱体 C.粘液性腺细胞组成,位于腺泡连接 B.均为圆柱体 底部 D.可增殖分化为其他内分泌细胞 C.均为圆形或椭圆形 D.浆液性腺细胞组成,位于腺泡E.以上均不对 D.均为方形柱状体 底部 E E.大小形态不一 E.以上都不对 129. 胰岛D细胞分泌的激素 A
D A.对A细胞和B细胞的分泌活动135. 成人肝的肝板
122. 哪些腺内可见半月 有促进作用 A.由几排肝细胞组成,无孔 A.胰腺和舌下腺 B.对A细胞和B细胞的分泌活动B.由几排肝细胞组成,有孔 B.腮腺和下颌下腺 有调节作用 C.由单排肝细胞组成,无孔 C.胰腺和腮腺 C.仅对A细胞有调节作用 D.由单排肝细胞组成,有孔 D.腮腺和舌下腺 D.仅对B细胞有调节作用 E.由几排肝细胞组成,有的有孔,E.舌下腺和下颌下腺 E.对外分泌腺细胞有调节作用 有的无孔
E B D
123. 关于闰管以下哪一项是错130. 胰岛的功能是 136. 肝细胞表面有微绒毛的是 误的 A.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B细胞分A.胆小管面和肝细胞连接面 A.与腺泡相连 泌生长抑素,D细胞分泌胰岛素 B.肝细胞连接面和血窦面 B.单层柱状上皮 B.A细胞分泌胰岛素,B细鲍分泌C.血窦面和胆小管面 C.管径较细 生长抑素,D细胞分泌高血糖素 D.血窦面 D.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闰管短或C.A细胞分泌胰岛素,B细胞分泌E.胆小管面 无 高血糖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 C E.腮腺和胰腺的闰管长 D.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B细胞分137. 关于肝小叶的结构以下哪
B 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 一项是错误的
124. 粘液性腺泡的特点是 E.A细胞分泌生长抑素,B细跑分A.肝板两侧的血窦是相互通连的 A.细胞核扁平,位于细胞基底部 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高血糖素 B.胆小管位于肝板之间 B.细胞间分界较清楚 D C.窦周隙与胆小管是互不通连的 C.腺泡腔较大 131. 胰岛分泌高血糖素的细胞D.相邻肝板是相互吻合连接的 D.分泌物较粘稠 是 E.中央静脉汇合为小叶下静脉 E.以上都对 A.A细胞 B
E B.B细胞 138. 肝小叶不包括
125. 浆液性腺泡的特点是 C.泡心细胞 A.肝血窦 A.细胞核圆形 D.D细胞 B.胆小管 B.胞质内有分泌颗粒 E.乙细胞 C.肝扳 C.细胞间分界不明显 A D.小叶间静脉 D.分泌物主要含唾液淀粉酶 132. 胰岛D细胞分泌 E.中央静脉 E.以上都对 A.生长抑素 D
E B.高血糖素 139. 肝的基本单位是
7
A.分泌颗粒
B.滑面内质网和核糖体 C.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 D.线粒体 E.合成的产物
126. 腮腺的特点是 A.混合性腺体,闰管长 B.浆液性腺体,闰管长 C.粘液性腺体,闰管长 D.混合性腺体,闰管短 C E.浆液性腺体,闰管短
C.胰淀粉酶 D.胰岛素 E.胰蛋白酶
A
150. 浆液性腺泡
A.腺细胞基部胞质嗜酸性较强 A B.分泌颗粒聚集在腺细胞顶部
146. 肝内胆汁的通路 C.腺细胞含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A.肝细胞分泌至胆小管至左右肝较多 E 管出肝 D.分泌物中含消化酶
140. 胆小管位于 B.肝细胞分泌至毛细胆管至左右E.以胞吐方式释放分泌物 A.肝板之间 肝管出肝 BCDE B.肝细胞与肝血窦之间 C.贮脂细胞分泌至胆小管至小叶151. 纹状管 C.相邻肝细胞之间 间胆管至左右肝管出肝 A.仅见于大唾液腺内 D.肝细胞与贮脂细胞之间 D.胆小管上皮分泌至胆小管至小B.为单层高柱状上皮 E.肝细胞与窦周隙之间 叶间胆管至左右肝管出肝 C.胞质嗜碱性较强
C E.肝巨噬细胞分泌至毛细胆管至D.上皮游离面有纹状缘
141. 肝小叶的组成哪项是错误胆小管至左右肝管出肝 E.有吸收功能 的 A ABE A.中央静脉 147. 肝血窦的特点是 152. 成人的胰岛 B.肝板 A.内皮无孔,基膜较厚 A.约有10万个 C.肝血窦 B.内皮有孔,基膜较厚 B.大小不等 D.胆小管 C.内皮无孔,无基膜 C.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E.小叶间胆管 D.内皮有孔,无基膜 D.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
E E.内皮有孔,基膜较薄 E.无神经末梢
142. 窦周隙或狄氏隙内有 D BCD A.枯否细胞 148. 肝小叶内 153. 肝细胞中的滑面内质网与B.贮脂细胞 A.血窦在肝板之间,狄氏间隙在细胞的下述功能相关 C.单核细胞 肝细胞之间,胆小管在肝细胞和A.合成血浆蛋白 D.血细胞 血窦之间 B.合成胆汁 E.以上都不是 B.血窦在肝板之间,狄氏间隙在C.合成脂蛋白
B 肝细饱和肝血窦内皮细胞之间,D.生物转化
143. 不属于门管区的结构有 胆小管在肝细胞索之间 E.灭活激素 A.小叶间静脉 C.血窦在肝细胞之间,狄氏间隙BCDE B.小叶间动脉 在肝细胞和血窦之间,胆小管在154. 下列哪些细胞的表面与血C.小叶间淋巴管 肝板之间 浆直接接触 D.小叶下静脉 D.血窦在肝细胞之间,狄氏间隙A.肝细胞 E.小叶间胆管 在肝细胞索之间,胆小管在肝细B.肝血窦内皮细胞
D 胞之间 C.肝巨噬细胞
144. 门静脉的血量占肝总血量E.血窦在肝板之间,狄氏间隙在D.贮脂细胞 的 肝细胞和血窦内皮细胞之间,胆E.肝大颗粒淋巴细胞 A.1/2 小管在肝细胞之间 ABCDE B.1/3 E 155. 肝细胞具有下述功能 C.2/3 149. 肝贮脂细胞的特点之一是 A.合成大量脂滴,贮存能量 D.2/4 A.有产生纤维和基质的功能 B.转化血液中的有毒物质 E.3/4 B.胞质的脂滴内贮存大量维生素C.摄取大量维生素A贮存在脂滴
E D 内
145. 组成小叶间胆小管管壁的C.无增殖能力 D.合成的物质均释放至胆小管内 细胞是 D.位于小叶边缘的结缔组织内 E.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合成糖A.立方细胞 E.胞质内有脂滴,故HE染色切片原 B.扁平细胞 中易辨认 BE C.肝细胞 A
