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班训承载的文化意义

班训承载的文化意义

2020-10-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班训承载的文化意义

作者:吴兴仁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5年第02期

过去在很多村子里,都有一些目不识丁的大娘和奶奶,邻里吵架了,家庭纠纷了,孩子班念书了,都可以拎到老太太面前。老太太虽然不识字,但是明事理,说的大家心悦诚服,起码告诉孩子不伤天害理。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它让一个社会的人心凝聚起来,有一个核心的东西(仁义礼智),带着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一直呈现向上、向前的状态。人类历史上的四大古文明只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从未间断,为什么?因为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一直没有消失,它们塑造了中国的精神和灵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提到了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是一种精神文化。教育缘于文化,教育的根就是文化。真正的教育,是人类达到一定的文明程度,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之后才产生的行为。没有文化就没有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养方式,让人变得有文化。古人常以“教化”二字来代替教育。《诗经》有言:“美教化,移风俗。”说出了文化的特性。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文化,涵养人心。教育不是单纯学好某一学科,更不是为了在各类考试中得高分,考清华、北大,甚至也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文化是一种整体、全面、具有深厚底蕴的文明系统,只有文化才能真正涵养人,才能给后人以精神和心灵的启迪和提升。教育,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人心中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教育的价值是为了创造文化。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所在,班级是学校最小的育人单位。“训,说教也。”班训,即班级告诫学生应遵守的准则。班训要有不平凡的来源,出自优秀的文化经典,并在历史之中与时俱进,在一脉相承中不断丰富创新,积淀和折射出时代文化意义,从而成为班级精神文化体系的纽带,成为师生追求的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高一(1)班现状,把班训定位为“仁勇”。 “仁勇”,语出《论语宪问》“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强调一个人成功的三个要诀。“勇”,坚苦、进取、果毅,只要坚定一种必胜的信念,勇敢的拼搏,就一定能有所成就;“仁”,仁德、仁爱,只要充满仁爱之心处处行仁,我们的事业就会世代相传。爱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师的本能。所以有人说,学校可以无大楼,无大师,但不可无大爱。教育是“大爱无言”的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而是崇高品格、高尚人格的自然流露。如于漪、斯霞、霍懋珍那样,使学生在痛苦的时候感到幸福,在失望的时候感到希望,在成功的时候看到继续前进的动力。这种爱会使学生生发激励自我永远向上、永不言败的精神和力量,懂得怎样去学习,怎样去奋斗,怎样走向未来。

这就是“仁勇”班训承载的文化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吴兴仁(1962—),学历:本科,甘肃省山丹马场中学高中部, 中学高级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