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钢筋混凝土盖板通道技术交底

钢筋混凝土盖板通道技术交底

2022-06-0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钢筋砼盖板涵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项目名称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交底内容: 1、施工工艺流程 盖板涵施工 交 底 人 唐毅 2017.07.10 交底对象 施工现场 现场技术人员、班组 2、施工放样

测量人员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涵洞位置、原地面标高等进行测量放样工作,做好测量放样记录,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 监理复核后,先放样出涵洞的纵横轴线,再放出涵洞边线的定位点,最后放线画出基坑的开挖范围。 涵洞放样时,应认真核对进出口高程及角度,若发现与实际沟渠底高程、角度差异过大或涵洞有可能悬空时,应上报监理或业主单位,及时予以调整。 3、基坑开挖及处理 基坑的开挖采取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挖掘机开挖距离基底标高10~20cm时停止开挖,改用人工整修基底,确保不扰动基底地质土层。并且将基坑边坡按1:0.75的坡度放坡,防止基坑坍塌。弃土按照指定地点堆放,不得随意堆放在基坑周围,避免引起边坡失稳和影响后续工序施工。在开挖基坑时在基坑两侧留出临时排水沟,以降低基坑水位,以免让地表水或地下水浸湿基底土质。必要时设置集水坑,用水泵抽水。基坑成型后立即检测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200KPa,否则应采用砂砾进行换填。在基底检验合格后,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基底处理,填写基底质检表,拍照留底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换填砂砾并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自检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 4、砂石垫层填筑、压实 在地基验收合格后进行砂砾垫层铺设施工,对砂砾材料进行分层摊铺压实,先用钢轮压路机碾压两遍,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3~5遍,对于边角部位不宜用压路机压实的地方,采用夯实法夯实。压实度不得低于96%,用重型击实法测定。再次进行测量放样,放出涵洞中、边线桩,中线与路线走向夹角等。 5、基础施工 基础和台身沿涵长方向,每5米设一道沉降缝,且沉降缝处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沉降缝贯通整个基础和墙身。 5.1 模板 1、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使用前先用手提砂轮将模板表面的锈迹处理干净,并用涂刷脱模剂。 2、相邻模板采用U型卡进行连接,在模板内侧每一米加设一道100×100mm的对口方木加固,模板外侧在模板的底部和中上部各加设一道方木支撑,水平间距为0.6m,支撑顶在基坑的侧壁上,方木下设置木垫块。 3、在沉降缝的位置,安装一块与基础横断面尺寸相同的泡沫板,作为沉降缝的隔离材料,泡沫板厚2cm。

4、为防止浇注混凝土过程中,模板下部与基底接触的位置出现漏浆现象,在模板底部沿基础边缘将模板底部埋设5cm。 5、模板安装前恢复涵管的轴线,定出基础顶面标高。在安装模板的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的中线和标高,保证模板的中线和标高准确。 5.2 混凝土 1、浇注砼前先对模板的尺寸及中心线、标高进行检查,准确后方可浇注砼。 2、浇注砼时应从一端向另一段分层浇注,分层浇注至基础顶面。 3、砼运输时不允许超过60min,砼进场后对其性能进行检验。 4、砼运输至浇注点发生离析现象,应进行二次搅拌,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加入与砼同水灰比的水泥浆进行搅拌。 5、砼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小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砼的深度为50~100mm,振捣时应与模板保证10cm距离,防止撞击模板。 6、砼捣固以砼表面不出现下沉冒出气泡,表面平坦为宜,一处完成后徐徐提起捣棒,移到下一处。 7、基础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将与台身连接位置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同时按50cm的间距插入两排接茬钢筋,钢筋直径为Φ20。 8、砼达到终凝后覆盖养护,并派专人进行定点洒水。 5.3 防水措施 1、沉降缝防水措施 (1)在基础部分填塞沥青木板,并在流水面边缘填塞5cm热沥青浸制麻絮或灌封胶。 (2)基础以上,两侧面和顶面设置三油两毡防水层,宽度为50cm;接缝外侧已沥青木板填塞,内侧填塞5cm热沥青浸制麻絮或灌胶缝。 (3)顶面三油两毡处理后外包粘土保护层,厚20cm,宽20cm。 2、涵洞外侧防水措施 在涵洞与填土接触面均涂热沥青三道;进行涵洞外层防水层施工后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即沥青涂抹需在回填之前进行。 3、八字墙与涵台间的沉降可于浇筑八字墙混凝土时,在涵台端面敷设数层沥青和油毛毡而形成(厚度1~2厘米)。 6、台身 6.1 模板