二、填空题
1. 消化管壁的组织结构可分为四层,由内向外依次/3()为;下1/3为()。 为()、()、()和()。 骨路肌骨路肌和平滑肌平滑肌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3. 根据胃腺所在的部位,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
2. 食管肌层的肌组织类型在食管上l/3为();中1()__、()和()。
8
A.肝板 B.肝细胞 C.肝血窦 D.胆小管 E.肝小叶
D.柱细胞 E.肝巨噬细胞
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 贮脂、脂滴、维生素A
4. 组成胃底腺的细胞主要有()、()、()和()。 20. 位于相邻肝板之间,并互相吻合成网状管道,其
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管壁及管腔内含有一种具有参与机体防御保护功能的
5. 胃底腺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是:细胞基底部及()细胞,该细胞属于()细胞系统。 核周围有丰富的()、核上方有发达的()、游离端细肝巨噬、单核吞噬 胞质内有(),它们都是与合成()有关的细胞器。该21. 肝细胞的胞体较大,呈多面形,其与周围的结构细胞可分泌()。 之间形成三种不同的相邻面,分别为()、()和()。 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酶原颗粒、分泌蛋白质、血窦面、细胞连接面、胆小管面
胃蛋白酶原 22. 贯穿肝小叶中央的血管称();肝血窦的窦壁上皮
6. 电镜下,胃底腺壁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向细胞内为();胆小管的管壁是由()构成。 深陷形成迂曲分支的小管,称(),小管腔内有许多()、中央静脉、内皮细胞、肝细胞膜 小管附()近有许多()、()和()。该细胞具有合成23. 窦周隙是()和()之间的狭窄间隙,是()和和分泌()及()的功能。 ()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 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绒毛、小管泡系、线粒体、高尔血窦内皮细胞、肝细胞、肝细胞、血液
基复合体、盐酸、内因子 24. 进入肝的血管有门静脉和肝动脉,前者是肝的()
7. 内因子是由胃底腺的()细胞分泌,其分泌减少血管,而后者是肝的()血管。 时可影响()的吸收。 功能、营养
壁细胞维生素B12 25. 消化管壁从内向外由()、()、()和()四
8. 增加小肠表面吸收面积的结构有()、()和()。 层组成。
皱襞、绒毛微绒毛 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9. 小肠皱襞是()和()向肠腔内突出而成。 26. 消化管粘膜从内向外由()、()和()构成。
粘膜粘膜下层 上皮、固有层、粘膜肌。 10. 小肠绒毛是由()和()向肠腔内隆起所形成的27. 胃粘膜上皮除少量内分泌细胞外,主要由表面()指状突起。 组成,该细胞内的分泌颗粒称()。
上皮、固有层 粘液细胞、粘原颗粒。 11. 小肠腺的细胞组成是()、()、()、()和()。 28. 胃底腺由五种细胞组成,即()、()、()、吸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未分化细胞、内分()和()。
泌细胞 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内分泌细胞。 12. 小肠绒毛的上皮是属于()上皮,其主要由()29. 壁细胞又称(),胞质内有细胞膜凹陷形成的(),和()细胞组成,前者的功能是();后者的功能是()。 其游离面有()。 单层柱状、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吸收、分泌粘液 泌酸细胞、细胞内小管、微绒毛。 13. 以分泌物件质来讲,十二指肠腺是一种()腺,30. 小肠粘膜表面有许多肠绒毛,它是由()和()它位于()。 向肠腔突出形成的。
粘液、十二指肠粘膜下层 上皮、固有膜。 14. 腮腺是一种()腺;颌下腺是以()腺泡为主,31. 小肠腺由五种细胞构成,它们是()、()、()、而舌下腺以()腺泡为主,但后两者均可称之为()()和()。 腺。 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干细胞、潘氏细纯浆液性浆液性粘液性混合性 胞。 15. 用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以及电镜方法可将胰32. 小肠绒毛内有三种重要结构,即()、()和()。 岛细胞主要分为四种,它们分别是()、()、()和()。 中央乳糜管、毛细血管网、纵行平滑肌。 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 33. 食管腺位于管壁的()。
16. 胰岛素是由胰岛内的()细胞分泌物,它的生理粘膜下层。 功能是()。 34. 小肠腺位于()。
B细胞、降低血糖 粘膜层。 17. 肝小叶是肝()单位,呈()状,它主要由()、35. 十二指肠腺位于()。 ()、()和()组成。其周围具有由()、()、()三粘膜下层 种伴行的管道和结缔组织组成的()。 36. 吸收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是由()和()突出形成结构和功能、多角形棱柱体、中央静脉、肝板(肝索)的。 肝血窦、胆小管、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门管区 细胞膜、细胞质。 18. 胆汁是由()分泌,依次流经()、()和()出37. 食管壁肌层有()和()两种肌组织同时存在;肝。 其中食管上段为()、中段为()、下段为()。
肝细胞、胆小管、小叶间胆管、左和右肝管 平滑肌、骨骼肌、骨骼肌、骨骼肌与平滑肌、平滑肌。 19. 在窦周间隙内,有散在的()细胞,细胞质内有38. 浆膜由()及表面一层()组成。 大量(),可贮存()。 结缔组织、间皮。
