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例论文

课例论文

2020-07-2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一部分 课例研究的背景

一、 问题的提出

经济的增长与能源的短缺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所以我们学校早前已提出“节能减排”的口号。目前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浪费水电等行为,故考虑让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对校园的用电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牢固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养成爱护环境, 珍惜有限资源的生活习惯。学校正在大力宣传节能,要求我们每一位同学养成节能的意识。自从开展节能教育以后,同学们的节能意识有了明显的加强,以前出现的教室里没有人,还亮着灯、开着电扇;自来水用后龙头不拧紧的现象基本上不再出现了,在上一学期我们开展的调查活动中出现的那些水、电浪费现象,已不见了。不仅是同学们,老师们也能模范地做到节能。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用电情况,从而养成节俭、创新的品质。通过亲身的调查和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思考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次活动,由学生亲身去调查,增强了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并且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让学生从活动中体会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的矛盾,进而落实\"节能减排\"教育,养成爱护环境,珍惜有限社会资源的习惯。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布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在新课标的课程目标里的

关于“知识与技能”中要求: 1.了解自己家庭和学校的用电现状

2.了解目前我国的用电形势,认识到节约用电的紧迫性和社会意义 3.了解节约用电的常用方法 在“过程与方法”中要求:

1.学会收集数据的有效方法,比如采访有关负责人、上网搜索、查阅工具书等等

2.学会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学以置用 3.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1.了解目前我国用电的紧张形式

2.养成爱护环境、珍惜有限资源的生活习惯 3.培养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形成负责任的生活意识

4.通过活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体验物理这一学科的魅力。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 1.了解我国紧张的供电形势

2.收集目前自己学校和家庭的用电情况,即年用电量和月用电量、用电的主要构成

3.收集节约用电的常用方法

4.结合我校及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为落实节约用电提供具体的方案 因此,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不仅有要学到物理知识应对考试,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物理知识有效的用在生活中去。初步形成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和理解物理规律和概念的基础上,去运用规律和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这是我们要学习而且更要学会物理知识的真正的目的所在。

第二部分: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和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是初三的学生

2.学生熟悉电能表的使用、电功的计算、继电器的原理等物理知识

3.学生已掌握用柱状图和坐标图来处理、分析数据

4.学生对走出课堂进行探究的欲望十分强烈,对研究性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5.学生已熟悉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可以借此应用到本次研究当中

6.学生对节约用电的社会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刻,有待增强这种意识

7.学生渴望获得成就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主动寻找和发现社会现象、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

民意识,使学生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形成诚实守信的习惯,拥有关注社会、关注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和文明习惯,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具体地说就是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融入新鲜的生活,使学生认识并且关注社会中存在的公共问题,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让他们以自己小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体验生活。鼓励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通过活动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发挥潜力。在社会实践、问题研究的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能力。 二、 课题研究方法 (一)具体时间方法:

1、到总务处获取我校及学生家庭近年来年用电量的信息,并绘制成“用电量——时间”坐标图;

2、考察我校的用电构成(如:照明、风扇等所; 3、调查我校学生在学校及家中的用电习惯;

4、分析我校现有用电系统的效率,思考有那些地方可以改善。 (二)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 1:请节约用电 2:今天,你浪费电了吗 3:我来当小电工

(三)教学中实施变式训练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有认知主体(人)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能提供认知工具,蕴含丰富资源,鼓励学生通过与生活环境的互动去建构个人意义的“知识建构”。课堂里的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包含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这两种类型。通常,我们普遍忽视学生之间的互动所可能发挥的作用,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类型没有机会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发挥它潜在的积极作用。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之间要实现积极互动,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关键之一,尤其是教师实施的教学方式的吸引力。因此,在真实的课堂学习活动中,通过教师或学生的暗示或对某事物的强调,例如实验实施的过程,作为课堂互动规则和活动的一部分,来达到学生学习注意焦点的不断保持,激发学生不断调整自己活动的方向,并进行相应的知识建构。把真真正正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根据以上的理论依据,我们理化教研组向学生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大力宣传节电法律法规,积极推广节电常识和经验

1、各个单位联合向全镇发出节约用电倡议书,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等相关法规、文件及节电先进典型和经验,让依法节能、积极节电的观念和常识进入各行各业和每个家庭。

2、当前要突出宣传节约用电对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营造浓厚的节电氛围,强化全社会节约用电、科学用电、安全用电、有序用电和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的意识。

3、组织制作节电科普小册子和宣传画,发放至各企业、学校和商场等基层单位及各居民小区,积极扩大宣传效果。

4、大力提倡制冷空调设置上调1~2摄氏度,人人节约用电。让依法节能、节电的意识进入各行各业和每个家庭,形成全社会节能、节电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节约用电水平。 (二)加强基础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抓好节电基础管理是企业节能降耗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一般企业要配备节电管理人员,重点用电企业应落实专门机构管理。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和完善用电定额、能源计量和考核奖惩等制度。各主管部门在做好组织和督促工作的同时,工业企业要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合理调整各时段的用电负荷,提高用电负荷率,减少成本和增加效益。

(三)抓好用电大户的节电监测和考核工作

抓好用电大户的节电工作,是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一项举足轻重的措施。要求年耗电300万千瓦时以上的用电大户要指定部门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主要产品单位电耗,提高用能水平和经济效益。并要按照国家《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规定开展用电平衡技术测试,及时制订并实施切实可行的节约用电措施。对那些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应淘汰用电设备的企业,督促其进行整改。从严

控制高耗能项目建设,要根据网供电量平衡情况,确定是否受理其扩建报装。对新报装的其它电力用户要按规定配置足够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对未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或配置容量不足的用户,电力部门不予验收供电。电力部门还要加强对用户功率因数的核查,并按规定奖惩。(四)积极推广使用节电新技术

