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简述德国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制度

简述德国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制度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简述德国学前教育教师培

训制度

篇一:2006-2013年学前比较教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国教育家朱利安第一次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的书是(B )

A.《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B.《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C.《普鲁士教育报告》 D.《比较教育》 2.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B )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3.1816年在新拉纳克创办幼儿学校的是( C )

1

A.怀尔德斯平 B.麦克米伦姐妹 C.欧文 D.萨德勒

4.在英国保育学校的成人和儿童的比率是( C) A.1∶3 B.1∶4 C.1∶10 D.1∶13

5.在英国,下列由私人或团体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C )

(来自:WwW.xltkwJ.cOm 小龙 文档 网:简述德国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制度)A.社区中心婴儿室B.日托中心 C.幼儿学校 D.儿童保育中心

6.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了( A ) A.编织学校 B.母育学校 C.日间看护中心D.托儿所 7.法国母育学校的第一目标是(C )

A.使儿童形成自己的人格 B.使儿童社会化 C.使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D.使儿童进行学习和练习 8.20世纪在英国幼儿学校的影响下,德国的弗利托娜开办了( A)

A.幼儿学校 B.保育所 C.托儿所 D.幼儿园

9.在德国,为了幼小儿童处于困难境地的家庭设立的免费援助项目是( A )

2

A.家庭社会教育援助项目 B.家庭互助项目 C.临时保姆项目D.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项目 10.美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的创办者是(D ) A.皮博迪 B.舒尔兹 C.霍尔 D.欧文

11.希尔领导了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学前教育的( C) A.保育学校运动B.蒙台梭利协会

C.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D.儿童看护的发展 12.俄国第一所幼儿园出现于(B ) A.1763年 B.1860年 C.1869年 D.1880年

13.1962年苏联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综合婴幼儿教育的(D ) A.《幼儿园规程》 B.《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 C.《学前教育构想》D.《幼儿园教育大纲》 27.瑞吉欧幼教体系中最明显的特征是( B) A.弹性计划 B.项目活动 C.研究性教学 D.百种语言

28.下面属于狭义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是(D ) A.幼儿保健站 B.妇幼医院 C.儿童咨询所 D.日间看护中心 29.美国的家庭式微型幼儿园被称作( B) A.学前学校 B.日托之家

3

C.日间妈妈 D.玩具馆

30.被认为是较纯粹的皮亚杰式的学前课程是( C ) A.韦卡特课程 B.凯米课程 C.海伊斯科普课程 D.拉瓦特里课程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整体研究21 32.《费舍法案》27 33.巴西学前教育协调局172 34.韩国新村幼儿园233 35.加德纳的智力定义356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6.简述法国加强幼小衔接的具体措施有哪些?56 37.当前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哪些?91 38.简述当前匈牙利学前教育的特点。155 39.简述幼儿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437-438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0.试述俄罗斯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121 41.试述瑞吉欧方案教学为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了哪些启示? 421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1

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84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制定并颁布了作为评定幼儿教育机构教育质量依据的(B )

A.《教师任职资格标准》 B.《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 C.《早期教育标准》 D.《教育质量标准》

2.1918年,英国颁布了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工作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的(A )

A.《费舍法案》 B.《哈多报告》

C.《普洛登报告书》 D.《青少年福利法》

3.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两种主要类型是保育学校和(A ) A.幼儿园 B.学前班 C.托儿所 D.家庭学校

4.苏联最广泛的学前教育机构类型是( B ) A.特殊幼儿园 B.托儿所幼儿园 C.托儿所 D.学校幼儿园

5.1855年创立了美国最早的幼儿园的是( B) A.福禄倍尔 B.玛格丽特·舒尔茨

5

C.伊莉莎白·皮博迪 D.欧文

6.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集体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A ) A.主题教育活动 B.区域教育活动 C.专题教育活动 D.艺术教育活动

7.在苏联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主要的教学模式是(A ) A.教学—训导型模式 B.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模式 C.教学—定向型相互作用模式 D.个性—训导型模式 8.1816年在英国新拉纳克创办幼儿学校的是(C ) A.怀尔德斯平 B.麦克米伦姐妹 C.欧文 D.萨德勒

9.日本于1990年颁布了将幼儿园教育内容改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五个领域的( B ) A.《保育大纲》 B.《幼儿园教育大纲》 C.《学校教育法》 D.《保育所保育指南》 10.1965年秋,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C ) A.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B.蒙台梭利运动 C.先行计划 D.幼儿智力开发运动

11.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较中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是( A)

A.专题比较 B.总体比较 C.整体比较 D.局部研究

6

12.皮亚杰把儿童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称为( A) A.顺应 B.平衡 C.同化 D.成熟

13.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被认为是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母育学校”先驱的是(B ) A.柯夏 B.凯果玛 C.德瑞 D.奥柏林