9
39. 主细胞又称(),主要分泌(),该分泌物可物皱襞;绒毛;杯状细胞;肠腺 被()激活。 59. 胃肠内分泌细胞可分为()和()两类。
胃酶细胞、胃蛋白酶原、盐酸。 开放型;闭合型 40.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从内向外依次分为()、()、()60. 大唾液腺有三对,它们是()、()和()。 和()。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层 61. 唾液腺的腺泡有三种,即()、()和()。
41. 消化管粘膜可分为()、()和()。 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 上皮;固有层;粘膜层 62. 腮腺只含()性腺泡,故为()腺;舌下腺和下
42. 食管固有层内的腺称(),粘膜下层内的腺称()。 颌下腺中有两种腺泡,即()和(),故为()腺。
贲门腺;食管腺 浆液、浆液、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泡、混合腺。 43. 食管的()内含有食管腺,其导管穿过()开口63. 肝细胞有()、()和()三个功能面。 于食管管腔。 血窦面、胆小管面、细胞连接面。 粘膜下层;粘膜层 64. 人胰岛主要有()、()、()、()和()五
44. 胃的粘膜表面有很多小的凹陷,称(),其底有()种类型的细胞,它们分别分泌()、()、()、()开口。 和()。
胃小凹;胃腺 A、B、D、PP、D1、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胰45. 组成胃粘膜上皮的细胞主要是(),其顶部胞质内多肽、血管活性肠多肽。 充满()。
65. 胰腺腺泡为()腺泡,其内含()细胞
表面粘液细胞;粘原颗粒 46. 胃粘膜屏障是指胃粘膜表面的()和()。
纯浆液性、泡心。 66. 肝小叶是肝的(),为不规则的(),其中央有
粘液层;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 一条沿其长轴走行的(),肝细胞向周围呈放射状排
47. 胃腺可分为三种,分别是()、()和()。 成()。
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 48. 胃腺主要有()、()和()三种细胞组成。
基本结构功能单位、棱柱体、中央静脉、肝板。 67. Hepatocyte呈()形,核圆位于(),胞质呈()
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 性,细胞器()。
49. 壁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分泌(),此外还能分泌一种多面体、中央、嗜酸、发达。 (),称()。 68. 肝细胞单行排列,构成(),该结构之间的腔隙
盐酸;糖蛋白;内因子 为()。
50. 胃的肌层较厚,由()、()和()三层平滑肌组肝板、肝血窦。 成。 69. SpaceofDisse是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狭窄
内斜;中环;外纵 间隙,内有散在的()和()。
51. 淋巴组织在肠壁内的分布共有三种形式,分别是肝、血窦内皮、贮脂细胞、网状纤维。 ()、()和()。 70. 肝贮脂细胞分布在()内,电镜下可见其胞质内
弥散淋巴组织;孤立淋巴小结;集合淋巴小结 有许多(),其中储存大量()。
52. ()随上皮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绒毛的中轴,其中窦周隙、脂滴、维生素A。 有一条()的(),称中央乳糜管。 71. 门管区内的三种伴行的管道,它们分别是()、
固有层;纵行;毛细淋巴管 ()和()。
53. 小肠壁的外膜层,除()的部分为()外,其它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部分均为()。 72. 胆汁是由()产生的。
十二指肠紧贴腹后壁;纤维膜;浆膜 肝细胞 54. 小肠腔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其由()和()共同73. KupfferCells分布于()内。 向肠腔内突出而成。 肝血窦 粘膜;粘膜下层 74. 根据组成腺泡腺细胞的性质不同,腺泡可分为()、
55. 小肠绒毛是由()和()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叶()和()三种。 状或指状结构。 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 粘膜上皮;固有层 75. 大唾液腺有三对,是()、()和()。
56. 肠腺腺体由五种细胞组成,分别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和()。 76. 胰岛主要由()、()和()三种细胞组成,其分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未分化细胞;潘氏细胞;内分别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
泌细胞 单层柱状上皮;柱状;杯状 A细胞;B细跑;D细跑;20%;70%;5% 消化腺;内分泌部;外分泌部 57. 小肠粘膜上皮为(),由()细胞和()细胞构成。 77. 胰是人体重要的(),由()和()两部分组成。 58. 大肠粘膜无()和()。粘膜上皮中()多。固有78. 在胰岛内数量最多的细胞叫()细胞,它能分泌层内()发达。 ()。
10
B;胰岛素 79. 肝血窦腔内存有(),称为()。
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84. 在()与()之间有宽4μm的狭小间隙,称窦
巨噬细胞;枯否细胞 周隙或狄氏隙。
80. 肝小叶的主要结构有()、()、()和()。 肝血窦内皮细胞;肝细胞 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胆小管或毛细胆管 85. 电镜观察,肝细胞膜可区分为三种功能面即:()、
81. 肝血窦位于()之间的(),窦壁由()围成。 ()、()。
