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供电线损管理及其降损策略

供电线损管理及其降损策略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供电线损管理及其降损策略

摘要:社会要想具备稳定的发展模式,那么势必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完善,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从现有的工作情况来看,供电线损管理应坚持按照科学手段与方法,在降损方面做出良好提升,才能促使地方供电线损管理水平得到改善。从现有的工作情况来看,供电线损管理应坚持按照科学手段与方法,在降损方面做出良好提升,才能促使地方供电线损管理水平得到改善。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供电线损;管理;降损;措施 1导言

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因为各种客观因素引起电量的流失,通常我们称这种电量流失叫线损。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所发挥的重要性也是越来越明显,电能使用量也在逐年攀升,这也就使得电损影响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各级电力部门对于如何降低线损的问题,也展开了更为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2线损的概念

线损指的是电网在传输过程中的一种能量损耗,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客观因素比如电线长度、变压器等造成部分电量损失,而这部分损失的电能对电网公司是一笔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线损率的高低对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综合技术性指标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电力电网的整个运行过程当中,必然会存在线损量,这样就导致了实际的供电量和实际的销售电量存在很大的电量差别,而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窃电、抄表误差等因素。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消除这种线损,以免损失更多的经济效益。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证明,现行的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已然不能满足当今电力系统在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必须找出一种在降耗节能方面具有优化的方法。

电网公司输出的电能传送到各个用电单位,需要经过很多的配电设备,而这些设备本身就是一个电阻,在长距离的传输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能耗,这些能耗均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出去;还有一部分损耗是客观存在的管理损耗,电网的所有线损电量由这两部分电能损耗构成。 3造成线损的主要因素 3.1管理因素

在实际调查中了解,线损影响因素在管理内容的范畴中,主要体现在以下这3个方面:首先,由于我国近些年加大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所以电网改造的规模也在逐年增大,尽管当前电网改造工作趋于完善,农网改造工作进展顺利,但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线路的路径较长,导致其线损率偏高,难以达到正常的线损标准值;其次,对于供电企业,由于当前线损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一些管理内容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或者是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这也导致线损问题逐渐加剧,并且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可能一些管理人员的思想过于保守,对考核激励政策的运用有待强化,这也会造成一线员工工作态度消极;最后,在对线路执行检测工作的时候,可能一部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强化,对于线损以及运维等技术不够完善,且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影响到电网线路的正常检测,致使线损率不断提升。 3.2变电设备方面的损耗

设备老化,部分缺陷没能得到及时的消除等造成介质损耗增大,导线接触

之间的电阻增大,损耗增加;运行方式不科学,致使主变压器不能按经济运行曲线运行,造成主变器负荷运行或轻载运行;高耗能主变压器不能及时更新改造;无功补偿容量不足,造成功率因数低,电压质量差,有功损耗增加。 4供电线损管理及其降损策略 4.1调整运行电压

与既往工作不同的是,现代化的供电线损管理、降损,可尝试在电压方面做出积极调整。我国的人口分布并不均匀,有些地方人口数量较多,因此在电力资源的需求上强烈,线路规划方面表现为密集状态;有些地方的人口数量较少,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表现一般,线路规划上也可以循序渐进开展。此种形式下,针对运行电压做出合理化调整,能够促使降损工作更加稳定,对于地方工作的进展也能够提供较多帮助。线路的运行电压对电网设备的空载损耗有直接影响。由功率损耗计算公式可得,在输送相同负荷功率的情况下,线损与电压幅值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利用有载调压设备,在不同情况下合理调整线路运行电压,可提高线路电压等级,减小线路上电流值,有效降低线路上的有功损耗。可见,调整运行电压的手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行性,其在应用过程中可以积极完成供电线损管理任务。

4.2调整三相负荷平衡

在对电力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要对三相负荷的平衡进行有效的调整,对配电变压器的工作效率进行合理的提升,有效降低线损率。调整三相负荷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将配电变压器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控制在10%的范围之中,并且要把电路干线以及主要的支线始端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控制在20%以内,这样才能对中性线电流进行较好的控制,并在降低线损率的同时,也可以减少电能的消耗情况。

4.3加强用电负荷的把控

供电线损管理及降损工作的开展中,用电负荷也是非常重要的把控对象,同时必须按照科学手段来完成。从某种程度上分析,当用电负荷表现过高时,线路本身容易出现损坏情况,且对周边造成的供电事故较为严重,抢修的难度也较高。但是,如果在用电负荷上表现过低,则会影响到居民的供电效果,对于生产、生活用电的供应和使用,难以获得社会肯定,遭受的诟病也较多。因此,用电负荷的把控,是供电线损管理及降损的重要策略。第一,需要对用电负荷进行计算分析,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情况有所了解,确保在供电线损管理及降损方面能够落实差异性手段,减少工作的恶性循环。第二,在用电负荷的调整过程中,需要适当做出提升,确保电力资源的供应、线路的运营,并保持其平稳的状态,从而针对工作的综合改善创造较高的价值,从而不断贴近预期目标。 4.4提升计量管理水平

要想对电力计量管理的水平进行提升,那么管理者首先需要对电力工作者的兼职问题进行改革,打造出一只具有较强专业化的计量队伍,对线损问题进行强化管理。在组织专职人员进行计量工作的时候,也需要对计量所用到的装置定期进行校对和维修,确保这些设备都能够具有较高的精度;电能表也要定期进行维护,有效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并制定出一份统一化的现场稽查计划;根据电力供电设备所能符合的容量、性质以及变化情况,要对计量装置进行合理化的配置;在计量的过程中,最好采取集中式的计量方法来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计量,也即使用集中用户电能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窃电事故的出现。 4.5加强线路的合理规划

经过前几项工作的开展,供电线损管理及降损的很多工作都能够按照预期设想来完成。日后,应继续在线路的合理规划上按照科学、合理的模式来完成。第一,线路的规划设计,应尽量在密集程度上有所降低,避免线路的设定过于繁杂,要表现为易于维护的状态。第二,在线路的规划过程中,可尝试应用BIM技术开展分析和测试,了解到区域内部的线路影响因素。降损过程中努力通过模拟手段来观察,从而选定可靠性的技术来操作。第三,要不断提升线路的防护手段,尤其是极端天气下的防护,必须坚持按照最新的标准展开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降低线损情况,提升电力的供应效率,是当前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现阶段的工作开展,基本能够在很多方面实现不断完善,针对相关问题的解决也可以做出较大提升。日后,应继续在供电线损管理及降损方面做出深入思考,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俊梅.试论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1):142-143.

[2]疏奇奇,肖坚红,任玮蒙,杨乐,陈良坤.电力系统中的配网线损分析方法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03):28-31.

[3]王红.供电线损管理及其降损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2):249-250.

[4]王伟,王燕.对供电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的分析和思考[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2):220-2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