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数的运算(第3课时)四则混合运算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数的运算(第3课时)四则混合运算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数的运算(第3课时)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9页“整理与反思”与“练习与实践”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 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运算率的具体应用 设计理念: 以抢答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学过程中通过同桌相互合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有效地培养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和运算率的理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整理与反思 1、口算 6-1学生抢答 分题说运算顺序 总结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归纳: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51= ÷5= 2.8+72= 7684.3+15.7×0= 28×0.25= 1= 3111÷0.1%= 1÷-÷1= 4451.75++8.25= 133.25+1.75= 3÷2、说说下面式子的运算顺序 1441842+56-453 × ÷ 4552171[(+)×]÷ 5493 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3、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 (1)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分组练习 4、复习运算定律。 (1)填写书89页的表格 (2)还有哪些运算性质或运算规律?举例说明。 板书:用字母表示: A-B-C=A-(B+C) A÷B÷C=A÷(B×C)(B、C不为0) A÷B=(A÷C)÷(A÷C)(B、C不为0) 5、用简便方法计算 4×0.27×25 3.8×99+3.8 4560÷16÷5 (8+ )÷4 923477 + + + ×9- ×7 57571616(1)学生独立完成 (2)每题你运用的是什么运算性质或运算定律? 二、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3题 3交流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同桌互说后交流 个别学生板演 说说每题怎样算比较简便? 总结: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的方法。 2、列式解答 (1)、一个数比它的 多 ,求这个数是多43少? 14 321(2)、20的 加上 除 的商,和是多少? 4553、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4题 说说题中的主要数量关系 每页的行数×每行的字数=每页的字数 4、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5题 (1)让学生标出行走的路线,再列式计算 (2)谁先超过中点?说明在相同时间里,路程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三、全课总结 这堂课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指出:我们在式题计算时,要注意先看清题目,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果数据符合一些运算定律或规律,能用简便算法时.一般应用简便算法,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 学生谈体会 四、延伸课外 计算 + + + + 1×44×77×1010×1313×16= 11111留给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讨论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