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验交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顾庄做法”

[经验交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顾庄做法”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经验交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顾庄做法”

如皋市如城街道顾庄社区是“如派”盆景发祥地,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等3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近年来,社区党总支坚持通过发展经济,加强基层党建,深化思想道德建设,织密社会治理网络等做法,大大减少群众的矛盾纠纷,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社会治理“顾庄做法”。8月17日,XX书记来到顾庄社区调研,对顾庄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搭台+扶持,让广大群众有事做、得实惠

社区两委会充分发挥花木盆景产业优势,推一把、帮一程,引导群众将精力投入到将产业做大做强上来。一是提供技术支持。与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改良花木盆景品种,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品质;带领苗木种植户、经纪人、绿化工程老板赴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地参观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二是帮助推广销售。积极利用社区大喇叭、经济合作社等公众平台不间断发布苗木购销信息,及时介绍经纪人登门收购;利用园林工程老板做工程之际,了解掌握苗木销售需求,及时对接群众。三是搭建网络平台。深度对接“互联网+”,以花木大世界网为平台、园林绿化公司为补充、普通农户为触角,形成了完备产业体系。群众的创业热情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20XX年社区花木盆景产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

二、党建+服务,以两委班子聚民心、谋福祉

干部服务不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是当前农村基层矛盾发生的导火索,社区两委会抓住主要矛盾,功夫花在事前,加强自身建设,让群众没有理由制造矛盾。一是巩固战斗堡垒。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强化党总支建设,严格按规定动作开展支部活动,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开展“走帮服”活动,党员干部真心实意访民情、解民难、帮民富,从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入手,费心出力,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加强公共服务。通过申报特色田园乡村,打造了竹房、梅园、雀舌园、罗汉松园、五松园、田园等一批“美丽农家”样本,复兴儿时记忆的乡愁。通过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来保障村民享受到市民的便捷生活,为广大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文化+德育,用精神文明富脑袋、树新风

基层矛盾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的文明程度。在富群众口袋同时,社区也积极推进文化建设,让群众脑袋也富起来。一是挖掘传统文化。社区结合花木盆景产业特点,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以农耕文明为根基、以传统民居为景观、以民俗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体系,通过美景怡情、文化润心,潜移默化间提升了居民素质。二是重塑乡贤文化。充分认识乡贤在农村的重要性,通过选

树一批新老乡贤带头人和一批经济能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得社区村风民风得到持久改善。三是加强道德约束。注重发挥道德约束的力量,完善村规民约,在公共场所、群众眼头展示村规民约内容,让群众自己说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倡导做。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激发群众荣誉感、自豪感,有效抑制社会矛盾。

四、法治+自治,靠社会治理兜底线、解纠纷

社区是否和谐稳定,要看法治建设实不实。社区通过实行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夯实基层基础,坚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一是构建一张网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群众思想活跃、辖区状况复杂、人员流动多变等因素的变化给社区治理工作带来了新课题、新挑战。社区两委会不断健全村民自治体制,10一15户明确一名信息调解员,配齐村民小组长,形成3砰人调解理事会,明确职责,更好地为村民自治创造良好的环境。坚持网格化管理,努力实现民情联系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点、社区服务无缝隙。二是建立一个阵地:建立社情民意工作室,让群众“有地方说话”“话有人听”“事有人处理”。即使发生一些矛盾纠纷,也能够抓早抓小,确保老的问题逐步化解,新的问题不再发生。三是抓实一项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尤其关注拆迁、土地流转、邻里矛盾、留守儿童管理、弱势群体帮服、殡葬改革等方面,

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做到问题在一线了解、工作在一线做实、矛盾在一线化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