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简析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简析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0-05-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简析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文/李辉  凌政伟

摘要:财政专项资金是各级财政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安排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特点具有专门用途、政策性强、具有广泛性和时效性等特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工作体会,就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核算,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 使用;管理

于申报时夸大项目投资规模、地方财政困

难、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能力弱等因素,在项目通过审核,中央、省的财政专项资金拨付到位后,项目配套资金没有按申报批复的标准落实到位,甚至个别项目建设资金全部都是中央、省财政专项资金,地方及项目单位配套资金完全没有,直接导致项目实施进度缓慢,难以达到预期的项目建设进度。

5.专项资金使用不及时。一些项目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拨付后,没有及时使用,而是长期挂账。主要是由于申报时前期可行性研究不充分,专项资金到位后,无法按原申报内容范围使用,又未能及时申请变更申报使用内容,造成专项资金长期闲置。

6.会计核算不规范。(1)科目使用不正确。没有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要求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范核算。(2)支付手续不完善。不少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中,没有针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特点完善专项资金的审批流程,规范程序。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没有申请使用报告,未根据申请立项报告用途来使用,未经签批程序就入账核算,专项资金的管理不严,使用随意的现象仍然存在。(3)支付方式不合理。有的用款单位大量使用现金结算,未能严格按要求对大额资金支付应通过银行转账,对大额资产购置、装修工程款结算等均通过现金结算。(4)原始单据不合规。有些工程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入账缺少合同以及验收、决算等原始单据。个别单位白头单冲账问题仍然存在,原始凭证审核不严,票据管理不规范。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1.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当部分单位未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没有建立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责任制,对资金使用、资产采购没有计划、预算;有些工程项目,没有严格的工程预决算和工程进度计划,未能按照工程的进度控制资金的支付,工程的验收手续不健全,工程决算随意性较大。

2.日常监管不到位。普遍存在项目重前期申报、轻项目监管,认为申报资金的

目的达到了,对资金使用疏于管理。部分主管单位未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对用款单位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上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指出并纠正。

二、如何规范专项资金申报,用好管好专项资金

针对专项资金在申报、使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单位应高度重视,逐步规范使用,加强监管。

(一)规范财政专项资金使用

1.做到专款专用。各项目在申报材料时都有明确的使用范围,各项目单位要依照申报要求使用专项资金,项目单位要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使用财政专项资金。

2.实行专账核算。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企业会计制度》或《企业会计准则(2010)》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要按照申报的项目名称设置项目资金明细账,实行专账核算。名称相同但实施内容不同的项目,要按照不同的项目内容分别设置项目资金明细账或项目资金辅助明细账。

3.完善审批手续。项目单位要成立单位负责人、财会、业务等人员组成的财政专项资金领导小组负责资金的管理。

4.减少现金支出。严格按照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在专项资金使用中明确除在规定范围可以使用现金结算外,都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避免通过现金结算方式使用财政专项资金,逃避单位内控体系的监控。

5.会计核算规范。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或《企业会计准则(2010)》的要求正确使用的会计科目,统一口径,规范核算。

6.附件要完整真实。项目单位要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规范》等法律法规及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控。对专项资金支出的原始凭证要严格审核,严禁存在白条单记账、大额的现金结算等现象。

(二)规范监督管理

专项资金使用单位要重视资金的使用

󰀁

下接(第54页)

一、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的体制机制,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减少资金分配中存在的盲目性问题和随意性申报问题,做到科学合理、统一规范、公开透明,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在申报前下发项目申报通知和申报指南,明确申报对象、扶持范围、申报要求。但笔者在仍然发现个别单位在使用、管理过程中工作不够细致,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1.使用范围、内容与申报材料不符。一些项目实施单位未严格依照申请报告的范围、建设内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擅自扩大专项资金支出范围,甚至随意编造名目列支专项资金。

2.弄虚作假,套取资金。个别单位基层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将财政到的专项资金错误的作为个人本事和功劳,在财政专项资金拨付后进而有意规避监管,通过虚构工程建设项目、虚开发票等手段弄虚作假,骗取、套取专项资金。

3.未实行专账核算。部分项目实施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未按规定设置项目资金明细账专账核算。名称相同但实施内容不同的项目,也没有按照项目内容分别设置项目资金明细账或项目资金辅助明细账。

4.配套资金严重不到位。一些项目由

52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接,致使集团财务信息化发展水平受到严重的影响。集团内业务规模较大的子公司使用了ERP系统,而业务量及规模相对居中的公司使用了金蝶等国产财务核算软件,规模及业务量较小且发展速度较慢的子公司还在使用单机版软件,还有些集团企业采用内部单位研发设计的财务软件记账。集团内各公司使用不同的财务软件,相关数据很难实现无缝对接。

