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成长个案分析1

幼儿成长个案分析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案例分析

时间:

地点:

对象:班级幼儿

记录:

今天组织开展了色彩创意活动“蜗牛慢慢长”,主要目标是幼儿能大胆地运用颜料画螺旋线。在上次活动中一半的孩子已经画过了,成果展示还不错,孩子们很有能力的。今天带着另一半的孩子也来画螺旋线,其中就有袁俊康小朋友。在操作前,先让孩子集体观察蜗牛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蜗牛壳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张昊小朋友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只是偶尔的台头看看图片,不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提醒他几次,要注意观察,希望他能说一说,可是把他叫起来后,他只是看着我什么也不说。只好再请别的小朋友。

到后面的操作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出及其兴奋的状态,都要跃跃欲试,有几位孩子吵着要画蜗牛慢慢长大。讲好绘画中要注意的事项后,孩子们开始小心地帮蜗牛慢慢长大,边画边说:“蜗牛蜗牛慢慢长,一圈、两圈、三圈”,有不回画的孩子会向老师求助“老师我不会,老师帮帮我”当我走到张昊身边的时候,发现他还没有画,也不拿笔,我问他:“要老师帮忙吗?”他不讲话只是点点头,我握着他的手拿毛笔蘸颜料,让他感受参与作画的乐趣,然后在纸盘中心向外一圈一圈慢慢画,我明显感觉到张昊即使在老师的帮助下还是不敢放手去画,小手握的紧紧的,连我都有点困难控制毛笔走向了。

等小朋友画好后,我们大家一起欣赏自己“养”的小蜗牛,并重点表扬庭廷在“养”蜗牛的时候很用心,慢慢的画。以表扬鼓励的方式帮助张昊增强自信心。我看到张昊拿着自己的作品在认真的看,各个角度的在看,好像在看一只真的小蜗牛一样,脸上还露出了笑容。可以确定张昊有收获。

分析:

1.性格比较胆小,加上对陌生环境,产生了恐惧与不安的情绪。

2.张昊平时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比较孤立,不合群,而且对集体性的学习活动不感兴趣。可能和家里的教养方式也有关。

3.张昊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弱,接受速度也比较慢,而且缺乏自信。

措施:

1.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多倾听他表达,教师多与他交流,激发他愿意说的欲望。

2.教师要耐心的引导,帮助他建立自信信,蹲下来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交流,共同完成作品,降低作品的难度,注重过程的情感体验。

3.教师要根据孩子的能力特点和性格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着重培养参与的兴趣。

4.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