肝板;不规则腔隙;有孔的内皮细胞 82. 在窦周隙内还有少量()纤维及()细胞。
肝细胞连接面;胆小管面;血窦面 86. 肝贮脂细胞分布在()内,电镜观察胞质内有许
网状;贮脂 多(),其中贮存大量()。
83. 门管区的主要结构有()、()和()。 窦周隙;脂滴;维生素A
三、判断题
1. 消化管壁内的神经丛主要分布在粘膜下层和肌层内√
2. 胃贲门腺和幽门腺都是粘液腺,贲门腺内有少量壁细胞,幽门腺内有较多的内分泌细胞√ 3. 颈粘液细胞位于胃小凹的开口处,是一种衰老退化的细胞×
4. 胃底腺壁细胞胞质呈嗜酸性,是由于胞质内有大量线粒体和发达的滑面内质网√
5. 胃肠粘膜的腺体内均有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它的增殖分化可不断补充衰老死亡的上皮细胞√ 6. 胃底腺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
7. 唾液腺和胰腺外分泌部都是复管泡状腺,腺泡上皮都是单层立方或锥形细胞组成√ 8. 唾液腺和胰腺HE染色切片光镜下,其腺泡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内均可见分泌颗粒√
9. 糖尿病是因为胰岛A细胞分泌功能亢进,高血糖素分泌过多、使血糖升高,并从尿中排出×
10. 胰腺腺泡内分泌颗粒因细胞功能状态而变化,饥饿时细胞内分泌颗粒减少,进食后细胞内分泌颗粒增多×
11. 应用原位杂交或免疫细胞化学可显示并区分功能不同的胰岛细胞√ 12. 正常人肝内结缔组织很少,相邻肝小叶连成一片,分界不清√
13. 肝的小叶下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伴行于肝小叶之间的肝门管区内× 14. 肝小叶内的血流是从周边流向中央,肝小叶内的胆汁是从中央流向周边√
15. 肝细胞即分泌胆汁,又将多种物质释放入血,故肝细胞兼有外分泌和内分泌的功能特点√ 16. 肝贮脂细胞的结构类似脂肪细胞,胞质内有一个大脂滴,细胞核被挤至边缘,呈扁平状×
17. 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时,胆小管的正常结构被破坏,胆汁可溢入窦周隙,进入血窦,出现黄胆。√ 18. 消化管壁内的神经丛主要分布在粘膜下层和肌层内。√
19. 胃的贲门腺和幽门腺都是粘液腺,贲门腺内可见少量壁细胞,幽门腺内有较多内分泌细胞。√ 20. 颈粘液细胞位于胃小凹的开口处,是一种衰老退化的细胞。×
21. 胃底腺壁细胞的胞质呈嗜酸性,是由于胞质内有大量线粒体和发达的滑面内质网。√
22. 胃肠粘膜的腺体内均有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它的增殖分化可不断补充衰老死亡的上皮细胞。√
23. 唾液腺和胰腺HE染色切片上光镜观察下,其腺泡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内均可见 分泌颗粒。× 24. 唾液腺和胰腺的导管均有吸收或分泌水或电解质的功能,故可影响和调节腺体 分泌物的量和电解质含量。√
25. 糖尿病是因为胰岛A细胞分泌功能亢进,高血糖素分泌过多,使血糖升高,并从尿中排出。×
26. 胰腺腺泡内的分泌颗粒因细胞功能状态而变化,饥饿时细胞内分泌颗粒减少,进食后细胞内分泌颗粒增多。×
27. 正常人肝内的结缔组织很少,相邻肝小叶常连成一片,分界不清。√
28. 肝的小叶下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伴行于肝小叶之间的肝门管区内。× 29. 肝小叶内的血流是从周边流向中央,肝小叶内的胆汁是从中央流向周边。√
30. 肝细胞既分泌胆汁,又将多种物质释放入血,故肝细胞兼有外分泌和内分泌的功能特点。√ 31. 肝贮脂细胞的结构类似脂肪细胞,胞质内有一个大脂滴,细胞核被挤至边缘呈扁平状。×
32. 肝小叶内邻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摄取的营养和氧较充分,故其代谢和增殖能力较强;邻近小叶周边的肝细胞则反之。×
33. 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时,胆小管的正常结构被破坏,胆汁可溢入窦周隙,进入血窦,出现黄疸。√
四、名词解释
1. absorptive cell吸收细胞 小肠腺中最多的细胞。高柱状;核椭圆位于基部。游离面电镜下可见密集规则排
列的微绒毛,光镜下呈纹状缘。微绒毛表面有细胞衣,是消化的重要部位。 2. bile canaliculus胆小管 相邻两个肝细胞之间的局部胞膜凹陷形成的细微管道,在肝板内连接成网。胆小
11
管吸收肝细胞产生的胆汁,于肝小叶边缘处汇集成赫令管(Hering canal),随后在门管区汇入小叶间胆管。
3. central lacteal中央乳糜管 小肠绒毛中轴的结缔组织中的毛细淋巴管。以盲端始于绒毛顶部,纵行穿过黏
膜肌层进入黏膜下层,形成淋巴管丛。官腔大,通透性强,乳糜微粒、氨基酸、单糖等经其入血。 4. Centroacinar cell.泡心细胞 在胰腺的腺泡腔可见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泡心细胞,胞质着色浅,核
卵圆形。泡心细胞是延伸入腺泡腔内的闰管上皮细胞,此为胰腺腺泡的结构特征之一。 5. chief cell / zymogenic cell主细胞/胃酶细胞 胃底腺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分布于腺体下半部,分泌胃蛋白酶
原。柱状;核圆形近基部;胞质基部强嗜碱性;顶部充满易溶失的酶原颗粒着色浅。 6. duodenal gland十二指肠腺 位于十二指肠黏膜下层内的黏液性腺,导管穿过黏膜肌层开口于小肠腺底部。
分泌黏稠的碱性黏液,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胃酸寝室。 7. Fat-storing cell贮脂细胞 位于肝窦周隙内,细胞不规则、扁平有突起、胞质内贮有脂滴,其中含有大量
维生素A、肝纤维病变和肝硬化时,可产生大量胶原纤维。 8. fudic gland / oxyntic gland胃底腺/泌酸腺 分布于胃底和胃体固有层中,是胃黏膜中数量最多、功能最重