(三)合并报表信息系统平台未能实现集团一体化

信息化软件平台的选择是的合并报表信息化系统建立的基础,该合并报表信息系统平台既要满足单体及合并报表的编制的需求,又要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系统平台的开发要从整合全集团管理报表表单的需求角度出发,如果不能实现企业集团一体化的表单设计和展现,那么未来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也会变得极为困难。

(四)合并报表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性需提高

企业集团下辖的各子公司分布范围广泛,地域分布的客观情况要求企业必须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简历集团自己的局域网平台将各子公司连接在一起。集团内各经济主体要要登录网络传递财务信息,而且短时间内可能有多各用户同时登录,这对网络速度和服务器的功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网络传递并非百分之百的安全,如何保证信息数据在传递的过程中不出现问题,合并报表平台运行顺畅成为信

息化系统构建的难点。

四、企业集团应用财务信息化编制合并报表的对策

(一)实现会计工作标准化

集团层面要统一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工作标准化,对集团内各独立经济体的会计科目和合并流程进行调研梳理,形成一整套会计处理流程规则。集团要对各公司的二级以下明细科目进行规范,子公司无权随意更改,如果确实有变动的需要必须先向集团提出申请,集团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定期检查各公司会计科目设置和使用是否符合总部的科目设置要求。通过下发统一的合并业务流程对集团内关联交易对账、合并抵消逻辑进行规范,并将其融入到合并报表信息系统规则中。

(二)改造核算系统及转化平台

针对集团内部各子公司核算软件不统一的现象,集团要积极推进会计标准化工作的落地。即按照拟定的统一会计科目体系对集团内各独立经济体进行核算系统改造,根据合并报表信息系统对数据表单的需求,分别为不同的核算系统开发接口取数程序,实现数据的转化,并通过会计科目和关联方清单信息等映射关系将数据转换为合并报表所需的格式。

(三)选取合适的合并报表系统平台企业集团应结合自身实际运营情况,选择较为成熟的合并报表系统平台,实现单体报表输出、关联交易自动对账、合并抵销调整、合并工作底稿输入等功能,并

通过共享公司实体方式管理不同的组织架构体系,满足相关法定披露、内部管理以及财务分析的需要。

(四)提升网络数据安全性

选择专线的登录方式,强化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对于子公司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采用专线连接方式,以提升用户的登录速度,而针对子公司分布较少的地域则采取V P N登录方式,确保登使用的安全性。

总之,应用财务信息化软件编制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其核心思路是把会计科目、财务数据、报表项目等内容转换为数字代码,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来替代原来的人工计算方式。各集团企业要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在财务信息化合并报表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要明确关键控制点,结合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来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最终实现合并财务报表在质量和效率上的提升。财参考文献:

[1]李守武.合并报表[K].中国兵器装备公司财务信息化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05.

[2]贺志东.合并财务报表[M].企业会计准则操作实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

[3]张友兵,杨亚会,夏鹏涛.构建基于OWC 技术的财务核算系统[M].财会月刊,2011:23.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铁路局)

上接(第52页)󰀁

善分等级的信用体系建设。对存在违规使和监管,规范管理,注重实效,切实将资

用财政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要根据情况降金用在支持和推动社有企业改革发展上。

低其信用等级,严重弄虚作假,挪用、挤1.要完善制度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专

项资金的项目合同管理、支出范围标准、占财政专项资金的列入财政资金使用管理

。三是要完善绩效考核。项目单绩效预算管理、项目监督机制、奖惩措施“黑名单”

位要把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纳入部门绩等有关制度。

效考核,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设定具2.要形成监督合力。建立从内到外全

体的考核指标和内容,促使项目实施单位方位监管体系,借助内部审计及社会中介

用好管好专项资金。机构外部审计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切实

4.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在项目单位加强专项资金日常监管,建立起全过程跟

大力推行财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定期将财踪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检查与整改并

重,切实帮助项目建设单位用好专项资金。政专项资金的使用与项目建设情况定期公

示,将项目建设置于本单位干部职工的监3.要强调落实责任制。在落实责任

督之下,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上,突出“三个完善”:一是要完善责任

5.做好项目的考核评价。建议研究实追究。对每一个项目和项目的每一环节

施绩效评价等有效措施,促进各用款单位都要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到“谁申

重视用款项目建设效益,确保使用专项资报、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二是完

金发挥预期作用。首先设立一组有效评价

指标,尽可能及时、客观、全面评价用款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次要综合利用绩效评价的结果,可以考虑作为下次分配安排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人为因素造成的项目绩效问题,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财参考文献: 

[1]黄济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初探[J].财政监督,2007(09) .

[2]孙良军.对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J].企业家天地,2007(07) .

[3] 高宁.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资金整体效益的对策研究[J].会计师,2009.

(作者单位:李辉 广东省星海音乐厅;凌政伟 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

5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