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评 鲁 迅 文 学
——两课实践报告
绍兴的实习虽短暂却让我们学到了好多,见识了好多。参观大禹陵,我重新认识了大禹这位治水英雄。他的三过家门而不入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严谨治水的工作者对水利建设所付出的艰辛,对遭水害的百姓的热爱,与汹涌的洪水作斗争的决心。拥有一颗爱心,一颗善良的心,世界将变的更加美好。而鲁迅,一位生长在战争时期白色恐怖下的伟大作家,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文章,用另一种特殊的武器——笔,来唤醒沉睡中的百姓,为了自己的家园,为了自己的祖国同心协力站起来,为和平、自由而站!
认识鲁迅这样一个伟大作家、文化巨人,对他的文学实绩、历史地位、持续的现实影响作出科学的评价、创造性的阐发,只凭朴素的政治热情或正确的政治观点,不对鲁迅的全部作品、全部活动和他的时代进行独立的、专门的研究,是决然做不到的。
1881年,鲁迅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古镇上呱呱坠地。从太祖到他父亲,世代都在朝廷里任职,家境不错。自小,鲁迅就是一位少爷,玩伴不多,乐趣只在百草园。少年时代的鲁迅喜爱读书,但看不惯那些官方礼节。对于当时的社会,鲁迅早已萌生了爱国爱民、救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志愿。他曾去日本学医,回国后替国人治病疗伤。但发现,他治愈的只是肉体上的伤痕,留在百姓心中那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却毫无动摇。因此他离开了日本,寻求新的目标、新的方法拯救旧中国。笔,一个普通有简单的东西,使鲁迅被敌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曾几何时,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风靡全国,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直到现在,我们依旧不忘这两句名言。虽然时代在变,人们在和平中欢笑,寻求世界的发展。但炎黄的子孙,时时都去鲁迅纪念馆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去鲁迅故居体会他成长阶段的烦恼与快乐。
提到鲁迅,人们就会想起他的小说,象一把犀利的刺刀刺进敌人的胸膛。认识鲁迅,还得先了解他的文学战绩。
从当时中国最优秀的文学评论家茅盾、冯雪峰和当时实绩和影响仅次于鲁迅的作家郁达夫对鲁迅的评论中,不难感到,对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的历史地位,他们是有精湛的认识和深情的推崇的;但是,对如何认识鲁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如何认识鲁迅的杂感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如何分析鲁迅思想的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深刻性及其发展的轨迹,特别是,怎样从总体上认识、估量鲁迅在近代中国史上的价值与地位等等的问题,他们或者刚刚触到,或者还未提出。总的来说,他们对鲁迅的评价,虽已达到了当时最高的水平,但还是带有感性的、片断的性质,艺术感受力优于思想透视力,不能把对鲁迅的认识提高到完整科学的程度。这种状况,是被他们对中国革命,对中国革命和以鲁迅为第一人的文学革命乃至文化革命的关系,缺乏高屋建瓴的政治把握所决定的。
到在我们的东邻日本,一些比较重视社会科学理论的吸纳和理论思维得到较早和较多的训练与发展的评论者,对鲁迅的评价提供了更敏锐和更丰富的理性认识。早在1920年9月11日,日本东都《支那学》月刊便发表了具有浓烈的民主主义思想的文学评论家青木正儿介绍中国正方兴未艾、汹涌澎湃地进行着文学革命的长篇论文。其中,便把鲁迅视为当时代表着文学革命的未来的作家,指出他的《狂人日记》,“达到了中国小说家至今尚未达到的境界。”严绍 指出:“这篇文章比茅盾1921年8月在《小说月报》上首次在国内评价鲁迅,在时间上早了一年。从现有的史料看,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介绍、评价鲁迅作品的文字。”青木正儿正是从刚刚崭露头角的鲁迅身上,竖起了这种对中国新文学的热烈期待的。另一位日本早期民主主义批评家丸山昏迷于1923年4月1日在《北京日报》上发表《周树人先生》一文,详细介绍了鲁迅的生平,高度评价了鲁迅的小说,指出:“无论在艺术趣味的丰富方面,还是在文章的洗练方面,许多人与其相距甚远。”更重要的,他透过鲁迅的小说,看出了他利用小说的力量,以小说为武器来改良社会的用心。
鲁迅,作为当时黑暗社会下顽强抵抗的一分子,拿起的不是枪,而是笔,却比枪弹更厉害,更具杀伤力,唤醒沉睡中的人们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他不仅是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也是革命战斗中的一位老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看到中国的过去,更瞻仰中国美好的未来,我们要做新一代的鲁迅,在新世纪上写下灿烂的一笔。虽途中有不少的坎坷,但我们永远都坚信:阳光走在风雨后,天空会有彩虹!
房建01-2班
朱红燕 37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