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土木工程钢筋工程

土木工程钢筋工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二)钢筋工程: (三)施工工序为:施工部位→找中弹线→绑扎→检查→ 绑扎保护层垫块→浇筑砼 (一)、原材料要求: ⑴、本工程中用到的钢筋有:

HPB235级钢筋(Ⅰ级钢),HRB335级钢筋(Ⅱ级钢) 型钢采用Q235钢材

(2)框架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②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 于

(3)凡进场钢材均应有钢材出厂合格证,成捆钢筋应有产品标牌,进场后应按炉罐(批号)抽取试样,由同一规格和同一炉号组成一个验收批,且每批不超过60t,从每批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进行抗拉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不合格,则从同一批号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作试验,如仍有一个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合格,应及时退场,而且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做好不合格钢筋的退场、退货记录。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加工前,要有技术交底,并放大样确定其形状、尺寸,加工过程中若发现脆断,焊接处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份检验及其他专项检验。 (4)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弯曲处裂缝、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明显不正常(例如屈服点过高)等现象时,应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若用进口钢筋,应加做化学成份检验。不合格的退场处理。

(5)钢筋原料以12m为宜,钢筋表面洁净无缺陷,尺寸规格、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后钢筋和加工成型的钢筋根据其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00mm间距2m的垄上,以防锈蚀,并应及时进行状态标识,严禁任意堆放,避免与泥、水直接接触;并注意保护免遭雨淋或其他污染物的侵蚀。材料标识包括钢筋的规格、产地、送检、末检、合格、不合格。已绑扎钢筋在混凝土浇注前应除锈,除污渍。 (二)钢筋的加工 钢筋加工的规格、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和规范规定,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钢筋表面的油渍、铁锈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采用冷拉方法调直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大于4%,钢筋切断时,必须将裂缝、缩径或严重的弯头切除,受力Ⅰ级钢筋的末端,必须做180º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钢筋作不大于90º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º,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钢筋加工集中配料现场加工成型,根据钢筋配料单、分品种规格使用部位分类挂牌堆放,使用时按配料单领取,用塔吊运至使用部位。 (三)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的操作程序 ①墙柱钢筋

②梁板钢筋 隐蔽验收 上层板筋 马凳、水电管预埋 下层板筋 模板清扫、刷隔离剂 梁、柱交叉处柱箍筋就位 主次梁钢筋绑扎 钢筋调整 附着物清除 墙、柱根部 清扫 箍筋布置、 绑扎 绑扎砼垫块、 验收 (2)钢筋绑扎的操作要点

钢筋绑扎前,须在砼垫块上弹出轴线,柱中线及边线,然后绑扎钢筋,钢筋的直径、级别、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必须到位。 1)绑扎基础底板时,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的受力情况,决定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交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2)摆放底板砼保护层用砂浆垫块,每1m左右距离梅花型摆设,在绑完底板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支架(间距以1m左右为宜),在马凳上摆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3)基础梁钢筋绑扎时,一般先用绑扎架起上下纵筋和弯起钢筋。 4)套入全部箍筋,从绑扎架上放下下层纵筋,拉开箍筋按划线标志正确就位,将上、下纵筋按划线均匀排列号,绑扎牢固。 5)基础梁钢筋绑扎成型后,抽出绑扎架,把骨架放在垫层上绑扎成整体。 6)根据弹好的柱位置线,将柱伸出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不倾倒、变位。 为保证基础底板钢筋网片的净距,砼垫层强度达到1.2N/mm²,在垫层上按间距用粉笔划线。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时,为保证上下钢筋网片的净距,每平方米设置Ф12铁马凳支撑,绑扎丝一律朝内,以防开成渗水毛细通道。柱钢筋作预绑,并将部分箍筋与受力筋点焊为整体,就位准确后将锚固钩与承台焊实,柱钢筋采用钢丝做标网,校验精确后,四侧设Ф6钢筋拉杆上下焊牢,确保柱钢筋浇注时不位移。浇筑混凝土时,有专职人员看守成品钢筋,测量工配合随时验收轴线位置,随时修复正位。