要的腺体。呈分支管状,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越靠近贲门,主细胞越多;越靠近幽门,壁细胞越多。 9. G cell G细胞 位于胃幽门腺,可产生胃泌素,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促进胃肠黏膜细胞增殖。 10. Gastric Pit胃小凹 是由胃粘膜上皮向胃粘膜深部凹陷而成,其底部于胃腺相连。
11. hepatic lobule肝小叶 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体。小叶常连成一片,分界不清。中央有中央静脉,
周围是放射状排列的肝索和肝血窦。 12. hepatic sinusoid肝血窦 位于肝板之间,腔大不规则,窦壁由内皮细胞围成。门静脉及肝动脉血通过小叶
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注入肝血窦,血液在此与肝细胞进行充分物质交换,然后汇入中央静脉。 13. Intercalated duct闰管 唾液腺外分泌腺的导管为上皮性管道。最细的导管直接与腺泡相连,称闰管。管
壁为单层扁平或单层立方上皮。闰管汇合成分泌管。 14. intestinal villus小肠绒毛 小肠黏膜表面,上皮和固有层凸向肠腔形成。十二指肠呈宽大叶状,空肠呈长
指状,回肠呈短锥形。肠绒毛及皱襞使小肠内表面积扩大,以利于吸收。胞质含丰富滑面内质网,结合吸收的物质形成乳糜微粒。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吸收细胞尚可分泌肠致活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 15. Islet of Pancreas胰岛 为胰腺的内分泌部,是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的细胞团,称胰岛。胰岛大小不一,
HE染色标本中,着色较浅。人胰岛主要有A、B、D及PP四型细胞,分别分泌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及胰多肽。 16. Kupffer cell/hepatic macrophage库普弗细胞/肝巨噬细胞 位于肝血窦腔内,形态不规则,胞质嗜酸性,
内有发达溶酶体,并常见吞噬体和吞饮泡。由血液单核细胞分化而来,在清除门静脉入肝的抗原异物、清除衰老红细胞和监视肿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7. Lacteal中央乳糜管 小肠绒毛中轴内有1-2条毛细淋巴管称为中央乳糜管,可输送吸收的脂肪。 18. microfold cell微皱褶细胞/M细胞 散在分布于回肠集合淋巴小结内侧的黏膜上皮中,其游离面有微皱褶,
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一较大的穹窿状凹腔,内含多个淋巴细胞。电镜下可见其胞质中有丰富的囊泡。微皱褶细胞可摄取肠腔内抗原物质,以囊泡的形式转运并传递给下方的淋巴细胞,引发免疫应答。 19. mucous-HCO3-barrier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由胃上皮表面黏液细胞分泌的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
黏液,覆盖于上皮表面形成。黏液层将上皮与胃液中的胃蛋白酶隔离,而高浓度HCO3使局部pH为7,既抑制了酶的活性,又可中和渗入的盐酸,从而使胃黏膜免受损伤。黏液产生减少、或盐酸分泌过多,屏障受到破坏,都会导致胃组织的自我消化,形成胃溃疡。 20. Myoepithelial cell肌上皮细胞 在腺泡细胞与基膜之间,有一种扁平的突起,突起包绕腺泡的周围,胞质
内含有肌丝的细胞叫肌上皮细胞。该细胞有收缩功能。 21. pancreas islet胰岛 胰腺的内分泌部,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球形细胞团。主要有A20%(高血糖素)、B70%
(胰岛素)、D5%(生长抑素)、PP(胰多肽)四种细胞。
12
22. Paneth cell潘氏细胞(细胞) 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于腺底部,细胞呈锥体形,顶部胞质充满粗大嗜
酸性的分泌颗粒,电镜下,胞质含有大量粗面内质网与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其分泌颗粒含有防御素、溶菌酶,对肠道微生物有杀灭功能。 23. parietal cell/oxyntic cell壁细胞/泌酸细胞 胃底腺的重要组成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参与对食物蛋白
质的消化和对维生素B12 的吸收。体积大多呈圆锥形;核圆深染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呈嗜酸性。电镜胞质中有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管泡系统和丰富线粒体。 24. perisinusoidal space窦周隙 又称迪塞间隙即Diss腔。肝血窦内皮与肝板之间的狭窄间隙。因肝血窦内皮
连接松散,细胞间隙宽,除乳糜微粒和血细胞,血液其它成分均可经肝血窦进入窦周隙。其内有贮脂细胞。 25. plica皱襞 在食管、胃和小肠等部位,黏膜与黏膜下层共同向官腔面突起形成。
26. portal area门管区 肝小叶间,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区内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
间胆管。每个肝小叶间有三到四个。 27. pyloric gland幽门腺 分布于幽门宽4-5cm区域,的管状黏液性腺。胃小凹很深,分支较多。其中有很多
G细胞,可产生胃泌素,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及促进胃肠黏膜细胞增殖。 28. serosa浆膜 由薄层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表面光滑。