14.1876年,日本开办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A ) A.东京女子师范附属幼儿园 B.新泻托儿所 C.深川幼儿园 D.双叶幼儿园

15.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智力发展属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年龄为( A ) 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15岁

16.在资金方面的建议对新西兰早期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 C)

A.《皮克报告》 B.《米德报告》 C.《5岁之前》 D.《霍克报告》

17.匈牙利允许教会、宗教学校甚至个人开设和管理幼儿园的法令是( A)

A.1990年《教育法》 B.《义务教育法》

7

C.《幼儿教育法》 D.1985年《教育法》

18.光谱方案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多元智力理论和( C) A.层次结构理论 B.群因素论 C.非普遍性理论 D.认知发展理论

19.加拿大的幼教领域发展了关注双语使用的( B) A.“生成课程” B.“渗透课程” C.“整合课程 D.“多元课程”

20.韩国学前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社会、自然、语言和(B )

A.艺能 B.探索 C.表现 D.科学

21.法国母育学校的活动包括体育活动、艺术与审美活动、科学技术活动和(D )

A.宗教教育活动 B.环境教育活动

C.认知发展活动 D.交流、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活动 22.以下属于认知派学前课程的是(D )

A.先行计划学前课程 B.阿帕拉齐尔早期教育课程方案 C.恩格尔曼和贝雷特课程方案 D.海伊斯科普早期初等教育方案

23.1825年,在美国印地安纳州设立幼儿学校的是(D ) A.别劳夫人 B.玛格丽特·舒尔茨 C.特热兹 D.欧文

8

24.光谱方案的开发者是加德纳和( B) A.西蒙 B.费尔德曼 C.比奈 D.皮亚杰

25.德国为处于困难境地的幼小儿童家庭设立的免费援助项目是( D )

A.临时保姆项目 B.家庭互助项目

C.家庭为基础的方案 D.家庭社会教育援助项目 26.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和动物共有的由一个细胞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即( B )

A.心理胚胎期 B.生理胚胎期 C.精神胚胎期 D.文化胚胎期

27.德国政府于1924年出台了规定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先地位的( A) A.《青少年福利法》 B.《大学以下水平教育法》 C.《联邦教育法》 D.《幼儿教育振兴法》

28.19世纪中叶,法国倡导并推行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领导人是(A )

A.别劳夫人 B.德瑞 C.柯夏 D.怀尔德斯平

29.下面不属于印度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是( D) A.需要社区的积极参与 B.需要建立正式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

9

C.学前教育的课程做到以儿童为中心 D.加强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

30.蒙台梭利提倡儿童的每一种“工作材料”都应该能够满足儿童内在发展需求,能够长时间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在操作“工作材料”的活动中,这体现了( A ) A.内在奖惩的原则 B.顺序操作的原则 C.自动控制错误的原则 D.困难度孤立的原则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平衡312 32.幼儿凭证计划28 33.方案教学400

34.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451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简述世界学前教师培训制度的主要类型。433 36.简述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儿童主动学习的体现。322 37.简述光谱教育方案的主要特点。367-376

38.简述日本《幼儿园教育大纲》规定的幼儿教育目标。140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9.论述法国重视幼小衔接的措施,并谈谈对我国幼小衔接的启示。56

40.瑞吉欧教育方案可以给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哪些启

10

示?421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2分) 337

41.一天早上,约翰的计划是在积木区搭一个加油站。他用积木先搭了一辆汽车,然后在周围找方向盘。忽然他不想找了,看起来想放弃原来的计划,这时教师走了过来。 “你能用什么东西来做方向盘呢?”

“它必须像这样(约翰用手比划着方向盘的转动)。” “它必须能转动,对吧。”

他们一起在教室里找。对约翰来说,一块圆柱形积木是不能充当方向盘的,因为不符合他给方向盘留的空间位置。 “用什么东西刚好能装进去呢?” “娃娃家区的扫帚!”

约翰很实际地说:“但还需要有一个圆盘。”

他们又继续寻找。他们能找到的圆的东西是一个纸盘子。 “你怎么能把它装上去呢?” “我知道,中间打一个洞。”

在教师的协助下,约翰成功地完成了他的计划,并邀请许多小朋友来坐他的汽车。

这是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的一个案例,请结合材料分析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的教师观。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比较教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11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汉斯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A.因素分析法 B.问题法

C.定量研究法 D.结构功能主义方法 2.从范围上来说,学前比较教育学科研究() A.学前教育制度 B.学前教育行政 C.学前教育目的 D.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

3.“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持此观点的教育家是() A.库森 B.萨德勒 C.汉斯 D.康德尔

4.在英国,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的法律文件是()

A.《费舍法案》 B.《哈多报告》 C.《普洛登报告书》 D.《教育白皮书》 5.英国家庭开端计划的创立人是() A.普林格尔 B.哈里森 C.迪林 D.欧文

6.19世纪中叶,将福禄贝尔方法传入法国的人是()