7)梁的二排钢筋一定要绑扎到位,可以加短钢筋作垫块,并且要多点绑扎,保证绑扎牢固。

框架柱钢筋绑扎: (1)操作程序:调整插筋位置→套箍筋→绑主筋→绑箍筋。 (2)操作要点: 1)调整从基础或楼面上伸出的插筋。 2)计算好柱子共需多少个箍筋,并按箍筋弯钩叠合处需要错开的要求,将箍筋逐个整理好,并全部套入插筋上。 3)然后立柱子钢筋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股金间距线,绑扎时,按要求间距由上而下采用缠扣绑扎箍筋、箍筋的绑扣相互间应呈八字形,箍筋转角与主筋的交叉点应逐点绑牢,根据抗震构造要求,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º角,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现浇梁钢筋的绑扎: (1)操作程序:模板上划箍筋线→放箍筋→放主梁主筋→放主梁架立筋→绑扎。 (2)操作要点: 清理模板上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间距按划好的间距,先摆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绑扎楼板钢筋时,一般应顺扣或八字扣绑扎,除外围两排钢筋的交叉点全部绑扎外,中间部位的相交点可交错成梅花状绑扎。双层配筋时,网片中间应加设用Ф12钢筋制作的铁马凳,呈梅花型布置,以保证有效高度。 (3)钢筋的保护层控制:柱梁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为25mm,现浇板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垫块采用1:2水泥砂浆制作,经养护达到标号后使用,现浇板每1m见方设一块,其间距一般为1.2-1.5m。 (4)钢筋验收:砼梁柱钢筋绑扎时,主筋间排距一定要准确,主筋要求绑扎到位,如梁、柱四角主筋应贴紧箍筋角,主筋与箍筋绑扎必须牢固,不准缺扣,松扣。钢筋绑扎完毕,应组织项目部自检,发现问题解决后,填写钢筋隐蔽验收记录,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参加钢筋验收,主要检查钢筋使用品种,规格型号,数量位置。预留洞、预埋件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检查模板内的杂物是否清理干净,对提出的问题应认真全面整改。在砼浇筑过程中,需安排2名钢筋工值班,对施工过程中被踩乱、移位变形的钢筋负责修整,以确保钢筋隐蔽质量。 (四)钢筋的焊接 钢筋的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焊接接头不宜设在梁端和桩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应设在受力较小的部位,且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无论采取哪种焊接方式,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焊接前,先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施焊。 闪光对焊:基梁内及矩形梁内纵向钢筋采用闪光对焊,任一焊点接头中心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闪光对焊的操作方法: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的操作工艺,应首先进行闪光,当钢筋端面已平整时,应立即预热闪光及顶锻过程,闪光对焊时,应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首先连续闪光,最后进行顶锻,完成整个闪光焊接过程,需要预热时,宜采用电阻预热法预热,留量应为1-2mm,预热次数应为1-4次,每次预热时间应为1.5-2s,间歇时间应为3-4s,顶锻留量应为4-10mm,并应随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加,预热闪光焊时的烧化留量不应小于10mm。 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适用于竖向钢筋的接头,其施工方法:先清理钢筋端部120mm的污物,根据上部钢筋的长度,搭设相应的脚手架,以供辅助工,扶直上部钢筋,将夹具的下钳口夹牢,下部钢筋70-80mm部位,将上部钢筋扶直,并夹牢于上钳口内约15mm处,保持上下钢筋同心,安放焊剂盒,用石棉布等密封焊剂盒下口,同时装满焊接,采用直接引弧法。焊接时,先将上钢筋与下钢筋接触,接通电源后,立即将上钢筋提升2-4mm,引燃电弧,使电弧稳定。燃烧后,随着钢筋的饿熔化而逐渐下送,并转入电渣过程,待钢筋熔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在切断焊接电源的同时,迅速进行顶压,持续数秒后,可松开操作杆,以免钢筋偏斜或接合不良,钢筋上提和下送均应适当,防止断路或短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