29. small intestinal gland/Lieberkuhn小肠腺/隐窝 位于小肠黏膜固有层。单管状开口于肠腔。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干细胞组成。 30. suface mucous cell表面黏液细胞 位于胃黏膜上皮,核椭圆形位于基部,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HE着
色浅,可分泌高浓度碳酸氢根。 31. Villi of Small Intestine 小肠绒毛 由小肠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共同突向肠腔而形成的指状突起。
32. 基底颗粒细胞 属消化管内分泌细胞(APUD细胞)其分泌颗粒聚集在细胞基底部而得名。细胞多数呈高柱
状,顶端露于管腔面,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可感受管腔内化学刺激引起分泌活动。此类细胞呈开放型,少数细胞较矮小,顶部被相邻细胞覆盖而未露出腔面,称封闭型。
五、问答题
试述肝小叶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作用。07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肝门处的结缔组织被膜伸入肝实质,分隔而成。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人肝的小叶间结缔组织很少,分界不清,可见三角形的门管区,区内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胆管。
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中央,沿其长轴走行。
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单层放射状排列构成肝板。肝板不规则,相邻吻合连接成网,在切片中呈索状,称肝索。
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腔大而不规则,经肝板上的孔洞互相通连,形成肝血窦网。肝血窦内皮细胞有许多贯穿细胞的孔,孔上无隔膜,内皮外无基膜,内皮细胞之间常有较大的间隙,故通透性较大。
窦周隙是肝血窦内皮与肝板之间的狭窄间隙。因肝血窦内皮连接松散,细胞间隙宽,除乳糜微粒和血细胞,血液其它成分均可经肝血窦进入窦周隙。
肝细胞是肝小叶的主要成分,呈多面体形,单核或双核,核大而圆,居中,常染色质丰富,有1至数个核仁,表明核内mRNA转录功能活跃,胞质呈嗜酸性。电镜下可见细胞器丰富:粗面内质网成群分布,参与合成多种重要的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脂蛋白、补体等;滑面内质网丰富,参与胆汁合成、物质代谢、激素代谢、药物转化及解毒等多种作用;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可对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和脂蛋白进行加工,近胆小管处的高尔基复合体与胆汁的排泌相关。此外,富含线粒体、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肝细胞中的糖原丰富,它是血糖的贮备形式,进食后增多,饥饿时减少。
肝细胞有三种不同的邻接面,即细胞连接面、血窦面和胆小管面。肝细胞连接面间有紧密连接、桥粒、缝隙连接等结构。血窦面肝细胞微绒毛非常发达,可伸入血窦外面的窦周隙内,有利于肝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物质和将分泌物排入血窦。胆小管面,相邻肝细胞的质膜局部凹陷,形成微细的小管,即胆小管,且有微绒毛伸入管腔内。胆小管在肝板内也互相连接成胆小管网。
一方面,门静脉、肝动脉经逐级分支,形成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在肝小叶门管区注入肝血窦。肝血窦内皮细胞具高通透性,且肝血窦内血流缓慢,因此门静脉血液中的肠道吸收物和肝动脉血液中的氧等各
13
种血浆成分可通过(除红血球和乳糜微粒外)血窦内皮进入窦周隙,与肝细胞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随后,血窦中的血液汇入中央静脉,再聚于小叶间非门管区的小叶下静脉,进一步汇集至肝静脉。
另一方面,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入胆小管,胆小管由肝小叶中央向周边汇聚,在肝小叶边缘处汇集形成赫令管,赫令管在门管区汇入小叶间胆管,然后向肝门方向汇集,经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最终将胆汁送入胆囊。
此外肝血窦内有肝巨噬细胞,又称Kupffer细胞,形态不规则,常以其伪足附于内皮细胞表面或插入此细胞之间,其内溶酶体甚多,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活跃的吞饮、吞噬能力,在吞噬和清除从胃肠管进入的细菌和异物方面起关键性作用,尚能处理和传递抗原,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肝窦周隙内有贮脂细胞,形态不规则、扁平有突起、胞质内贮有脂滴,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A、肝纤维病变和肝硬化时,可产生大量胶原纤维。
试述肝门管小叶的结构。
肝门管区为中心的三角形住状体,周围以三个中央静脉的连线为界,故称门管小叶。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从周边流向中央,汇入门管小叶中央的小叶间胆管,所以门管小叶概念是强调肝的外分泌性质。
