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 院:新疆大学法学院 名:马斌课程论文
二○一一年一月十日
姓
关于马克思本人民族理论的几点探析
马斌
【摘要】:马克思的民族理论从解释民族本身含义开始,到总结民族压迫、民族剥削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民族问题的解决必须要同社会的彻底革命相结合的道路。但是当今很多学者不是从马克思的原著出发,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或者时代的需要任意解读马克思的民族思想,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马克思;民族理论;
前言
探究马克思本人的民族理论源于我对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疑惑,最近对民族
问题比较有兴趣,就找些书籍来了解、学习,但越看越不舒服,因为我把很多权威人士的关于马克思的民族理论解读拿来读,却发现在马克思的原文中根本读不出他们所说的含义,因此我就系统的把所有能找到马克思的关于民族理论的文章全部找出来,细心研读,得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马克思作为一位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卓越而杰出贡献的思想家,他运用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创造性的提出很多富有创新思想的理论。但是运用马克思自己的哲学理论解释: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的。马克思的民族理论的创立必将也会符合马克思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而不可能跨越时代背景,本着这样一种态度,我想象着当今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由多少是真正的马克思本人的观点,有多少是验证了克罗齐的那句经典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用学者自己的视角和需要去解释马克思的民族理论,而事实上已经忘记了马克思,背叛了马克思。
第一部分
马克思从青年开始写了大量的文章,如何去判断马克思当时的民族观,不能靠主观臆断,而要看马克思遗留的著作去寻找马克思的思想。能被当今学者所见到的第一篇关于马克思具体阐述民族问题的文章是1842年在克罗茨赫写的《论犹太人问题》(只所以是说这是第一篇,在于或许还有很多文章没有问世,或者遗失),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系统的批判了德国“青年黑格尔派”领袖之一—布鲁诺.鲍威尔在民族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和神学观点。鲍威尔认为,犹太人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从犹太教中解放出来,只有消灭了宗教,只有政教分离,才能获得解放。马克思对这样的观点嗤之以鼻,在这篇批判鲍威尔的文章中指出:“我们不像鲍威尔那样向犹太人说,你们不先从犹太教彻底解放出来,就不能在
政治上得到解放。相反地,我们对他们说,既然你们不必完全和无条件的放弃犹太教,也可以在政治上获得解放,那就说明,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如果你们犹太人还没有得到人类解放便要求政治解放,那么这种不彻底性和矛盾就不仅在你们,而且在政治解放的本质和范畴本身①。”马克思认为宗教的解放不能从根本上让犹太人获得解放,民族的解放必须和政治解放乃至人类自身的解放相联系,只有人类解放得以实现,那么民族的解放才具有彻底性,民族才能真正的解放,否则一切只是空谈。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马克思开始试图把民族问题同社会革命问题进行捆绑式论述。或许,马克思认为在那个时代,民族解放问题更容易获得全世界人民的欢迎,而他阐明民族问题和社会革命的关系,就想把民族问题的解决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最后得出结论:任何民族要想彻底获得解放,彻底的人类解放是前提。
1844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写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对鲍威尔唯心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民族观进行彻底清算和全面回击后,提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②”的民族平等思想。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民族思想彻底否定了资产阶级的民族观——民族优劣论,彻底推翻了民族压迫的借口,对那些声称优等民族必须对劣等民族进行统治的谬论予以致命一击。
1845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合作完成了另一部哲学巨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提出了更多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观点,他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于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③
。”马克思在探讨民族解放问题以后,开始进一步深入思考民族的产生与发展同
整个社会或人类历史的进程有哪些联系。在文章中他又进一步阐述道:“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
④
”谈到这里,他从人类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形成中总结出了民族的产生与发展
依赖于生产力,依赖于现实的物质条件。我认为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为了进一步解释民族的问题,不仅仅说一些“只要彻底社会革命就能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口号,为了使自己的理论能够更为客观现实,马克思从这开始挖掘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 第43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57年版 第19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第5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第25页
民族问题产生和发展的核心,开始从“民族”谈“民族解放”,而不是从“革命”谈“民族”。这标志着马克思从此进入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去解释民族问题并真正的通过自己的对民族的剖析而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思想。