要以管理为基础,以节能技改为突破口,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应用节电新技术和新设备。各个学校要抓好每种用电设施的节能措施。

(五)切实抓好社会节电措施的落实

“节约用电,人人有责”,并非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认真落实措施,变口号为自觉行动,实现社会节电。首先,各机关单位要带头做好节约用电的表率,要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节约用电的相关规定,及时关停空调、电脑、电灯等用电设备,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其次,各学校家庭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节电规划,大力推广应用节电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开展节约用电的同时,要合理组织生产,科学利用电能,充分利用电网谷期多安排生产用电,减轻电网高峰压力,降低生产成本,并做好能耗管理、节电改造等工作。第三,各宾馆、酒楼、商场等第三产业要积极开展各项节电宣传和节电改造活动。对中央空调配套的主要风机、水泵未采用变频调速等先进节电技术的单位,有关部门要督促其做好节电技改工作。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期,要尽量减少使用制冷设备,严格控制制冷空调负荷,确需开启空调的,要合理设置空调温度,温度设置夏季不得低于26

摄氏度。第四,每个家庭都要加强节电意识,做到人走关灯,要多用节能灯具,多用节能家电,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度电。第同时,要加强路灯管理,控制路灯照明时间。 (六)继续加强错峰用电和顶峰发电的管理

各区要继续加强错峰用电的管理,供电部门要加大错峰用电检查的力度,同时,要加快安装电力负荷管理装置的进度,实现用科学手段进行错峰用电的管理,对违反错峰用电的坚决执行相应的停电处罚措施。各地方电厂要组织力量,加强机组的管理和检修工作,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坚决服从调度部门的统一指挥,按要求顶峰发电。 三、 课题研究的周期及实施步骤 (一)研究周期

本课题实验周期为一学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2012年9月)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教师动员学生讨论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掌握本次活动所需的物理知识,物理方法和步骤。 教师播放节约用电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个人口较多的大国,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用电匮乏。让学生有节约用电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节约用电的习惯。组织学生用电分享他们的感受。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2年10月)

1提出和选择课题:讨论当前的用电形势及感受,比如夏天或过年有时要停电,讨论如何缓解用电压力。经过师生讨论,确定课题,比如:

我为节约用电献计、我校(家)的用电情况、如何利用物理知识提高我校(我家)的用电效率。组织学生讨论,与学生一起筛选课题,确定研究的课题。

2、成立课题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小组分工可以收集资料小队、学生行为考察队、用电构成考察小队、课件制作小队等。教师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用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工作;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3、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各小组按顺序细分研究内容,并匹配相应的研究方法,分配好各内容的研究时间。教师协助学生设计各类表格。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1、2012年11月 由冯海燕老师带队,率领两队同学上网收集我国当前用电形势;采访组负责到总务处收集我校的年用电量和月用电量;每位同学收集自己家里的每月电费表;信息组把以上所得信息以图表的形式体现出来。

2、2012年12月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分析每部分的用电量,并结合书本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出相应的节约用电的方案。到电器市场了解有关节能设备的功率等参数,并结合学校的照明设备数量n、工作时间t,根据W=npt计算一年可以节约的用电量(p为现有照明设备与先进的节能照明设备的功率差);对办公室等各各个可以改进的地方的照明设备加以改进,比如采用光控、声控、红外线感应等控制方式来实现自动开关,并跟踪

电能表各月的读数,与往年进行同月比较,掌握节约讨论当前的用电形势及感受,比如夏天有时要停电讨论如何缓解用电压力行动的进展;研究同学的用电习惯,根据同学们的用电习惯设置开关的合理位置、照明设备的数量和光强度,以及根据他们的习惯,总结出合理的建议,方便日后加以宣传。

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2013年1月)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受采访者评价、教师评价的评价方式,每个评价设5颗星,以星星的数量来分等级评定,最后在成果展示栏旁边设置投票区,接受参观者的投票,看哪个小组的人气最高,并对这些小组进行颁奖。

课题研究成员

课题名称 课题 韩冬艳 负责人 冯海燕 女 本科 教师 初级中学 理化课 题 物理组 主 生物要 成 体育员 李静 女 本科 教师 初级中学 体育黄梅生 男 本科 教师 初级中学 台营学区台营学区张铁松 女 本科 教师 初级中学 台营学区邹采娟 女 本科 教师 初级中学 台营学区肖玉琨 女 本科 教师 初级中学 台营学区女 23 大专 组长 初级中学 理化台营学区姓名 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教研台营学区第三部分:课题方案的实施过程

第一轮研究

在研究实践中,主要以课本的电学知识为主,复习电功率、生活中用电的知识等。以收集的资料为主,分析学校家庭以及自己生活中的用电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权《现代教学论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2]夏正江,梅珍兰.《对研究性课程内涵的一种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海蓉,《新乡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第3期。2005.

[5]席日晶,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思考《新课程研究》47页.2008.

[6]徐学福.《探究学习的认识偏差》.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2): 36-40.

[7]廖伯琴.《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8]南通市教研室.《课程标准学习读本》.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七、探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虽然探究式教学在教学领域提倡已久,但在我们农村中学真正实施也还不久。平时我在教中多多少少也进行过探索式教学,但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质还并不了解。通过这次深入的探究总算对它有所了解,但还并不完整,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学习和完善。特别是其中的某些步骤我觉得还不够完美,如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怎样才做到简练和恰到好处,还有在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及学生通过现象能容易得出结论,这三方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觉得这一点需要不断的去摸索和总结。

结论:虽然对探究式教学初次研究,但这对我以后的教学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少它把我引向了教学的改革之路,使自己勇于改革、敢于探索,也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感谢那些在我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和同学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