12

A.肖夫人 B.别劳夫人 C.德瑞 D.凯果玛

7.柯夏创办了法国第一所() A.纺织学校 B.日间托儿所 C.母育学校 D.日间看护中心 篇二:学前1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学前比较教育学》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一、简述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德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基本倾向?(10分)

答:19世纪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的最初20年,其中最早且最负盛名的是侯爵夫人巴乌利美开设的保

育所。它招收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动并已断奶的1—5岁的婴幼儿,重点在于保护其健康。 1819年幼儿教育家德切克设立了柏林最早的常设托儿所,以城市劳动阶级的子女为对象,招收9个月至2岁的婴儿。

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德国幼教设施,具有一下特点:(1)以保护婴幼儿的健康和解决父母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的问题为主,教育是附带的。(2)幼教设施的费用主要靠慈善捐款,在未能捐款时才由地方公费负担。(3)这些幼教设施

13

没有统一的名称,并且多无固定场所。(4)担任保育的工作的人多半不是正规保育员和教师,而通常是孤儿院里年长的女孩子或失业居民及老妇人。

第二阶段,20世纪中期以后至40年代末,在英国幼儿学校的影响下,德国也出现了以佛利托娜为代表幼儿学校运动。这一时期德国政府的幼儿教育政策的基本倾向是:(1)政府并不设立幼教机构,而是采取鼓励私人开办并加以监督管理的政策。(2)认为这些幼教设施不应像英国的幼儿学校那样进行读、写、算等方面的正规教学,而应以护养为主要目的,鼓励室外活动。(3)强调宗教和道德教育,以培养守法劳动者。

第三阶段,19世纪下半期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发展。1873年,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命名为,“幼儿园”。与德国以为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禄倍尔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庭的儿童为对象。由此,德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双轨的趋势。

二、简述银行街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20分) 答:银行街课程方案的理论基础 银行街课程方案的理论来源,概括来说,主要包

括:(1)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特别是诸如安娜·弗洛伊德、艾里克森等一些将儿童发展放置于社会背

14

景中的学者的理论;(2)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相互作用论,即儿童是在与人、地点以及事情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3)杜威、约翰森(银行街课程方案创建主任)、艾萨克斯和米切尔等人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理论.受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银行街的教育哲学被称为源于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的银行街哲学.

三、简述日本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20分) 答:日本学前教育如今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尽管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整

个学前教育大局比较稳定。除了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给日本学前教育带来的挑战和二元制学前教育机构这两个问题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外,其他问题是一些比较小的问题,也是目前世界学前教育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面临的主要问题:小幼衔接的问题,二元制学前教育机构的问题,日本保育所的保育士的资格低、低年龄儿童入学前教育机构比率较低的问题等 日本学前教育机构是由幼儿园和保育所组成,在创办宗旨、服务对象等方面的不 1

同,给日本学前教育带来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1)目前还必须处理好幼儿园和保育所两者的关系和职能分工;

2)各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很不平衡,且私立幼儿园造成家长负担过重;

15

3)经济低迷和都市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儿童游戏活动场地减少;

4)政府和官方二战后不能认真反省,教科书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学前教育,带来 潜在而深远的负面影响。

四、试述当代西方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20分) 答案:当代西方幼儿教育研究呈现如下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基础及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同时又寻求来自应用研究的支持;二是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价相结合,课程的不断开发和课程的持续评价走向一体化;三是课程开发研究与教师发展研究结合。 五、案例:

一天早上,约翰的计划是在积木区搭一个加油站。他用积木先搭了一辆汽车,然

后在周围找方向盘。忽然他不想找了,看起来想放弃原来的计划,这时教师走了过来。 “你能用什么东西来做方向盘呢?”

“它必须像这样(约翰用手比划着方向盘的转动)” “它必须能转动,对吧。”他们一起在教室里找。对约翰来说,一块圆柱形积木是不能充当方向盘的,因为不符合他给方向盘留的空间位置。 “用什么东西刚好能装进去呢?”“娃娃家区的扫帚!

16

”约翰很实际地说:“但还需要有一个圆盘。”

他们又继续寻找。他们能找到的圆的东西是一个纸盘子。 “你怎么能把它装上 去呢?”

