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性指标
. 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 先行指标是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经济指标的统计。市场分析者常参考这些指标分析未来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对今后汇率发展方向的影响。先行指标指数的组成部分及其在指数构成中的权重如下: (1) 生产及制造业工人平均工作周 1.014 (2) 制造业工人的失业率 1.0141 (3) 消费品和原料的新订单 0.973
(4) 59500家大公司普通股股票价格 1.149 (5) 库存的实际变化 0.986 (6) M2的货币供应量 0.932 (7) 流动资产总额的变化 0.9 (8)敏感性物价的变化 0.892 (9)成套设备的合同及订单 0.946 (10)新颁发的私人住宅建筑许可证 1.054 (11)净经济主体的组成 0.973
(12)销售不畅公司的比例 1.081
1.先行指标主要有----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企业定货指数、房地产业土地购置面积、开发面积.发电量.
2.主要的经济同步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3.滞后指标一般有----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价格指数
CPI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及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类,但近几年来民众消费所占比重最大、价格上涨最厉害的消费支出项目并没有包括在CPI中,如民众教育消费、医疗保险、住房消费等
零售物价指数
是反映城市、农村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
根据商品批发价格变动资料所编制,反应不同时期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批复价格的变动趋势与幅度的相对数。
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在不同时点,消费者为达到某一效用(或者福利、生活标准)水平所需要的最小支出之比,有时也称为不变效用指数(constant utility index)、不变满意度指数(constant satisfaction index)、福利指数(welfare index)等。生活费用指数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行为是理性的,在价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消费者会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达到消费行为的最优化。
不过,现在常用的是消费价格指数,英文缩写为CPI。反映居民生活中的产品和劳务价格所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过渡,会带来经济不稳定,央行就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会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欢迎。 当CPI>3%的增幅时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2007年全年CPI同比上涨4.8%;12月当月CPI同比涨幅为6.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基本差不多,但后者更稳定一点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变化幅度更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波动幅度偏小,也就是厂家不能完全将原材料价格变动转嫁到批发商,原材料价格变动对厂家影响比较大。 零售价格比较稳定,而出厂价格波动幅度大于零售价格,也就是原材料价格变动的风险有一部分将由批发商和零售商承担。 这主要是由于零售价变化较大的话,会严重影响居民消费量,要是必需品可将价格变动转嫁到消费者,影响会较小一点,而要是有替代品或是非必需品将变化幅度更大。装饰材料为非必需品,商品零售价格变动会比较稳定,因此原材料价格变动的风险将由厂家和批发零售商们一起承担。
消费者信心指数 什么是消费者信心指数? 20世纪40年代,美国密西根大学的调查研究中心为了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周期的影响,首先编制了消费者信心指数,随后欧洲一些国家也先后开始建立和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1997年12月,中国国家统计局景气监测中心开
始编制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在广泛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于2002年初,在省市一级率先建立了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制度。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
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构成。消费者满意指数是指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生活的评价,消费者预期指数是指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生活发生变化的预期。消费者的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分别由一些二级指标构成:对收入、生活质量、宏观经济、消费支出、就业状况、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储蓄的满意程度与未来一年的预期及未来两年在购买住房及装修、购买汽车和未来6个月股市变化的预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