随着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的逐步成熟,马克思开始涉及一些具体国家的具体民族问题解决的探究。1847年,马克思在其所著的《论波兰》一文中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必须有共同的利益。要使他们的利益能一致,就必须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因为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⑤。”马克思在这里开始揭示民族自产生后存在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原因,他认为所有制才是问题的核心和本质。消灭所有制关系,才能消灭民族压迫。他继续写道:“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也就是克服了一切民族间和工业中的冲突,这种冲突在目前正是引起民族互相敌视的原因。因此,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同时就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信号。”谈到这里,马克思终于完成了其关于民族问题最重要的阐述,他从民族的产生到发展谈到民族压迫产生的根源,再到现在提出了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构想,全世界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消灭所有制关系,从而消除民族剥削,民族压迫,真正获得民族解放。我认为到这里为止,马克思的关于民族思想的理论框架已经完成,下面他该做的就是进一步完善这套理论框架,并把它们完整的展现给世人。
在接下来的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把完整的关于马克思的民族理论展现给世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消灭就会随着消灭⑦。”随着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马克思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理论从构建到完善,再把理论推向实践这么一个过程。马克思把复杂的民族问题第一次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革命联系起来,这一理论的提出让那些遭受民族压迫的民族豁然开朗,开始踏上了组织暴力革命,消灭所有制,彻底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以期获得民族的最终解放这样一条道路。
从19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在一些著作中,如《论波兰问题》、《民主的泛斯拉夫主义》、《德国革命与反革命》等文章中继续提出了一些关于民族问题的见解,如:“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⑧”,但是基本上没有脱离自己所构建的理论框架,只是对自己整个框架的继续丰富和充实。
⑤⑥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第28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第287-288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第270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第70页
第二部分
上述第一部分就是我查阅的关于马克思民族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当然肯定还有很多问题以及马克思本身手稿的不同命运决定我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但我认为上面这些主要著作应该能基本概括出马克思关于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可能还有没有找到的内容,可能还有很多学者所认为的是马克思的思想而我没有采纳。例如,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前)认为民族发展的最终结果一定是民族消失的观点归结于马克思,但是我查阅了这篇文章的出处,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一文中,第二十一个问题是:民族在共产主义制度下还将继续存在吗?文中是这样答道:“按照公有制原则结合起来的各个民族的民族特点,由于这种结合而必然融合在一起,从而也就自行消失,正如各种不同的等级差别和阶级差别由于废除了它们的基础——所有制,而消失一样⑨”而文章的作者是弗.恩格斯,而不是马克思。而国内一些民族问题专家的意见我也很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他们在很多文中有“过渡挖掘”马克思民族观点的嫌疑。比如著名的民族理论教授金炳浩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路发展》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在1944年底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他把民族问题和社会经济生活相联系。特别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剖析论述民族问题;提出了以阶级的原则划分民族和资产阶级不能代表整个民族的思想;提出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了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彻底解决民族问题,以及无产阶级才是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物
⑩
质力量的思想。”之所以在这里引用这么长的话,我想说明,在马克思这篇1000
字左右的文章中,我多次读过后,认为文中仅仅是记述马克思在英国看到的一些工人阶级生活的悲惨现状,并强调工人阶级的现状是那些资本家的伪善所导致的,全文根本不是谈论民族问题,没有一句话一个字反映“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想结合的思想”,也没有试图说明什么“无产阶级才是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物质力量”。而金教授那么多的结论的推出,不知从何而来。
结尾
马克思的民族理论思想是具有鲜明时代背景的理论体系,从民族本身到民族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再到民族问题解决的核心,环环相扣,主线非常明确,但是受于时代的限制,很多后来产生的民族问题马克思是无从知晓的,但是马克思解决
⑨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第373页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金炳浩主编 第38页
民族问题那种科学的态度和缜密逻辑推理,以及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是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的。但是,还是开头的那句话,马克思不可否认的是位对人类历史有卓越贡献的思想家的同时,我们后人在研究他思想的同时,要坚持客观,实事求是,而不是教条,或者秉承实用主义的立场任意解读,这才是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应该坚持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57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5]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金炳浩主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