“我知道,中间打一个洞。”在教师的协助下,约翰成功地完成了他的计划,并邀请许多小朋友来坐他的汽车。 这是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的一个案例,请结合材料分析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的

教师观及对当今学前教育中的启示。(30分)

答: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是当今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幼儿教育方案

之一。其开发始于1962年,当时是海伊斯科普佩里(校名)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个部分,最初的目的是为美国处境不利的儿童编制一个特殊的学前教育课程。

海伊斯科普课程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吸取了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

究成果,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幼儿认知发展课程,其主导思想就是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学习并获得发展。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围绕幼儿认知发展应获得的49条关键经验展开,教师在幼儿园一日的各种活动中为幼儿创设环境、提供条件,帮助幼儿在其活动中逐步获得这些经验,以促成他们良好的发展。

17

教师观:支持、协助与引导儿童学习并进行课程开发的教师 2

1.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协助者与引导者

在海伊斯科普认知发展课程中,幼儿的游戏与学习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从来不用传统的讲述和示范来给幼儿“传授”知识。相反,他们是通过在幼儿的活动中不断向幼儿提问、给他们提供新的材料来鼓励、丰富和支持幼儿自己选择的活动,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的,因此,教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支持者、协助者与引导者。 (1)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

在幼儿的整个活动中,教师都承认、尊重、支持他们选择的活动,并以真诚的兴趣加入到儿童的活动中去,尝试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进行自己的活动。“马克,你正在转动你飞机上的螺旋桨,莱内特正在用手转动她的飞机轮子,我也要试试我的飞机”、“彼得,这是一种不同的敲铃鼓的方法,我也要用你的方法来敲敲我的铃鼓”。教师的这些话语使得幼儿对自己的探索活动更有兴趣,从而更主动地进行探索。 (2)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协助者和引导者

幼儿在自己的活动中常会遇到困难而不知所措,从而可能改变自己的计划或放弃自己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海伊斯科普教师总是通过提问来启发幼儿的思维,或给幼儿提供新

18

的材料来协助幼儿丰富他们的计划或思考。必要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参观或郊游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1)制定教育计划的过程

海伊斯科普教师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协助者以及引导者的作用的发挥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这就是课程的开发过程,即制定计划——观察幼儿的活动——对幼儿的评价——制定新的计划。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又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先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以及关键经验制定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计划;然后在幼儿进行活动时对幼儿展开全面细致的观察。这种观察不仅仅局限于观察某一个幼儿今天先做了什么,接着做了什么,然后又做了什么,而是要观察那个幼儿到底是如何来探究或感知某种材料和情景的等重要细节。幼儿在感知、探究的过程中到底是怎么做的,说了些什么,又是如何解决他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有哪些小朋友给他提供了帮助等。在掌握了幼儿的具体情况后,教师在一起交流、评价某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以及全班幼儿的整体情况,从而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2)制定教育计划的依据

海伊斯科普课程教育计划的制定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9

3

①根据关键经验来组织课程 ②根据一日生活制度来制定计划 ③根据个别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计划 ④把季节主题、节日活动与课程安排联系起来 ⑤制定参观、郊游及后续活动的计划 对幼儿园课程建构的启示

1、课程理念: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的High/Scope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它将课程建立在幼儿兴趣的基础之上,真正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进行课程开发,值得我们学习。 2、课程设计:

(1)在课程目标的预设和生成上为我们提供了借鉴:High/Scope课程中每一个方案的工作人员都要为这一天的经验制定工作计划,努力在成人发起的活动和幼儿发起的活动之间创造出一种平衡。

(2)High/Scope课程提出的关键经验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避免了课程的重复或遗漏,同时在实践层面上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在借鉴时如何使其本土化,还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3、课程实施:

(1)High/Scope课程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教师的主要

20

任务是“观察者、倾听者和积极的环境的创设者”,通过创设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让幼儿通过积极参与到人群、材料、事件与思想之中来建构知识。结合《纲要》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要求,可以更好地帮助我国幼儿园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课程中的定位。 (2)借鉴High/Scope课程中“制定计划-行动-复习”过程相整合的活动方式,在儿童执行计划之前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制定的计划,这有助于儿童澄清他们的观点,并且思考如何执行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儿童表现出独立自主的特点,感受到明确学习意图的喜悦,这一点也有利于促进幼儿活动目的与信心的发展。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也应尝试与幼儿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帮助幼儿澄清自己的观点,事先让幼儿知道即将进行的活动的目的和意图,这样可以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增强幼儿活动的抗干扰性,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 4

4、课程评价:

High/Scope儿童观察记录表(COR)的评价强调了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动态的评价。同时,教师在观察幼儿的活动时使用发展性术语写下笔记来描述这些活动。对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启示首先在于,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时采用记录法,这种评价方式就象对幼儿进行CT式评价,是一种展

21

示式评价。其次,使用发展性术语进行评价,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不该只是记录观察的结果,而应当用发展性术语进行记录。 5

篇三:教师培训制度 祝陈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一、全体教师必须按时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 学习和培训;

二、认真落实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一 二三工程”培训,学历提高和新课程培训等; 三、学校为培训教师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培训期间, 一律按出公差对待;

四、对培训教师在培训期间无故缺勤者,学校按旷工 处理。

西岗镇祝陈小学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