简述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各段的管壁一般自内向外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粘膜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消化管的两端为复层扁平上皮,其余均为单层柱状。固有层由细密结缔组织组成,其内富含血管、淋巴管,胃肠的固有层含大量的腺体和淋巴组织。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其收缩可促进腺体分泌物的排出和血液运行,利于物质吸收。粘膜下层的结缔组织中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还有粘膜下神经丛。在食管及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内分别含有粘液腺。肌层,消化管两端为骨骼肌,其余部分均为平滑肌,一般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外膜分纤维膜和浆膜两种,前者由结缔组织组成,后者在结缔组织表面有一层间皮覆盖
简述小肠黏膜的组织结构(05)
小肠黏膜由三层结构构成,上皮、固有层、黏膜肌层。黏膜与黏膜下层共同凸向肠腔形成皱襞。小肠的皱襞自距幽门5cm处出现,由极发达逐渐减少,回肠中段以下基本消失。
(1) 上皮与固有层共同向肠腔面突起,形成肠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营养物质吸收。肠绒毛在十二指肠呈宽大叶状,空肠呈长指状,回肠呈短锥形。肠绒毛根部上皮和下方小肠腺上皮相连,为单层柱状,主要由以下细胞组成。
a. 吸收细胞 分布最多,位于基部,高柱状;核椭圆位于基部。游离面电镜下可见密集规则排列的微绒毛,光镜下呈纹状缘。微绒毛表面有细胞衣,是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同时参与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的释放。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吸收细胞还可分泌肠致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
b. 杯状细胞 散在分布,分泌黏液,有润滑和保护作用。从十二指肠到回肠末端,逐渐增多。
c. 潘氏细胞 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于腺底部,细胞呈锥体形,顶部胞质充满粗大嗜酸性的分泌颗粒,电镜下,胞质含有大量粗面内质网与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其分泌颗粒含有防御素、溶菌酶,对肠道微生物有杀灭功能。
d. 干细胞 位于小肠腺下半部,胞体柱状较小。可不断增殖分化向上迁移补充各种上皮细胞。更新周期3-6天。
e. 此外,小肠上皮还有内分泌细胞,如S细胞和I细胞。它们分泌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刺激胰和胆囊消化液的分泌和排放。 (2) 固有层 为细密的结缔组织,含大量小肠腺及以下结构、细胞。
a. 中央乳糜管 小肠绒毛固有层中轴纵行的毛细淋巴管,以盲端始于绒毛顶部,纵行穿过黏膜肌层进入黏膜下层,形成淋巴管丛。官腔大,通透性强,乳糜微粒、氨基酸、单糖等经其入血。
b. 大量分散的淋巴细胞。十二指肠和空肠多为孤立淋巴小结。回肠可见集合淋巴小结,并可穿过黏膜肌层抵达黏膜下层。
c. 少量平滑肌细胞,收缩时可使绒毛变短,利于淋巴和血液运行。 d. 丰富的浆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3) 黏膜肌层 内环形外纵行两薄层平滑肌组成。
简述小肠绒毛中轴内的三种重要结构及其功能。
绒毛中轴的固有层内有1~2条纵行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它参与脂类物质的运输;还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可将小肠吸收的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加以运输;散在的纵行平滑肌,它的收缩可影响该部位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有助于物质的运输。
14
简述微皱褶细胞与分泌性免疫球蛋白。
人回肠粘膜集合淋巴小结由近百个淋巴小结聚集而成,该部位粘膜上皮内无杯状细胞,而有一种散在的细胞,称微皱褶细胞 (M细胞)。M细胞,是一种特化的上皮细胞,HE染色的标本不易区分。电镜下,M细胞游离面有一些短小的微绒毛和微皱褶,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一个凹腔,又叫中央腔。中央腔内嵌有多个淋巴细胞、浆细胞等。M细胞能摄取肠腔内的抗原物质,将其传递给下方的淋巴细胞。后者进入肠系膜淋巴结内,分裂增殖,后经淋巴细胞再循环或血循环途径再回到肠粘膜内,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主要产生免疫球蛋白A(IgA )。IgA能与上皮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载体—分泌片结合形成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 ),释放入上皮表面的糖衣内,它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抑制细菌增殖和病毒复制,中和病毒,并阻止细菌等抗原物质附着在上皮细胞上,阻止内毒素进入上皮细胞内,保护肠粘膜。
试述胃底腺的组织结构与功能。08
答:胃底腺又称秘酸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黏膜固有层中,开口于胃小凹,是胃黏膜中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腺体。呈分支管状,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越靠近贲门,主细胞越多;越靠近幽门,壁细胞越多。
主细胞/胃酶细胞 是胃底腺中数量最多的细胞,主要分布于腺体下半部。柱状,核圆形近基部;胞质基部强嗜碱性;顶部充满易溶失的酶原颗粒着色浅。分泌胃蛋白酶原。
