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课时
模块二:杂记、书信、赠序类(4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
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菴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
①
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月无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先生亦恕其老讠孛否耶?
(选自《四部丛刊》本《尧峰文钞》) 【注】①月无仕:高官厚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间命工斫木为橱 间:近来 .
B.部居类汇,各以其次 次:顺序,秩序 .C.因指书而欣然笑曰 因:因此 .
D.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约:专一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B.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C.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D.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山徐健菴先生,把藏书按经史子集的秩序放置,并贴上白色的标签,套上浅黄的封套,一打开书橱,灿然在目。
B.作者先描述徐健菴造楼藏书的言行,点明“传是楼”的来源;再由受命写记而合理地过渡到对藏书意义的议论和对徐健菴传书给后代行为的褒扬,最后以自谦之词来收束全文。
C.作者认为藏书之难还比不上守书之难,守书之难又比不上读书之难,更比不上亲身去实践而有所体会之难。层层递进,把道理说得很清楚。
D.这篇记是作者应昆山徐健菴先生所要求而欣然答应,马上写成的。写法自然,结构清晰,主题思想鲜明,是此类文章的佳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译文:
(2)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译文:
—是矣( ) ②觉今是而昨非( ) .③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 .
④古风无手敌,新语是人知( ) .⑤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 .⑥不知木兰是女郎( ) .【若】
①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 )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 .③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 .④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之( ) .⑤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 .⑥君既若见录(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与赵韫退大参书
王弘撰
昨承执事枉驾,以贵乡诸先生之命,属为贺相国冯公寿文,且云本之相国意,又述相国尝称弘撰文为.不戾于古法。此虽弘撰所惶悚不敢当,而知己之谊,则有中心藏之而不忘者。即当欣跃操觚,竭其所蓄,直写相国硕德伟抱、辅世长民之大略,以求得相国之欢。然而审之于己,度之于世,皆有所不可。故敢敬陈其愚,唯执事详察焉。
弘撰以衰病之人,谬叨荐举,尝具词控诸本省抚军,转咨吏部,不允;嗣又奉旨严催,不得已,强勉.匍匐以来京师;复具词令小儿抱呈吏部,又不允。借居昊天寺僧舍,僵卧一榻。两月以来,未尝出寺门一步。即大人先生有忘贵惠顾者,皆不能答拜,特令小儿持一刺,诣门称谢而已。须白齿危,两目昏花,不.能作楷书,意欲临期尚复陈情,冀幸于万一,蒙天子之矜怜,而放还田里。
夫贺相国之寿,非细故也。诸先生或在翰苑,或在台省,或在部司,皆闻望素著,人人属耳目焉。公为屏障以为相国寿,则其文必传视都下,非可以私藏巾笥者也。弘撰进而不能应天子之诏,乃退而作贺相国之寿文,无论学疏才短,不能揄扬相国之德,即朝廷宽厚之恩,亦未必以此为罪。而揆之于法,既有所.不合,揣之于心,亦有所不安。甚至使不知者,以弘撰于相国素不识面,今一旦为此文,疑为夤缘相国之门,希图录用,欺世盗名,将必有指摘之及。不但文不足为相国重,而且重为相国累,此弘撰之所以逡巡而不敢承也。即执事代为弘撰筹之,亦岂有不如是者哉!
不然,操天下文章之柄,为天子教育人才,天下之士,望之如泰山北斗,伏谒门下者,咸思得邀相国之一盼为荣。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固繁有徒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身非木石岂不有心识此义者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是用直布腹心,唯执事裁之谅之。并乞上告相国:倘邀惠于相国,得归老华山,为击.
壤之民,以遂其畎亩作息之愿,午夜一灯,晓窗万字,其不能忘相国之德,将以传之纪载而形之歌咏者,必有在矣。
(有删节)
【注】赵韫退:赵进美,字韫退,山东益都人,明亡后仕清。大参:对参议官的尊称。本文为清初学者王弘撰写给赵进美的一封回信,以拒绝其提出的为益都文坛领袖、相国冯傅撰写贺寿文章的请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属为贺相国冯公寿文 属:请托 .
B.尝具词控诸本省抚军 控:告诉 .C.而揆之于法 揆:衡量 .
D.倘邀惠于相国 邀:邀请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固繁/有徒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身非木石/岂不有心识此义者/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
B.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固繁有徒/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身非木石/岂不有心/识此义者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
C.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固繁/有徒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身非木石/岂不有心/识此义者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
D.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固繁有徒/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身非木石/岂不有心识此义者/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叙述了对方的意图,觉得应该马上为冯相国写一篇贺寿文章,但是从自己和世事的角度考虑,认为都不能从命。
B.本文第二段里,作者运用了叙述、描写手法,写自己来京前后的情况,强调自己年老有病和要尽的礼数,表达入情入理。
C.作者拒绝写寿文的原因,主要是怕牵累相国,这与开头记住相国理解自己的情谊和结尾不忘相国之德照应,行文严谨自然。
D.这封书信用委婉的语言表达了坚决的态度,拒绝了写寿文的请求,并结合归老田园的心愿,表现了清高不阿的节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大人先生有忘贵惠顾者,皆不能答拜,特令小儿持一刺,诣门称谢而已。 译文:
(2)即执事代为弘撰筹之,亦岂有不如是者哉! 译文:
—谢而已( ) ②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 ) .
③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 .
④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负】 ①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 ) .②负墙搔摩( ) .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④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 .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 .⑥誓天不相负( ) .
⑦废上之法制者,必负以耻( ) .
第三十二课时
一、
1.C 2.D 3.D
4.(1)皇帝以下,名公贵卿又常常用许多钱物去换书,有的亲自动笔,有的雇请抄手,加以誊录。 (2)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本身再去实行,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附:
【是】①这些。②正确。③认为正确,肯定。④任何,凡。⑤与“惟”构成“惟„„是”结构,“是”表宾语前置。⑥表肯定判断。
【若】①及,比得上。②像,好像。③或,或者。④他的。⑤你。⑥这样,如此。 二、
1.D 2.D 3.C
4.(1)如果有大人先生屈尊来看望我的,我都不能回拜,特地叫小儿手持名帖一张,到门表达谢意罢了。 (2)如果您替我考虑这件事情,也难道不像我这样为难吗! 附:
【谢】①感谢,谢意。②道歉。③问。④辞别。⑤告诉。
【负】①享有。②靠着。③使动用法,使„„担负,承担。④凭借,倚仗。⑤背弃,违背。⑥辜负,亏待。⑦蒙受,遭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