1、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模板进场后对模板的尺寸及大面平整度等进行检查,确保准确后方可使用。 2、台身模板加固,相邻模板用U型卡和螺栓进行连接,两侧模板用拉杆固定。 3、堵头模板采用木板,并用在中部和底部1/4处用100×100mm方木加固,上部设置对拉螺杆。 4、为防止模板跑模,按60×60cm的间距设置钢筋拉杆,拉杆的直径为φ16,用钢管结合勾头螺栓进行加固,同时在模板的两侧设置用100×100mm方木支撑进行加固。支撑间距为60cm, 5、相邻模板间采用双面胶带进行封闭,防止因漏浆造成的蜂窝麻面和露骨现象。 6、在台身的顶部,用5cm的模板铺设施工作业平台,平台跨度尺寸不小于50cm,施工平台四周设防护栏杆。 7、台身每隔5m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 6.2 混凝土 1、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拌和,砼罐车运送至施工现场,吊车配合料斗进行浇注。 2、混凝土浇筑时以每段墙身为一个单元施工,墙身施工时采用跳槽法。(考虑现场施工条件) 3、混凝土浇筑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水平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4、砼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小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砼的深度为50~100mm,振捣时应与模板保证10cm距离,防止撞击模板。 5、砼捣固以砼表面不出现下沉冒出气泡,表面平坦为宜,一处捣固完成后徐徐提起捣棒,移到下一处。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巡视模板,出现异常现象,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待处理完后方可继续施工。 7、混凝土终凝后开始覆盖洒水养护,设置专人定点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7 盖板 考虑到我标盖板涵的数量少的原因,预制所需场地不大,运输比较方便。且可以提前预制盖板,加快施工进度,运输及吊装施工工序简单,而采用现浇施工周期较长,因此采用预制盖板。预制盖板尺寸为5*1m。 预制盖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必须在预制盖板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时才能进行脱模、移动和堆放;预

制盖板堆放、吊装时应在板块端部采用两点搁置和吊装,吊点位置宜在距端部10cm~30cm区域内,不得将顶底面倒置;吊装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预制板碰撞损坏、落梁。 2、盖板吊装时应在涵台支撑面预留1cm厚缝隙,缝隙内垫两层油毡。 3、预制盖板安装后,必须清扫冲洗,充分湿润后再在板与台背间的缝内用C20小石子混凝土填满空隙。 4、盖板上的帽石可就地浇注,亦可预制砌筑。 5、盖板吊装时应在涵台支承面设1cm后M20水泥砂浆座浆挤实。 8 沉降缝、防水层 1、盖板涵沉降缝每5m设置一道,沉降缝贯通整个墙身和基础。沉降缝宽度为2cm。 2、沉降缝施工时必须将沉降缝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将麻絮按不同的长度拧紧放好。 3、沥青烧好后,将松木板和麻絮浸泡在沥青中反复浸泡,直到沥青完全将麻絮浸透。沥青麻絮浸泡好后将麻絮从底部开始向上开始填充,并用扁铁压密实,确保麻絮内无空隙。 4、沉降缝施工完后,开始施工防水层,施工防水层前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无粉尘和积水,并保持表面干燥。 5、盖板顶及被埋墙身的外露面应全面涂刷防水沥青材料,沥青涂刷是应确保涂刷均匀,无漏刷。 9 八字墙、洞口铺砌、截水墙、跌水井 9.1 模板 1、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模板进场后对模板的尺寸及大面平整度等进行检查,确保准确后方可使用。 2、八字墙、洞口铺砌、截水墙模板加固,相邻模板用U型卡进行连接,两侧模板用拉杆固定。 3、模板采用钢模,并用在中部和底部1/4处用100×100mm方木加固,上部设置对拉螺杆。 4、为防止模板跑模,按60×60cm的间距设置钢筋拉杆,拉杆的直径为φ16,用钢管结合勾头螺栓进行加固,同时在模板的两侧设置用100×100mm方木支撑进行加固,支撑间距为60cm。 5、相邻模板间采用双面胶带进行封闭,防止因漏浆造成的蜂窝麻面和露骨现象。 6、在八字墙四周,用5cm的模板铺设施工作业平台,平台的尺寸不小于50cm,施工平台四周设防护栏杆。

八字墙施工控制要点 项次 1△ 检查项目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Mp)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检查方法和频率 采用回弹仪检测 2 3 4 3 4△ 平面位置(mm) 顶面高程(mm) 底面高程(mm) 竖直度或斜度(mm) 断面尺寸(mm) 50 ±20 全站仪对涵洞轴线检测 水准仪检查墙两端 ±50 0.5 不小于设计 吊垂线每墙检查2处 水准仪测量3处 9.2 混凝土 1、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拌和,砼罐车运送至施工现场,吊车配合料斗进行浇注。 2、混凝土浇筑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水平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3、砼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小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砼的深度为50~100mm,振捣时应与模板保证10cm距离,防止撞击模板。 4、砼捣固以砼表面不出现下沉冒出气泡,表面平坦为宜,一处捣固完成后徐徐提起捣棒,移到下一处。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巡视模板,出现异常现象,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待处理完后方可继续施工。 6、混凝土终凝后开始覆盖洒水养护,设置专人定点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10 台背回填 1、台背回填在墙身和盖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方可进行施工。 2、涵洞两侧紧靠涵台部分的回填土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实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实。填土的每侧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应不小于洞身填土高度的1倍。填筑应在两侧同时对称、均衡地分层进行,填筑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6%。涵洞顶部的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m后方可通行车辆和筑路机械。 3、回填时在墙背上用红油漆标注出每层的填筑高度,便于现场控制。 4、下层夯实完成后,经检测其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进行下层填筑。 5、台背回填时每填筑完一层,必须报试验部门及监理工程师检测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

参加交底人员签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