壁细胞/泌酸细胞 是胃底腺的重要组成细胞,腺体上半部较多。体积大多呈圆锥形;核圆深染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呈嗜酸性。电镜胞质中有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管泡系统和丰富线粒体。分泌盐酸和内因子,参与对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对维生素B12 的吸收。
颈粘液细胞 较少,位于胃底腺顶部。楔形,核扁平居基底,HE染色淡,胞质中有黏原颗粒。分泌物为可溶性的酸性黏液。
干细胞 存在于胃底腺顶部至胃小凹深部。可分化为表面粘液细胞及其它胃底腺细胞
胃底腺中还存在内分泌细胞,如ECL细胞和D细胞,它们分别分泌组胺和生长抑素,主要调节壁细胞盐酸的分泌。
简述胃粘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一方面,为粘膜上皮细胞不断脱落,并由未分化细胞不断增殖分化来补充。胃粘膜上皮的这种快速自我更新对胃粘膜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另一方面,由胃上皮表面粘液细胞分泌的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粘液,覆盖于上皮表面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层将上皮与胃液中的胃蛋白酶隔离,而高浓度HCO3-使局部pH为7,既抑制了酶的活性,又可中和渗入的盐酸,从而使胃粘膜免受损伤。粘液产生减少、或盐酸分泌过多,屏障受到破坏,都会导致胃组织的自我消化,形成胃溃疡。
试比较胃粘膜和小肠粘膜的同异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胃和小肠的粘膜都由三层结构构成,上皮均为单层柱状,固有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都含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粘膜肌层为薄层的平滑肌。
胃的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胃小凹,其深部的干细胞可增殖分化,补充衰老脱落的上皮细胞;小肠的上皮与固有层组织共同凸起,形成肠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营养物质吸收。小肠绒毛内的固有层中有中央乳糜管,是吸收物进入循环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
胃上皮主要由表面粘液细胞构成,该细胞分泌的碱性粘液形成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粘膜不受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盐酸的损伤;小肠上皮主要由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前者从事营养的吸收,后者分泌的粘液具有润滑作用。
胃固有层中含贲门腺、幽门腺和胃底腺,前二者主要分泌粘液;胃底腺中的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是胃液中参与消化的重要成分。小肠固有层含小肠腺,其深部的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它们迁移、补充在绒毛顶部脱落的上皮细胞;此外,小肠腺还具有特征性的潘氏细胞,分泌溶菌酶和防御素,发挥免疫作用。
在胃上皮和腺体中主要的内分泌细胞是ECL细胞、G细胞和D细胞,它们分泌的组胺、胃泌素和生长抑素主要调节盐酸的分泌。小肠上皮和腺体中主要的内分泌细胞有S细胞和I细胞,它们分泌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一促胰酶素,主要刺激胰和胆囊中消化液的分泌和排放,以进入小肠参与消化。
胃和小肠固有层内均可有淋巴小结,但于小肠更多,在回肠,还形成集合淋巴小结,是消化管免疫的重要部位。
食入的蛋白质在小肠内分解为氨基酸后,经小肠哪些结构进入血液,然后经何途径入肝?入肝后又经过哪些
15
微细结构进入肝细胞?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分解为氨基酸后,经小肠绒毛吸收细胞游离缘的微绒毛入吸收细胞内,经细胞侧面的细胞膜入细胞间隙经基膜入固有层,经有孔毛细血管内皮外基膜,经有孔内皮入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然后经门脉进入肝脏。入肝后经小叶间静脉入终末门微静脉,再进入肝血窦。经内皮细胞孔或细胞间隙进入窦周隙,最后经肝细胞的绒毛进入肝细胞。
试述胰腺内分泌部的结构和功能?
胰腺内分泌部主要是由胰岛细胞和丰富的毛细血管。胰岛是胰腺中的内分泌细胞团,散在分布于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间。胰岛主要有A、B、D、PP四种细胞,它们都具有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细胞之间有大量有孔毛细血管。A细胞数量较多,分泌高血糖素,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升高血糖;B细胞数量最多,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可调节邻近A、B、PP等细胞的分泌功能;PP细胞数量很少,分泌胰多肽,胰多肽可抑制胰液分泌、胃肠运动及胆囊收缩。
简述胰腺外分泌部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胰腺外分泌部为浆液性复管泡状腺。腺细胞呈锥体形,基底面有基膜,无肌上皮细胞细胞核圆形,位于基底部,基部胞质嗜碱性,顶部胞质充满酶原颗粒。腺泡腔内有一些扁平或立方细胞,称泡心细胞。可分泌胰液,内含胰蛋白酶、胰糜蛋白酶、多肽酶、胰淀粉酶等。胰腺的闰管较长,逐渐汇合成小叶间导管。小叶间导管较粗,管壁为单层立方或低柱状上皮。总导管上皮为单层高柱状,杯状细胞较多。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